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人教版2017-2018學年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綜合探究八 結識近代中國最早“開眼看世界”的人同步練習一、單選題1.下列有關民族英雄林則徐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他是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B.林則徐虎門硝煙是引發鴉片戰爭的直接原因C.他編著了《海國圖志》,在19世紀中期成為日本的暢銷書D.林則徐1939年領導禁煙運動,捍衛了中華民族尊嚴和根本利益。2.近代中國首任駐外使臣是( )A.容閎 B.林則徐 C.魏源 D.郭嵩燾3.魏源編著的《海國圖志》說:“夷之長技有三:一戰艦,二火器,三養兵練兵之法。”魏源對此三點極力推崇。從中可以看出魏源( )A.救國主張是學習西方的先進軍事技術B.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的政治制度C.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的思想文化D.認為西方“火器”是雕蟲小技,奇技淫巧4.抓關鍵詞是學習歷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與“首任駐英公使”“《使西紀程》”“開眼看世界”等三個關鍵詞都有關的近代中國歷史人物是( )A.林則徐 B.魏源 C.容閎 D.郭嵩燾5.在一些近代先進的中國人心目中,有些西方傳教士如理雅格、偉烈亞力、艾約瑟、傅蘭雅、李佳白等,不只是傳教士,而是傳播西方文明的“西儒”——即西方學者。這反映的是( )A.近代中國的知識分子極度推崇西方學說B.西方傳教士對列強侵略中國起輔助作用C.西方傳教士與中國近代化發展關系密切D.近代中國知識分子對西方文化了解膚淺6.林則徐、魏源向西方學習的思想,其目的是( )A.使中國人了解世界的形勢,使中國文化走向世界B.在軍事上引進先進技術,增強抵抗侵略的實力C.啟迪人們去認識世界,探索救國強國之路D.引起清政府高度重視,開始引進西方政治制度7.被譽為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是( )A.魏源 B.林則徐 C.容閎 D.郭嵩燾8.閱讀以下對某一著述的評論:評論一“百年喜讀樽前兆,萬里驚看海外文”;評論二“其書羅列甚遠之國,指掌形勢可謂奇書”;評論三“欲制夷患,必籌夷情,尤為有用之書”。據上述評論推斷此書應該是( )A.《海國圖志》 B.《四洲志》C.《天演論》 D.《使西紀程》9.《海國圖志》中記載“……國中有大事,王及官民俱至巴厘滿(議會)衙門公議乃行。且城邑居民,各選忠義之士一二赴京會議。大眾可則可之,大眾否則否之。”魏源在這里介紹的是( )A.城邦共和制 B.君主立憲制 C.貴族共和制 D.總統共和制10.近代中國首任駐外使臣是( )A.李鴻章 B.郭嵩燾 C.康有為 D.劉錫鴻二、材料分析題11.閱讀材料,思考問題。材料一 道光帝對簽訂《南京條約》的原則性指示是“廣東給過銀兩,煙價礙難再議……將香港地方暫行賞借,并許(允許)以閩浙沿海,暫準通市。該逆既來訴冤,經此次推誠(開誠布公)曉諭(使明白圣意),當可就我范圍(應該可以懂得和尊重我方的立場)”。材料二 隨著西學東漸,近代中國人逐漸認識到與外國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戰敗之后,中國讀書人逐漸被戰勝者改變了思想方式,……對西方的認知,也從“夷務”到“洋務”再到“時務”,由貶義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說是天翻地覆的轉變,也不為過。(1)材料一反映了道光帝怎樣的外交思想 (2)寫出你對材料中“西學東漸”的理解。(3)由“夷”到“西”再到“泰西”,近代中國人對西方的認知經歷了怎樣的變化歷程 這說明了什么 1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1842年,魏源編成《海國圖志》,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并主張設立工廠,制造輪船槍炮,興辦民用工業;學習西方養兵練兵的方法,培養掌握西方技術的人才,鼓勵學習西方科學技術。材料二 甲午中日戰爭爆發后,民族危機越來越嚴重,嚴復深感有必要向全國人士敲響誓鐘。在天津的《直撮》接連發表了許多文章,無情地抨擊了封建頑固派的謬論,批駁了洋務派的妄想,全面提出了他的“鼓民力”“開民智”“新民德”的資產階級改良主義主張,他所譯著的《天演論》出版后,在社會上產生了巨大影響。(1)根據材料一,指出魏源的思想主張的核心是什么?發生在19世紀60—90年代的什么事件是對魏源這些思想主張的實踐運用?其結果如何?(2)嚴復所譯著的《天演論》一書的核心觀點是什么?結合材料二及所學知識,指出嚴復思想的特點是什么?1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 魏源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提出向西方學習的人之一,他在《海國圖志》中指出,是書何為作?曰:“為以夷攻夷而作,為師夷長技以制夷而作。”魏源說:“夷之長技有三:一戰艦,二火器,三養兵練兵之法。”而且強調引進西方先進工業技術,由自己制造船艦。(1)魏源是在什么情況下撰寫《海國圖志》的?(2)“師夷長技以制夷”是什么意思?(3)“師夷”與“制夷”是什么關系?(4)怎樣評價魏源的這一思想?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識點】結識中國近代最早“開眼看世界”的人【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林則徐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林則徐是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939年領導禁煙運動,捍衛了中華民族尊嚴和根本利益,又虎門硝煙是引發鴉片戰爭的直接原因,所以ABD正確;魏源編著了《海國圖志》,在19世紀中期成為日本的暢銷書,所以C錯誤。故選擇C。【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林則徐和魏源的了解。2.