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上冊 第四單元 第二課 隋唐:開放革新的時代 同步練習一、單選題1.小明對如圖所示的工程和農具進行了研究.以下認識和思考正確的是( )A.都江堰在秦朝時修建,筒車是唐朝時發明B.都江堰是防洪灌溉工程,筒車是耕種工具C.它們反映了中國古代的“重農抑商”政策D.它們都促進了農業生產力的發展【答案】D【知識點】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解析】【分析】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聞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唐朝農民創制的筒車是灌溉工具,利用水流自行灌溉,都促進了農業生產力的發展.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都江堰和筒車.掌握都江堰和筒車的相關知識.2.2013年4月,江蘇揚州發現了隋煬帝楊廣的陵墓。下列歷史事件與他有關的是( )①建立隋朝 ②設置進士科 ③下令開鑿大運河 ④開創“開元盛世”局面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③【答案】B【知識點】隋的興亡;科舉制的創立【解析】【分析】此題考查隋煬帝的主要事跡。1隋朝的建立是隋文帝楊廣,排除。4開元盛世是唐玄宗統治前期,排除。故而答案為B。【點評】了解隋煬帝的歷史功績。3.隋朝建立的時間是( )A.581年 B.587年 C.589年 D.618年【答案】A【知識點】隋的興亡【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對于隋朝建立概況的識記。581年,北周外戚楊堅奪取政權,建立隋朝。589年,隋滅亡陳朝,統一全國。618年,唐朝建立。故而答案為A。【點評】了解隋朝建立時間。4.(2018八上·浙江期中)唐朝是我國歷史上最繁榮與開放的朝代,它不僅有開放的對外政策,還有開明的民族政策。下列哪一歷史事件體現了“開明的民族政策” ( )A.遣唐使來華 B.鑒真東渡日本C.玄奘西游天竺 D.文成公主入藏【答案】D【知識點】民族和睦與對外交流【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察唐朝的民族和睦與對外交流的相關知識。唐朝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積極發展與吐蕃族的友好關系,出現文成公主入藏和金城公主入藏。而鑒真東渡日本、玄奘西游天竺 、遣唐使來華都與開放的對外政策有關,與“開明的民族政策”無關。故本題的正確答案為D。【點評】理解唐朝開明的民族政策的知識。5.詩歌作品被后人稱為“詩史”的詩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柳宗元【答案】B【知識點】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唐代主要詩人的相關知識。D是唐宋八大家之一,A是詩仙,C的詩通俗易懂。B生活在唐由盛轉衰時期,他的詩反映時代特點,被后人稱為“詩史”,故答案為B。【點評】了解我國唐代的主要詩人。6.下列敘述,不屬于隋朝滅亡的原因的是A.多次發動對外戰爭 B.酷虐殘暴的統治C.大興土木工程 D.國家財政困難,軍費不足【答案】D【知識點】隋的興亡;貞觀之治【解析】【分析】隋煬帝統治時期,繼承了開皇之治盛世局面的基礎,社會經濟繁榮。國家財政困難,軍費不足與歷史實際不符,不是隋朝滅亡的原因,故選D。【點評】此題較為簡單,識記基礎知識點 。7.在2014年6月召開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大運河與絲綢之路雙雙入選《世界遺產名錄》。歷史上,大運河開鑿于( ?。?br/>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元朝【答案】B【知識點】隋的興亡【解析】【分析】本題考查隋朝大運河的相關史實。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治,隋煬帝從605年開始開通了一條縱貫南北的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余杭,全長兩千余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故選B項。【點評】掌握隋朝大運河的相關史實。8.觀察下列在中國出土的唐代文物——貨幣,這些出土文物說明了( ?。?br/>A.唐代沒有統一的貨幣B.中國古代金幣、銀幣流通時間長范圍廣C.唐代中外貿易十分繁盛D.證明唐代日本、新羅與中國交往密切【答案】C【知識點】民族和睦與對外交流【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唐朝對外交流密切的認識,根據題干唐朝出圖土的大量的大食金幣,波斯撒珊銀幣和東羅馬金幣來看,唐朝時期和大食,波斯和東羅馬國家的貿易往來非常頻繁,體現了唐朝的中外貿易十分繁盛,A,B,D不符合題意,本題選C。【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察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能力,唐朝時期,政治清明,文化發達,民族關系和諧,對外交往繁盛,對于唐朝時期和外國的關系,同學們要注意識記和掌握。9.“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朝的特有文化氣派.