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歷社八下綜合探究五《探討乾隆盛世的危機》同步試卷一、單選題1.“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痹诖怂枷胗绊懴?,統治者實行的政策是 ( )A.君主專制 B.重本抑末C.閉關鎖國 D.對外開放貿易【答案】C【知識點】探討乾隆盛世的危機【解析】【分析】乾隆皇帝說:“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在此思想的影響下,清朝統治者實行的政策是閉關鎖國。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的主要原因是清朝統治者堅持“以農為本的傳統觀念,推行“重本抑末”的政策,壓抑、限制民間工商業的發展。清統治者以天朝大國自居,固步自封,由于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穩定,認為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無需同外國進行經濟交流。清朝統治者擔心國家領土主權受外國侵略,害怕沿海人民與外國人交往,危及自己統治。閉關鎖國政策的含義是嚴格限制對外貿易不是完全禁止對外貿易。AB兩項所述題干無體現,不符合題意;C項閉關鎖國是在題干思想的影響下,清朝統治者實行的政策,符合題意;D項對外貿易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閉關鎖國政策及學生的理解能力。熟記閉關政策的史實。2.乾隆在位期間,清朝達到鼎盛,史稱“乾隆盛世”。其主要表現有( ?。?br/>①乾隆中期,中國確立了世界大國地位②當時中國的GDP占世界總份額的近1/3③乾隆時期人口持續增長,達到3億左右④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叢書《四書五經》編纂完成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A【知識點】探討乾隆盛世的危機【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①乾隆在位期間,中國確立了世界大國地位;②當時中國的GDP占世界總份額的近1/3;③乾隆時期人口持續增長,達到3億左右。故①②③正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叢書《四書五經》編纂完成,故④錯誤。A項①②③,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乾隆盛世”表現,要求具備分析和實際的能力。3.(2020八下·溫州開學考)馬嘎爾尼認為,中國好比一艘破爛不堪的頭等戰艦,只需幾艘三桅戰船就能摧毀其海岸艦隊??墒钱敃r的中國政府絲毫沒有察覺自己與西方列強的力量對比已經發生逆轉。中國封建社會最后一個盛世是( )A.“文景之治” B.“乾隆盛世”C.“貞觀之治 ” D.“開元盛世”【答案】B【知識點】探討乾隆盛世的危機【解析】【分析】“康乾盛世”,又稱“康雍乾盛世”,是中國清王朝前期統治下的盛世。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回光返照,同時也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個盛世。起于康熙二十年平三藩之亂,止于嘉慶元年川陜楚白蓮教起義爆發,持續時間長達115年,是清朝統治的最高峰。A項“文景之治”出現在西漢初年,不符合題意;B項“乾隆盛世”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后一個盛世,符合題意;CD兩項出現在唐朝,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康乾盛世的識記能力。理解與識記康乾盛世的相關史實。4.當西方各國開始向工業文明邁進時,中華文明卻日漸落伍。中國逐漸落伍的原因有( ?。?br/>①專制皇權高度加強 ②農業仍然是經濟的主體③商品經濟的發展 ④實行閉關政策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D【知識點】探討乾隆盛世的危機【解析】【分析】當西方各國開始向工業文明邁進時,我國農業仍然是經濟的主體,中國封建王朝的專制制度達到頂峰,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使中國錯過了工業革命,近代中國逐漸落后于世界.清朝時期,西方殖民者正向東方擴展勢力,清朝統治者擔心國家的領土主權受到外國的侵犯,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國人往來會危及自己的統治.為了維護封建統治,他們實行了閉關鎖國政策,阻礙了我國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失了外貿主動權,阻礙了手工業的進步,不同外國進行科技交流,使中國逐漸落伍了,使中國看不到世界形勢的變化,所以①②④正確。D項①②④是中國逐漸落伍的原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當西方各國開始向工業文明邁進時,中華文明卻日漸落伍為切入點,考查中國逐漸落伍的原因及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中國逐漸落伍原因的相關知識。