【答案】D【知識點】結識中國近代最早“開眼看世界”的人【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郭嵩燾的有關知識。郭嵩燾是近代中國首任駐外使臣,出使英國期間,以日記形式寫成《使西紀程》,后遭到守舊派的反對,被毀,禁止流傳。故選擇D。【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郭嵩燾的了解。3.【答案】A【知識點】結識中國近代最早“開眼看世界”的人【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魏源的有關知識。魏源編著《海國圖志》,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主張學習西方的長處,以抵抗西方的侵略;主張設立工廠,興辦民用工業,學習西方軍事技術,改革考試制度等;提出各民族應平等相處,反對用“夷狄”稱呼其他文明發達的民族;認識到當時中國已落后于歐洲國家,面臨深刻的民族危機。故選擇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魏源“師夷長技以制夷”思想的理解。4.【答案】D【知識點】結識中國近代最早“開眼看世界”的人【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郭嵩燾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郭嵩燾是我國近代首任駐英公使,是近代開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著作《使西紀程》。故選擇D。【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郭嵩燾的了解。5.【答案】C【知識點】結識中國近代最早“開眼看世界”的人【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有些西方傳教士如理雅格、偉烈亞力、艾約瑟、傅蘭雅、李佳白等,不只是傳教士,而是傳播西方文明的“西儒”——即西方學者”可知,西方傳教士與中國近代化發展關系密切,與ABD無關。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6.【答案】C【知識點】結識中國近代最早“開眼看世界”的人【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鴉片戰爭后先進中國人了解世界的行為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林則徐、魏源向西方學習的思想,其目的是啟迪人們去認識世界,探索救國強國之路。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鴉片戰爭后先進中國人了解世界的行為的理解。7.【答案】B【知識點】結識中國近代最早“開眼看世界”的人【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林則徐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林則徐被譽為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故選擇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林則徐的了解。8.【答案】A【知識點】結識中國近代最早“開眼看世界”的人【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海國圖志》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這些評價針對的是魏源的《海國圖志》,因為這本書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故選擇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海國圖志》的了解。9.【答案】B【知識點】結識中國近代最早“開眼看世界”的人【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議會”、“大眾可則可之,大眾否則否之”等可知,國王的權力受到限制,所以魏源在這里介紹的是君主立憲制。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0.【答案】B【知識點】結識中國近代最早“開眼看世界”的人【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郭嵩燾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郭嵩燾是近代中國首任駐外使臣。故選擇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郭嵩燾的了解。11.【答案】(1)從道光帝的指示中可看出對外國割讓香港島、開放通商口岸都是出于賞借和允許的,并沒有屈辱感,由此可見道光帝的外交思想屬于傳統的夷夏思想,以自我為中心,盲目自大。(言之有理即可)(2)明朝以來,越來越多的西方人漂洋過海來到中國。其中,傳教士扮演了重要角色。傳教士在傳播宗教的同時,也傳播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史稱“西學東漸”。(3)對西方從鄙視到平等對待再到尊崇;從傳統的“天下觀”轉變為近代的“世界觀”:說明中國人對西方的認識逐步深入,放棄了以自我為中心的觀點。【知識點】結識中國近代最早“開眼看世界”的人【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從道光帝的指示中可看出對外國割讓香港島、開放通商口岸都是出于賞借和允許的,并沒有屈辱感,由此可見道光帝的外交思想屬于傳統的夷夏思想,以自我為中心,盲目自大。(2)本題考查的是西學東漸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明朝以來,越來越多的西方人漂洋過海來到中國。其中,傳教士扮演了重要角色。傳教士在傳播宗教的同時,也傳播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史稱“西學東漸”。