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人教新課標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綜合探究七 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同步練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人教新課標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綜合探究七 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同步練習

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
人教新課標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綜合探究七 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同步練習
一、單選題
1.19世紀后半期,歐美國家紛紛調整教育政策,開始大力發展平民教育,主要是因為(  )。
A.平民地位得到提高
B.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提高
C.工業化需要大批較高素質的勞動者
D.國民的整體文化水平得到提高
2.世界歷史的工業革命深刻影響和改變了人類的生活。下列生活中的現象最早與第二次工業革命成果有關的是(  )。
A.乘坐火車回家探親 B.駕駛汽車外出旅行
C.利用網絡與同學交流 D.用洗衣機洗衣服
3.19世紀中期,歐洲一部分女權主義者提出改革服裝的倡議,并設計試穿了短裙和女式長褲,女工的服裝有所簡化。出現這一服裝改革潮流的根源是(  )。
A.工業化使大量婦女參加工作 B.民主運動的推動
C.社會審美觀的改變 D.婦女政治地位的提高
4.早期城市化帶來的“城市病”有(  )。
①人口減少  ②交通擁擠  ③污染嚴重  ④犯罪率上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與發展中國家城市化相比,歐美發達國家的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得益于(  )。
A.新技術革命 B.工業化水平高
C.城市人口的比例超過農村人口 D.機械化水平高
6.下列有關工業化、城市化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工業化和城市化是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
B.工業化就是工業發展
C.城市化是農村人口向城市集中,農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轉化,城市文明向農村擴散的過程
D.工業化帶動城市化,城市化促進工業化
7.下列不屬于工業化特點的是(  )。
A.工業在國民收入中的比例超過農業并占據主要地位
B.農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
C.機器生產是主要的生產方式
D.工人的數量超過農民
8.工業化是現代化的核心內容,是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轉變的過程,促使這一轉變發生的直接因素是(  )。
A.新航路的開辟 B.工業革命
C.文藝復興 D.資產階級革命
9.英國工業革命被譽為“被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在人類歷史上首次創造了一幅煙囪多于教堂尖頂的圖景。這主要說明英國工業革命(  )。
A.比古代神話還神奇 B.沉重打擊了宗教勢力
C.帶來了嚴重環境污染 D.促進了社會的進步
10.伴隨著工業革命的發生,機器生產大規模進行,人類文明也因此逐漸邁入(  )。
A.農耕文明時代 B.工業文明時代
C.科技文明時代 D.機械文明時代
11.下列事物出現的先后順序是(  )
①飛機 ②馬車 ③汽車 ④汽船
A.①③②④ B.②④③①
C.④①②③ D.③②④①
12.彼得·蓋伊在其著作中寫道:“對成千上萬知道它的人和當時的觀察家來說,在1760年到1800年之間,生活徹底地改變了,這個時代瘋狂的追求發明。”這種情形最早出現在(  )
A.法國 B.德國 C.美國 D.英國
13.下面各項中說明工業化與城市化好處的是(  )
A.貧富分化現象日趨嚴重
B.人們生活質量大大提高
C.城市建設發展缺乏規劃
D.污染嚴重、交通和住房擁擠
14.歐美國家最早實行義務教育制度,是(  )
A.為了提高國民文化素質
B.為了順應資本主義經濟高速發展對高素質勞動力的需求。
C.為了豐富資產階級文化體系
D.工人運動的結果
15.每年的3月8日是國際婦女節,婦女的社會地位得到提高,這是哪個國家的婦女最早進行的不懈努力(  )
A.日本 B.美國 C.德國 D.中國
16.一個生活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歐美某發達國家的城市的市民,可能經歷的情況有(  )
①乘火車外出旅行 ②到達目的地后,打電話向家人報平安
③晚上住進賓館后,在電燈下閱讀報紙 ④閑來無事時,上網聊天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7.關于工業革命后人們在飲食方面發生的變化,下列描述不正確的是(  )
A.巧克力、果醬等以前在上層社會消費的食品成為大眾化的食品
B.人們開始追求飲食結構的合理化
C.綠色食品開始走進百姓家庭
D.越來越多的人養成食肉的習慣
18.1863年,一名記者從歐洲出發前往華盛頓采訪美國總統林肯,他可能使用的交通工具是(  )
A.汽車 B.蒸汽輪船
C.飛機 D.火車
19.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19世紀以后,越來越多的人養成了食肉的習慣
B.工業革命后,威脅人們生命的霍亂、傷寒等疾病得到了控制
C.工業化使越來越多的婦女走出家庭,走向社會
D.婦女社會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是經過了長期的斗爭
20.洗衣機在倫敦水晶宮博覽會上第一次展出,是在(  )
A.1851年 B.1861年 C.1890年 D.1895年
二、問答題
21.工業化是近代以來世界歷史發展的趨勢,對人類的影響是全方位的、深遠的。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在我們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隨著刀光劍影和血雨腥風,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國卻發生了一場完全不同的變革,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它影響和改變了世界的面貌。
材料二: “資產階級在他不到一百年的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時代所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
──馬克思
(1)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是對什么事件的評述?
