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考生物二輪熱點專題1種子種子的結構 根據種子成熟時是否有胚乳,將種子分成兩類:1.有胚乳種子:由種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組成。這類種子在種子萌發的前期所需要的營養物質主要來自胚乳,如小麥、水稻、玉米。2.無胚乳種子:由種皮和胚兩部分組成。這類種子萌發的前期所需要的營養物質主要來自子葉,如花生、黃豆、向日葵。種子成熟時的物質變化以及儲藏條件1.物質變化可溶性糖合成淀粉、轉化為脂肪等,干重增加,自由水減少。2.種子儲藏的最適條件干燥、低溫和低氧。說明:(1)如果濕度大,溫度高,種子內儲藏的有機養料將會通過種子的呼吸作用而大量消耗。完全干燥的種子也不利于儲藏,因為這樣會使種子的生命活動完全停止,所以,一般種子在儲藏時,含水量有一個安全系數。(2)儲藏種子的倉庫必須保持干燥通風,使種子呼吸時產生的熱量和水分及時散失。1 種子儲藏時可采取密封保存或低溫保存的方法。下列分析中不正確的是 ( D )A.密封保存和低溫保存都能抑制種子內有機物的分解B.密封保存會導致種子細胞缺氧,抑制有氧呼吸C.低溫保存能降低種子細胞內酶的活性D.密封保存能避免水分過分蒸發使種子細胞失活[解析] 低溫、低氧條件下,細胞呼吸速率低,有機物分解慢,A正確;密封保存,容器內氧氣濃度低,有氧呼吸速率低,B正確;低溫抑制酶的活性,使細胞呼吸速率減慢,C正確;種子應保存在干燥的環境中,密封保存的目的不是避免水分過分蒸發,D錯誤。2 有些作物的種子入庫前需要經過風干處理。與風干前相比,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C )A.風干種子中有機物的消耗減慢B.風干種子上微生物不易生長繁殖C.風干種子中細胞呼吸作用的強度高D.風干種子中結合水與自由水的比值大[解析] 風干種子中自由水含量減少,新陳代謝減慢,呼吸作用減弱,A、D項正確,C項錯誤。風干種子的表面干燥,微生物不易生長繁殖,B項正確。種子萌發過程中的物質變化及萌發條件1.種子萌發的必要條件(1)自身條件:胚必須是完整的且有生命力的。鑒定方法:紅墨水染色法。(2)外界(環境)條件①水分: 一定范圍內含水量越多代謝越旺盛。②溫度:萌發時種子內部進行的生化反應是酶促反應,溫度是決定播種期的重要因素。③氧氣:種子吸水后呼吸作用逐漸增強,需要一定量的氧氣,缺氧超過限度會霉變。2.種子萌發的過程(1)吸水量的變化風干的種子只有吸收足夠的水分才能進行旺盛的代謝活動,使胚生長。如圖R1-1為小麥種子萌發過程中吸水量隨時間變化的趨勢圖。圖R1-1拓展:圖中所示第Ⅰ階段是吸脹期,干種子迅速吸水,方式是吸脹吸水,靠的是種子內的親水性物質,親水性的大小關系為蛋白質>淀粉>脂肪。第Ⅱ階段是吸水停滯期。親水性物質吸水達到飽和,而大液泡未形成,所以吸水緩慢或趨于停止。第Ⅲ階段是重新迅速吸水期,由于根的形成,吸水主要以滲透作用吸水為主。(2)物質的變化①質量的變化:在適宜的條件下,種子開始萌發,此時,種子吸水膨脹,鮮重增加,呼吸作用增強,細胞分裂旺盛,種子內儲存的有機物因被消耗而逐漸減少,直到子葉(或真葉)展開,可以進行光合作用時則開始積累有機物,干重又開始增加。圖R1-2②有機物種類的改變:淀粉先水解為麥芽糖,再水解為葡萄糖;脂肪水解為甘油和脂肪酸,干重減少(注意:油料作物干重先增加后減少),有機物的種類在萌發過程中增加。(3)呼吸方式種子萌發早期先進行無氧呼吸,然后進入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共同進行的時期,但以無氧呼吸為主,當胚根長成為根進入土壤后,可大量吸收土壤中的氧氣,有氧呼吸大大加強,無氧呼吸逐漸降低直至停止。(4)種子萌發時的代謝類型變化種子萌發經歷從異養到自養的過程。種子萌發時只能利用種子內儲存的物質,還不能制造足夠的養分,這是異養的過程。當幼苗葉片能進行較旺盛的光合作用,制造充足的有機養料后,才進入自養的過程。3 下列有關種子萌發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A.萌發種子中自由水與結合水的比值大,代謝速率快B.種子萌發過程中有機物的種類增加,總量也增加C.用脫落酸處理種子,可以打破種子休眠促進其萌發D.由于萌發時需氧量不同,在種植時玉米種子埋的土層應淺于花生種子[解析] 萌發種子中自由水含量增加,自由水和結合水的比值大,代謝速率快,A正確;種子萌發過程中,有機物的種類增加,總量減少,B錯誤;赤霉素能解除種子、塊莖休眠促進萌發,而脫落酸抑制種子萌發,C錯誤;花生種子中脂肪含量比玉米含量高,脂肪中C、H含量比糖類高,脂肪氧化分解消耗的O也比糖類多,所以花生種子埋的土層應比玉米種子淺,D錯誤。