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歷社八上4.2.4《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同步試卷
一、單選題
1.下圖拓片(局部)的實物出現于唐朝,其出現可驗證當時已有( ?。?br/>A.雕版印刷術 B.活字印刷術 C.造紙術 D.雕塑藝術
【答案】A
【知識點】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
【解析】【分析】隋唐時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經、日歷、詩集?,F收藏在英國倫敦博物館的唐咸通九年(868)印制的《金剛經》,是現存最早的標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仔細觀察圖片可知,拓片(局部)的實物是唐朝的《金剛經》,其出現可驗證當時已有雕版印刷術。
A項雕版印刷術出現于唐朝,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金剛經》拓片為依托,考查雕版印刷術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2.2006年2月13日,享譽海內外的著名科學家王選教授逝世,他的主要貢獻是發明了計算機漢字激光照排技術。而在唐朝,最先進的印刷手段是雕版印刷,下列屬目前世界上現存最早期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的是( ?。?br/>A.《唐本草》 B.《金剛經》
C.《黃帝內經》 D.《千金方》
【答案】B
【知識點】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影響深遠的宋元科技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隋唐文化中的雕版印刷術的史實,唐朝印制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題目中的關鍵信息是“在唐朝,最先進的印刷手段是雕版印刷,下列屬目前世界上現存最早期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的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正確選項為B。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基礎知識,檢查學生對基本知識點的掌握程度,難度不大。
3.(2018八上·浙江期中)現存世界上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br/>A.《天方夜譚》 B.《金剛經》
C.《大唐西域記》 D.《圣經》
【答案】B
【知識點】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于唐代科技成就概況的認知。A是阿拉伯帝國的文學作品,所以是錯誤的。D為基督教經典,也是錯誤的。根據教材記載“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可知答案為B。
【點評】掌握唐代科技成就的概況。
4.《天工開物》中記載“(成分)以消石(硝石)、硫磺為主,草木灰為輔。消性至陰,硫性至陽,陰陽兩神物相遇與無隙可容之中,其出也,人物膺(承受)之,魂散而魄齏粉(粉身碎骨)”。文中提到的是( ?。?br/>A.造紙術 B.火藥 C.指南針 D.印刷術
【答案】B
【知識點】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火藥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以硝石、硫磺為主,草木灰為輔。......其出也,人物膺之,魂驚而魄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是煉制火藥的方法。火藥是我國古代煉丹家發明的。唐朝中期的書籍里,有火藥的配方記載,唐朝末年開始運用于軍事。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火藥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5.如圖,人們認為煙火就是噴氣式火箭的前身,中國是航天技術的故鄉。這一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 ?。?br/>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答案】B
【知識點】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我國古代航天夢想的認識,根據所學知識,火藥發明以后,很快被用于軍事斗爭之中。從目前的史料來看,最早使用火藥武器是唐天祐元年(公元904年)。當時,地方割據勢力在互相攻伐中,曾使用“飛火”攻城?!帮w火”就是火箭類火器,火箭類火器是在箭頭上附著炸藥包,點燃引信,用弓弩發射出去,燒較遠距離的目的物。因此中國航天技術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本題選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能力,四大發明是我國古代偉大的發明,也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中國的四大發明對中國乃至世界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也是考試命題的重點,希望同學們對四大發明的出現以及影響認真的學習。
