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歷社九上2.2.2《印度的覺醒》同步試卷一、單選題1.甘地領導了印度的民族解放運動,下列描述符合甘地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是( )A.實行了多方面西方化的社會變革B.基本上完成印度的獨立大業C.是反抗殖民統治的獨特道路D.進程中始終堅持非暴力2.為紀念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第26屆聯合國通過決議,決定將圣雄甘地的誕辰,即每年的10月2日定位“國際非暴力日”。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A.推翻了英國的殖民統治B.使埃及獲得民族獨立C.鞏固了墨西哥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D.增強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3.愛因斯坦說:“我認為甘地的觀點是我們這個時期所有政治家中最高明的。我們應該朝著他的精神方向努力:不是通過暴力達到我們的目的,而是不同你認為邪惡的勢力結盟。”下列對“甘地的觀點”理解正確的是( )A.群眾武裝斗爭 B.非暴力不合作C.文明服從運動 D.暴力不服從4.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有關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評價,錯誤的是( )A.甘地不敢面對英國的暴政B.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能夠調動各階層C.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有一定的局限性D.國大黨得到群眾的擁護5.對1919年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最確切的理解是( )A.以非暴力的手段反抗英國殖民者B.以不合作的態度抵制英國殖民勢力C.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爭取印度自治D.以和平的手段抗議英國殖民者的壓迫6.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對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主要貢獻是( )A.揭開印度民族獨立的序幕B.給英國經濟造成一定的損失C.發動廣大人民群眾參加民族獨立運動D.基本上完成印度的獨立大業7.1920年,印度國大黨通過了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計劃。其根本目的是( )A.擴大國大黨的勢力 B.反對英國殖民統治C.取得印度自治 D.提高民族自尊心8.(2019九上·青田月考)甘地提出了“不合作”一詞,作為對“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補充和完善。這種“不合作”的矛頭主要指向( )A.宗教沖突 B.印度政府C.英國殖民統治 D.印度國大黨9.有人這樣描寫甘地:“他有宗教家十二厚的胸懷,革命家雄渾的魄力,憑著一把鹽,幾部紡織機……成為頂天立地的‘圣雄’。”這里所說的“憑著一把鹽”的背景是( )A.英國殖民當局制定和頒布食鹽專營法B.英國制造阿姆利則慘案C.英國殖民當局取締國大黨D.甘地第一次真正提出獨立要求10.甘地是印度現代民族解放運動的著名領袖,是“甘地主義”的創始人,下列對甘地的評價不正確的是( )A.甘地是印度資產階級政黨——國民大會黨的領袖B.非暴力不合作是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指導思想C.甘地對英國殖民統治者從不抱有任何幻想D.甘地的斗爭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11.一戰期間,英國從印度援取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使印度人民深受其苦,印度人民與英國殖民者矛盾激化。適時,印度圣雄甘地領導印度人民開展( )A.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B.解放戰爭C.華夫脫運動 D.卡德納斯改革12.在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中,甘地曾說:“我的目的是發動那種力量(非暴力)來對付英國統治的有組織的暴力,以及增長中的無組織暴力。”這里的“無組織暴力”是指( )A.封建勢力壓迫 B.學生愛國運動C.群眾革命運動 D.工人罷工運動13.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中,他對英國的態度是( )A.堅決斗爭 B.不斗爭,只抱有幻想C.既斗爭又抱有幻想 D.既不斗爭又不抱有幻想14.甘地曾經留學和生活的國家分別是( )A.美國 英國 B.美國 南非C.英國 南非 D.日本英國15.甘地領導的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核心內容是( )A.抵制英貨 B.“回到紡車去”C.“食鹽進軍” D.游行示威16.1942年7月,印度國大黨工作委員會通過了甘地起草的“英國退出印度”的決議,并宣稱“如果這一要求不被接受,本黨將不惜一切犧牲……來達到目的”。結合史實對這一決議進行解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甘地再次發出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號召B.甘地開始發動“食鹽進軍”運動C.甘地首次明確提出可以使用暴力D.甘地始終沒有真正提出印度獨立17.印度詩人泰戈爾曾寫道:“在使人們斷絕邪惡的斗爭中,或許他(指甘地)會像佛陀和耶穌一樣遭到失敗,但是他的一生對子孫是一種教益,為此人民永遠牢記著他。”詩人如此評價甘地是因為( ) ①多次組織群眾性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②對印度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③領導印度人民推翻了英國的殖民統治④創立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理論成為寶貴的思想財富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18.1922年,甘地認為自己犯了一個“喜馬拉雅山那么大”的錯誤,不得不中止非暴力運動。