5.(2019八下·湖州月考)明嘉靖時期,江蘇巡撫曹時聘的奏疏中提到說:“吳民生齒最繁,恒產絕少,家杼軸而戶纂組。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相依為命久矣?!睋嘶卮鹣旅嫘☆}(1)此奏疏描述的是明朝中期江南地區一種新的工場手工業經營形式,所謂“新”主要體現在( )A.生產規模更大 B.分工更加明確C.勞動效率更高 D.帶有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2)如果你是當時一位機戶,為了提高生產效率,改進生產技術,下列著作能給予你啟發的是( ?。?br/>A.《本草綱目》 B.《農政全書》C.《齊民要術》 D.《天工開物》【答案】(1)D(2)D【知識點】探討乾隆盛世的危機【解析】【分析】(1)機戶指的是手工業作坊主,機工指的是被雇傭的勞動者.就是作坊主出資金,被雇傭的勞動者出力,按照勞動時間來給予報酬。這里指的是明朝中后期在我國的江南地區出現的資本主義萌芽的狀況。D項帶有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是“新”的主要體現,符合題意;(2)機戶出資,機工出力——手工業生產方式?!短旃ら_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禎十年),共三卷十八篇,全書收錄了農業、手工業,諸如機械、磚瓦、陶瓷、硫磺、燭、紙、兵器、火藥、紡織、染色、制鹽、采煤、榨油等生產技術?!短旃ら_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于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有人也稱它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學家宋應星。外國學者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D項《天工開物》能給予啟發,符合題意;故答案為:(1)D。(2)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的理解和相關著作的了解。6.乾隆帝觀看英國 “皇家號”軍艦模型后,對沿海官員說:“英國的海船只能在大洋中行駛,如果海岸防守嚴密,必無計可施?!彼恼J識說明了( ?。?A.對英國的海軍認識很透徹 B.清朝統治者盲目自大C.清朝統治者很有遠見 D.感謝英國送厚重壽禮【答案】B【知識點】探討乾隆盛世的危機【解析】【分析】此題考查乾隆時期中國的盛世危機。從乾隆帝的言語中看出,一方面乾隆帝對英國的還是有事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未能從根本上了解英國海軍的整體實力,說明清朝統治者盲目自大,愚昧無知,故答案是B。【點評】知道清朝乾隆時期中國的盛世危機。7.下圖曾是乾隆在位時得出“朕甚憂之”的結論,其“憂”的是( ?。?br/> A.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 B.人口在勻速增長C.農業勞動力人口在減少 D.土地兼并嚴重【答案】A【知識點】探討乾隆盛世的危機【解析】【分析】此題考查乾隆時期,中國盛世危機的表現,以及學生分析圖表的能力。本題通過對柱狀圖的分析,可以看出從順治八年到乾隆六十年的一百四十多年里人口增長了近七倍,人均用地減少了兩倍多。所以乾隆在位時憂的是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選A。【點評】此題掌握乾隆時期,中國盛世危機的表現。8.乾隆盛世背后隱存各種危機。其中屬于外部危機的是( ?。?A.歐洲經歷工業革命,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四處開拓海外市場B.中國開展前所未有的文字獄,鉗制了人們的思想C.乾隆帝在位巡幸多達百次,均大擺排場,如六巡江南D.中國農業仍采用傳統的耕作方式,以手工勞動為主【答案】A【知識點】探討乾隆盛世的危機【解析】【分析】此題考查清朝乾隆時期中國面臨的危機。選項ABCD都是盛世危機的表現,但是BCD都屬于內部危機,只有西方經歷工業革命后,工業水平突飛猛進并開拓海外市場屬于外部危機,故答案是A。【點評】知道清朝乾隆時期中國面臨的危機。9.(2019八下·臨海月考)有學者認為,18世紀中后期的西方“選擇了海洋”,中國“選擇了陸地”。“選擇了陸地”是指中國( )A.重視塞防忽視海防B.積極培育國內市場C.奉行“閉關鎖國”政策D.加強發展陸路交通【答案】C【知識點】探討乾隆盛世的危機【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清朝乾隆時期的相關知識。本題考查新航路開辟后中西方的比較。選擇海洋是指殖民擴張,選擇陸地則是指針對殖民擴張采取了閉關鎖國政策,以此防止西方殖民勢力的滲透。選項ABD不符合18世紀中國的情況,故答案選C。【點評】知道我國清朝的閉關鎖國政策。二、材料分析題10.(2020八下·麗水期末)乾隆在位期間,清朝達到鼎盛,史稱“乾隆盛世”,然而在盛世繁華中卻隱藏危機。