(3)本題考查的是近代中國人對西方的認知變化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由“夷”到“西”再到“泰西”,近代中國人對西方的認知經歷了對西方從鄙視到平等對待再到尊崇;從傳統的“天下觀”轉變為近代的“世界觀”:說明中國人對西方的認識逐步深入,放棄了以自我為中心的觀點。【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西學東漸的了解,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2.【答案】(1)“師夷長技以制夷”;洋務運動;并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但在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從而開啟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也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2)“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主張效法西方,推行維新改革。【知識點】結識中國近代最早“開眼看世界”的人【解析】【分析】本題考查近代中國向西方學習的著名人物魏源和嚴復的相關思想。本題是基礎題。魏源的思想主張的核心是“師夷長技以制夷”19世紀60—90年代的洋務運動是對魏源這些思想主張的實踐運用。洋務運動并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但在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從而開啟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也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嚴復所譯著的《天演論》一書的核心觀點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嚴復思想的特點是主張效法西方,推行維新改革。【點評】掌握魏源和嚴復的相關思想13.【答案】(1)鴉片戰爭后。(2)學習西方的長處來抵御西方的侵略。(3)師夷是制夷的手段,制夷是師夷的目的。(4)能認識到應向外國學習,具有遠見卓識,但沒有認識到“制夷”的關鍵是要改變落后的封建制度。【知識點】結識中國近代最早“開眼看世界”的人【解析】【分析】本題考查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先進人物及其相關主張。本題是基礎題。魏源是在鴉片戰爭后撰寫《海國圖志》。“師夷長技以制夷”是學習西方的長處來抵御西方的侵略。師夷是制夷的手段,制夷是師夷的目的。魏源能認識到應向外國學習,具有遠見卓識,但沒有認識到“制夷”的關鍵是要改變落后的封建制度。【點評】掌握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先進人物及其相關主張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人教版2017-2018學年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綜合探究八 結識近代中國最早“開眼看世界”的人同步練習一、單選題1.下列有關民族英雄林則徐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他是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B.林則徐虎門硝煙是引發鴉片戰爭的直接原因C.他編著了《海國圖志》,在19世紀中期成為日本的暢銷書D.林則徐1939年領導禁煙運動,捍衛了中華民族尊嚴和根本利益。【答案】C【知識點】結識中國近代最早“開眼看世界”的人【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林則徐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林則徐是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939年領導禁煙運動,捍衛了中華民族尊嚴和根本利益,又虎門硝煙是引發鴉片戰爭的直接原因,所以ABD正確;魏源編著了《海國圖志》,在19世紀中期成為日本的暢銷書,所以C錯誤。故選擇C。【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林則徐和魏源的了解。2.近代中國首任駐外使臣是( )A.容閎 B.林則徐 C.魏源 D.郭嵩燾【答案】D【知識點】結識中國近代最早“開眼看世界”的人【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郭嵩燾的有關知識。郭嵩燾是近代中國首任駐外使臣,出使英國期間,以日記形式寫成《使西紀程》,后遭到守舊派的反對,被毀,禁止流傳。故選擇D。【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郭嵩燾的了解。3.魏源編著的《海國圖志》說:“夷之長技有三:一戰艦,二火器,三養兵練兵之法。”魏源對此三點極力推崇。從中可以看出魏源( )A.救國主張是學習西方的先進軍事技術B.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的政治制度C.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的思想文化D.認為西方“火器”是雕蟲小技,奇技淫巧【答案】A【知識點】結識中國近代最早“開眼看世界”的人【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魏源的有關知識。魏源編著《海國圖志》,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主張學習西方的長處,以抵抗西方的侵略;主張設立工廠,興辦民用工業,學習西方軍事技術,改革考試制度等;提出各民族應平等相處,反對用“夷狄”稱呼其他文明發達的民族;認識到當時中國已落后于歐洲國家,面臨深刻的民族危機。故選擇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魏源“師夷長技以制夷”思想的理解。4.