6.“飛火”的出現,表明唐朝末年( ?。?br/>A.火藥剛剛出現 B.雕版印刷技術出現
C.火藥開始運用于軍事 D.造紙術發明
【答案】C
【知識點】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火藥的運用。火藥是我國古代煉丹家發明的,唐朝末年,火藥開始用于軍事上,宋元時期,火藥武器廣泛用于戰爭?!帮w火”的出現,表明唐朝末年火藥開始運用于軍事。故選C。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火藥發明運用的識記。
7.唐朝詩歌流傳下來的有( ?。?br/>A.2萬多首 B.3萬多首 C.4萬多首 D.5萬多首
【答案】D
【知識點】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于唐代詩歌創作概況的了解。根據教材所寫“今天,我們依然能讀到唐朝兩千多位詩人的近五萬首詩歌?!笨芍?,答案為D。
【點評】了解唐代詩歌創作的概況。
8.2018年中央電視臺《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節目帶動全民分享詩詞之美,感受詩詞之趣。節目如問其詩飄逸灑脫,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情懷的唐代詩人是誰?你的回答將是( ?。?br/>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蘇軾
【答案】A
【知識點】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
【解析】【分析】唐代影響最大、成就最高的詩人當推李白、杜甫和白居易。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他的詩氣勢磅礴,豪邁奔放,感情熱烈,想象豐富,語言清新明快,意境奇妙,語言輕快,人們稱他為“詩仙”。A符合題意,BCD均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以2016年中央電視臺《中國詩詞大會》節目帶動全民分享詩詞之美為切入點,主要考查“詩仙”李白。
9.古人云“棋琴書畫詩酒茶”,可見自古以來“詩酒”就不分家。中國古代“自稱臣是酒中仙”的詩人是( ?。?br/>A.杜康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答案】B
【知識點】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唐代主要詩人的相關知識。A為用糧食釀酒的鼻祖,不是詩人;D詩通俗易懂,C為詩圣;B為詩仙,性格豪放,根據題干中所寫“酒中仙”以及“詩人”,可知答案為B。
【點評】了解唐代的主要詩人的概況。
10.(2019八上·江山期中)唐代是我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涌現出大批杰出詩人,“詩仙”和“詩圣”分別是( ?。?br/>A.李白、杜甫 B.杜甫、李白 C.李白、王維 D.李白、蘇軾
【答案】A
【知識點】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李白的詩氣勢磅礴,豪邁奔放,感情熱烈,想象豐富,語言清新明快,意境奇妙,語言輕快,人們稱他為“詩仙”;杜甫的詩感情真摯,筆觸細膩,風格雄渾,語言精練凝重,被后人尊為“詩圣”。
A項李白、杜甫分別被稱為“詩仙”和“詩圣”,符合題意;
BCD三項均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唐代的文學藝術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對知識的識記。
11.他的詩將個人遭遇與國家和人民的命運聯系在一起,憂國憂民,反映了社會現實生活,折射出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他是大詩人(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商隱
【答案】B
【知識點】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
【解析】【分析】杜甫的詩將個人遭遇與國家和人民的命運聯系在一起,憂國憂民,反映了社會現實生活,折射出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故答案為B。
【點評】考查唐朝詩人的相關知識。
12.下列關于杜甫的說法正確的有( )
①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年代
②他的詩多反映復雜動蕩的歷史年代,因而被后人稱為“詩史”
③他最著名的詩篇就是“三吏”和《長恨歌》
④由于他的創作表現出高超的藝術技巧,人們稱他為“詩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答案】A
【知識點】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唐代詩人杜甫的了解。3中《長恨歌》為白居易所寫,所以是錯誤的。4中詩仙為李白,并非杜甫,所以是錯誤的。根據題干中關鍵詞“正確”一詞可排除3和4,故答案為A。
【點評】了解唐代詩人杜甫的概況。
13.白居易的“胡旋女,胡旋女……弦鼓一聲雙袖舉,回雪顠顠轉蓬舞”,這說明唐朝音樂具有( )
A.西域特點 B.宗教特色
C.氣勢恢宏的特點 D.優美和諧的特點。
【答案】A
【知識點】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