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乾隆在位(1735-1795)中外大事記中國 世界《四庫全書》編纂完成 1748年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出版連年出現文字獄 1776年《獨立宣言》發表高產作物甘薯在全國普遍推廣種植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機平定大、小和卓叛亂 1789年攻占巴士底獄渥巴錫率土爾扈特部回歸 1793年路易十六被處死只許廣州一處作為對外通商口岸 1793年英使馬戛爾尼訪華材料二: 1797 年,美國總統華盛頓在完成兩屆任期后,自愿放棄權力,隱居在自己的農莊;而乾隆皇帝卻在禪位給嘉慶皇帝后,依然大言不慚地說:“朕雖然歸政于皇帝,大事還是我辦。(1)依據材料一概括乾隆時期“盛世”的表現。(2)與乾隆朝大興文字獄相比,同一時期的歐洲在思想領域出現了哪些新的政治主張?(3)有學者認為,大清的衰敗在乾隆時期就理下了禍根。請結合兩則材料,從政治、經濟和對外交往層面論證上述觀點。【答案】(1)對文化典籍進行了大規模整理;隨著外來新作物的推廣,農業有了新的發展;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進一一步的鞏固與發展。(2)(伏爾泰)自由、平等是人的自然權利; (孟德斯鳩、 伏爾泰)反對君主專制,提倡君主立憲制;: (孟德斯鳩) 三權分立學說; (盧梭) 人民主權理論。(3)乾隆在位期間清朝達到鼎盛,但政治上專制皇權進一步加強,而同期的美法通過資產階級革命建立了民主政體,為資本主義發展清除障礙;經濟上推行重農抑商政策,傳統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進一步發展,而同期的英國進行工業革命,走上工業化道路,成為世界工廠:對外交往方面,乾隆帝繼續推行閉關鎖國政策,以天朝上國自居,而同期的英國積極開拓海外市場,擴大海外貿易。表面上大清朝仍呈現勃勃盛世景象,但與相繼走上資本主義和工業化道路的英美法國家相比,已漸趨落伍,埋下因落后而挨打的禍根【知識點】探討乾隆盛世的危機【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中的“《四庫全書》編纂完成”可見乾隆時期“盛世”的表現之一是對文化典籍進行了大規模整理;根據材料一中的“高產作物甘薯在全國普遍推廣種植”可見乾隆時期“盛世”的表現之二是隨著外來新作物的推廣,農業有了新的發展;根據材料一中的“平定大、小和卓叛亂”“ 渥巴錫率土爾扈特部回歸”可見乾隆時期“盛世”的表現之三是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進一步的鞏固與發展。(2)乾隆朝大興文字獄之時,同一時期的歐洲在思想領域出現了啟蒙運動,主要政治主張有:反對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宣傳資產階級的“自由”、“平等”的思想,宣傳理性主義的思想理念,主張社會契約、人民主權等。(3)題干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清朝政治上君主專制達到頂峰,走向衰落,政治腐敗,阻礙社會發展;經濟上推行重農抑商政策,自給自足;對外政策上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的實施,這限制了對外貿易和航海業的發展,導致逐漸落后于世界潮流;這些與同一時期的歐美國家相比,都隱藏著危機。故答案為:(1)對文化典籍進行了大規模整理;隨著外來新作物的推廣,農業有了新的發展;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進一步的鞏固與發展。(2)(伏爾泰)自由、平等是人的自然權利; (孟德斯鳩、 伏爾泰)反對君主專制,提倡君主立憲制; (孟德斯鳩) 三權分立學說; (盧梭) 人民主權理論。(3)乾隆在位期間清朝達到鼎盛,但政治上專制皇權進一步加強,而同期的美法通過資產階級革命建立了民主政體,為資本主義發展清除障礙;經濟上推行重農抑商政策,傳統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進一步發展,而同期的英國進行工業革命,走上工業化道路,成為世界工廠:對外交往方面,乾隆帝繼續推行閉關鎖國政策,以天朝上國自居,而同期的英國積極開拓海外市場,擴大海外貿易。表面上大清朝仍呈現勃勃盛世景象,但與相繼走上資本主義和工業化道路的英美法國家相比,已漸趨落伍,埋下因落后而挨打的禍根。【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乾隆盛世”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乾隆盛世的史實。11.閱讀下面材料:19世紀前期馬克斯曾預言:“一個人口幾乎占人類三分之一的大帝國,不顧時勢,安于現狀,人為隔絕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盡善盡美的幻想自欺。這樣一個帝國注定最后要在一場殊死的決斗中被打垮?!?br/>(1)材料中的“帝國”指我國哪一朝代?(2)根據所學內容,請列舉出3項天朝帝國幻想自欺,逐步走向衰亡的表現。 【答案】(1)清朝(2)人口增長過快;官僚腐敗;文化專制;思想控制嚴密;工業化水平停滯不前;重農抑商等等。【知識點】探討乾隆盛世的危機【解析】【分析】(1)根據“19世紀前期”可以看出這個帝國是清朝。(2)乾隆盛世的危機有人口增長過快;官僚腐敗;文化專制;思想控制嚴密;工業化水平停滯不前;重農抑商等等。故答案為:(1)清朝。