(2)根據材料一,列舉出英國發生這場革命期間,其他國家和地區爆發的“伴隨刀光劍影和血雨腥風”的資產階級革命(列舉出兩例)。
(3)材料一中說這場革命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請舉一例證明之。
(4)你是如何理解“它影響和改變了世界的面貌”這句話的基本含義。
22.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希臘婦女雖然是人,但不是完整意義上的人。雖然可以擁有財產,但不能完全支配財產,也不能享有全部的公民權利,法律把她們當作撫養子女者看待。
──郭超英、顏海英《古希臘婦女的社會地位及演變》
材料二 20世紀初,歐美國家的婦女掀起了爭取平等權利的斗爭,美國婦女在1909年3月8日這天聚會游行,后來這一天確定為國際婦女節。婦女參政的愿望也日益強烈,歐洲許多國家的婦女要求享有選舉權,女權運動應運而生。
──《中國大百科·女權運動》
(1)據材料一,古代希臘婦女的社會地位如何?
(2)據材料二,婦女的地位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出現這種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3)婦女地位的變化說明了什么?
2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早在1850年,馬克思就預言:“自然科學正在準備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紀中翻轉了整個世界,現在它的統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種更大得無比的革命力量──電力的火花將取而代之。”
材料二:18世紀后半葉開啟的工業革命使西方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英國為例,資本從1750年的5億英鎊增長到1865年的60億英鎊,工廠制度逐漸形成;農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到1851年,城市人口已占總人口的51%;留聲機和電影的產生,電話的電報的運作,使人們足不出戶即可享受生活。書本變便宜了,平民教育也開始普及.....人類的生活方式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1)材料一中馬克思所預言的新的革命是指后來的那一場革命?這場革命的特點是什么?
(2)根據材料二,從經濟、城市、生活等角度中選取一個角度分析西方工業革命的進步性。
2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770年,英國農業和工業在國民總收入中的比重為40%、24%,1821年變為26、1%、31%。
材料二:煤的大量開采和使用,在提供動力的同時,又釋放出大量的煙塵、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其他有害物質。18世紀末期,倫敦上空多次出現煙霧現象,造成植物枯死,甚至還造成許多居民患病或死亡。
(1)材料一表明英國社會經濟結構發生了什么變化?導致這一變化的根源是什么?
(2)材料二表明英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什么問題?我們從中應吸取什么經驗教訓?