以下能體現唐朝“有容乃大”的是( ?。?br/>①玄奘到天竺學習佛學②吐蕃與唐朝“和同為一家”③日本多次派出使者來唐朝學習④馬可 波羅來中國經商.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A【知識點】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解析】【分析】題目給出的馬可 波羅來中國經商發生在元朝,與唐朝無關,據此所有含④的BCD三個選項.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了唐朝開放的交往.解答組合選擇題,排除法是比較好用的,一般題目排除一個即可獲取正確答案.10.以下有關唐朝與邊疆少數民族交往聯系的史實,敘述不確切的是( )A.唐太宗時在西突厥地區設置安西都護府B.唐太宗先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后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C.唐玄宗冊封過回鶻、粟末靺鞨的首領D.“和同為一家”是吐蕃贊普在給唐朝皇帝的上書中的話【答案】B【知識點】民族和睦與對外交流【解析】【分析】本題是一道是非式選擇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唐朝與邊疆少數民族交往的準確識記。依據已學知識可知,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的是唐中宗,故選B。【點評】考查和同為一家的相關知識。二、問答題11.列舉唐朝時對中外文化交流做出貢獻的歷史人物。(至少寫出兩例)【答案】鑒真東渡日本,傳播唐文化;玄奘西游天竺,寫成《大唐西域記》。【知識點】民族和睦與對外交流【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唐朝對外交往的代表人物。朝對外交往的代表人物有鑒真東渡日本,傳播唐文化;玄奘西游天竺,寫成《大唐西域記》。【點評】本題了解唐朝對外交流的代表人物三、材料分析題12.讀下面兩首詩,討論回答下列問題。(1)胡曾在《汴水》一詩中的觀點是什么?對此你有何認識?(2)皮日休在《汴河懷古》中的觀點是否符合史實?為什么?(3)隋朝開通大運河是好事還是壞事?對此,你是怎樣看待的?【答案】(1)胡曾的觀點是運河的開通導致隋朝的滅亡。認識:這種觀點是錯誤的。隋朝亡于隋揚帝的暴政.并非亡于運河本身。(2)皮日休的觀點是符合史實的。他不但指出了大運河在南北交通中的作用,肯定了隋場帝開通大運河的功績,同時也指出了巡游江都的腐化,作者看間題比較全面,辯證地認識問題,是正確的。(3)用“好”與“壞”來評價大運河的開通太片面了,上述皮日休的觀點是比較全面的。看問題的角度不同,當然有不同的結論。應該說“好”是看到了其主要方面。大運河開通后成為南北交通大動脈,大大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交流,也有利于國家統一,但在開鑿運河中,的確過度役使了民力,給勞動人民帶來沉重的有徭役負擔。【知識點】隋的興亡【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大運河的影響及正確評價大運河的開通。要求學生運用唯物主義的歷史觀點,從社會發展的長遠角度來評價大運河。胡曾的觀點是運河的開通導致隋朝的滅亡。認識:這種觀點是錯誤的。隋朝亡于隋揚帝的暴政.并非亡于運河本身。皮日休的觀點是符合史實的。他不但指出了大運河在南北交通中的作用,肯定了隋場帝開通大運河的功績,同時也指出了巡游江都的腐化,作者看間題比較全面,辯證地認識問題,是正確的。用“好”與“壞”來評價大運河的開通太片面了,上述皮日休的觀點是比較全面的??磫栴}的角度不同,當然有不同的結論。應該說“好”是看到了其主要方面。大運河開通后成為南北交通大動脈,大大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交流,也有利于國家統一,但在開鑿運河中,的確過度役使了民力,給勞動人民帶來沉重的有徭役負擔。【點評】本題掌握大運河的影響及正確評價大運河的開通13.(2016八上·鄞州期末)唐朝是中國古代繁榮與開放的朝代,它政策開明,經濟繁榮,文化發達,聲名遠播,是中國歷史上令人振奮的一段時期。請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探究題。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唐太宗材料二:貞觀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贊干布親自到柏海迎接公主?;氐酵罗?,他對親近的人說:“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國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為幸實多?!?br/>(1)材料一體現了唐太宗的什么思想?在這一思想指導下,唐太宗開創了一個繁榮與開放的時代,歷史上稱之為什么?(2)唐朝經濟繁榮,農業生產工具有很大改進。請你說出當時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產工具的名稱。(3)唐朝時期,國家體制也進行了創新,下圖的政治體制稱為什么?并將該圖表填寫完整。(4)吐蕃人是哪個少數民族的祖先?簡述這一事件造成的影響。(5)根據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請你概括兩點唐朝繁榮發展的原因。