(2)人口增長過快;官僚腐??;文化專制;思想控制嚴密;工業化水平停滯不前;重農抑商等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清朝乾隆盛世背后危機的表現。重點掌握清朝乾隆盛世背后危機的表現。12.下邊兩幅圖反映的是不同時期“外國人眼中的中國”,請結合圖片說明及所學知識回答問題。圖1《神圣中國》反映的是17世紀外國人心目中的中國形象:圣潔、聰慧。這個形象和當時歐洲人心目中基督教教士可惡、愚蠢的形象形成鮮明的對比。圖2《巨人中國》反映的是18世紀初期外國人心目中的中國形象:圖中的清朝巨人居高臨下。手牽歐洲武士,視之為玩物,上面的英文“Judge”意為主宰者。(1)圖1反映了當時西方人對中華文明的什么心態?圖2反映了當時中國正處于什么時期?(2)當時中國有位皇帝說:“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边@反映了中國統治者怎樣的心理?(3)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早期指出:“他們(中國)帝國的組織,是世界上最好的?!钡堑?764年,伏爾泰又說:“我們不必被中國人的成就迷住心竅,以致競承認其帝國的體制真乃世界有史以來最好的?!狈鼱柼χ袊恼J知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1)充滿崇拜的心態。清朝前期(或乾隆盛世)。(2)反映了清朝前期統治者自認為天朝上國,盲目自大的心理。(3)由崇拜(欽佩)中國到蔑視中國。康乾時期專制主義日趨腐朽,中國和西方的差距大大拉開了。【知識點】探討乾隆盛世的危機【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對圖文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圖1可以看出當時西方人對中華文明充滿崇拜的心態。分析圖2可以看出當時西方人認為中國十分的強大,當時中國正處于乾隆時期。(2)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可以看出,清朝前期統治者自認為天朝上國,盲目自大的心理。(3)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早年伏爾泰認為清朝是“世界上最好的”,到1764年,伏爾泰的觀念發生了變化,認為“我們不必被中國人的成就迷住心竅,以致競承認其帝國的體制真乃世界有史以來最好的”,即伏爾泰對中國的認知由崇拜(欽佩)中國到蔑視中國。伏爾泰思想發生這一變化的原因在于康乾時期專制主義日趨腐朽,中國和西方的差距大大拉開了。【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理解乾隆盛世下隱藏的危機。13.馬戛爾尼使華以失敗而告終。1794年9月,馬戛爾尼回到英國,向國王和議會呈送了一份使華報告。假如你是馬戛爾尼,請你根據所學知識和課本等材料從經濟、政治、外交、軍事和文化等方面比較當時中國與英國的發展狀況。比較中英近代前夜歷史國家 項目 清朝前期中國 英 國經濟狀況 及文明類型 政治制度 外交政策 思想文化 軍事力量 綜合國力 【答案】農業為主,男耕女織,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屬于農耕文明;完成工業革命,成為工業強國,經濟迅速發展,屬于工業文明;專制皇權達到頂峰,政治腐??;完成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制度;閉關鎖國;殖民擴張;文化專制,禁錮思想如八股取士、文字獄,科技落后;思想文化繁榮活躍,如文藝復興,啟蒙運動。科技世界領先;裝備落后;裝備落后;日益衰落;世界強國【知識點】探討乾隆盛世的危機【解析】【分析】清朝前期的中國:經濟上農業為主,男耕女織,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屬于農耕文明,政治上專制皇權達到頂峰,政治腐敗,外交上閉關鎖國,文化上文化專制,禁錮思想如八股取士、文字獄,科技落后,軍事上裝備落后,綜合國力日益衰落。英國經濟上完成工業革命,成為工業強國,經濟迅速發展,屬于工業文明,政治上完成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制度,外交上殖民擴張,文化上思想文化繁榮活躍,如文藝復興,啟蒙運動。科技世界領先,軍事上裝備落后,綜合國力上是世界強國。故答案為:農業為主,男耕女織,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屬于農耕文明;完成工業革命,成為工業強國,經濟迅速發展,屬于工業文明;專制皇權達到頂峰,政治腐敗;完成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制度;閉關鎖國;殖民擴張;文化專制,禁錮思想如八股取士、文字獄,科技落后;思想文化繁榮活躍,如文藝復興,啟蒙運動。科技世界領先;裝備落后;裝備落后;日益衰落;世界強國。【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橫向比較中國與英國的不同發展軌跡,探討中國逐步落伍的原因。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歷社八下綜合探究五《探討乾隆盛世的危機》同步試卷一、單選題1.“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在此思想影響下,統治者實行的政策是 ( ?。?br/>A.