4 圖R1-3為豌豆種子萌發時吸水和呼吸的變化(呼吸商RQ:生物體在同一時間內,釋放二氧化碳與吸收氧氣的體積之比或物質的量之比),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 B )圖R1-3A.0~12 h,種子通過胚根的滲透作用迅速吸水B.0~24 h,種子主要進行無氧呼吸,RQ>1C.A點時,種子無氧呼吸速率和有氧呼吸速率相等,RQ=1D.48 h時,種子呼吸作用消耗的底物只有糖類[解析] 0~12 h時,種子的胚根還未長出,A錯誤;0~24 h,種子主要進行無氧呼吸,由圖可知,釋放的二氧化碳量多于吸收的氧氣量,RQ>1,B正確;A點時,釋放的二氧化碳量等于吸收的氧氣量,所以種子不進行無氧呼吸,只進行有氧呼吸,C錯誤;48 h時,釋放的二氧化碳量少于吸收的氧氣量,所以種子呼吸作用消耗的底物不僅僅是糖類,D錯誤。【歸納提升】 種子中物質成分的鑒定物質成分 試劑 實驗現象 示例淀粉 碘液 藍色 玉米種子脂肪 蘇丹Ⅲ染液 橘黃色 花生種子蛋白質 雙縮脲試劑 紫色 黃豆種子種子成熟和萌發過程中的激素變化種子成熟和萌發過程中,有赤霉素、細胞分裂素和脫落酸等多種激素參與,相互協調,共同調節。5 在種子的形成和萌發過程中,多種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調節。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C )A.種子形成的早期,細胞分裂旺盛,胚芽合成IAA相對較多B.種子形成的后期,合成的脫落酸增多,種子逐漸進入休眠狀態C.種子萌發的后期,合成細胞分裂素的主要部位是芽D.種子萌發的過程中,細胞分裂素、IAA和GA等共同調節根、芽、莖的生長[解析] 種子形成的早期,細胞分裂旺盛,細胞分裂素合成較多,同時胚芽合成IAA也相對較多,A正確;種子形成的后期,合成的脫落酸增多,種子逐漸進入休眠狀態,B正確;種子萌發的后期,合成細胞分裂素的主要部位是根尖,C錯誤;由題干可知,種子萌發的過程中,細胞分裂素、IAA和GA等共同調節了根、芽、莖的生長,D正確。6 圖R1-4為小麥種子發育和萌發過程中內源激素、種子含水量以及營養物質積累量的變化,據圖分析,在種子發育過程中有關植物激素的作用不正確的是 ( A )圖R1-4A.種子發育與萌發過程中GA與ABA有協同作用,而與IAA有一定的拮抗關系B.ABA促進種子貯藏蛋白的基因表達,促進種子脫水干燥,利于種子休眠C.種子發育期IAA的作用可能與促進有機物向籽粒的運輸與積累有關D.種子萌發期GA可以調節淀粉酶基因的表達促進種子萌發[解析] GA與IAA促進種子的發育和萌發,有協同作用,而ABA促進種子的休眠,故ABA與GA、IAA存在拮抗作用,A錯誤。種子與果實的關系1.從結構上看,被子植物的種子是果實的一部分。2.從形成過程來看,許多果實的形成離不開種子的作用,因為果實是由子房形成的,而子房的發育需要生長素的刺激作用,生長素來自發育的幼嫩種子。如果在子房的發育過程中破壞了種子的發育,或者是干擾了植物的正常傳粉,不讓胚和胚乳形成,給植物子房涂一定濃度的生長素,子房就會繼續發育,但最后形成的果實沒有種子,因而被稱為無子果實。7 下列關于植物激素及其類似物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敘述錯誤的是 ( A )A.水稻被赤霉菌侵染后,植株高度和結實率均大幅上升B.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這是生長素生理作用兩重性的表現C.用適宜濃度的秋水仙素或低溫處理二倍體植物幼苗,均可使染色體數目加倍D.用適宜濃度的2,4-D處理未受粉的西瓜雌蕊可以得到無子西瓜[解析] 水稻被赤霉菌侵染后,植株高度大幅上升,結實率降低,A錯誤;生長素生理作用的兩重性表現為低濃度促進、高濃度抑制,故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B正確;用一定濃度的秋水仙素處理或低溫處理幼苗可以抑制紡錘體的形成,使染色體數目加倍,C正確;用適宜濃度的2,4-D處理未受粉的西瓜雌蕊可以得到無子西瓜,D正確。8 西瓜是雌雄同株異花植物,果皮深綠條紋對果皮淺綠色為顯性。將果皮淺綠色的四倍體西瓜(aaaa)和果皮深綠條紋的二倍體西瓜(AA)間行種植。待開花后自然傳粉,并收獲四倍體植株上所結的種子甲。第二年,將種子甲與二倍體西瓜間行種植,自然傳粉后,種子甲長成的植株所結的果實(注:果皮由母本的子房壁發育而來) ( C )A.全部為無子西瓜B.全部為有子西瓜C.果皮淺綠色的為有子西瓜D.果皮深綠條紋的為有子西瓜[解析] 根據題意分析,將果皮淺綠色的四倍體西瓜(aaaa)和果皮深綠條紋的二倍體西瓜(AA)間行種植,四倍體植株有可能接受四倍體的花粉,種子甲的基因型為aaaa;也有可能接受二倍體的花粉,種子甲的基因型為Aaa。如果種子甲的基因型是aaaa,接受二倍體西瓜的花粉后長成的西瓜果皮細胞的基因型為aaaa,即淺綠色,為有子西瓜;如果種子甲的基因型是Aaa,接受二倍體西瓜的花粉后,長成的西瓜果皮細胞的基因型是Aaa,即深綠條紋,而三倍體(Aaa)形成配子時聯會紊亂不能形成卵細胞,因此形成無子西瓜。根據以上分析可知,后代果皮淺綠色的為有子西瓜,果皮深綠條紋的為無子西瓜,故選C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