(3)兩則材料共同說明了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識點】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工業革命的相關知識。根據“19世紀后半期”這個時間,可以判斷教育政策的調整是和工業革命需要有關系的,故答案:C。其余選項與題意不完全符合。
【點評】知道工業革命的影響。
2.【答案】B
【知識點】第二次工業革命;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工業革命的相關知識,四個選項中只有B選項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AD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果,D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故答案是B。
【點評】知道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就及其影響。
3.【答案】A
【知識點】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工業革命影響的相關知識。工業化促進了婦女社會地位提高。婦女地位提高,根源在于工業化讓女性有了更多的工作機會。故答案是A。
【點評】知道工業革命對婦女地位提高的作用。
4.【答案】B
【知識點】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城市化的相關知識。隨著城市化的進行,城市的人口越來越多,而不是越來越少。故答案:B。
【點評】知道工業革命的負面影響。
5.【答案】A
【知識點】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工業革命的相關知識,由于工業革命最開始發生在歐美國家,所以他們的城市化起步也比較早,故答案:A。其余選項都不符合題意。
【點評】知道工業革命的影響。
6.【答案】B
【知識點】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領會城市化與工業化的含義。而工業化不僅僅是指工業發展,說法太絕對,故答案為B。
【點評】掌握城市化和工業化的含義。
7.【答案】B
【知識點】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工業時代的變遷的相關知識。 四個選項中,B選項是農業社會的主要特點,故答案:B。其余選項都屬于工業社會的特點。
【點評】知道工業社會的特點。
8.【答案】B
【知識點】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工業革命對社會生產的影響。而工業化是工業革命的直接結果,故正確答案為B。
【點評】掌握工業革命對社會生產的影響。
9.【答案】D
【知識點】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工業革命對給社會生產帶來的變化的相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煙囪是早期工廠發展的標志,工業都促進了社會的發展,故答案:D。
【點評】知道工業革命的影響。
10.【答案】B
【知識點】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工業時代社會變遷的相關知識。隨著工業發展,人類逐漸從農耕文明步入工業文明時代。故答案:B。其余選項都不符合題意。
【點評】知道工業革命對整個社會的影響。
11.【答案】B
【知識點】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馬車在第一次工業革命前已有,故(2)是最早的;汽船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果,汽車和飛機先后出現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故答案是B。
【點評】知道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12.【答案】D
【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對第一次工業革命考點的掌握。1760年到1800年是指18世紀60年代到19世紀初,這一時期英國正在進行著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大部分都是英國人發明的。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
【點評】要求學生掌握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主要發明國家。
13.【答案】B
【知識點】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影響。工業化和城市化會引發貧富分化日趨嚴重,城市建設發展缺乏規劃以及污染嚴重、交通和住房擁擠等城市病因此ACD描述的都是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弊端或危害,只有B符合題意,故正確答案是B。
【點評】全面客觀地評價工業化和城市化,知道其利弊兩方面。
14.【答案】B
【知識點】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對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考點的掌握。隨著各國工業化進程,越來越需要大批具有較高素質的勞動者。19世紀后半期,歐美國家紛紛調整教育政策,開始大力發展教育。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
【點評】要求學生掌握近代歐美國家大力發展教育的原因。
15.【答案】B
【知識點】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對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考點的掌握。美國婦女在1909年3月8日這一天集會游行。次年,國際婦女大會決定,將每年3月8日定為國際婦女節。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
【點評】要求學生掌握婦女節的由來。
16.【答案】D
