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人教新課標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綜合探究六 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同步練習一、單選題1.“西班牙向西走”簡明扼要地概括了新航路開辟過程中,西班牙王室支持下的航海家的路線。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向西走”的航海家有( )①達·伽馬 ②哥倫布 ③迪亞士 ④麥哲倫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英國經濟學家亞當 斯密曾說:“發現美洲和經好望角至東印度群島的航道,是人類歷史上所記載的最偉大、最重要的事件。”其中“發現美洲”的航線是圖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3.新航路開辟后,世界貿易的路線與傳統商道相比有何變化( )①歐洲貿易重心從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 ②跨大西洋貿易活躍③歐洲貿易重心從大西洋沿岸轉移到地中海沿岸 ④玉米、馬鈴薯從亞洲傳入美洲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4.新航路的開辟,使人類社會第一次由相互隔離、孤立的狀態逐漸走向一個整體。在新航路開辟過程中,沒有到達印度洋的航海家有( )①達·伽馬 ②哥倫布 ③迪亞士 ④麥哲倫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5.《萍州可談》一書記錄了北宋航船上使用指南針的情況。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航海使用指南針的最早記載。據此判斷,以下歷史活動可能被史料記載使用到指南針的有( )①麥哲倫環球航行 ②鄭和七下西洋 ③哥倫布發現新大陸 ④鑒真東渡日本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讀圖,比較甲、乙兩次遠洋航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航海時間相差了一個多世紀 B.乙的航海規模大于甲的規模C.都促進了不同區域文明交流 D.都促使世界市場的形成7.假如你穿越時空,跟隨下列航海家的船隊航行,最先到達東方的是( ) A.迪亞士 B.哥倫布 C.麥哲倫 D.達·伽馬8.美國將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一命名為哥倫布日,這一決定遭到了美洲印第安人的強烈反對。印第安人之所以強烈反對是因為( )A.哥倫布把歐洲文明傳到美洲,印第安人不適應現代文明B.哥倫布遠航加強了美洲與其他各大洲的聯系C.哥倫布發現美洲推動了西歐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D.哥倫布把歐洲殖民者帶到了美洲,印第安人的厄運從此開始9.下面對鄭和下西洋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1405~1433年,先后七次下西洋B.訪問了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C.最遠航行到紅海沿岸和地中海沿岸D.比西歐人的遠洋航行早半個多世紀10.(2020·天臺模擬)新航路的開辟和鄭和下西洋的共同之處有( )①都是人類航海史上的壯舉 ②都使用了中國發明的指南針③規模都很龐大 ④都以尋找黃金為目的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11.下列關于鄭和下西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出海人數多B.船只數量多C.目的是擴大海外貿易D.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12.哥倫布曾說:“如果我能得到他們(君主)一些小小的援助,我將把他們想要的任何數量的黃金,還有香料、棉花……都奉送給他們。”這段話反映了哥倫布開辟新航路是為了( )A.獲得財富 B.傳播文化C.傾銷商品 D.和平交往13.(2019八下·諸暨期中)有學者認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是哥倫布、麥哲倫,而是中國古代航海家鄭和。鄭和下西洋的目的與西歐國家開辟新航路不同的是( )A.促進資本主義發展B.進行環球航行C.進行殖民掠奪D.擴大政治影響,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系14. 15、16世紀西歐國家開辟新航路與鄭和下西洋相比,不同點是( )A.得到統治者支持 B.使用指南針辨別方向C.促進資本主義發展 D.加強了與海外諸國的聯系15.下列世界航海史上的重大事件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麥哲倫完成環球航行 ②鄭和下西洋③達·伽馬到達印度 ④哥倫布到達古巴、海地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C.②③④① D.④③②①16.新航路開辟與鄭和下西洋的共同作用是( )A.發現了美洲大陸 B.促進了不同區域文明的交流C.開辟了海上絲綢之路 D.證明了地球是圓的17.哥倫布航海的目的是( )A.學與東方的先進文化B.追尋東方的財富,獲取商業利益C.證明地球是圓的D.探索研究,確立自然科學體系18.“繼張班立功異域,開哥麥探險先河。”這副對聯主要稱頌的應該是( )A.張騫出使西域 B.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C.鄭和下西洋 D.麥哲倫首次環球航行19.新航路開辟是地理大發現的重大成果,哥倫布航行的路線是 ( )A.沿非洲西海岸經過好望角進入印度洋B.橫渡大西洋,到達古巴、海地C.沿非洲西海岸,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D.由大西洋西行經太平洋、印度洋返回西班牙二、問答題2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下文摘自哥倫布《航海日志》:兩位陛下(指西班牙國王和王后)決定派我,克里斯托夫 哥倫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國土、人民和君王,了解他們的風俗習慣并帶回如何能使他們歸依我們神圣宗教的經驗,但不走通常的東行陸路,而走向西的海路,這條路,據我所知,迄今尚無人走過。