【答案】(1)以民為本的思想(或:認識到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貞觀之治(2)曲轅犁;筒車(3)三省六部制;①尚書??;②戶部(4)藏族;影響:對加強唐蕃友好和發展吐蕃經濟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5)原因:國家統一,社會安定;統治者大都重視發展生產;重視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開明的民族政策,民族關系友好;開放的對外政策等。【知識點】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民族和睦與對外交流;三省六部制【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唐太宗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一體現了唐太宗的以民為本的思想(或:認識到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在這一思想指導下,唐太宗開創了一個繁榮與開放的時代,歷史上稱之為貞觀之治。(2)本題考查的是開元盛世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唐朝經濟繁榮,農業生產工具有很大改進,開始廣泛使用曲轅犁和筒車。(3)本題考查的是三省六部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中所示制度為三省六部制,中書省負責替皇帝起草詔令,門下省負責對詔令的內容進行審核,尚書省下轄六部(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負責政令的執行。(4)本題考查的是文成公主入藏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文成公主入藏對加強唐蕃友好和發展吐蕃經濟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5)本題考查的是唐朝繁榮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唐朝繁榮發展的原因有:國家統一,社會安定;統治者大都重視發展生產;重視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開明的民族政策,民族關系友好;開放的對外政策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貞觀之治、開元盛世、三省六部制、文成公主入藏的識記。1 / 1人教版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上冊 第四單元 第二課 隋唐:開放革新的時代 同步練習一、單選題1.小明對如圖所示的工程和農具進行了研究.以下認識和思考正確的是( )A.都江堰在秦朝時修建,筒車是唐朝時發明B.都江堰是防洪灌溉工程,筒車是耕種工具C.它們反映了中國古代的“重農抑商”政策D.它們都促進了農業生產力的發展2.2013年4月,江蘇揚州發現了隋煬帝楊廣的陵墓。下列歷史事件與他有關的是( )①建立隋朝 ②設置進士科 ③下令開鑿大運河 ④開創“開元盛世”局面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③3.隋朝建立的時間是( ?。?br/>A.581年 B.587年 C.589年 D.618年4.(2018八上·浙江期中)唐朝是我國歷史上最繁榮與開放的朝代,它不僅有開放的對外政策,還有開明的民族政策。下列哪一歷史事件體現了“開明的民族政策” ( )A.遣唐使來華 B.鑒真東渡日本C.玄奘西游天竺 D.文成公主入藏5.詩歌作品被后人稱為“詩史”的詩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柳宗元6.下列敘述,不屬于隋朝滅亡的原因的是A.多次發動對外戰爭 B.酷虐殘暴的統治C.大興土木工程 D.國家財政困難,軍費不足7.在2014年6月召開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大運河與絲綢之路雙雙入選《世界遺產名錄》。歷史上,大運河開鑿于( )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元朝8.觀察下列在中國出土的唐代文物——貨幣,這些出土文物說明了( ?。?br/>A.唐代沒有統一的貨幣B.中國古代金幣、銀幣流通時間長范圍廣C.唐代中外貿易十分繁盛D.證明唐代日本、新羅與中國交往密切9.“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朝的特有文化氣派.以下能體現唐朝“有容乃大”的是( )①玄奘到天竺學習佛學②吐蕃與唐朝“和同為一家”③日本多次派出使者來唐朝學習④馬可 波羅來中國經商.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0.以下有關唐朝與邊疆少數民族交往聯系的史實,敘述不確切的是( )A.唐太宗時在西突厥地區設置安西都護府B.唐太宗先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后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C.唐玄宗冊封過回鶻、粟末靺鞨的首領D.“和同為一家”是吐蕃贊普在給唐朝皇帝的上書中的話二、問答題11.列舉唐朝時對中外文化交流做出貢獻的歷史人物。(至少寫出兩例)三、材料分析題12.讀下面兩首詩,討論回答下列問題。(1)胡曾在《汴水》一詩中的觀點是什么?對此你有何認識?(2)皮日休在《汴河懷古》中的觀點是否符合史實?為什么?(3)隋朝開通大運河是好事還是壞事?對此,你是怎樣看待的?13.