【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工業革命成就。題干中“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歐美某發達國家”,因此選項是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就,都是正確的。①火車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就,符合題意;②電話和③電燈都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就,符合題意;④網絡是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成就,不符合題意,故正確答案是D。
【點評】理清三次工業革命的成就并掌握。
17.【答案】C
【知識點】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對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考點的掌握。與農業社會相比,工業革命湖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19世紀以后,越來越多的人養成了食肉的習慣;許多以前專供上層社會享用的食品,如巧克力、果醬、茶葉等,也逐漸成為大眾化的受;人們開始追求合理的飲食結構。但當時還沒有綠色食品的概念。本題是逆向選擇題,要求選出錯誤的一項。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
【點評】要求學生掌握工業革命后的社會生活變化。
18.【答案】B
【知識點】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兩次工業革命的成果。題干中的“1863年……歐洲出發前往……美國”是解題的關鍵。1863年,第一次工業革命已經接近尾聲,而第二次工業革命還沒有開始,汽車和飛機都屬于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所以排除AC;而歐洲到美國之間相隔著大西洋,乘火車出行也不行,所以排除D,正確答案是B。
【點評】知道兩次工業革命的概況并有一定的地理常識。
19.【答案】D
【知識點】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對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的理解。本題是逆向選擇題,要求選出錯誤選項。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資本主義生產要求更多的、更高素質的自由勞動力。在工業化的進程中,大批婦女加入勞動者隊伍。女性的思想得到解放,歐美國家的婦女掀起爭取平等權利的斗爭。但是長期的斗爭不是婦女社會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工業化進程生產力發展的需要使婦女的社會地位得到提高。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
【點評】要求學生理解婦女社會地位提高的原因。
20.【答案】A
【知識點】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對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考點的掌握。1851年,在倫敦水晶宮博覽會上,首次展出了洗衣機。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
【點評】要求學生掌握洗衣機的出現。
21.【答案】(1)工業革命。
(2)法國大革命、美國獨立戰爭。
(3)火車、汽船、飛機的發明使人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正確描述其他發明對人類的影響也可)。
(4)大機器生產基本上取代了工場手工勞動,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工業革命以后,資本主義最終戰勝了封建主義,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后的局面.
【知識點】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工業革命和資產階級革命的相關史實和影響。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是對工業革命的評述。工業革命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大機器生產基本上取代了工場手工勞動,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工業革命以后,資本主義最終戰勝了封建主義,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后的局面.
【點評】掌握工業革命和資產階級革命的相關史實和影響
22.【答案】(1)社會地位低下(沒有政治權利)
(2)原因:在工業化的進程中,大批婦女從家庭走上了社會,加入了勞動者的行列。
(3)說明了社會在不斷進步。(婦女地位提高是衡量社會進步的重要尺度)
【知識點】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婦女解放運動的相關史實。課標要求重視女性在歷史上做出的貢獻,領會婦女社會地位提高的意義。所以本題設計了兩段有關的材料進行對比,讓學生在感知女性地位提高的過程中體會社會的進步。古代婦女社會地位低下,沒有政治權利。婦女解放運動的原因在工業化的進程中,大批婦女從家庭走上了社會,加入了勞動者的行列。婦女地位的變化說明了社會在不斷進步。
【點評】掌握婦女解放運動的相關史實
23.【答案】(1)第二次工業革命;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
(2)經濟:極大地增加了社會財富(促進經濟的發展也可);城市:城市人口增加(逐漸出現了城市化也可);生活:人們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也可)。
【知識點】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兩次工業革命的特點和理解工業社會中人們在政治、經濟、生活等各方面的進步與發展,據此設計了兩則相關材料,來考查學生。材料一中馬克思所預言的新的革命是指后來的第二次工業革命,這場革命的特點是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工業革命的影響,經濟:極大地增加了社會財富(促進經濟的發展也可);城市:城市人口增加(逐漸出現了城市化也可);生活:人們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也可)。
【點評】掌握兩次工業革命的相關知識
24.【答案】(1)工業比重日益上升,農業比重日益下降。(答出現了工業化也可適當給分);
