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中考復習要點第八單元 科學技術和文化第20課 第三次科技革命1、開始興起時間:20世紀四五十年代,在世界范圍內開始了第三次科技革命。 2、標志:主要是在原子能、航天技術、電子技術、生物工程等領域展開。3、主要成就:1942年,美國建成世界上第一個原子反應堆。1945年,美國成功試爆第一顆原子彈。原子能成為一種新能源。 1946年,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在美國問世,70年代以來微型計算機迅速發展。計算機的應用對人類社會生活生產產生了重大影響。1957年,蘇聯人造衛星上天。1961年蘇聯宇宙飛船載人太空飛行。1969年,美國把人送上了月球。現在人類已在太空從事科學實驗。70年代,生物工程形成,基因工程又稱遺傳工程是其中的核心技術;現在,人類已經成功掌握了克隆技術。 第三次科技革命還在海洋工程技術、新材料技術等領域不斷取得進展。5、電子計算機是現代信息技術的核心。6、特點:第三次科技革命與前兩次工業革命相比,最突出的特點是技術革命群體化、科技社會化和發展進程高速化。 7、第三次科技革命影響:(1)使人類由工業社會進入信息社會,信息社會到來的時代稱為知識經濟時代。20世紀晚期,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和軟件產業的興起,是知識經濟開始形成的標志。(2)進一步擴大了國家之間的經濟差距,國際經濟格局得到調整。許多國家都把發展科技作為增強國力和提高民族競爭力的重要戰略決策。(3)大批新型產業興起,人類生活得到改善。(4)局限性:科技發展帶來環境污染、軍備競賽等問題,對人類造成嚴重威脅,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解決。第21課 現代文學、藝術、體育的主要成就一、文學:揭露和批判資本主義社會中丑惡的代表作有法國羅曼羅蘭的長篇小說《約翰.克利斯朵夫》和美國德萊塞的長篇小說《美國的悲劇》 等。現代派文學,側重于表現歐美社會中被扭曲的人的危機意識,自我追求和“異化”現象,代表作有奧地利卡夫卡的《變形記》,美國海明威的《老人與海》等。蘇聯文學:高爾基是蘇聯文學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有《母親》等。肖洛霍夫的長篇小說《靜靜的頓河》、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都是蘇聯文學的代表作品。二、美術:現代美術史上最有成就的畫家是西班牙的畢加索,他的名作有《格爾尼卡》和《和平鴿》 等。珂勒惠支:德國女畫家,為工農大眾而創作,對中國版畫藝術產生過重大影響。三、音樂: 擁有聽眾最多的是爵士樂.搖滾樂及電影歌曲等為代表的流行音樂。出現了一代巨星 “貓王”和鮑勃.迪倫以及甲殼蟲樂隊。四、電影和電視:蘇聯電影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印度是電影多產國之一。美國的好萊塢成為世界著名影城,奧斯卡金像獎成為世界最有名的電影獎。獲過此獎的有:美國的《亂世佳人》、《魂斷藍橋》、《泰坦尼克號》。蘇聯的《莫斯科不相信眼淚》。看電視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內容之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