【解析】【分析】這是基礎題,需要學生有較好的知識積累,“胡旋女,胡旋女”說明唐朝音樂具有西域特點。
【點評】考查唐朝音樂藝術。
14.“胡商云集長安城”“漢戴胡帽,胡戴漢帽”“胡餅、胡樂、胡舞盛行”,這些話描述的朝代是( ?。?br/>A.北魏 B.北宋 C.東漢 D.唐朝
【答案】D
【知識點】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唐代的社會生活特點。題干中提到的“胡”即少數民族,這些史料共同體現了社會生活中多民族整合的特點,這恰是唐朝的社會生活特點,故答案為D。
【點評】理解唐代的社會生活特點。
15.下列能反映唐代社會生活和諧的詩句是( )
A.回鶻衣裝回鶻馬,就中偏稱小腰身
B.劍外忽聞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C.朱門灑肉臭,路有凍死骨
D.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奪人衣作地衣
【答案】A
【知識點】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于唐代詩歌作品的了解。A句是花蕊夫人的《宮詞》中的詩句,原詩是:“明朝臘月官家出,隨駕先須點內人?;佞X衣裝回鶻馬,就中偏稱小腰身?!被佞X是維吾爾族的祖先,8世紀中期,唐玄宗封其首領為懷仁可汗,雙方關系友好,回鶻人到唐朝經商的很多,長安、洛陽的漢人也喜歡穿回鶻服裝,故選A。
【點評】了解我國唐代的詩歌作品。
16.唐代社會出現中西互通和胡漢交融的特點,主要是因為統治者實現了( )
A.閉關鎖國政策 B.無為而治政策
C.公平選拔人才政策 D.對外開放政策
【答案】D
【知識點】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于唐代社會生活特點的理解。A是明清時期對外政策,B是漢高祖劉邦采取的政策,C是科舉制度,都不對。唐代采取對外開放的政策,積極同世界各國交往,整個社會容納百川、博大開放,故正確答案為D。
【點評】理解唐代社會生活特點產生的原因。
17.“唐朝時期的一些婦女受過文學、音樂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騎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動。”上述內容最能說明唐朝的( )
A.對外關系 B.社會風氣 C.藝術水平 D.民族交往
【答案】B
【知識點】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
【解析】【分析】據題干“唐朝一些婦女受過文學、音樂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騎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動”可知,題干說明唐朝的社會風氣開放活潑。B項社會風氣,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盛唐的社會氣象及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
18.唐朝時期社會風氣的特點是( )
A.開放、兼容并包 B.封閉、保守
C.完全模仿北方少數民族 D.完全模仿周邊國家
【答案】A
【知識點】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
【解析】【分析】唐朝民族關系開明,對外交往開放,當時唐朝與連續各民族及世界上很多國家交往頻繁,相互影響,盛唐從習俗風尚到思想文化都體現出胡漢交融和中西貫通的特點,所以A選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此題要注意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易錯點是對基礎知識理解不準確,造成回答錯誤。解題技巧是平時加強對基礎知識的理解記憶。
19.唐朝文化繁榮的根本原因在于( ?。?br/>A.唐朝社會經濟的發展 B.前代的基礎
C.中外社會經濟文化的交流 D.人民的創造
【答案】A
【知識點】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朝時期的經濟繁榮,出現了貞觀之治等盛世局面,因此唐朝時期的社會風氣比較開放,社會充滿活力,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文化繁榮的局面,唐朝成為中國歷史上詩歌創作的黃金時期。故A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盛唐氣象的相關知識。解題關鍵是對唐朝經濟繁榮促進唐朝文化的繁榮的掌握。
二、材料分析題
2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1)李白被尊稱為什么?他的詩歌特點是什么?
(2)詩中“天子”是誰?
【答案】(1)詩仙。豪邁奔放,清新飄逸,急象豐富,意境奇妙。
(2)唐玄宗。
【知識點】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李白及其文學成就。材料中提到“酒中仙”,指的應是詩仙李白。李白的詩歌特點豪邁奔放,清新飄逸,急象豐富,意境奇妙。李白是唐玄宗時期的人,
【點評】本題掌握李白及其文學成就
21.讀唐詩,品興衰。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杜甫《憶昔》
材料二: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杜甫《春望》
(1)材料一與材料二各反映了唐朝哪一時期的景象?
(2)對比材料一、材料二的內容,指出杜甫生活的時代。
(3)通過這兩首唐詩,你認為詩歌創作的源頭是什么?