根源:英國進行了工業革命。
(2)工業革命導致了環境污染問題。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要注意保護環境。
(3)工業革命是把雙刃劍,即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但是也帶來環境污染等負面的影響。
【知識點】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工業革命的相關史實及其影響。本題要求描述工業革命給社會生產帶來巨大變化和辯證地看待工業革命對社會產生的影響。此題通過閱讀材料呈現的形式來考查學生對這兩課標的掌握情況。工業革命后工業比重日益上升,農業比重日益下降。工業革命也導致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啟示我們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要注意保護環境。
【點評】掌握工業革命的相關史實及其影響
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
人教新課標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綜合探究七 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同步練習
一、單選題
1.19世紀后半期,歐美國家紛紛調整教育政策,開始大力發展平民教育,主要是因為(  )。
A.平民地位得到提高
B.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提高
C.工業化需要大批較高素質的勞動者
D.國民的整體文化水平得到提高
【答案】C
【知識點】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工業革命的相關知識。根據“19世紀后半期”這個時間,可以判斷教育政策的調整是和工業革命需要有關系的,故答案:C。其余選項與題意不完全符合。
【點評】知道工業革命的影響。
2.世界歷史的工業革命深刻影響和改變了人類的生活。下列生活中的現象最早與第二次工業革命成果有關的是(  )。
A.乘坐火車回家探親 B.駕駛汽車外出旅行
C.利用網絡與同學交流 D.用洗衣機洗衣服
【答案】B
【知識點】第二次工業革命;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工業革命的相關知識,四個選項中只有B選項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AD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果,D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故答案是B。
【點評】知道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就及其影響。
3.19世紀中期,歐洲一部分女權主義者提出改革服裝的倡議,并設計試穿了短裙和女式長褲,女工的服裝有所簡化。出現這一服裝改革潮流的根源是(  )。
A.工業化使大量婦女參加工作 B.民主運動的推動
C.社會審美觀的改變 D.婦女政治地位的提高
【答案】A
【知識點】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工業革命影響的相關知識。工業化促進了婦女社會地位提高。婦女地位提高,根源在于工業化讓女性有了更多的工作機會。故答案是A。
【點評】知道工業革命對婦女地位提高的作用。
4.早期城市化帶來的“城市病”有(  )。
①人口減少  ②交通擁擠  ③污染嚴重  ④犯罪率上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知識點】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城市化的相關知識。隨著城市化的進行,城市的人口越來越多,而不是越來越少。故答案:B。
【點評】知道工業革命的負面影響。
5.與發展中國家城市化相比,歐美發達國家的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得益于(  )。
A.新技術革命 B.工業化水平高
C.城市人口的比例超過農村人口 D.機械化水平高
【答案】A
【知識點】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工業革命的相關知識,由于工業革命最開始發生在歐美國家,所以他們的城市化起步也比較早,故答案:A。其余選項都不符合題意。
【點評】知道工業革命的影響。
6.下列有關工業化、城市化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工業化和城市化是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
B.工業化就是工業發展
C.城市化是農村人口向城市集中,農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轉化,城市文明向農村擴散的過程
D.工業化帶動城市化,城市化促進工業化
【答案】B
【知識點】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領會城市化與工業化的含義。而工業化不僅僅是指工業發展,說法太絕對,故答案為B。
【點評】掌握城市化和工業化的含義。
7.下列不屬于工業化特點的是(  )。
A.工業在國民收入中的比例超過農業并占據主要地位
B.農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
C.機器生產是主要的生產方式
D.工人的數量超過農民
【答案】B
【知識點】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工業時代的變遷的相關知識。 四個選項中,B選項是農業社會的主要特點,故答案:B。其余選項都屬于工業社會的特點。
【點評】知道工業社會的特點。
8.工業化是現代化的核心內容,是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轉變的過程,促使這一轉變發生的直接因素是(  )。
A.新航路的開辟 B.工業革命
C.文藝復興 D.資產階級革命
【答案】B
【知識點】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工業革命對社會生產的影響。而工業化是工業革命的直接結果,故正確答案為B。
【點評】掌握工業革命對社會生產的影響。
9.英國工業革命被譽為“被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在人類歷史上首次創造了一幅煙囪多于教堂尖頂的圖景。這主要說明英國工業革命(  )。