──引自《中世紀晚期的西歐》材料二:我在1492年發現印度大陸以及大批島嶼,在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爾,覲見王上,而王上依據我的陳述,命令我進行第二次的航行以求新的發現,并在我所發現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賜福,我在那綿延六百英里長的小西班牙牙島(指海地島)得告成功,我征服該島并使它的居民納貢。──引自《哥倫布的遺言》材料三:陛下可以統治此間┄┄人們可在這里獲得黃金。如若采用公平交易的方式,則誹謗和誣蔑便可避免。如此,所有的黃金便會萬無一失地源源進入陛下的財庫中──引自《哥倫布致西班牙國王和王后書》(1503年)請回答:(1)哥倫布為什么“不走通常的東行陸路,而走向西的海路”?(2)材料一所述西班牙君主派哥倫布前往東方的目的是什么?從材料二和三看,他們的目的是什么?(3)根據材料,你怎樣認識材料三中“公平貿易”? 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觀點1:在哥倫布發現美洲500年的紀念日,波士頓的一家博物館用實物、圖表顯示,從15世紀以來,有三千多萬印第安人被入侵者殺害,一位印第安人領袖譴責說:“這是滅絕種族和悲痛的500年,哥倫布紀念日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悼念日,是一個十分黑暗的日子。”觀點2:19世紀的美國教科書這樣寫道:“哥倫布是一個莊重的人,謙恭有禮、言行謹慎,他的道德無可指責,是一個堪稱楷模的教徒。”在美國哥倫布被給予全美洲“移民之父”的尊稱。材料二:新航路開辟后,從歐洲到亞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錘煉了歐洲人敢于冒險、勇于拼搏的精神,開闊了眼界,把世界各個地區連在一起,拓展了人類的活動空間和范圍,打破了以往世界各個地區互相隔絕和孤立發展的局面。──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材料1這是兩種對哥倫布的不同評價,你贊同誰的觀點?你是如何評價哥倫布的?(2)材料2反映了新航路開辟產生了怎樣的影響?(3)哥倫布等航海家身上的哪些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 2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兩位陛下決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倫布前往印度,但不走通常的東行陸路,而走向西的海路,這條路,據我們所知,迄今尚無人走過。”材料二:“陛下可以統治此間……人們可在這里獲得黃金……但我以為陛下最好不采用擄掠的方式去取得黃金。如果采用公平交易的方式,則誹謗和誣蔑便可避免。如此,所有的黃金便會萬無一失地源源進入陛下的財庫中。”(1)哥倫布為何“不走通常的東行陸路,而走向西的海路”?(2)從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西班牙國王派哥倫布開辟新航路的目的是什么?(3)哥倫布在新航路開辟中有何重大發現?(4)請簡要寫出哥倫布航行的路線。 23.下面內容是對哥倫布開辟歐洲到美洲的大西洋航路的不同評價。你認為他們的說法有沒有道理?并談談自己的想法。三、材料分析題24.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13世紀,一位意大利商人在中國生活多年,他把在中國的見聞述成一本書,叫做《馬可 波羅行紀》,該書向西方社會展現了瑰麗迷人的東方文明,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 ——改編自華師大課標教材《世界歷史》九年級(上)材料二 ……中國火藥和火器技術向外傳播,始于元代。蒙古軍隊在大舉爭戰的過程中,將他們掌握的火藥及火器知識和制作技術傳往中亞、西亞和歐洲。— —華師大課標教材《世界歷史》九年級(上)請完成:(1)材料一中提及的“意大利商人”是誰 (2)材料一、二分別反映了古代文明交往的哪一種方式 (3)請寫出兩例反映古代文明交往的史實。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識點】新航路開辟;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新航路開辟的相關知識。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的兩位航海家是哥倫布與麥哲倫,他們從西班牙出發向西走,開辟新航路。故答案選C。【點評】知道新航路開辟的過程,知道新航路開辟的路線及航行的方向。2.【答案】D【知識點】新航路開辟;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新航路開辟的相關知識。圖中④是哥倫布發現美洲的航線。正確答案是:D。【點評】知道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路線。3.【答案】A【知識點】新航路開辟;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新航路開辟相關知識。新航路開辟后歐洲貿易重心轉移到大西洋沿岸,使得大西洋沿岸貿易活動活躍。故①②符合題意,正確答案是A。【點評】主要考查學生對新航路開辟的影響的理解。4.【答案】B【知識點】新航路開辟;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主要考查學生對新航路開辟的路線和航海家的識記。考查學生清晰說出四條航線經過的海域,符合課標要求描述開辟新航路的路線圖。哥倫布到了美洲,迪亞士到達了好望角,這兩人沒有到達印度,故正確答案是B。【點評】掌握新航路開辟的的具體情況。5.【答案】A【知識點】新航路開辟;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主要考查學生對新航路開辟的條件之一指南針應用于航海的時間的識記。學生要知道指南針的出現為新航路的開辟提供了條件,明朝鄭和下西洋,唐朝鑒真東渡。故正確答案是A。【點評】掌握新航路開辟相關知識。6.【答案】C【知識點】新航路開辟;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哥倫布航海與鄭和下西洋的對比認識。圖中甲路線是鄭和下西洋,乙路線是哥倫布航海路線。鄭和下西洋比新航路的開辟早半個多世紀,故A排除;甲的航海規模遠遠大于乙的規模,B排除;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世界市場的形成,D排除。但是哥倫布航海和鄭和下西洋都促進了不同區域文明的交流。故正確答案是C。【點評】知道哥倫布航海與鄭和下西洋的異同點。7.