【答案】(1)材料一反映的是“開元盛世”的盛世景象,材料二反映的是“安史之 亂”的亂世景象。·
(2)杜甫生括在唐朝由盛轉衰的年代。
(3)現實生活和詩人的經歷。
【知識點】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詩圣杜甫的作品特點,并要求學生從其作品中認識唐朝的社會現實。材料一“憶昔開元全盛日”是反映的是“開元盛世”的盛世景象,材料二“國破山河在“是反映的是“安史之 亂”的亂世景象。杜甫生括在唐朝由盛轉衰的年代。詩歌創作的源頭是現實生薈舌和詩人的經歷。
【點評】掌握詩圣杜甫的作品特點,并從其作品中認識唐朝的社會現實
1 / 1歷社八上4.2.4《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同步試卷
一、單選題
1.下圖拓片(局部)的實物出現于唐朝,其出現可驗證當時已有( )
A.雕版印刷術 B.活字印刷術 C.造紙術 D.雕塑藝術
2.2006年2月13日,享譽海內外的著名科學家王選教授逝世,他的主要貢獻是發明了計算機漢字激光照排技術。而在唐朝,最先進的印刷手段是雕版印刷,下列屬目前世界上現存最早期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的是( ?。?br/>A.《唐本草》 B.《金剛經》
C.《黃帝內經》 D.《千金方》
3.(2018八上·浙江期中)現存世界上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
A.《天方夜譚》 B.《金剛經》
C.《大唐西域記》 D.《圣經》
4.《天工開物》中記載“(成分)以消石(硝石)、硫磺為主,草木灰為輔。消性至陰,硫性至陽,陰陽兩神物相遇與無隙可容之中,其出也,人物膺(承受)之,魂散而魄齏粉(粉身碎骨)”。文中提到的是( ?。?br/>A.造紙術 B.火藥 C.指南針 D.印刷術
5.如圖,人們認為煙火就是噴氣式火箭的前身,中國是航天技術的故鄉。這一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 ?。?br/>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6.“飛火”的出現,表明唐朝末年( )
A.火藥剛剛出現 B.雕版印刷技術出現
C.火藥開始運用于軍事 D.造紙術發明
7.唐朝詩歌流傳下來的有( ?。?br/>A.2萬多首 B.3萬多首 C.4萬多首 D.5萬多首
8.2018年中央電視臺《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節目帶動全民分享詩詞之美,感受詩詞之趣。節目如問其詩飄逸灑脫,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情懷的唐代詩人是誰?你的回答將是( ?。?br/>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蘇軾
9.古人云“棋琴書畫詩酒茶”,可見自古以來“詩酒”就不分家。中國古代“自稱臣是酒中仙”的詩人是( )
A.杜康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10.(2019八上·江山期中)唐代是我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涌現出大批杰出詩人,“詩仙”和“詩圣”分別是( ?。?br/>A.李白、杜甫 B.杜甫、李白 C.李白、王維 D.李白、蘇軾
11.他的詩將個人遭遇與國家和人民的命運聯系在一起,憂國憂民,反映了社會現實生活,折射出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他是大詩人( ?。?br/>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商隱
12.下列關于杜甫的說法正確的有( ?。?br/>①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年代
②他的詩多反映復雜動蕩的歷史年代,因而被后人稱為“詩史”
③他最著名的詩篇就是“三吏”和《長恨歌》
④由于他的創作表現出高超的藝術技巧,人們稱他為“詩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3.白居易的“胡旋女,胡旋女……弦鼓一聲雙袖舉,回雪顠顠轉蓬舞”,這說明唐朝音樂具有( ?。?br/>A.西域特點 B.宗教特色
C.氣勢恢宏的特點 D.優美和諧的特點。
14.“胡商云集長安城”“漢戴胡帽,胡戴漢帽”“胡餅、胡樂、胡舞盛行”,這些話描述的朝代是( ?。?br/>A.北魏 B.北宋 C.東漢 D.唐朝
15.下列能反映唐代社會生活和諧的詩句是( )
A.回鶻衣裝回鶻馬,就中偏稱小腰身
B.劍外忽聞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C.朱門灑肉臭,路有凍死骨
D.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奪人衣作地衣
16.唐代社會出現中西互通和胡漢交融的特點,主要是因為統治者實現了( ?。?br/>A.閉關鎖國政策 B.無為而治政策
C.公平選拔人才政策 D.對外開放政策
17.“唐朝時期的一些婦女受過文學、音樂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騎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動?!鄙鲜鰞热葑钅苷f明唐朝的( )
A.對外關系 B.社會風氣 C.藝術水平 D.民族交往
18.唐朝時期社會風氣的特點是( ?。?br/>A.開放、兼容并包 B.封閉、保守
C.完全模仿北方少數民族 D.完全模仿周邊國家
19.唐朝文化繁榮的根本原因在于( ?。?br/>A.唐朝社會經濟的發展 B.前代的基礎
C.中外社會經濟文化的交流 D.人民的創造
二、材料分析題
2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1)李白被尊稱為什么?他的詩歌特點是什么?