A.比古代神話還神奇 B.沉重打擊了宗教勢力
C.帶來了嚴重環境污染 D.促進了社會的進步
【答案】D
【知識點】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工業革命對給社會生產帶來的變化的相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煙囪是早期工廠發展的標志,工業都促進了社會的發展,故答案:D。
【點評】知道工業革命的影響。
10.伴隨著工業革命的發生,機器生產大規模進行,人類文明也因此逐漸邁入(  )。
A.農耕文明時代 B.工業文明時代
C.科技文明時代 D.機械文明時代
【答案】B
【知識點】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工業時代社會變遷的相關知識。隨著工業發展,人類逐漸從農耕文明步入工業文明時代。故答案:B。其余選項都不符合題意。
【點評】知道工業革命對整個社會的影響。
11.下列事物出現的先后順序是(  )
①飛機 ②馬車 ③汽車 ④汽船
A.①③②④ B.②④③①
C.④①②③ D.③②④①
【答案】B
【知識點】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馬車在第一次工業革命前已有,故(2)是最早的;汽船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果,汽車和飛機先后出現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故答案是B。
【點評】知道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12.彼得·蓋伊在其著作中寫道:“對成千上萬知道它的人和當時的觀察家來說,在1760年到1800年之間,生活徹底地改變了,這個時代瘋狂的追求發明。”這種情形最早出現在(  )
A.法國 B.德國 C.美國 D.英國
【答案】D
【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對第一次工業革命考點的掌握。1760年到1800年是指18世紀60年代到19世紀初,這一時期英國正在進行著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大部分都是英國人發明的。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
【點評】要求學生掌握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主要發明國家。
13.下面各項中說明工業化與城市化好處的是(  )
A.貧富分化現象日趨嚴重
B.人們生活質量大大提高
C.城市建設發展缺乏規劃
D.污染嚴重、交通和住房擁擠
【答案】B
【知識點】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影響。工業化和城市化會引發貧富分化日趨嚴重,城市建設發展缺乏規劃以及污染嚴重、交通和住房擁擠等城市病因此ACD描述的都是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弊端或危害,只有B符合題意,故正確答案是B。
【點評】全面客觀地評價工業化和城市化,知道其利弊兩方面。
14.歐美國家最早實行義務教育制度,是(  )
A.為了提高國民文化素質
B.為了順應資本主義經濟高速發展對高素質勞動力的需求。
C.為了豐富資產階級文化體系
D.工人運動的結果
【答案】B
【知識點】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對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考點的掌握。隨著各國工業化進程,越來越需要大批具有較高素質的勞動者。19世紀后半期,歐美國家紛紛調整教育政策,開始大力發展教育。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
【點評】要求學生掌握近代歐美國家大力發展教育的原因。
15.每年的3月8日是國際婦女節,婦女的社會地位得到提高,這是哪個國家的婦女最早進行的不懈努力(  )
A.日本 B.美國 C.德國 D.中國
【答案】B
【知識點】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對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考點的掌握。美國婦女在1909年3月8日這一天集會游行。次年,國際婦女大會決定,將每年3月8日定為國際婦女節。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
【點評】要求學生掌握婦女節的由來。
16.一個生活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歐美某發達國家的城市的市民,可能經歷的情況有(  )
①乘火車外出旅行 ②到達目的地后,打電話向家人報平安
③晚上住進賓館后,在電燈下閱讀報紙 ④閑來無事時,上網聊天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D
【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工業革命成就。題干中“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歐美某發達國家”,因此選項是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就,都是正確的。①火車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就,符合題意;②電話和③電燈都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就,符合題意;④網絡是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成就,不符合題意,故正確答案是D。
【點評】理清三次工業革命的成就并掌握。
17.關于工業革命后人們在飲食方面發生的變化,下列描述不正確的是(  )
A.巧克力、果醬等以前在上層社會消費的食品成為大眾化的食品
B.人們開始追求飲食結構的合理化
C.綠色食品開始走進百姓家庭
D.越來越多的人養成食肉的習慣
【答案】C
【知識點】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對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考點的掌握。與農業社會相比,工業革命湖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19世紀以后,越來越多的人養成了食肉的習慣;許多以前專供上層社會享用的食品,如巧克力、果醬、茶葉等,也逐漸成為大眾化的受;人們開始追求合理的飲食結構。但當時還沒有綠色食品的概念。本題是逆向選擇題,要求選出錯誤的一項。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