【答案】D【知識點】新航路開辟;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開辟新航路的主要人物和路線的識記。四條航線經過的地點和路線需要識記清楚才能選出正確答案。迪亞士發現了好望角,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麥哲倫環球航行,達·伽馬到達印度。正確答案是D。【點評】知道新航路開辟的主要文物和路線。8.【答案】D【知識點】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對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考點的理解。本題的答題角度是印第安人強烈反對哥倫布日的角度,而B、C是贊成角度,不符合題干要求,因此,B、C錯誤。根據八下《歷史與社會》第55頁,在哥倫布發現美洲500年的紀念日,美國波士頓的一家博物館用實物、圖表和數據顯示,從15世紀以來,有3000多萬印第安人被入侵者殺害。一位印第安人領袖譴責說:“這是滅絕種族和悲痛的500年。”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點評】要求學生理解哥倫布發現美洲對印第安人的影響。9.【答案】C【知識點】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此題考察鄭和下西洋的相關知識。從1405-1433年,鄭和先后七次下西洋,訪問了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比歐洲人迪亞士(1487年)航海早了半個多世紀。C中的”地中海沿岸不正確。故答案是C。【點評】知道鄭和下西洋的相關知識。10.【答案】A【知識點】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此題考察新航路開辟和鄭和下西洋的共同之處。尋找黃金是新航路開辟的主要動機,鄭和航海主要是為宣揚國威,故④排除;鄭和下西洋的船隊規模很龐大,有時甚至是上萬人出行。相比之下,新航路的開辟的出行船隊規模很小,因此③不是兩者的共同之處,可排除③。正確的答案是A。【點評】知道新航路開辟和鄭和下西洋的共同之處。11.【答案】C【知識點】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此題考察鄭和下西洋的相關知識。鄭和受到明成祖的派遣,先后七次下西洋,主要目的是宣揚國威,加強與海外諸國的聯系。主要目的是政治動機,不是經濟動機,故答案是C。【點評】知道鄭和下西洋的相關知識。12.【答案】A【知識點】新航路開辟;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對新航路開辟考點的理解。材料中的黃金、香料、棉花是哥倫布從美洲大陸上殖民掠奪得到的,從中可以看出哥倫布航海的目的是為了獲取商業利益,獲得更多的財富。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點評】要求學生理解哥倫布開辟新航路的原因。13.【答案】D【知識點】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此題考察鄭和下西洋與新航路開辟的不同點。新航路開辟主要是經濟動機,故AC說的都是新航路開辟的目的。B首次環球航行是歐洲人麥哲倫,它也不是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也可排查。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為宣揚明朝國威,擴大明朝的政治影響力,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系,故答案是D。【點評】知道鄭和下西洋與新航路開辟的不同點。14.【答案】C【知識點】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此題考察新航路的開辟和鄭和下西洋的對比。新航路的開辟的主要是經濟動機,是尋找黃金,為資本主義發展積累原始的資本;而鄭和下西洋主要是政治動因,是為宣揚明朝的國威,加強與海外諸國的聯系。因此鄭和下西洋不會有促進資本主義發展的影響。新航路開辟得到了葡萄牙和西班牙國王的支持,鄭和下西洋得到了明成祖的支持,都使用了指南針,都加強了與海外諸國的聯系。故ABD是兩者的共同點,答案選擇C。【點評】15.【答案】B【知識點】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新航路開辟;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對新航路開辟和鄭和下西洋考點的掌握。1405年-1433南,鄭和七下西洋。1492年,哥倫布到達古巴、海地。1497年達·伽馬到達印度。1522年,麥哲倫完成環球航行。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點評】要求學生掌握新航路開辟和鄭和下西洋的時間。16.【答案】B【知識點】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新航路開辟;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哥倫布發現了美洲新大陸,鄭和沒有,因此,A錯誤。在宋元時期,海上絲綢之路已經形成。因此,C錯誤。新航路的開辟中,麥哲倫的環球航行證明了地圓學說的正確,而鄭和下西洋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因此,D錯誤。而兩者都加強了不同區域文明的交流:新航路的開辟加強了各大陸之間的聯系;鄭和下西洋加強了我國與亞非各國的聯系。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點評】要求學生理解新航路的開辟與鄭和下西洋的異同。17.【答案】B【知識點】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對哥倫布航海考點的掌握。根據八下《歷史與社會》書本54頁,哥倫布航海的動力是為了獲取商業利益,為新興資產階級開辟新的活動空間。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點評】要求學生掌握哥倫布航海的目的。18.【答案】C【知識點】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鄭和下西洋考點的掌握。對聯中的張是指張騫,班是指班超,哥是指哥倫布,麥是指麥哲倫。該對聯歌頌的人事是在這些人之間的時間。1405-1433年,鄭和七下西洋,早于歐洲新航路的開辟。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C。