他說的“錯誤”是指他( )A.沒有把斗爭與群眾的運動相結合B.沒有及時制止英國殖民當局的暴行C.僅僅抵抗英國D.沒有及時提出爭取印度獨立的目標19.(2018九上·興海月考)1920年,甘地號召人民發動了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下列屬于這次運動中采取的具體做法的有( )①“食鹽進軍” ②抵制英貨 ③放棄英國人授予的官銜、爵位和榮譽④抵制英國人開辦的學校 ⑤拒絕在英國機構工作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20.“他反對任何形式的暴力,他的身體雖然是柔弱的,但他的學說和精神感召力卻比100艘英國軍艦更有力量”。材料中的“他”應當是指( )A.華盛頓 B.孫中山 C.甘地 D.林則徐二、材料分析題2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19年)甘地決定……采取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方式,來反對羅拉特法案,為此,他……一方面號召印度人民在1919年4月6日舉行總罷工和絕食……另一方面,不準人民群眾以暴力手段反對英國殖民統治。這充分暴露了印度資產階級的兩面性。──世界現代史編寫組《世界現代史》材料二:(1919年)哈里發運動的領袖們接受了甘地主義的原則……甘地在團結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爭取印度民族獨立的斗爭中起了很大作用。他這時事實上是把哈里發運動和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匯流成為統一的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的斗爭。──齊世榮《世界史現代史編·上卷》(1)上述兩則材料是如何評價甘地在1919年印度民族獨立運動中的作用的?這兩種評價有何差異?(2)如何客觀評價甘地在印度民族獨立運動中的作用?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考點】印度的覺醒【解析】【分析】A項實行了多方面西方化的社會變革不符合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史實,不符合題意;B項基本上完成印度的獨立大業錯誤,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沒有完成印度的獨立大業,不符合題意;C項是反抗殖民統治的獨特道路正確,非暴力是指采取“和平和合法手段”來實現印度的自治,是印度反抗殖民統治的獨特道路,符合題意;D項進程中始終堅持非暴力錯誤,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后期,群眾斗爭突破了非暴力的限制,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運用能力。2.【答案】D【考點】印度的覺醒【解析】【分析】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增強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甘地發動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動員了廣大群眾,打擊了英國殖民統治,增強了印度民眾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時,甘地為防止爆發革命,控制了群眾的斗爭方式,保證了資產階級對運動的領導權。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屬于基礎知識,難度不大。解答時,細心辨別備選項,就可以順利回答。3.【答案】B【考點】印度的覺醒【解析】【分析】對“甘地的觀點”理解正確的是非暴力不合作。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是由甘地領導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運動。在運動中,甘地倡導以和平方式抵制政府、機關、法庭、學校以及采取總罷業、抵制英貨、抗稅等非暴力手段進行斗爭,重要的有四次。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印度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有關知識,要掌握甘地的歷史貢獻。4.【答案】A【考點】印度的覺醒【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對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評價。本題是逆向選擇題,錯誤的應是A。甘地倡導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不懼英國殖民者的壓力,對英國的暴政做出了抗爭。選A。【點評】理解對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評價5.【答案】C【考點】印度的覺醒【解析】【分析】“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是由圣雄甘地領導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民族解放運動。它包括兩方面的含義:“非暴力”是指采取“和平和合法手段”爭取印度從自治走向獨立;“不合作”即不與英國殖民當局合作,包括印度人民放棄英國殖民當局給予的頭銜和職位,提倡手紡車運動,抵制英貨和抗稅等。A項以非暴力的手段反抗英國殖民者理解片面,不符合題意;B項以不合作的態度抵制英國殖民勢力理解片面,不符合題意;C項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爭取印度自治的理解確切,符合題意;D項以和平的手段抗議英國殖民者的壓迫理解片面,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非暴力不合作”的理解能力。6.