君主專制 B.重本抑末C.閉關鎖國 D.對外開放貿易2.乾隆在位期間,清朝達到鼎盛,史稱“乾隆盛世”。其主要表現有( )①乾隆中期,中國確立了世界大國地位②當時中國的GDP占世界總份額的近1/3③乾隆時期人口持續增長,達到3億左右④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叢書《四書五經》編纂完成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2020八下·溫州開學考)馬嘎爾尼認為,中國好比一艘破爛不堪的頭等戰艦,只需幾艘三桅戰船就能摧毀其海岸艦隊??墒钱敃r的中國政府絲毫沒有察覺自己與西方列強的力量對比已經發生逆轉。中國封建社會最后一個盛世是( ?。?br/>A.“文景之治” B.“乾隆盛世”C.“貞觀之治 ” D.“開元盛世”4.當西方各國開始向工業文明邁進時,中華文明卻日漸落伍。中國逐漸落伍的原因有( ?。?br/>①專制皇權高度加強 ②農業仍然是經濟的主體③商品經濟的發展 ④實行閉關政策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5.(2019八下·湖州月考)明嘉靖時期,江蘇巡撫曹時聘的奏疏中提到說:“吳民生齒最繁,恒產絕少,家杼軸而戶纂組。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相依為命久矣?!睋嘶卮鹣旅嫘☆}(1)此奏疏描述的是明朝中期江南地區一種新的工場手工業經營形式,所謂“新”主要體現在( ?。?br/>A.生產規模更大 B.分工更加明確C.勞動效率更高 D.帶有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2)如果你是當時一位機戶,為了提高生產效率,改進生產技術,下列著作能給予你啟發的是( ?。?br/>A.《本草綱目》 B.《農政全書》C.《齊民要術》 D.《天工開物》6.乾隆帝觀看英國 “皇家號”軍艦模型后,對沿海官員說:“英國的海船只能在大洋中行駛,如果海岸防守嚴密,必無計可施?!彼恼J識說明了( ) A.對英國的海軍認識很透徹 B.清朝統治者盲目自大C.清朝統治者很有遠見 D.感謝英國送厚重壽禮7.下圖曾是乾隆在位時得出“朕甚憂之”的結論,其“憂”的是( ?。?br/> A.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 B.人口在勻速增長C.農業勞動力人口在減少 D.土地兼并嚴重8.乾隆盛世背后隱存各種危機。其中屬于外部危機的是( ) A.歐洲經歷工業革命,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四處開拓海外市場B.中國開展前所未有的文字獄,鉗制了人們的思想C.乾隆帝在位巡幸多達百次,均大擺排場,如六巡江南D.中國農業仍采用傳統的耕作方式,以手工勞動為主9.(2019八下·臨海月考)有學者認為,18世紀中后期的西方“選擇了海洋”,中國“選擇了陸地”。“選擇了陸地”是指中國( )A.重視塞防忽視海防B.積極培育國內市場C.奉行“閉關鎖國”政策D.加強發展陸路交通二、材料分析題10.(2020八下·麗水期末)乾隆在位期間,清朝達到鼎盛,史稱“乾隆盛世”,然而在盛世繁華中卻隱藏危機。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乾隆在位(1735-1795)中外大事記中國 世界《四庫全書》編纂完成 1748年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出版連年出現文字獄 1776年《獨立宣言》發表高產作物甘薯在全國普遍推廣種植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機平定大、小和卓叛亂 1789年攻占巴士底獄渥巴錫率土爾扈特部回歸 1793年路易十六被處死只許廣州一處作為對外通商口岸 1793年英使馬戛爾尼訪華材料二: 1797 年,美國總統華盛頓在完成兩屆任期后,自愿放棄權力,隱居在自己的農莊;而乾隆皇帝卻在禪位給嘉慶皇帝后,依然大言不慚地說:“朕雖然歸政于皇帝,大事還是我辦。(1)依據材料一概括乾隆時期“盛世”的表現。(2)與乾隆朝大興文字獄相比,同一時期的歐洲在思想領域出現了哪些新的政治主張?(3)有學者認為,大清的衰敗在乾隆時期就理下了禍根。請結合兩則材料,從政治、經濟和對外交往層面論證上述觀點。11.閱讀下面材料:19世紀前期馬克斯曾預言:“一個人口幾乎占人類三分之一的大帝國,不顧時勢,安于現狀,人為隔絕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盡善盡美的幻想自欺。這樣一個帝國注定最后要在一場殊死的決斗中被打垮?!?br/>(1)材料中的“帝國”指我國哪一朝代?(2)根據所學內容,請列舉出3項天朝帝國幻想自欺,逐步走向衰亡的表現。 12.下邊兩幅圖反映的是不同時期“外國人眼中的中國”,請結合圖片說明及所學知識回答問題。圖1《神圣中國》反映的是17世紀外國人心目中的中國形象:圣潔、聰慧。這個形象和當時歐洲人心目中基督教教士可惡、愚蠢的形象形成鮮明的對比。圖2《巨人中國》反映的是18世紀初期外國人心目中的中國形象:圖中的清朝巨人居高臨下。手牽歐洲武士,視之為玩物,上面的英文“Judge”意為主宰者。(1)圖1反映了當時西方人對中華文明的什么心態?圖2反映了當時中國正處于什么時期?