【點評】要求學生掌握鄭和下西洋的時間。19.【答案】B【知識點】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新航路開辟;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對新航路開辟考點的掌握。哥倫布從西歐出發,經大西洋,到達古巴、海地。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點評】要求學生掌握哥倫布開辟新航路的路線。20.【答案】(1)奧斯曼帝國控制地中海東岸后,東西方舊商路受阻;哥倫布相信地圓學說,認為向西航行可以到達東方。(2)材料一所述的目的了解東方風土人情并使東方人歸依基督教;材料二、三說明他們的目的是建立海外殖民統治,掠奪黃金。(3)顯然西方殖民者圖謀擴張和掠奪,并已在美洲的某些地區建立起殖民統治,強迫殖民地人民納貢,因此根本不可能存在什么“公平貿易”。【知識點】新航路開辟;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本題要求評析新航路開辟的原因和條件,能舉例說明新航路開辟的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了解歐洲一些國家的殖民擴張史;認識亞非拉美長期落后的原因,用歷史眼光辯證地看待歷史現象。此題用具體的情景材料,在現歷史現象,讓學生從中去分析新航路開辟的原因及影響,幫助學生樹立辯證評價歷史事件的意識和史論結合的學習習慣。材料中可以看出新航道的原因是奧斯曼帝國控制地中海東岸后,東西方舊商路受阻,條件是地圓學說。開辟新航路的目的是傳教和尋找金銀,他們的交易當然不公平,西方殖民者圖謀擴張和掠奪,并已在美洲的某些地區建立起殖民統治,強迫殖民地人民納貢。【點評】掌握開辟新航道的相關史實21.【答案】(1)贊同觀點1,理由:哥倫布開辟新航路后,葡萄牙、西班牙等國在美洲進行殖民擴張,掠奪財富和資源,野蠻屠殺、奴役當地居民,販賣奴隸,犯下滔天罪行。贊同2,理由:哥倫布開辟新航路促進了全球范圍內動植物品種的交流與傳播,加強了各大陸之間的聯系,為世界市場的形成奠定基礎。評價哥倫布要全面、一分為二地評價。(2)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資本的原始積累,加強了各大陸之間的聯系,為世界市場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世界開始走向整體。(3)敢于冒險、勇于拼搏的精神。【知識點】新航路開辟;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能否正確評價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課標將新航路開辟的影響和意義作為重點。歷史與社會學科將論從史出、史論結合,一分為二辯證地評價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作為基本學科思想和學習方法。一方面,哥倫布開辟新航路后,葡萄牙、西班牙等國在美洲進行殖民擴張,掠奪財富和資源,野蠻屠殺、奴役當地居民,販賣奴隸,犯下滔天罪行。另一方面,哥倫布開辟新航路促進了全球范圍內動植物品種的交流與傳播,加強了各大陸之間的聯系,為世界市場的形成奠定基礎。評價哥倫布要全面、一分為二地評價。此題從史料為背景,幫助學生樹立辯證評價歷史人物的意識和開放性地學科思想。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資本的原始積累,加強了各大陸之間的聯系,為世界市場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世界開始走向整體。哥倫布等航海家身上敢于冒險、勇于拼搏的精神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點評】分析對哥倫布的不同評價,能夠做到史論結合,一分為二辯證地評價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22.【答案】(1)奧斯曼帝國控制地中海東岸后,東西方舊商路受阻;哥倫布相信地圓學說,認為向西航行可以到達東方。21·cn·jy·com(2)為了獲得黃金。(3)發現了美洲大陸。(4)西班牙—大西洋—美洲。【知識點】新航路開辟;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新航路開辟的相關史實。描述開辟新航路的主要人物和路線圖,評析開辟新航路原因和意義。新航路開辟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操縱了東西方貿易的交通要道,還有就是歐洲人對黃金的強烈需求。本題通過材料讓學生將所學知識結合起來,分析新航路開辟的原因,描述新航路開辟的路線。【點評】本題掌握新航路開辟的相關史實。23.【答案】印第安人認為哥倫布是一個惡魔,理由是他給印第安人帶來了破壞和災難。歐洲人認為哥倫布是一個功臣,理由是他發現了美洲新大陸,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加強了世界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聯系,世界市場開始形成,從而推動了世界文明的進程。歷史評價要求全面、客觀、公正,哥倫布遠航美洲給印第安人帶來了巨大災難,加劇了他們的貧窮和落后,但在客觀上,掠奪的財富部分轉化為資本,促進了資本的原始積累,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也有其進步性。【知識點】新航路開辟;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哥倫布開辟新航路的歷史影響。本題中印第安人和歐洲人的看法都是從自身立場出發,都有一定道理,又都是片面的。歷史評價要求全面、客觀、公正,哥倫布遠航美洲給印第安人帶來了巨大災難,加劇了他們的貧窮和落后,但在客觀上,掠奪的財富部分轉化為資本,促進了資本的原始積累,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也有其進步性。【點評】掌握哥倫布開辟新航路的歷史影響24.【答案】(1)馬可 波羅。(2)材料一:和平交流;材料二:暴力沖突。(3)遣唐使;阿拉伯數字的傳播;中國四大文明的傳播等。【知識點】宋元時期繁華的都市生活;宋元時期發達的中外交通【解析】【分析】材料一通過馬可 波羅來華反映人類文明之間和平交流的方式,材料二通過蒙古軍隊的西征反映人類文明間暴力沖突的方式。【點評】考查古代文明交往的方式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人教新課標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綜合探究六 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同步練習一、單選題1.