【答案】C【考點】印度的覺醒【解析】【分析】分析題干,給定了答題范疇,即“對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主要貢獻”,分析選項,D項不符合史實,印度獨立是在二戰結束后主要借助國際力量完成的,所以排除,經過比較,A和B所述都不如C項更貼近題干主旨——印度民族解放運動,印度要想取得獨立,最主要的是政治領域喚醒人們的獨立意識。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相關知識的掌握。解題的關鍵在于題干中的“對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主要貢獻”,結合所學可知,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喚醒了印度廣大人民的獨立意識,這是主要貢獻。7.【答案】C【考點】印度的覺醒【解析】【分析】聯系所學知識可知,印度在殖民體系崩潰前是英國的殖民地,英國派駐總督來統治印度,一戰后落后國家與地區的民族解放運動不斷高漲,所以印度出現了“非暴力不合作”運動。A項擴大國大黨的勢力不是“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根本目的,不符合題意;B項反對英國殖民統治是“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根本目的,不符合題意;C項取得印度自治不是“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根本目的,符合題意;D項提高民族自尊心是“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影響,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印度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旨在考查正確認知歷史事件的能力。印度國大黨的斗爭目標經歷了由爭取“自治”到爭取“獨立”的變化過程,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國大黨中的激進派曾提出過爭取自治的主張。第一次世界大戰后,隨著民族資產階級力量的增強和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國大黨將爭取“印度自治”作為斗爭目標,直到20世紀三四十年代,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才將爭取獨立作為斗爭目標。8.【答案】C【考點】印度的覺醒【解析】【分析】圣雄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是印度人民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一場影響深遠的運動。其特點就是非暴力和不合作,而在這場運動中印度國民大會黨逐漸成為了領導者,并從1947年開始在印度的長期以來的統治。C項英國殖民統治是“不合作”的矛頭指向,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旨在考查學生識記能力,準確識記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史實。9.【答案】A【考點】印度的覺醒【解析】【分析】根據材料“憑著一把鹽,幾部紡織機……成為頂天立地的‘圣雄’。”,結合所學知識可知, “憑著一把鹽”的背景是英國殖民當局制定和頒布食鹽專營法。A項英國殖民當局制定和頒布食鹽專營法是題干中所說的“憑著一把鹽”的背景,符合題意;BC兩項的表述,均與史實及題意不相符合;項,不符合題意;D項甘地第一次真正提出獨立要求錯誤,應該是自治,不是獨立,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甘地的相關活動—抵制英國經濟侵略相關活動,考查學生解讀題干材料,獲取有效信息,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運用的能力。10.【答案】C【考點】印度的覺醒【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甘地的評價。本題是逆向選擇的題型。不正確的選項是C,因為甘地倡導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對英國殖民者抱有幻想。選C。【點評】理解對甘地的評價11.【答案】A【考點】印度的覺醒【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一戰期間,英國從印度攫取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使印度人民深受其苦,印度人民與英國殖民者矛盾激化。適時,印度圣雄甘地領導印度人民開展了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打擊了英國的殖民統治,為印度的獨立奠定了基礎,故選項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是基礎知識,只要準確記憶,就可以順利回答。12.【答案】C【考點】印度的覺醒【解析】【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戰后,英國殖民當局對印度實行高壓政策,并制造了屠殺和平請愿群眾的阿姆利則慘案。英國的暴行激怒了印度人民,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由此開始。甘地及其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動員廣大民眾投身民族斗爭,把群眾運動限制在一定的范圍內,屬于群眾革命運動。C項群眾革命運動是題干材料中“無組織暴力”所指的內容,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旨在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準確把握非暴力本作的性質、參與者是關鍵。13.【答案】C【考點】印度的覺醒【解析】【分析】本題考查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相關知識。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中,甘地倡導以和平方式抵制政府、機關、法庭、學校以及采取總罷業、抵制英貨、抗稅等非暴力手段進行斗爭,打擊了英國殖民統治,鼓舞了人民士氣,而另一方面其妥協性也使得取得的成果并不徹底,不利于人民真正的覺醒,所以甘地對英國的態度是既斗爭又抱有幻想。