(2016八上·鄞州期末)唐朝是中國古代繁榮與開放的朝代,它政策開明,經濟繁榮,文化發達,聲名遠播,是中國歷史上令人振奮的一段時期。請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探究題。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唐太宗材料二:貞觀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贊干布親自到柏海迎接公主?;氐酵罗螅麑τH近的人說:“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國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為幸實多。”(1)材料一體現了唐太宗的什么思想?在這一思想指導下,唐太宗開創了一個繁榮與開放的時代,歷史上稱之為什么?(2)唐朝經濟繁榮,農業生產工具有很大改進。請你說出當時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產工具的名稱。(3)唐朝時期,國家體制也進行了創新,下圖的政治體制稱為什么?并將該圖表填寫完整。(4)吐蕃人是哪個少數民族的祖先?簡述這一事件造成的影響。(5)根據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請你概括兩點唐朝繁榮發展的原因。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識點】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解析】【分析】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聞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唐朝農民創制的筒車是灌溉工具,利用水流自行灌溉,都促進了農業生產力的發展.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都江堰和筒車.掌握都江堰和筒車的相關知識.2.【答案】B【知識點】隋的興亡;科舉制的創立【解析】【分析】此題考查隋煬帝的主要事跡。1隋朝的建立是隋文帝楊廣,排除。4開元盛世是唐玄宗統治前期,排除。故而答案為B。【點評】了解隋煬帝的歷史功績。3.【答案】A【知識點】隋的興亡【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對于隋朝建立概況的識記。581年,北周外戚楊堅奪取政權,建立隋朝。589年,隋滅亡陳朝,統一全國。618年,唐朝建立。故而答案為A。【點評】了解隋朝建立時間。4.【答案】D【知識點】民族和睦與對外交流【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察唐朝的民族和睦與對外交流的相關知識。唐朝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積極發展與吐蕃族的友好關系,出現文成公主入藏和金城公主入藏。而鑒真東渡日本、玄奘西游天竺 、遣唐使來華都與開放的對外政策有關,與“開明的民族政策”無關。故本題的正確答案為D。【點評】理解唐朝開明的民族政策的知識。5.【答案】B【知識點】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唐代主要詩人的相關知識。D是唐宋八大家之一,A是詩仙,C的詩通俗易懂。B生活在唐由盛轉衰時期,他的詩反映時代特點,被后人稱為“詩史”,故答案為B。【點評】了解我國唐代的主要詩人。6.【答案】D【知識點】隋的興亡;貞觀之治【解析】【分析】隋煬帝統治時期,繼承了開皇之治盛世局面的基礎,社會經濟繁榮。國家財政困難,軍費不足與歷史實際不符,不是隋朝滅亡的原因,故選D。【點評】此題較為簡單,識記基礎知識點 。7.【答案】B【知識點】隋的興亡【解析】【分析】本題考查隋朝大運河的相關史實。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治,隋煬帝從605年開始開通了一條縱貫南北的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余杭,全長兩千余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故選B項。【點評】掌握隋朝大運河的相關史實。8.【答案】C【知識點】民族和睦與對外交流【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唐朝對外交流密切的認識,根據題干唐朝出圖土的大量的大食金幣,波斯撒珊銀幣和東羅馬金幣來看,唐朝時期和大食,波斯和東羅馬國家的貿易往來非常頻繁,體現了唐朝的中外貿易十分繁盛,A,B,D不符合題意,本題選C。【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察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能力,唐朝時期,政治清明,文化發達,民族關系和諧,對外交往繁盛,對于唐朝時期和外國的關系,同學們要注意識記和掌握。9.【答案】A【知識點】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解析】【分析】題目給出的馬可 波羅來中國經商發生在元朝,與唐朝無關,據此所有含④的BCD三個選項.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了唐朝開放的交往.解答組合選擇題,排除法是比較好用的,一般題目排除一個即可獲取正確答案.10.【答案】B【知識點】民族和睦與對外交流【解析】【分析】本題是一道是非式選擇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唐朝與邊疆少數民族交往的準確識記。