“西班牙向西走”簡明扼要地概括了新航路開辟過程中,西班牙王室支持下的航海家的路線。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向西走”的航海家有( )①達·伽馬 ②哥倫布 ③迪亞士 ④麥哲倫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知識點】新航路開辟;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新航路開辟的相關知識。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的兩位航海家是哥倫布與麥哲倫,他們從西班牙出發向西走,開辟新航路。故答案選C。【點評】知道新航路開辟的過程,知道新航路開辟的路線及航行的方向。2.英國經濟學家亞當 斯密曾說:“發現美洲和經好望角至東印度群島的航道,是人類歷史上所記載的最偉大、最重要的事件。”其中“發現美洲”的航線是圖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D【知識點】新航路開辟;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新航路開辟的相關知識。圖中④是哥倫布發現美洲的航線。正確答案是:D。【點評】知道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路線。3.新航路開辟后,世界貿易的路線與傳統商道相比有何變化( )①歐洲貿易重心從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 ②跨大西洋貿易活躍③歐洲貿易重心從大西洋沿岸轉移到地中海沿岸 ④玉米、馬鈴薯從亞洲傳入美洲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A【知識點】新航路開辟;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新航路開辟相關知識。新航路開辟后歐洲貿易重心轉移到大西洋沿岸,使得大西洋沿岸貿易活動活躍。故①②符合題意,正確答案是A。【點評】主要考查學生對新航路開辟的影響的理解。4.新航路的開辟,使人類社會第一次由相互隔離、孤立的狀態逐漸走向一個整體。在新航路開辟過程中,沒有到達印度洋的航海家有( )①達·伽馬 ②哥倫布 ③迪亞士 ④麥哲倫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答案】B【知識點】新航路開辟;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主要考查學生對新航路開辟的路線和航海家的識記。考查學生清晰說出四條航線經過的海域,符合課標要求描述開辟新航路的路線圖。哥倫布到了美洲,迪亞士到達了好望角,這兩人沒有到達印度,故正確答案是B。【點評】掌握新航路開辟的的具體情況。5.《萍州可談》一書記錄了北宋航船上使用指南針的情況。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航海使用指南針的最早記載。據此判斷,以下歷史活動可能被史料記載使用到指南針的有( )①麥哲倫環球航行 ②鄭和七下西洋 ③哥倫布發現新大陸 ④鑒真東渡日本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知識點】新航路開辟;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主要考查學生對新航路開辟的條件之一指南針應用于航海的時間的識記。學生要知道指南針的出現為新航路的開辟提供了條件,明朝鄭和下西洋,唐朝鑒真東渡。故正確答案是A。【點評】掌握新航路開辟相關知識。6.讀圖,比較甲、乙兩次遠洋航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航海時間相差了一個多世紀 B.乙的航海規模大于甲的規模C.都促進了不同區域文明交流 D.都促使世界市場的形成【答案】C【知識點】新航路開辟;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哥倫布航海與鄭和下西洋的對比認識。圖中甲路線是鄭和下西洋,乙路線是哥倫布航海路線。鄭和下西洋比新航路的開辟早半個多世紀,故A排除;甲的航海規模遠遠大于乙的規模,B排除;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世界市場的形成,D排除。但是哥倫布航海和鄭和下西洋都促進了不同區域文明的交流。故正確答案是C。【點評】知道哥倫布航海與鄭和下西洋的異同點。7.假如你穿越時空,跟隨下列航海家的船隊航行,最先到達東方的是( ) A.迪亞士 B.哥倫布 C.麥哲倫 D.達·伽馬【答案】D【知識點】新航路開辟;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開辟新航路的主要人物和路線的識記。四條航線經過的地點和路線需要識記清楚才能選出正確答案。迪亞士發現了好望角,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麥哲倫環球航行,達·伽馬到達印度。正確答案是D。【點評】知道新航路開辟的主要文物和路線。8.美國將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一命名為哥倫布日,這一決定遭到了美洲印第安人的強烈反對。印第安人之所以強烈反對是因為( )A.哥倫布把歐洲文明傳到美洲,印第安人不適應現代文明B.哥倫布遠航加強了美洲與其他各大洲的聯系C.哥倫布發現美洲推動了西歐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D.哥倫布把歐洲殖民者帶到了美洲,印第安人的厄運從此開始【答案】D【知識點】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對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考點的理解。本題的答題角度是印第安人強烈反對哥倫布日的角度,而B、C是贊成角度,不符合題干要求,因此,B、C錯誤。根據八下《歷史與社會》第55頁,在哥倫布發現美洲500年的紀念日,美國波士頓的一家博物館用實物、圖表和數據顯示,從15世紀以來,有3000多萬印第安人被入侵者殺害。一位印第安人領袖譴責說:“這是滅絕種族和悲痛的500年。”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點評】要求學生理解哥倫布發現美洲對印第安人的影響。9.下面對鄭和下西洋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1405~1433年,先后七次下西洋B.