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相關知識。14.【答案】C【考點】印度的覺醒【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甘地的個人經歷。根據九下教材《印度的覺醒 》一課介紹,甘地曾經留學和生活的國家分別是英國和南非。選C。【點評】了解甘地的個人經歷15.【答案】C【考點】印度的覺醒【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印度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情況。第二次發生在1930年,為抵制英國殖民當局實行食鹽專賣法、征收高額鹽稅,甘地率領信徒,徒步20多天到達海邊,自取海水制鹽。以”食鹽進軍“為開端,全印掀起了抗英斗爭的浪潮。故核心內容是”食鹽進軍“,答案是C。【點評】知道印度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情況。16.【答案】A【考點】印度的覺醒【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甘地所領導的政治運動。根據九下教材《印度的覺醒 》一課介紹,1942年甘地再次發出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號召。選A。【點評】了解甘地所領導的政治運動17.【答案】D【考點】印度的覺醒【解析】【分析】此題考查甘地的貢獻以及他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影響。20世紀20-40年代,甘地領導了三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沉重打擊了英國殖民當局,為印度的獨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創立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理論成為寶貴的思想財富。但是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沒有推翻英國的殖民統治,故排除③,選擇D。【點評】知道甘地的貢獻以及他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影響。18.【答案】C【考點】印度的覺醒【解析】【分析】此題考查的是甘地思想從”非暴力“到”非暴力不合作“的轉變過程。通過多次實踐活動,包括甘地在內的不少民族主義者意識到,僅僅抵抗英國并不能奏效。為數不多的英國人之所以能對這個有3億人口的大國實行統治,就是因為印度各階層與英國人的合作。如果取消這種合作,英國在印度的統治必將崩潰。于是甘地又提出了”不合作“一詞,作為對非暴力抵抗運動的補充和完善。故答案是C。【點評】知道甘地思想從”非暴力“到”非暴力不合作“的轉變過程。19.【答案】D【考點】印度的覺醒【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印度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情況。20世紀20-40年代,印度有三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第一次是1920年發生的,具體做法是普遍抵制英貨,放棄英國人授予的官銜、爵位和榮譽,抵制英國人開辦的學校,拒絕在英國機構工作。①屬于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做法,故排除。答案是D。【點評】知道印度三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具體情況。20.【答案】C【考點】印度的覺醒【解析】【分析】依據題干中的“反對任何形式的暴力”可知,反映的是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C項甘地是題干材料中的“他”,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及學生抓住關鍵信息、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抓住關鍵信息“反對任何形式的暴力”和結合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解答即可。21.【答案】(1)評價:材料一認為甘地在運動中的作用“充分暴露了印度資產階級的兩面性”;材料二認為甘地對“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起了很大作用”。差異:材料一對甘地的作用偏向于否定;材料二充分肯定了甘地的作用。(2)一方面,甘地發起組織多次群眾性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打擊了英國殖民統治,增強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為印度的獨立奠定基礎。另一方面,把民族運動局限于非暴力的框架內,影響了民族運動的進一步發展,反映了印度資產階級在斗爭中的動搖性與妥協性。【考點】印度的覺醒【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甘地領導印度獨立運動的相關知識。要讀懂材料,提取信息,材料一否定了甘地斗爭的作用,認為資產階級具有兩面性;材料二則是充分的肯定了甘地的作用。故答案為:評價:材料一認為甘地在運動中的作用“充分暴露了印度資產階級的兩面性”;材料二認為甘地對“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起了很大作用”。差異:材料一對甘地的作用偏向于否定;材料二充分肯定了甘地的作用。(2)本題考查學生客觀評價甘地在印度民族獨立運動中的作用的能力,屬于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如:一方面,甘地發起組織多次群眾性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打擊了英國殖民統治,增強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為印度的獨立奠定基礎。另一方面,把民族運動局限于非暴力的框架內,影響了民族運動的進一步發展,反映了印度資產階級在斗爭中的動搖性與妥協性。【點評】本題有一定難度,考查印度民族獨立運動的相關知識。