【點評】要求學生掌握工業革命后的社會生活變化。
18.1863年,一名記者從歐洲出發前往華盛頓采訪美國總統林肯,他可能使用的交通工具是(  )
A.汽車 B.蒸汽輪船
C.飛機 D.火車
【答案】B
【知識點】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兩次工業革命的成果。題干中的“1863年……歐洲出發前往……美國”是解題的關鍵。1863年,第一次工業革命已經接近尾聲,而第二次工業革命還沒有開始,汽車和飛機都屬于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所以排除AC;而歐洲到美國之間相隔著大西洋,乘火車出行也不行,所以排除D,正確答案是B。
【點評】知道兩次工業革命的概況并有一定的地理常識。
19.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19世紀以后,越來越多的人養成了食肉的習慣
B.工業革命后,威脅人們生命的霍亂、傷寒等疾病得到了控制
C.工業化使越來越多的婦女走出家庭,走向社會
D.婦女社會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是經過了長期的斗爭
【答案】D
【知識點】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對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的理解。本題是逆向選擇題,要求選出錯誤選項。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資本主義生產要求更多的、更高素質的自由勞動力。在工業化的進程中,大批婦女加入勞動者隊伍。女性的思想得到解放,歐美國家的婦女掀起爭取平等權利的斗爭。但是長期的斗爭不是婦女社會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工業化進程生產力發展的需要使婦女的社會地位得到提高。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
【點評】要求學生理解婦女社會地位提高的原因。
20.洗衣機在倫敦水晶宮博覽會上第一次展出,是在(  )
A.1851年 B.1861年 C.1890年 D.1895年
【答案】A
【知識點】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對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考點的掌握。1851年,在倫敦水晶宮博覽會上,首次展出了洗衣機。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
【點評】要求學生掌握洗衣機的出現。
二、問答題
21.工業化是近代以來世界歷史發展的趨勢,對人類的影響是全方位的、深遠的。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在我們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隨著刀光劍影和血雨腥風,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國卻發生了一場完全不同的變革,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它影響和改變了世界的面貌。
材料二: “資產階級在他不到一百年的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時代所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
──馬克思
(1)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是對什么事件的評述?
(2)根據材料一,列舉出英國發生這場革命期間,其他國家和地區爆發的“伴隨刀光劍影和血雨腥風”的資產階級革命(列舉出兩例)。
(3)材料一中說這場革命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請舉一例證明之。
(4)你是如何理解“它影響和改變了世界的面貌”這句話的基本含義。
【答案】(1)工業革命。
(2)法國大革命、美國獨立戰爭。
(3)火車、汽船、飛機的發明使人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正確描述其他發明對人類的影響也可)。
(4)大機器生產基本上取代了工場手工勞動,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工業革命以后,資本主義最終戰勝了封建主義,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后的局面.
【知識點】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工業革命和資產階級革命的相關史實和影響。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是對工業革命的評述。工業革命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大機器生產基本上取代了工場手工勞動,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工業革命以后,資本主義最終戰勝了封建主義,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后的局面.
【點評】掌握工業革命和資產階級革命的相關史實和影響
22.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希臘婦女雖然是人,但不是完整意義上的人。雖然可以擁有財產,但不能完全支配財產,也不能享有全部的公民權利,法律把她們當作撫養子女者看待。
──郭超英、顏海英《古希臘婦女的社會地位及演變》
材料二 20世紀初,歐美國家的婦女掀起了爭取平等權利的斗爭,美國婦女在1909年3月8日這天聚會游行,后來這一天確定為國際婦女節。婦女參政的愿望也日益強烈,歐洲許多國家的婦女要求享有選舉權,女權運動應運而生。
──《中國大百科·女權運動》
(1)據材料一,古代希臘婦女的社會地位如何?
(2)據材料二,婦女的地位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出現這種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3)婦女地位的變化說明了什么?