訪問了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C.最遠航行到紅海沿岸和地中海沿岸D.比西歐人的遠洋航行早半個多世紀【答案】C【知識點】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此題考察鄭和下西洋的相關知識。從1405-1433年,鄭和先后七次下西洋,訪問了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比歐洲人迪亞士(1487年)航海早了半個多世紀。C中的”地中海沿岸不正確。故答案是C。【點評】知道鄭和下西洋的相關知識。10.(2020·天臺模擬)新航路的開辟和鄭和下西洋的共同之處有( )①都是人類航海史上的壯舉 ②都使用了中國發明的指南針③規模都很龐大 ④都以尋找黃金為目的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答案】A【知識點】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此題考察新航路開辟和鄭和下西洋的共同之處。尋找黃金是新航路開辟的主要動機,鄭和航海主要是為宣揚國威,故④排除;鄭和下西洋的船隊規模很龐大,有時甚至是上萬人出行。相比之下,新航路的開辟的出行船隊規模很小,因此③不是兩者的共同之處,可排除③。正確的答案是A。【點評】知道新航路開辟和鄭和下西洋的共同之處。11.下列關于鄭和下西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出海人數多B.船只數量多C.目的是擴大海外貿易D.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答案】C【知識點】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此題考察鄭和下西洋的相關知識。鄭和受到明成祖的派遣,先后七次下西洋,主要目的是宣揚國威,加強與海外諸國的聯系。主要目的是政治動機,不是經濟動機,故答案是C。【點評】知道鄭和下西洋的相關知識。12.哥倫布曾說:“如果我能得到他們(君主)一些小小的援助,我將把他們想要的任何數量的黃金,還有香料、棉花……都奉送給他們。”這段話反映了哥倫布開辟新航路是為了( )A.獲得財富 B.傳播文化C.傾銷商品 D.和平交往【答案】A【知識點】新航路開辟;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對新航路開辟考點的理解。材料中的黃金、香料、棉花是哥倫布從美洲大陸上殖民掠奪得到的,從中可以看出哥倫布航海的目的是為了獲取商業利益,獲得更多的財富。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點評】要求學生理解哥倫布開辟新航路的原因。13.(2019八下·諸暨期中)有學者認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是哥倫布、麥哲倫,而是中國古代航海家鄭和。鄭和下西洋的目的與西歐國家開辟新航路不同的是( )A.促進資本主義發展B.進行環球航行C.進行殖民掠奪D.擴大政治影響,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系【答案】D【知識點】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此題考察鄭和下西洋與新航路開辟的不同點。新航路開辟主要是經濟動機,故AC說的都是新航路開辟的目的。B首次環球航行是歐洲人麥哲倫,它也不是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也可排查。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為宣揚明朝國威,擴大明朝的政治影響力,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系,故答案是D。【點評】知道鄭和下西洋與新航路開辟的不同點。14. 15、16世紀西歐國家開辟新航路與鄭和下西洋相比,不同點是( )A.得到統治者支持 B.使用指南針辨別方向C.促進資本主義發展 D.加強了與海外諸國的聯系【答案】C【知識點】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此題考察新航路的開辟和鄭和下西洋的對比。新航路的開辟的主要是經濟動機,是尋找黃金,為資本主義發展積累原始的資本;而鄭和下西洋主要是政治動因,是為宣揚明朝的國威,加強與海外諸國的聯系。因此鄭和下西洋不會有促進資本主義發展的影響。新航路開辟得到了葡萄牙和西班牙國王的支持,鄭和下西洋得到了明成祖的支持,都使用了指南針,都加強了與海外諸國的聯系。故ABD是兩者的共同點,答案選擇C。【點評】15.下列世界航海史上的重大事件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麥哲倫完成環球航行 ②鄭和下西洋③達·伽馬到達印度 ④哥倫布到達古巴、海地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C.②③④① D.④③②①【答案】B【知識點】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新航路開辟;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對新航路開辟和鄭和下西洋考點的掌握。1405年-1433南,鄭和七下西洋。1492年,哥倫布到達古巴、海地。1497年達·伽馬到達印度。1522年,麥哲倫完成環球航行。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點評】要求學生掌握新航路開辟和鄭和下西洋的時間。16.新航路開辟與鄭和下西洋的共同作用是( )A.發現了美洲大陸 B.促進了不同區域文明的交流C.開辟了海上絲綢之路 D.證明了地球是圓的【答案】B【知識點】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新航路開辟;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哥倫布發現了美洲新大陸,鄭和沒有,因此,A錯誤。在宋元時期,海上絲綢之路已經形成。因此,C錯誤。新航路的開辟中,麥哲倫的環球航行證明了地圓學說的正確,而鄭和下西洋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因此,D錯誤。而兩者都加強了不同區域文明的交流:新航路的開辟加強了各大陸之間的聯系;鄭和下西洋加強了我國與亞非各國的聯系。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點評】要求學生理解新航路的開辟與鄭和下西洋的異同。