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歷社九上2.2.2《印度的覺醒》同步試卷一、單選題1.甘地領導了印度的民族解放運動,下列描述符合甘地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是( )A.實行了多方面西方化的社會變革B.基本上完成印度的獨立大業C.是反抗殖民統治的獨特道路D.進程中始終堅持非暴力【答案】C【考點】印度的覺醒【解析】【分析】A項實行了多方面西方化的社會變革不符合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史實,不符合題意;B項基本上完成印度的獨立大業錯誤,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沒有完成印度的獨立大業,不符合題意;C項是反抗殖民統治的獨特道路正確,非暴力是指采取“和平和合法手段”來實現印度的自治,是印度反抗殖民統治的獨特道路,符合題意;D項進程中始終堅持非暴力錯誤,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后期,群眾斗爭突破了非暴力的限制,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運用能力。2.為紀念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第26屆聯合國通過決議,決定將圣雄甘地的誕辰,即每年的10月2日定位“國際非暴力日”。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A.推翻了英國的殖民統治B.使埃及獲得民族獨立C.鞏固了墨西哥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D.增強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答案】D【考點】印度的覺醒【解析】【分析】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增強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甘地發動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動員了廣大群眾,打擊了英國殖民統治,增強了印度民眾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時,甘地為防止爆發革命,控制了群眾的斗爭方式,保證了資產階級對運動的領導權。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屬于基礎知識,難度不大。解答時,細心辨別備選項,就可以順利回答。3.愛因斯坦說:“我認為甘地的觀點是我們這個時期所有政治家中最高明的。我們應該朝著他的精神方向努力:不是通過暴力達到我們的目的,而是不同你認為邪惡的勢力結盟。”下列對“甘地的觀點”理解正確的是( )A.群眾武裝斗爭 B.非暴力不合作C.文明服從運動 D.暴力不服從【答案】B【考點】印度的覺醒【解析】【分析】對“甘地的觀點”理解正確的是非暴力不合作。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是由甘地領導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運動。在運動中,甘地倡導以和平方式抵制政府、機關、法庭、學校以及采取總罷業、抵制英貨、抗稅等非暴力手段進行斗爭,重要的有四次。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印度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有關知識,要掌握甘地的歷史貢獻。4.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有關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評價,錯誤的是( )A.甘地不敢面對英國的暴政B.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能夠調動各階層C.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有一定的局限性D.國大黨得到群眾的擁護【答案】A【考點】印度的覺醒【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對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評價。本題是逆向選擇題,錯誤的應是A。甘地倡導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不懼英國殖民者的壓力,對英國的暴政做出了抗爭。選A。【點評】理解對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評價5.對1919年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最確切的理解是( )A.以非暴力的手段反抗英國殖民者B.以不合作的態度抵制英國殖民勢力C.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爭取印度自治D.以和平的手段抗議英國殖民者的壓迫【答案】C【考點】印度的覺醒【解析】【分析】“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是由圣雄甘地領導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民族解放運動。它包括兩方面的含義:“非暴力”是指采取“和平和合法手段”爭取印度從自治走向獨立;“不合作”即不與英國殖民當局合作,包括印度人民放棄英國殖民當局給予的頭銜和職位,提倡手紡車運動,抵制英貨和抗稅等。A項以非暴力的手段反抗英國殖民者理解片面,不符合題意;B項以不合作的態度抵制英國殖民勢力理解片面,不符合題意;C項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爭取印度自治的理解確切,符合題意;D項以和平的手段抗議英國殖民者的壓迫理解片面,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非暴力不合作”的理解能力。6.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對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主要貢獻是( )A.