依據已學知識可知,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的是唐中宗,故選B。【點評】考查和同為一家的相關知識。11.【答案】鑒真東渡日本,傳播唐文化;玄奘西游天竺,寫成《大唐西域記》。【知識點】民族和睦與對外交流【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唐朝對外交往的代表人物。朝對外交往的代表人物有鑒真東渡日本,傳播唐文化;玄奘西游天竺,寫成《大唐西域記》。【點評】本題了解唐朝對外交流的代表人物12.【答案】(1)胡曾的觀點是運河的開通導致隋朝的滅亡。認識:這種觀點是錯誤的。隋朝亡于隋揚帝的暴政.并非亡于運河本身。(2)皮日休的觀點是符合史實的。他不但指出了大運河在南北交通中的作用,肯定了隋場帝開通大運河的功績,同時也指出了巡游江都的腐化,作者看間題比較全面,辯證地認識問題,是正確的。(3)用“好”與“壞”來評價大運河的開通太片面了,上述皮日休的觀點是比較全面的。看問題的角度不同,當然有不同的結論。應該說“好”是看到了其主要方面。大運河開通后成為南北交通大動脈,大大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交流,也有利于國家統一,但在開鑿運河中,的確過度役使了民力,給勞動人民帶來沉重的有徭役負擔。【知識點】隋的興亡【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大運河的影響及正確評價大運河的開通。要求學生運用唯物主義的歷史觀點,從社會發展的長遠角度來評價大運河。胡曾的觀點是運河的開通導致隋朝的滅亡。認識:這種觀點是錯誤的。隋朝亡于隋揚帝的暴政.并非亡于運河本身。皮日休的觀點是符合史實的。他不但指出了大運河在南北交通中的作用,肯定了隋場帝開通大運河的功績,同時也指出了巡游江都的腐化,作者看間題比較全面,辯證地認識問題,是正確的。用“好”與“壞”來評價大運河的開通太片面了,上述皮日休的觀點是比較全面的??磫栴}的角度不同,當然有不同的結論。應該說“好”是看到了其主要方面。大運河開通后成為南北交通大動脈,大大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交流,也有利于國家統一,但在開鑿運河中,的確過度役使了民力,給勞動人民帶來沉重的有徭役負擔。【點評】本題掌握大運河的影響及正確評價大運河的開通13.【答案】(1)以民為本的思想(或:認識到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貞觀之治(2)曲轅犁;筒車(3)三省六部制;①尚書??;②戶部(4)藏族;影響:對加強唐蕃友好和發展吐蕃經濟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5)原因:國家統一,社會安定;統治者大都重視發展生產;重視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開明的民族政策,民族關系友好;開放的對外政策等。【知識點】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民族和睦與對外交流;三省六部制【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唐太宗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一體現了唐太宗的以民為本的思想(或:認識到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在這一思想指導下,唐太宗開創了一個繁榮與開放的時代,歷史上稱之為貞觀之治。(2)本題考查的是開元盛世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唐朝經濟繁榮,農業生產工具有很大改進,開始廣泛使用曲轅犁和筒車。(3)本題考查的是三省六部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中所示制度為三省六部制,中書省負責替皇帝起草詔令,門下省負責對詔令的內容進行審核,尚書省下轄六部(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負責政令的執行。(4)本題考查的是文成公主入藏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文成公主入藏對加強唐蕃友好和發展吐蕃經濟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5)本題考查的是唐朝繁榮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唐朝繁榮發展的原因有:國家統一,社會安定;統治者大都重視發展生產;重視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開明的民族政策,民族關系友好;開放的對外政策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貞觀之治、開元盛世、三省六部制、文成公主入藏的識記。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上冊 第四單元 第二課 隋唐:開放革新的時代 同步練習(學生版).docx 人教版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上冊 第四單元 第二課 隋唐:開放革新的時代 同步練習(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