17.哥倫布航海的目的是( )A.學與東方的先進文化B.追尋東方的財富,獲取商業利益C.證明地球是圓的D.探索研究,確立自然科學體系【答案】B【知識點】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對哥倫布航海考點的掌握。根據八下《歷史與社會》書本54頁,哥倫布航海的動力是為了獲取商業利益,為新興資產階級開辟新的活動空間。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點評】要求學生掌握哥倫布航海的目的。18.“繼張班立功異域,開哥麥探險先河。”這副對聯主要稱頌的應該是( )A.張騫出使西域 B.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C.鄭和下西洋 D.麥哲倫首次環球航行【答案】C【知識點】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鄭和下西洋考點的掌握。對聯中的張是指張騫,班是指班超,哥是指哥倫布,麥是指麥哲倫。該對聯歌頌的人事是在這些人之間的時間。1405-1433年,鄭和七下西洋,早于歐洲新航路的開辟。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C。【點評】要求學生掌握鄭和下西洋的時間。19.新航路開辟是地理大發現的重大成果,哥倫布航行的路線是 ( )A.沿非洲西海岸經過好望角進入印度洋B.橫渡大西洋,到達古巴、海地C.沿非洲西海岸,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D.由大西洋西行經太平洋、印度洋返回西班牙【答案】B【知識點】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新航路開辟;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對新航路開辟考點的掌握。哥倫布從西歐出發,經大西洋,到達古巴、海地。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點評】要求學生掌握哥倫布開辟新航路的路線。二、問答題2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下文摘自哥倫布《航海日志》:兩位陛下(指西班牙國王和王后)決定派我,克里斯托夫 哥倫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國土、人民和君王,了解他們的風俗習慣并帶回如何能使他們歸依我們神圣宗教的經驗,但不走通常的東行陸路,而走向西的海路,這條路,據我所知,迄今尚無人走過。──引自《中世紀晚期的西歐》材料二:我在1492年發現印度大陸以及大批島嶼,在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爾,覲見王上,而王上依據我的陳述,命令我進行第二次的航行以求新的發現,并在我所發現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賜福,我在那綿延六百英里長的小西班牙牙島(指海地島)得告成功,我征服該島并使它的居民納貢。──引自《哥倫布的遺言》材料三:陛下可以統治此間┄┄人們可在這里獲得黃金。如若采用公平交易的方式,則誹謗和誣蔑便可避免。如此,所有的黃金便會萬無一失地源源進入陛下的財庫中──引自《哥倫布致西班牙國王和王后書》(1503年)請回答:(1)哥倫布為什么“不走通常的東行陸路,而走向西的海路”?(2)材料一所述西班牙君主派哥倫布前往東方的目的是什么?從材料二和三看,他們的目的是什么?(3)根據材料,你怎樣認識材料三中“公平貿易”? 【答案】(1)奧斯曼帝國控制地中海東岸后,東西方舊商路受阻;哥倫布相信地圓學說,認為向西航行可以到達東方。(2)材料一所述的目的了解東方風土人情并使東方人歸依基督教;材料二、三說明他們的目的是建立海外殖民統治,掠奪黃金。(3)顯然西方殖民者圖謀擴張和掠奪,并已在美洲的某些地區建立起殖民統治,強迫殖民地人民納貢,因此根本不可能存在什么“公平貿易”。【知識點】新航路開辟;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本題要求評析新航路開辟的原因和條件,能舉例說明新航路開辟的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了解歐洲一些國家的殖民擴張史;認識亞非拉美長期落后的原因,用歷史眼光辯證地看待歷史現象。此題用具體的情景材料,在現歷史現象,讓學生從中去分析新航路開辟的原因及影響,幫助學生樹立辯證評價歷史事件的意識和史論結合的學習習慣。材料中可以看出新航道的原因是奧斯曼帝國控制地中海東岸后,東西方舊商路受阻,條件是地圓學說。開辟新航路的目的是傳教和尋找金銀,他們的交易當然不公平,西方殖民者圖謀擴張和掠奪,并已在美洲的某些地區建立起殖民統治,強迫殖民地人民納貢。【點評】掌握開辟新航道的相關史實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觀點1:在哥倫布發現美洲500年的紀念日,波士頓的一家博物館用實物、圖表顯示,從15世紀以來,有三千多萬印第安人被入侵者殺害,一位印第安人領袖譴責說:“這是滅絕種族和悲痛的500年,哥倫布紀念日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悼念日,是一個十分黑暗的日子。”觀點2:19世紀的美國教科書這樣寫道:“哥倫布是一個莊重的人,謙恭有禮、言行謹慎,他的道德無可指責,是一個堪稱楷模的教徒。”在美國哥倫布被給予全美洲“移民之父”的尊稱。材料二:新航路開辟后,從歐洲到亞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錘煉了歐洲人敢于冒險、勇于拼搏的精神,開闊了眼界,把世界各個地區連在一起,拓展了人類的活動空間和范圍,打破了以往世界各個地區互相隔絕和孤立發展的局面。──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材料1這是兩種對哥倫布的不同評價,你贊同誰的觀點?你是如何評價哥倫布的?(2)材料2反映了新航路開辟產生了怎樣的影響?(3)哥倫布等航海家身上的哪些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 【答案】(1)贊同觀點1,理由:哥倫布開辟新航路后,葡萄牙、西班牙等國在美洲進行殖民擴張,掠奪財富和資源,野蠻屠殺、奴役當地居民,販賣奴隸,犯下滔天罪行。贊同2,理由:哥倫布開辟新航路促進了全球范圍內動植物品種的交流與傳播,加強了各大陸之間的聯系,為世界市場的形成奠定基礎。評價哥倫布要全面、一分為二地評價。(2)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資本的原始積累,加強了各大陸之間的聯系,為世界市場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世界開始走向整體。