揭開印度民族獨立的序幕B.給英國經濟造成一定的損失C.發動廣大人民群眾參加民族獨立運動D.基本上完成印度的獨立大業【答案】C【考點】印度的覺醒【解析】【分析】分析題干,給定了答題范疇,即“對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主要貢獻”,分析選項,D項不符合史實,印度獨立是在二戰結束后主要借助國際力量完成的,所以排除,經過比較,A和B所述都不如C項更貼近題干主旨——印度民族解放運動,印度要想取得獨立,最主要的是政治領域喚醒人們的獨立意識。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相關知識的掌握。解題的關鍵在于題干中的“對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主要貢獻”,結合所學可知,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喚醒了印度廣大人民的獨立意識,這是主要貢獻。7.1920年,印度國大黨通過了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計劃。其根本目的是( )A.擴大國大黨的勢力 B.反對英國殖民統治C.取得印度自治 D.提高民族自尊心【答案】C【考點】印度的覺醒【解析】【分析】聯系所學知識可知,印度在殖民體系崩潰前是英國的殖民地,英國派駐總督來統治印度,一戰后落后國家與地區的民族解放運動不斷高漲,所以印度出現了“非暴力不合作”運動。A項擴大國大黨的勢力不是“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根本目的,不符合題意;B項反對英國殖民統治是“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根本目的,不符合題意;C項取得印度自治不是“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根本目的,符合題意;D項提高民族自尊心是“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影響,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印度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旨在考查正確認知歷史事件的能力。印度國大黨的斗爭目標經歷了由爭取“自治”到爭取“獨立”的變化過程,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國大黨中的激進派曾提出過爭取自治的主張。第一次世界大戰后,隨著民族資產階級力量的增強和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國大黨將爭取“印度自治”作為斗爭目標,直到20世紀三四十年代,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才將爭取獨立作為斗爭目標。8.(2019九上·青田月考)甘地提出了“不合作”一詞,作為對“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補充和完善。這種“不合作”的矛頭主要指向( )A.宗教沖突 B.印度政府C.英國殖民統治 D.印度國大黨【答案】C【考點】印度的覺醒【解析】【分析】圣雄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是印度人民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一場影響深遠的運動。其特點就是非暴力和不合作,而在這場運動中印度國民大會黨逐漸成為了領導者,并從1947年開始在印度的長期以來的統治。C項英國殖民統治是“不合作”的矛頭指向,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旨在考查學生識記能力,準確識記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史實。9.有人這樣描寫甘地:“他有宗教家十二厚的胸懷,革命家雄渾的魄力,憑著一把鹽,幾部紡織機……成為頂天立地的‘圣雄’。”這里所說的“憑著一把鹽”的背景是( )A.英國殖民當局制定和頒布食鹽專營法B.英國制造阿姆利則慘案C.英國殖民當局取締國大黨D.甘地第一次真正提出獨立要求【答案】A【考點】印度的覺醒【解析】【分析】根據材料“憑著一把鹽,幾部紡織機……成為頂天立地的‘圣雄’。”,結合所學知識可知, “憑著一把鹽”的背景是英國殖民當局制定和頒布食鹽專營法。A項英國殖民當局制定和頒布食鹽專營法是題干中所說的“憑著一把鹽”的背景,符合題意;BC兩項的表述,均與史實及題意不相符合;項,不符合題意;D項甘地第一次真正提出獨立要求錯誤,應該是自治,不是獨立,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甘地的相關活動—抵制英國經濟侵略相關活動,考查學生解讀題干材料,獲取有效信息,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運用的能力。10.甘地是印度現代民族解放運動的著名領袖,是“甘地主義”的創始人,下列對甘地的評價不正確的是( )A.甘地是印度資產階級政黨——國民大會黨的領袖B.非暴力不合作是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指導思想C.甘地對英國殖民統治者從不抱有任何幻想D.甘地的斗爭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答案】C【考點】印度的覺醒【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甘地的評價。本題是逆向選擇的題型。不正確的選項是C,因為甘地倡導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對英國殖民者抱有幻想。選C。【點評】理解對甘地的評價11.一戰期間,英國從印度援取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使印度人民深受其苦,印度人民與英國殖民者矛盾激化。適時,印度圣雄甘地領導印度人民開展( )A.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B.解放戰爭C.華夫脫運動 D.