【答案】(1)社會地位低下(沒有政治權利)
(2)原因:在工業化的進程中,大批婦女從家庭走上了社會,加入了勞動者的行列。
(3)說明了社會在不斷進步。(婦女地位提高是衡量社會進步的重要尺度)
【知識點】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婦女解放運動的相關史實。課標要求重視女性在歷史上做出的貢獻,領會婦女社會地位提高的意義。所以本題設計了兩段有關的材料進行對比,讓學生在感知女性地位提高的過程中體會社會的進步。古代婦女社會地位低下,沒有政治權利。婦女解放運動的原因在工業化的進程中,大批婦女從家庭走上了社會,加入了勞動者的行列。婦女地位的變化說明了社會在不斷進步。
【點評】掌握婦女解放運動的相關史實
2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早在1850年,馬克思就預言:“自然科學正在準備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紀中翻轉了整個世界,現在它的統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種更大得無比的革命力量──電力的火花將取而代之。”
材料二:18世紀后半葉開啟的工業革命使西方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英國為例,資本從1750年的5億英鎊增長到1865年的60億英鎊,工廠制度逐漸形成;農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到1851年,城市人口已占總人口的51%;留聲機和電影的產生,電話的電報的運作,使人們足不出戶即可享受生活。書本變便宜了,平民教育也開始普及.....人類的生活方式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1)材料一中馬克思所預言的新的革命是指后來的那一場革命?這場革命的特點是什么?
(2)根據材料二,從經濟、城市、生活等角度中選取一個角度分析西方工業革命的進步性。
【答案】(1)第二次工業革命;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
(2)經濟:極大地增加了社會財富(促進經濟的發展也可);城市:城市人口增加(逐漸出現了城市化也可);生活:人們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也可)。
【知識點】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兩次工業革命的特點和理解工業社會中人們在政治、經濟、生活等各方面的進步與發展,據此設計了兩則相關材料,來考查學生。材料一中馬克思所預言的新的革命是指后來的第二次工業革命,這場革命的特點是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工業革命的影響,經濟:極大地增加了社會財富(促進經濟的發展也可);城市:城市人口增加(逐漸出現了城市化也可);生活:人們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也可)。
【點評】掌握兩次工業革命的相關知識
2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770年,英國農業和工業在國民總收入中的比重為40%、24%,1821年變為26、1%、31%。
材料二:煤的大量開采和使用,在提供動力的同時,又釋放出大量的煙塵、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其他有害物質。18世紀末期,倫敦上空多次出現煙霧現象,造成植物枯死,甚至還造成許多居民患病或死亡。
(1)材料一表明英國社會經濟結構發生了什么變化?導致這一變化的根源是什么?
(2)材料二表明英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什么問題?我們從中應吸取什么經驗教訓?
(3)兩則材料共同說明了什么?
【答案】(1)工業比重日益上升,農業比重日益下降。(答出現了工業化也可適當給分);
根源:英國進行了工業革命。
(2)工業革命導致了環境污染問題。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要注意保護環境。
(3)工業革命是把雙刃劍,即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但是也帶來環境污染等負面的影響。
【知識點】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工業革命的相關史實及其影響。本題要求描述工業革命給社會生產帶來巨大變化和辯證地看待工業革命對社會產生的影響。此題通過閱讀材料呈現的形式來考查學生對這兩課標的掌握情況。工業革命后工業比重日益上升,農業比重日益下降。工業革命也導致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啟示我們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要注意保護環境。
【點評】掌握工業革命的相關史實及其影響
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泽普县| 宜城市| 邵阳县| 临清市| 滨州市| 巫山县| 阿拉善盟| 乐清市| 巫山县| 长兴县| 平武县| 栾城县| 尼勒克县| 芷江| 马关县| 垦利县| 晋州市| 兴业县| 尚义县| 开封县| 安西县| 常熟市| 汝南县| 泸水县| 平安县| 南皮县| 嘉荫县| 九江市| 陆丰市| 革吉县| 西昌市| 盐亭县| 阳东县| 大埔县| 招远市| 宜君县| 舞钢市| 定襄县| 利津县| 临泽县| 扎鲁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