(3)敢于冒險、勇于拼搏的精神。【知識點】新航路開辟;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能否正確評價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課標將新航路開辟的影響和意義作為重點。歷史與社會學科將論從史出、史論結合,一分為二辯證地評價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作為基本學科思想和學習方法。一方面,哥倫布開辟新航路后,葡萄牙、西班牙等國在美洲進行殖民擴張,掠奪財富和資源,野蠻屠殺、奴役當地居民,販賣奴隸,犯下滔天罪行。另一方面,哥倫布開辟新航路促進了全球范圍內動植物品種的交流與傳播,加強了各大陸之間的聯系,為世界市場的形成奠定基礎。評價哥倫布要全面、一分為二地評價。此題從史料為背景,幫助學生樹立辯證評價歷史人物的意識和開放性地學科思想。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資本的原始積累,加強了各大陸之間的聯系,為世界市場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世界開始走向整體。哥倫布等航海家身上敢于冒險、勇于拼搏的精神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點評】分析對哥倫布的不同評價,能夠做到史論結合,一分為二辯證地評價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2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兩位陛下決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倫布前往印度,但不走通常的東行陸路,而走向西的海路,這條路,據我們所知,迄今尚無人走過。”材料二:“陛下可以統治此間……人們可在這里獲得黃金……但我以為陛下最好不采用擄掠的方式去取得黃金。如果采用公平交易的方式,則誹謗和誣蔑便可避免。如此,所有的黃金便會萬無一失地源源進入陛下的財庫中。”(1)哥倫布為何“不走通常的東行陸路,而走向西的海路”?(2)從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西班牙國王派哥倫布開辟新航路的目的是什么?(3)哥倫布在新航路開辟中有何重大發現?(4)請簡要寫出哥倫布航行的路線。 【答案】(1)奧斯曼帝國控制地中海東岸后,東西方舊商路受阻;哥倫布相信地圓學說,認為向西航行可以到達東方。21·cn·jy·com(2)為了獲得黃金。(3)發現了美洲大陸。(4)西班牙—大西洋—美洲。【知識點】新航路開辟;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新航路開辟的相關史實。描述開辟新航路的主要人物和路線圖,評析開辟新航路原因和意義。新航路開辟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操縱了東西方貿易的交通要道,還有就是歐洲人對黃金的強烈需求。本題通過材料讓學生將所學知識結合起來,分析新航路開辟的原因,描述新航路開辟的路線。【點評】本題掌握新航路開辟的相關史實。23.下面內容是對哥倫布開辟歐洲到美洲的大西洋航路的不同評價。你認為他們的說法有沒有道理?并談談自己的想法。【答案】印第安人認為哥倫布是一個惡魔,理由是他給印第安人帶來了破壞和災難。歐洲人認為哥倫布是一個功臣,理由是他發現了美洲新大陸,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加強了世界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聯系,世界市場開始形成,從而推動了世界文明的進程。歷史評價要求全面、客觀、公正,哥倫布遠航美洲給印第安人帶來了巨大災難,加劇了他們的貧窮和落后,但在客觀上,掠奪的財富部分轉化為資本,促進了資本的原始積累,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也有其進步性。【知識點】新航路開辟;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哥倫布開辟新航路的歷史影響。本題中印第安人和歐洲人的看法都是從自身立場出發,都有一定道理,又都是片面的。歷史評價要求全面、客觀、公正,哥倫布遠航美洲給印第安人帶來了巨大災難,加劇了他們的貧窮和落后,但在客觀上,掠奪的財富部分轉化為資本,促進了資本的原始積累,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也有其進步性。【點評】掌握哥倫布開辟新航路的歷史影響三、材料分析題24.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13世紀,一位意大利商人在中國生活多年,他把在中國的見聞述成一本書,叫做《馬可 波羅行紀》,該書向西方社會展現了瑰麗迷人的東方文明,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 ——改編自華師大課標教材《世界歷史》九年級(上)材料二 ……中國火藥和火器技術向外傳播,始于元代。蒙古軍隊在大舉爭戰的過程中,將他們掌握的火藥及火器知識和制作技術傳往中亞、西亞和歐洲。— —華師大課標教材《世界歷史》九年級(上)請完成:(1)材料一中提及的“意大利商人”是誰 (2)材料一、二分別反映了古代文明交往的哪一種方式 (3)請寫出兩例反映古代文明交往的史實。【答案】(1)馬可 波羅。(2)材料一:和平交流;材料二:暴力沖突。(3)遣唐使;阿拉伯數字的傳播;中國四大文明的傳播等。【知識點】宋元時期繁華的都市生活;宋元時期發達的中外交通【解析】【分析】材料一通過馬可 波羅來華反映人類文明之間和平交流的方式,材料二通過蒙古軍隊的西征反映人類文明間暴力沖突的方式。【點評】考查古代文明交往的方式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新課標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綜合探究六 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同步練習(學生版).docx 人教新課標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綜合探究六 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同步練習(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