卡德納斯改革【答案】A【考點】印度的覺醒【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一戰期間,英國從印度攫取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使印度人民深受其苦,印度人民與英國殖民者矛盾激化。適時,印度圣雄甘地領導印度人民開展了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打擊了英國的殖民統治,為印度的獨立奠定了基礎,故選項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是基礎知識,只要準確記憶,就可以順利回答。12.在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中,甘地曾說:“我的目的是發動那種力量(非暴力)來對付英國統治的有組織的暴力,以及增長中的無組織暴力。”這里的“無組織暴力”是指( )A.封建勢力壓迫 B.學生愛國運動C.群眾革命運動 D.工人罷工運動【答案】C【考點】印度的覺醒【解析】【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戰后,英國殖民當局對印度實行高壓政策,并制造了屠殺和平請愿群眾的阿姆利則慘案。英國的暴行激怒了印度人民,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由此開始。甘地及其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動員廣大民眾投身民族斗爭,把群眾運動限制在一定的范圍內,屬于群眾革命運動。C項群眾革命運動是題干材料中“無組織暴力”所指的內容,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旨在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準確把握非暴力本作的性質、參與者是關鍵。13.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中,他對英國的態度是( )A.堅決斗爭 B.不斗爭,只抱有幻想C.既斗爭又抱有幻想 D.既不斗爭又不抱有幻想【答案】C【考點】印度的覺醒【解析】【分析】本題考查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相關知識。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中,甘地倡導以和平方式抵制政府、機關、法庭、學校以及采取總罷業、抵制英貨、抗稅等非暴力手段進行斗爭,打擊了英國殖民統治,鼓舞了人民士氣,而另一方面其妥協性也使得取得的成果并不徹底,不利于人民真正的覺醒,所以甘地對英國的態度是既斗爭又抱有幻想。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相關知識。14.甘地曾經留學和生活的國家分別是( )A.美國 英國 B.美國 南非C.英國 南非 D.日本英國【答案】C【考點】印度的覺醒【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甘地的個人經歷。根據九下教材《印度的覺醒 》一課介紹,甘地曾經留學和生活的國家分別是英國和南非。選C。【點評】了解甘地的個人經歷15.甘地領導的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核心內容是( )A.抵制英貨 B.“回到紡車去”C.“食鹽進軍” D.游行示威【答案】C【考點】印度的覺醒【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印度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情況。第二次發生在1930年,為抵制英國殖民當局實行食鹽專賣法、征收高額鹽稅,甘地率領信徒,徒步20多天到達海邊,自取海水制鹽。以”食鹽進軍“為開端,全印掀起了抗英斗爭的浪潮。故核心內容是”食鹽進軍“,答案是C。【點評】知道印度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情況。16.1942年7月,印度國大黨工作委員會通過了甘地起草的“英國退出印度”的決議,并宣稱“如果這一要求不被接受,本黨將不惜一切犧牲……來達到目的”。結合史實對這一決議進行解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甘地再次發出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號召B.甘地開始發動“食鹽進軍”運動C.甘地首次明確提出可以使用暴力D.甘地始終沒有真正提出印度獨立【答案】A【考點】印度的覺醒【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甘地所領導的政治運動。根據九下教材《印度的覺醒 》一課介紹,1942年甘地再次發出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號召。選A。【點評】了解甘地所領導的政治運動17.印度詩人泰戈爾曾寫道:“在使人們斷絕邪惡的斗爭中,或許他(指甘地)會像佛陀和耶穌一樣遭到失敗,但是他的一生對子孫是一種教益,為此人民永遠牢記著他。”詩人如此評價甘地是因為( ) ①多次組織群眾性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②對印度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③領導印度人民推翻了英國的殖民統治④創立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理論成為寶貴的思想財富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D【考點】印度的覺醒【解析】【分析】此題考查甘地的貢獻以及他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影響。20世紀20-40年代,甘地領導了三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沉重打擊了英國殖民當局,為印度的獨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創立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理論成為寶貴的思想財富。但是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沒有推翻英國的殖民統治,故排除③,選擇D。【點評】知道甘地的貢獻以及他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影響。