抓關鍵詞是學習歷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與“首任駐英公使”“《使西紀程》”“開眼看世界”等三個關鍵詞都有關的近代中國歷史人物是( )A.林則徐 B.魏源 C.容閎 D.郭嵩燾【答案】D【知識點】結識中國近代最早“開眼看世界”的人【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郭嵩燾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郭嵩燾是我國近代首任駐英公使,是近代開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著作《使西紀程》。故選擇D。【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郭嵩燾的了解。5.在一些近代先進的中國人心目中,有些西方傳教士如理雅格、偉烈亞力、艾約瑟、傅蘭雅、李佳白等,不只是傳教士,而是傳播西方文明的“西儒”——即西方學者。這反映的是( )A.近代中國的知識分子極度推崇西方學說B.西方傳教士對列強侵略中國起輔助作用C.西方傳教士與中國近代化發展關系密切D.近代中國知識分子對西方文化了解膚淺【答案】C【知識點】結識中國近代最早“開眼看世界”的人【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有些西方傳教士如理雅格、偉烈亞力、艾約瑟、傅蘭雅、李佳白等,不只是傳教士,而是傳播西方文明的“西儒”——即西方學者”可知,西方傳教士與中國近代化發展關系密切,與ABD無關。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6.林則徐、魏源向西方學習的思想,其目的是( )A.使中國人了解世界的形勢,使中國文化走向世界B.在軍事上引進先進技術,增強抵抗侵略的實力C.啟迪人們去認識世界,探索救國強國之路D.引起清政府高度重視,開始引進西方政治制度【答案】C【知識點】結識中國近代最早“開眼看世界”的人【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鴉片戰爭后先進中國人了解世界的行為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林則徐、魏源向西方學習的思想,其目的是啟迪人們去認識世界,探索救國強國之路。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鴉片戰爭后先進中國人了解世界的行為的理解。7.被譽為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是( )A.魏源 B.林則徐 C.容閎 D.郭嵩燾【答案】B【知識點】結識中國近代最早“開眼看世界”的人【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林則徐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林則徐被譽為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故選擇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林則徐的了解。8.閱讀以下對某一著述的評論:評論一“百年喜讀樽前兆,萬里驚看海外文”;評論二“其書羅列甚遠之國,指掌形勢可謂奇書”;評論三“欲制夷患,必籌夷情,尤為有用之書”。據上述評論推斷此書應該是( )A.《海國圖志》 B.《四洲志》C.《天演論》 D.《使西紀程》【答案】A【知識點】結識中國近代最早“開眼看世界”的人【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海國圖志》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這些評價針對的是魏源的《海國圖志》,因為這本書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故選擇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海國圖志》的了解。9.《海國圖志》中記載“……國中有大事,王及官民俱至巴厘滿(議會)衙門公議乃行。且城邑居民,各選忠義之士一二赴京會議。大眾可則可之,大眾否則否之。”魏源在這里介紹的是( )A.城邦共和制 B.君主立憲制 C.貴族共和制 D.總統共和制【答案】B【知識點】結識中國近代最早“開眼看世界”的人【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議會”、“大眾可則可之,大眾否則否之”等可知,國王的權力受到限制,所以魏源在這里介紹的是君主立憲制。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0.近代中國首任駐外使臣是( )A.李鴻章 B.郭嵩燾 C.康有為 D.劉錫鴻【答案】B【知識點】結識中國近代最早“開眼看世界”的人【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郭嵩燾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郭嵩燾是近代中國首任駐外使臣。故選擇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郭嵩燾的了解。二、材料分析題11.閱讀材料,思考問題。材料一 道光帝對簽訂《南京條約》的原則性指示是“廣東給過銀兩,煙價礙難再議……將香港地方暫行賞借,并許(允許)以閩浙沿海,暫準通市。該逆既來訴冤,經此次推誠(開誠布公)曉諭(使明白圣意),當可就我范圍(應該可以懂得和尊重我方的立場)”。材料二 隨著西學東漸,近代中國人逐漸認識到與外國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戰敗之后,中國讀書人逐漸被戰勝者改變了思想方式,……對西方的認知,也從“夷務”到“洋務”再到“時務”,由貶義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說是天翻地覆的轉變,也不為過。(1)材料一反映了道光帝怎樣的外交思想 (2)寫出你對材料中“西學東漸”的理解。(3)由“夷”到“西”再到“泰西”,近代中國人對西方的認知經歷了怎樣的變化歷程 這說明了什么 【答案】(1)從道光帝的指示中可看出對外國割讓香港島、開放通商口岸都是出于賞借和允許的,并沒有屈辱感,由此可見道光帝的外交思想屬于傳統的夷夏思想,以自我為中心,盲目自大。