(2)詩中“天子”是誰?
21.讀唐詩,品興衰。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杜甫《憶昔》
材料二: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杜甫《春望》
(1)材料一與材料二各反映了唐朝哪一時期的景象?
(2)對比材料一、材料二的內容,指出杜甫生活的時代。
(3)通過這兩首唐詩,你認為詩歌創作的源頭是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識點】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
【解析】【分析】隋唐時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經、日歷、詩集?,F收藏在英國倫敦博物館的唐咸通九年(868)印制的《金剛經》,是現存最早的標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仔細觀察圖片可知,拓片(局部)的實物是唐朝的《金剛經》,其出現可驗證當時已有雕版印刷術。
A項雕版印刷術出現于唐朝,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金剛經》拓片為依托,考查雕版印刷術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2.【答案】B
【知識點】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影響深遠的宋元科技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隋唐文化中的雕版印刷術的史實,唐朝印制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題目中的關鍵信息是“在唐朝,最先進的印刷手段是雕版印刷,下列屬目前世界上現存最早期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的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正確選項為B。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基礎知識,檢查學生對基本知識點的掌握程度,難度不大。
3.【答案】B
【知識點】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于唐代科技成就概況的認知。A是阿拉伯帝國的文學作品,所以是錯誤的。D為基督教經典,也是錯誤的。根據教材記載“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可知答案為B。
【點評】掌握唐代科技成就的概況。
4.【答案】B
【知識點】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火藥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以硝石、硫磺為主,草木灰為輔。......其出也,人物膺之,魂驚而魄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是煉制火藥的方法。火藥是我國古代煉丹家發明的。唐朝中期的書籍里,有火藥的配方記載,唐朝末年開始運用于軍事。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火藥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5.【答案】B
【知識點】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我國古代航天夢想的認識,根據所學知識,火藥發明以后,很快被用于軍事斗爭之中。從目前的史料來看,最早使用火藥武器是唐天祐元年(公元904年)。當時,地方割據勢力在互相攻伐中,曾使用“飛火”攻城?!帮w火”就是火箭類火器,火箭類火器是在箭頭上附著炸藥包,點燃引信,用弓弩發射出去,燒較遠距離的目的物。因此中國航天技術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本題選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能力,四大發明是我國古代偉大的發明,也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中國的四大發明對中國乃至世界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也是考試命題的重點,希望同學們對四大發明的出現以及影響認真的學習。
6.【答案】C
【知識點】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火藥的運用。火藥是我國古代煉丹家發明的,唐朝末年,火藥開始用于軍事上,宋元時期,火藥武器廣泛用于戰爭?!帮w火”的出現,表明唐朝末年火藥開始運用于軍事。故選C。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火藥發明運用的識記。
7.【答案】D
【知識點】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于唐代詩歌創作概況的了解。根據教材所寫“今天,我們依然能讀到唐朝兩千多位詩人的近五萬首詩歌。”可知,答案為D。
【點評】了解唐代詩歌創作的概況。
8.【答案】A
【知識點】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
【解析】【分析】唐代影響最大、成就最高的詩人當推李白、杜甫和白居易。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他的詩氣勢磅礴,豪邁奔放,感情熱烈,想象豐富,語言清新明快,意境奇妙,語言輕快,人們稱他為“詩仙”。A符合題意,BCD均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以2016年中央電視臺《中國詩詞大會》節目帶動全民分享詩詞之美為切入點,主要考查“詩仙”李白。
9.【答案】B