(2)當時中國有位皇帝說:“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边@反映了中國統治者怎樣的心理?(3)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早期指出:“他們(中國)帝國的組織,是世界上最好的。”但是到1764年,伏爾泰又說:“我們不必被中國人的成就迷住心竅,以致競承認其帝國的體制真乃世界有史以來最好的?!狈鼱柼χ袊恼J知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3.馬戛爾尼使華以失敗而告終。1794年9月,馬戛爾尼回到英國,向國王和議會呈送了一份使華報告。假如你是馬戛爾尼,請你根據所學知識和課本等材料從經濟、政治、外交、軍事和文化等方面比較當時中國與英國的發展狀況。比較中英近代前夜歷史國家 項目 清朝前期中國 英 國經濟狀況 及文明類型 政治制度 外交政策 思想文化 軍事力量 綜合國力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識點】探討乾隆盛世的危機【解析】【分析】乾隆皇帝說:“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在此思想的影響下,清朝統治者實行的政策是閉關鎖國。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的主要原因是清朝統治者堅持“以農為本的傳統觀念,推行“重本抑末”的政策,壓抑、限制民間工商業的發展。清統治者以天朝大國自居,固步自封,由于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穩定,認為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無需同外國進行經濟交流。清朝統治者擔心國家領土主權受外國侵略,害怕沿海人民與外國人交往,危及自己統治。閉關鎖國政策的含義是嚴格限制對外貿易不是完全禁止對外貿易。AB兩項所述題干無體現,不符合題意;C項閉關鎖國是在題干思想的影響下,清朝統治者實行的政策,符合題意;D項對外貿易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閉關鎖國政策及學生的理解能力。熟記閉關政策的史實。2.【答案】A【知識點】探討乾隆盛世的危機【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①乾隆在位期間,中國確立了世界大國地位;②當時中國的GDP占世界總份額的近1/3;③乾隆時期人口持續增長,達到3億左右。故①②③正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叢書《四書五經》編纂完成,故④錯誤。A項①②③,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乾隆盛世”表現,要求具備分析和實際的能力。3.【答案】B【知識點】探討乾隆盛世的危機【解析】【分析】“康乾盛世”,又稱“康雍乾盛世”,是中國清王朝前期統治下的盛世。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回光返照,同時也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個盛世。起于康熙二十年平三藩之亂,止于嘉慶元年川陜楚白蓮教起義爆發,持續時間長達115年,是清朝統治的最高峰。A項“文景之治”出現在西漢初年,不符合題意;B項“乾隆盛世”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后一個盛世,符合題意;CD兩項出現在唐朝,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康乾盛世的識記能力。理解與識記康乾盛世的相關史實。4.【答案】D【知識點】探討乾隆盛世的危機【解析】【分析】當西方各國開始向工業文明邁進時,我國農業仍然是經濟的主體,中國封建王朝的專制制度達到頂峰,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使中國錯過了工業革命,近代中國逐漸落后于世界.清朝時期,西方殖民者正向東方擴展勢力,清朝統治者擔心國家的領土主權受到外國的侵犯,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國人往來會危及自己的統治.為了維護封建統治,他們實行了閉關鎖國政策,阻礙了我國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失了外貿主動權,阻礙了手工業的進步,不同外國進行科技交流,使中國逐漸落伍了,使中國看不到世界形勢的變化,所以①②④正確。D項①②④是中國逐漸落伍的原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當西方各國開始向工業文明邁進時,中華文明卻日漸落伍為切入點,考查中國逐漸落伍的原因及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中國逐漸落伍原因的相關知識。5.【答案】(1)D(2)D【知識點】探討乾隆盛世的危機【解析】【分析】(1)機戶指的是手工業作坊主,機工指的是被雇傭的勞動者.就是作坊主出資金,被雇傭的勞動者出力,按照勞動時間來給予報酬。這里指的是明朝中后期在我國的江南地區出現的資本主義萌芽的狀況。