18.1922年,甘地認為自己犯了一個“喜馬拉雅山那么大”的錯誤,不得不中止非暴力運動。他說的“錯誤”是指他( )A.沒有把斗爭與群眾的運動相結合B.沒有及時制止英國殖民當局的暴行C.僅僅抵抗英國D.沒有及時提出爭取印度獨立的目標【答案】C【考點】印度的覺醒【解析】【分析】此題考查的是甘地思想從”非暴力“到”非暴力不合作“的轉變過程。通過多次實踐活動,包括甘地在內的不少民族主義者意識到,僅僅抵抗英國并不能奏效。為數不多的英國人之所以能對這個有3億人口的大國實行統治,就是因為印度各階層與英國人的合作。如果取消這種合作,英國在印度的統治必將崩潰。于是甘地又提出了”不合作“一詞,作為對非暴力抵抗運動的補充和完善。故答案是C。【點評】知道甘地思想從”非暴力“到”非暴力不合作“的轉變過程。19.(2018九上·興海月考)1920年,甘地號召人民發動了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下列屬于這次運動中采取的具體做法的有( )①“食鹽進軍” ②抵制英貨 ③放棄英國人授予的官銜、爵位和榮譽④抵制英國人開辦的學校 ⑤拒絕在英國機構工作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答案】D【考點】印度的覺醒【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印度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情況。20世紀20-40年代,印度有三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第一次是1920年發生的,具體做法是普遍抵制英貨,放棄英國人授予的官銜、爵位和榮譽,抵制英國人開辦的學校,拒絕在英國機構工作。①屬于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做法,故排除。答案是D。【點評】知道印度三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具體情況。20.“他反對任何形式的暴力,他的身體雖然是柔弱的,但他的學說和精神感召力卻比100艘英國軍艦更有力量”。材料中的“他”應當是指( )A.華盛頓 B.孫中山 C.甘地 D.林則徐【答案】C【考點】印度的覺醒【解析】【分析】依據題干中的“反對任何形式的暴力”可知,反映的是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C項甘地是題干材料中的“他”,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及學生抓住關鍵信息、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抓住關鍵信息“反對任何形式的暴力”和結合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解答即可。二、材料分析題2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19年)甘地決定……采取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方式,來反對羅拉特法案,為此,他……一方面號召印度人民在1919年4月6日舉行總罷工和絕食……另一方面,不準人民群眾以暴力手段反對英國殖民統治。這充分暴露了印度資產階級的兩面性。──世界現代史編寫組《世界現代史》材料二:(1919年)哈里發運動的領袖們接受了甘地主義的原則……甘地在團結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爭取印度民族獨立的斗爭中起了很大作用。他這時事實上是把哈里發運動和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匯流成為統一的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的斗爭。──齊世榮《世界史現代史編·上卷》(1)上述兩則材料是如何評價甘地在1919年印度民族獨立運動中的作用的?這兩種評價有何差異?(2)如何客觀評價甘地在印度民族獨立運動中的作用?【答案】(1)評價:材料一認為甘地在運動中的作用“充分暴露了印度資產階級的兩面性”;材料二認為甘地對“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起了很大作用”。差異:材料一對甘地的作用偏向于否定;材料二充分肯定了甘地的作用。(2)一方面,甘地發起組織多次群眾性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打擊了英國殖民統治,增強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為印度的獨立奠定基礎。另一方面,把民族運動局限于非暴力的框架內,影響了民族運動的進一步發展,反映了印度資產階級在斗爭中的動搖性與妥協性。【考點】印度的覺醒【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甘地領導印度獨立運動的相關知識。要讀懂材料,提取信息,材料一否定了甘地斗爭的作用,認為資產階級具有兩面性;材料二則是充分的肯定了甘地的作用。故答案為:評價:材料一認為甘地在運動中的作用“充分暴露了印度資產階級的兩面性”;材料二認為甘地對“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起了很大作用”。差異:材料一對甘地的作用偏向于否定;材料二充分肯定了甘地的作用。(2)本題考查學生客觀評價甘地在印度民族獨立運動中的作用的能力,屬于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如:一方面,甘地發起組織多次群眾性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打擊了英國殖民統治,增強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為印度的獨立奠定基礎。另一方面,把民族運動局限于非暴力的框架內,影響了民族運動的進一步發展,反映了印度資產階級在斗爭中的動搖性與妥協性。【點評】本題有一定難度,考查印度民族獨立運動的相關知識。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歷社九上2.2.2《印度的覺醒》同步試卷(學生版).docx 歷社九上2.2.2《印度的覺醒》同步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