(言之有理即可)(2)明朝以來,越來越多的西方人漂洋過海來到中國。其中,傳教士扮演了重要角色。傳教士在傳播宗教的同時,也傳播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史稱“西學東漸”。(3)對西方從鄙視到平等對待再到尊崇;從傳統的“天下觀”轉變為近代的“世界觀”:說明中國人對西方的認識逐步深入,放棄了以自我為中心的觀點。【知識點】結識中國近代最早“開眼看世界”的人【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從道光帝的指示中可看出對外國割讓香港島、開放通商口岸都是出于賞借和允許的,并沒有屈辱感,由此可見道光帝的外交思想屬于傳統的夷夏思想,以自我為中心,盲目自大。(2)本題考查的是西學東漸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明朝以來,越來越多的西方人漂洋過海來到中國。其中,傳教士扮演了重要角色。傳教士在傳播宗教的同時,也傳播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史稱“西學東漸”。(3)本題考查的是近代中國人對西方的認知變化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由“夷”到“西”再到“泰西”,近代中國人對西方的認知經歷了對西方從鄙視到平等對待再到尊崇;從傳統的“天下觀”轉變為近代的“世界觀”:說明中國人對西方的認識逐步深入,放棄了以自我為中心的觀點。【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西學東漸的了解,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1842年,魏源編成《海國圖志》,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并主張設立工廠,制造輪船槍炮,興辦民用工業;學習西方養兵練兵的方法,培養掌握西方技術的人才,鼓勵學習西方科學技術。材料二 甲午中日戰爭爆發后,民族危機越來越嚴重,嚴復深感有必要向全國人士敲響誓鐘。在天津的《直撮》接連發表了許多文章,無情地抨擊了封建頑固派的謬論,批駁了洋務派的妄想,全面提出了他的“鼓民力”“開民智”“新民德”的資產階級改良主義主張,他所譯著的《天演論》出版后,在社會上產生了巨大影響。(1)根據材料一,指出魏源的思想主張的核心是什么?發生在19世紀60—90年代的什么事件是對魏源這些思想主張的實踐運用?其結果如何?(2)嚴復所譯著的《天演論》一書的核心觀點是什么?結合材料二及所學知識,指出嚴復思想的特點是什么?【答案】(1)“師夷長技以制夷”;洋務運動;并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但在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從而開啟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也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2)“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主張效法西方,推行維新改革。【知識點】結識中國近代最早“開眼看世界”的人【解析】【分析】本題考查近代中國向西方學習的著名人物魏源和嚴復的相關思想。本題是基礎題。魏源的思想主張的核心是“師夷長技以制夷”19世紀60—90年代的洋務運動是對魏源這些思想主張的實踐運用。洋務運動并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但在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從而開啟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也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嚴復所譯著的《天演論》一書的核心觀點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嚴復思想的特點是主張效法西方,推行維新改革。【點評】掌握魏源和嚴復的相關思想1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 魏源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提出向西方學習的人之一,他在《海國圖志》中指出,是書何為作?曰:“為以夷攻夷而作,為師夷長技以制夷而作。”魏源說:“夷之長技有三:一戰艦,二火器,三養兵練兵之法。”而且強調引進西方先進工業技術,由自己制造船艦。(1)魏源是在什么情況下撰寫《海國圖志》的?(2)“師夷長技以制夷”是什么意思?(3)“師夷”與“制夷”是什么關系?(4)怎樣評價魏源的這一思想?【答案】(1)鴉片戰爭后。(2)學習西方的長處來抵御西方的侵略。(3)師夷是制夷的手段,制夷是師夷的目的。(4)能認識到應向外國學習,具有遠見卓識,但沒有認識到“制夷”的關鍵是要改變落后的封建制度。【知識點】結識中國近代最早“開眼看世界”的人【解析】【分析】本題考查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先進人物及其相關主張。本題是基礎題。魏源是在鴉片戰爭后撰寫《海國圖志》。“師夷長技以制夷”是學習西方的長處來抵御西方的侵略。師夷是制夷的手段,制夷是師夷的目的。魏源能認識到應向外國學習,具有遠見卓識,但沒有認識到“制夷”的關鍵是要改變落后的封建制度。【點評】掌握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先進人物及其相關主張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2017-2018學年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綜合探究八 結識近代中國最早“開眼看世界”的人同步練習(學生版).docx 人教版2017-2018學年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綜合探究八 結識近代中國最早“開眼看世界”的人同步練習(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