D項帶有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是“新”的主要體現,符合題意;(2)機戶出資,機工出力——手工業生產方式?!短旃ら_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禎十年),共三卷十八篇,全書收錄了農業、手工業,諸如機械、磚瓦、陶瓷、硫磺、燭、紙、兵器、火藥、紡織、染色、制鹽、采煤、榨油等生產技術?!短旃ら_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于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有人也稱它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學家宋應星。外國學者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D項《天工開物》能給予啟發,符合題意;故答案為:(1)D。(2)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的理解和相關著作的了解。6.【答案】B【知識點】探討乾隆盛世的危機【解析】【分析】此題考查乾隆時期中國的盛世危機。從乾隆帝的言語中看出,一方面乾隆帝對英國的還是有事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未能從根本上了解英國海軍的整體實力,說明清朝統治者盲目自大,愚昧無知,故答案是B。【點評】知道清朝乾隆時期中國的盛世危機。7.【答案】A【知識點】探討乾隆盛世的危機【解析】【分析】此題考查乾隆時期,中國盛世危機的表現,以及學生分析圖表的能力。本題通過對柱狀圖的分析,可以看出從順治八年到乾隆六十年的一百四十多年里人口增長了近七倍,人均用地減少了兩倍多。所以乾隆在位時憂的是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選A。【點評】此題掌握乾隆時期,中國盛世危機的表現。8.【答案】A【知識點】探討乾隆盛世的危機【解析】【分析】此題考查清朝乾隆時期中國面臨的危機。選項ABCD都是盛世危機的表現,但是BCD都屬于內部危機,只有西方經歷工業革命后,工業水平突飛猛進并開拓海外市場屬于外部危機,故答案是A。【點評】知道清朝乾隆時期中國面臨的危機。9.【答案】C【知識點】探討乾隆盛世的危機【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清朝乾隆時期的相關知識。本題考查新航路開辟后中西方的比較。選擇海洋是指殖民擴張,選擇陸地則是指針對殖民擴張采取了閉關鎖國政策,以此防止西方殖民勢力的滲透。選項ABD不符合18世紀中國的情況,故答案選C。【點評】知道我國清朝的閉關鎖國政策。10.【答案】(1)對文化典籍進行了大規模整理;隨著外來新作物的推廣,農業有了新的發展;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進一一步的鞏固與發展。(2)(伏爾泰)自由、平等是人的自然權利; (孟德斯鳩、 伏爾泰)反對君主專制,提倡君主立憲制;: (孟德斯鳩) 三權分立學說; (盧梭) 人民主權理論。(3)乾隆在位期間清朝達到鼎盛,但政治上專制皇權進一步加強,而同期的美法通過資產階級革命建立了民主政體,為資本主義發展清除障礙;經濟上推行重農抑商政策,傳統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進一步發展,而同期的英國進行工業革命,走上工業化道路,成為世界工廠:對外交往方面,乾隆帝繼續推行閉關鎖國政策,以天朝上國自居,而同期的英國積極開拓海外市場,擴大海外貿易。表面上大清朝仍呈現勃勃盛世景象,但與相繼走上資本主義和工業化道路的英美法國家相比,已漸趨落伍,埋下因落后而挨打的禍根【知識點】探討乾隆盛世的危機【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中的“《四庫全書》編纂完成”可見乾隆時期“盛世”的表現之一是對文化典籍進行了大規模整理;根據材料一中的“高產作物甘薯在全國普遍推廣種植”可見乾隆時期“盛世”的表現之二是隨著外來新作物的推廣,農業有了新的發展;根據材料一中的“平定大、小和卓叛亂”“ 渥巴錫率土爾扈特部回歸”可見乾隆時期“盛世”的表現之三是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進一步的鞏固與發展。(2)乾隆朝大興文字獄之時,同一時期的歐洲在思想領域出現了啟蒙運動,主要政治主張有:反對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宣傳資產階級的“自由”、“平等”的思想,宣傳理性主義的思想理念,主張社會契約、人民主權等。(3)題干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清朝政治上君主專制達到頂峰,走向衰落,政治腐敗,阻礙社會發展;經濟上推行重農抑商政策,自給自足;對外政策上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的實施,這限制了對外貿易和航海業的發展,導致逐漸落后于世界潮流;這些與同一時期的歐美國家相比,都隱藏著危機。故答案為:(1)對文化典籍進行了大規模整理;隨著外來新作物的推廣,農業有了新的發展;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進一步的鞏固與發展。