【知識點】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唐代主要詩人的相關知識。A為用糧食釀酒的鼻祖,不是詩人;D詩通俗易懂,C為詩圣;B為詩仙,性格豪放,根據題干中所寫“酒中仙”以及“詩人”,可知答案為B。
【點評】了解唐代的主要詩人的概況。
10.【答案】A
【知識點】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李白的詩氣勢磅礴,豪邁奔放,感情熱烈,想象豐富,語言清新明快,意境奇妙,語言輕快,人們稱他為“詩仙”;杜甫的詩感情真摯,筆觸細膩,風格雄渾,語言精練凝重,被后人尊為“詩圣”。
A項李白、杜甫分別被稱為“詩仙”和“詩圣”,符合題意;
BCD三項均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唐代的文學藝術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對知識的識記。
11.【答案】B
【知識點】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
【解析】【分析】杜甫的詩將個人遭遇與國家和人民的命運聯系在一起,憂國憂民,反映了社會現實生活,折射出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故答案為B。
【點評】考查唐朝詩人的相關知識。
12.【答案】A
【知識點】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唐代詩人杜甫的了解。3中《長恨歌》為白居易所寫,所以是錯誤的。4中詩仙為李白,并非杜甫,所以是錯誤的。根據題干中關鍵詞“正確”一詞可排除3和4,故答案為A。
【點評】了解唐代詩人杜甫的概況。
13.【答案】A
【知識點】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
【解析】【分析】這是基礎題,需要學生有較好的知識積累,“胡旋女,胡旋女”說明唐朝音樂具有西域特點。
【點評】考查唐朝音樂藝術。
14.【答案】D
【知識點】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唐代的社會生活特點。題干中提到的“胡”即少數民族,這些史料共同體現了社會生活中多民族整合的特點,這恰是唐朝的社會生活特點,故答案為D。
【點評】理解唐代的社會生活特點。
15.【答案】A
【知識點】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于唐代詩歌作品的了解。A句是花蕊夫人的《宮詞》中的詩句,原詩是:“明朝臘月官家出,隨駕先須點內人?;佞X衣裝回鶻馬,就中偏稱小腰身。”回鶻是維吾爾族的祖先,8世紀中期,唐玄宗封其首領為懷仁可汗,雙方關系友好,回鶻人到唐朝經商的很多,長安、洛陽的漢人也喜歡穿回鶻服裝,故選A。
【點評】了解我國唐代的詩歌作品。
16.【答案】D
【知識點】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于唐代社會生活特點的理解。A是明清時期對外政策,B是漢高祖劉邦采取的政策,C是科舉制度,都不對。唐代采取對外開放的政策,積極同世界各國交往,整個社會容納百川、博大開放,故正確答案為D。
【點評】理解唐代社會生活特點產生的原因。
17.【答案】B
【知識點】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
【解析】【分析】據題干“唐朝一些婦女受過文學、音樂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騎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動”可知,題干說明唐朝的社會風氣開放活潑。B項社會風氣,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盛唐的社會氣象及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
18.【答案】A
【知識點】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
【解析】【分析】唐朝民族關系開明,對外交往開放,當時唐朝與連續各民族及世界上很多國家交往頻繁,相互影響,盛唐從習俗風尚到思想文化都體現出胡漢交融和中西貫通的特點,所以A選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此題要注意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易錯點是對基礎知識理解不準確,造成回答錯誤。解題技巧是平時加強對基礎知識的理解記憶。
19.【答案】A
【知識點】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朝時期的經濟繁榮,出現了貞觀之治等盛世局面,因此唐朝時期的社會風氣比較開放,社會充滿活力,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文化繁榮的局面,唐朝成為中國歷史上詩歌創作的黃金時期。故A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盛唐氣象的相關知識。解題關鍵是對唐朝經濟繁榮促進唐朝文化的繁榮的掌握。
20.【答案】(1)詩仙。豪邁奔放,清新飄逸,急象豐富,意境奇妙。
(2)唐玄宗。
【知識點】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李白及其文學成就。材料中提到“酒中仙”,指的應是詩仙李白。李白的詩歌特點豪邁奔放,清新飄逸,急象豐富,意境奇妙。李白是唐玄宗時期的人,
【點評】本題掌握李白及其文學成就
21.【答案】(1)材料一反映的是“開元盛世”的盛世景象,材料二反映的是“安史之 亂”的亂世景象?!?br/>(2)杜甫生括在唐朝由盛轉衰的年代。
(3)現實生活和詩人的經歷。
【知識點】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詩圣杜甫的作品特點,并要求學生從其作品中認識唐朝的社會現實。材料一“憶昔開元全盛日”是反映的是“開元盛世”的盛世景象,材料二“國破山河在“是反映的是“安史之 亂”的亂世景象。杜甫生括在唐朝由盛轉衰的年代。詩歌創作的源頭是現實生薈舌和詩人的經歷。
【點評】掌握詩圣杜甫的作品特點,并從其作品中認識唐朝的社會現實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