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節 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描述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過程及特點;通過調查和查閱資料,培養學生收集、整理和分析資料的能力;2.過程與方法通過比較分析蝌蚪與魚的相似之處,認識兩棲動物生殖發育過程受到水的束縛;比較蝌蚪和成蛙的不同之處,認識青蛙的變態發育;通過調查實踐活動和資料分析,關注生物的生殖和發育與環境的相互關系。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生調查身邊的兩棲動物數量的變化,以及導致這一變化的原因,培養學生保護環境,關注環境變化的意識,增加保護我國生態環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教學重點和難點:1、重點:青蛙的生殖過程和發育特點2、難點:早期蝌蚪與成蛙在外部形態上的不同點。課前準備:教師:準備青蛙發育的過程錄像片或標本,其他兩棲動物的圖片或錄像帶。學生:調查身邊的兩棲動物數量的變化及其原因。參考課時:1課時 教學策略:創設情景---觀察思考----分析討論---歸納總結----得出結論教學過程: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1、青蛙的生殖和發育水中受精,水中發育:幼體和成體在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上有很大的差異,為變態發育。卵----蝌蚪----青蛙蝌蚪:像一條小魚,用鰓呼吸。青蛙:成體既能生活在陸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膚輔助呼吸。 兩棲動物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既能生活在陸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膚輔助呼吸。2、兩棲動物的生殖發育與環境環境影響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青蛙的生殖發育離不開水;可都必須生活在水中。兩棲動物可能是由魚類進化來的。 激情、質疑激發興趣表述交流補充說明認真觀察表述交流補充說明得出結論闡述觀點說明道理表述交流補充說明得出結論進一步明確鞏固新知 創設情景:“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分析在什么環境條件下能聽到蛙的鳴叫?蛙的鳴叫意味著什么?導入新課。媒體播放:青蛙生殖發育的過程。引導學生認真觀察青蛙生殖發育過程的特點。問題:1、青蛙都能鳴叫嗎?2、雌雄蛙的抱對對生殖有什么意義?3、青蛙的受精發育過程在什么環境中進行?4、青蛙的幼體和成體在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上有沒有差異? 質疑:青蛙、揚子鱷、龜都是兩棲動物嗎? 點撥指導 得出結論 質疑:青蛙的生殖和發育與環境有關嗎?指導學生進行資料分析解釋說明 知識回顧感悟與收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