(2)(伏爾泰)自由、平等是人的自然權利; (孟德斯鳩、 伏爾泰)反對君主專制,提倡君主立憲制; (孟德斯鳩) 三權分立學說; (盧梭) 人民主權理論。(3)乾隆在位期間清朝達到鼎盛,但政治上專制皇權進一步加強,而同期的美法通過資產階級革命建立了民主政體,為資本主義發展清除障礙;經濟上推行重農抑商政策,傳統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進一步發展,而同期的英國進行工業革命,走上工業化道路,成為世界工廠:對外交往方面,乾隆帝繼續推行閉關鎖國政策,以天朝上國自居,而同期的英國積極開拓海外市場,擴大海外貿易。表面上大清朝仍呈現勃勃盛世景象,但與相繼走上資本主義和工業化道路的英美法國家相比,已漸趨落伍,埋下因落后而挨打的禍根。【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乾隆盛世”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乾隆盛世的史實。11.【答案】(1)清朝(2)人口增長過快;官僚腐??;文化專制;思想控制嚴密;工業化水平停滯不前;重農抑商等等。【知識點】探討乾隆盛世的危機【解析】【分析】(1)根據“19世紀前期”可以看出這個帝國是清朝。(2)乾隆盛世的危機有人口增長過快;官僚腐敗;文化專制;思想控制嚴密;工業化水平停滯不前;重農抑商等等。故答案為:(1)清朝。(2)人口增長過快;官僚腐敗;文化專制;思想控制嚴密;工業化水平停滯不前;重農抑商等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清朝乾隆盛世背后危機的表現。重點掌握清朝乾隆盛世背后危機的表現。12.【答案】(1)充滿崇拜的心態。清朝前期(或乾隆盛世)。(2)反映了清朝前期統治者自認為天朝上國,盲目自大的心理。(3)由崇拜(欽佩)中國到蔑視中國??登瑫r期專制主義日趨腐朽,中國和西方的差距大大拉開了。【知識點】探討乾隆盛世的危機【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對圖文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圖1可以看出當時西方人對中華文明充滿崇拜的心態。分析圖2可以看出當時西方人認為中國十分的強大,當時中國正處于乾隆時期。(2)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可以看出,清朝前期統治者自認為天朝上國,盲目自大的心理。(3)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早年伏爾泰認為清朝是“世界上最好的”,到1764年,伏爾泰的觀念發生了變化,認為“我們不必被中國人的成就迷住心竅,以致競承認其帝國的體制真乃世界有史以來最好的”,即伏爾泰對中國的認知由崇拜(欽佩)中國到蔑視中國。伏爾泰思想發生這一變化的原因在于康乾時期專制主義日趨腐朽,中國和西方的差距大大拉開了。【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理解乾隆盛世下隱藏的危機。13.【答案】農業為主,男耕女織,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屬于農耕文明;完成工業革命,成為工業強國,經濟迅速發展,屬于工業文明;專制皇權達到頂峰,政治腐敗;完成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制度;閉關鎖國;殖民擴張;文化專制,禁錮思想如八股取士、文字獄,科技落后;思想文化繁榮活躍,如文藝復興,啟蒙運動??萍际澜珙I先;裝備落后;裝備落后;日益衰落;世界強國【知識點】探討乾隆盛世的危機【解析】【分析】清朝前期的中國:經濟上農業為主,男耕女織,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屬于農耕文明,政治上專制皇權達到頂峰,政治腐敗,外交上閉關鎖國,文化上文化專制,禁錮思想如八股取士、文字獄,科技落后,軍事上裝備落后,綜合國力日益衰落。英國經濟上完成工業革命,成為工業強國,經濟迅速發展,屬于工業文明,政治上完成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制度,外交上殖民擴張,文化上思想文化繁榮活躍,如文藝復興,啟蒙運動。科技世界領先,軍事上裝備落后,綜合國力上是世界強國。故答案為:農業為主,男耕女織,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屬于農耕文明;完成工業革命,成為工業強國,經濟迅速發展,屬于工業文明;專制皇權達到頂峰,政治腐??;完成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制度;閉關鎖國;殖民擴張;文化專制,禁錮思想如八股取士、文字獄,科技落后;思想文化繁榮活躍,如文藝復興,啟蒙運動??萍际澜珙I先;裝備落后;裝備落后;日益衰落;世界強國。【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橫向比較中國與英國的不同發展軌跡,探討中國逐步落伍的原因。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歷社八下綜合探究五《探討乾隆盛世的危機》同步試卷(學生版).docx 歷社八下綜合探究五《探討乾隆盛世的危機》同步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