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第五章 人體內廢物的排出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人體內廢物的排出導入新課講授新課課堂小結隨堂訓練導入新課我們每天都要排出一定量的尿液,通過排尿把體內的一些代謝廢物和多余的物質排出體外,從而保證體內環境的穩定。導入新課1.知道泌尿系統的組成;2.理解腎臟的結構及與尿形成有關的結構特點;3.闡明尿的形成過程及敘述尿的排出過程;4.描述其他排泄途徑。學習目標講授新課排泄1.概念:人體內物質分解時產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排出體外的過程,就叫排泄。人體產生的廢物中,尿素、多余的水和無機鹽主要是通過泌尿系統排出的。泌尿系統的組成一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泌尿系統形成尿液輸送尿液暫時儲存尿液排出尿液功能講授新課腎靜脈腎動脈泌尿系統的組成示意圖講授新課注意觀察腎動脈和腎靜脈以及腎的顏色,根據你所學過的知識,想象一下腎臟里血管的分布狀況是怎樣的 血液是怎樣進出腎臟的 血液經腎動脈流入腎臟,經腎靜脈流出腎臟。腎的顏色為紫紅色,推測腎內有豐富的毛細血管。觀察思考講授新課腹腔后壁、脊柱兩側像蠶豆紅褐色位置:形狀:顏色:腎講授新課皮質髓質腎盂腎動脈輸尿管腎靜脈腎臟腎的結構講授新課腎臟大約100萬個腎單位腎小球腎小管腎小囊講授新課講授新課腎小管腎小球腎單位腎小囊講授新課出球小動脈入球小動脈腎小球(毛細血管彎曲成的血管球)腎小囊腎小球兩端連接_____血管并且流的都是_____血動脈動脈講授新課腎的內部結構示意圖入球小動脈腎小球出球小動脈腎小囊毛細血管腎靜脈尿液腎小管講授新課腎小球腎小囊腎小管(過濾作用)毛細血管含廢物多血液(形成原尿)(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含廢物少血液尿液腎盂尿的形成與排出二講授新課血液血漿血細胞水蛋白質葡萄糖無機鹽代謝廢物(尿素)思考:哪些是大分子物質?哪些是小分子物質?大分子物質大分子物質講授新課毛細血管含廢物多血液含廢物少血液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過濾原尿(含水、無機鹽、葡萄糖、尿素等)進入腎小囊腎小管重吸收尿液(含水、無機鹽、尿素)(含血細胞、蛋白質、水、無機鹽、葡萄糖、尿素)血液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部分無機鹽講授新課尿的形成想一想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過濾作用原尿(水、無機鹽、葡萄糖、尿素)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尿液(水、無機鹽、尿素)(血液:血細胞、蛋白質、水、無機鹽、葡萄糖、尿素)1.原尿與血液相比不含哪些物質?2.尿液與原尿相比不含哪些物質?血細胞、蛋白質葡萄糖講授新課講授新課3.流入腎臟的血液和流出腎臟的血液最大的差別是什么?流入腎臟的血液成分:血細胞、蛋白質、水、無機鹽、葡萄糖、尿素流出腎臟的血液成分:血細胞、蛋白質、水、無機鹽、葡萄糖想一想講授新課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尿液的排出腎臟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體外尿液的排出: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講授新課1.尿的形成是連續的,而尿的排出是間斷的,為什么?排尿受大腦支配膀胱可以暫時儲存尿液排出代謝廢物;調節體內水和無機鹽的平衡;維持組織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2.人體排尿有什么意義呢?想一想講授新課尿素二氧化碳多余的水無機鹽呼氣排尿排泄出汗----主要途徑其他排泄途徑三表皮皮下組織真皮導管分泌部汗腺講授新課汗腺的結構講授新課1.人體排出糞便是不是排泄?為什么?不是,因為排出的不是人體分解產生的廢物。人體排出的糞便屬于排遺。2.什么叫排遺?人體消化系統把消化后的食物殘渣等物質由肛門排出,也就是排出糞便的過程叫排遺。思考討論課堂小結尿液的形成腎小球的過濾作用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原尿:形成尿液尿液的排出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途徑:意義:排出代謝廢物;調節體內水和無機鹽的平衡;維持組織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腎臟腎盂皮質髓質腎小管腎小球腎小囊腎單位尿的形成與排出隨堂訓練1.構成腎單位的結構是( )A.腎小球和腎小囊 B.腎小球、腎小囊和腎小管C.腎小球和腎小管 D.腎皮質和腎髓質B2.假如某人出現了“糖尿”,腎臟中最可能發生病變的部位是( )A.腎小囊 B.腎小球 C.腎小管 D.腎靜脈3.流出腎臟的血液和流入腎臟的血液相比,減少最多的成分是( )A.尿素 B.葡萄糖 C.蛋白質 D.水CA隨堂訓練4.正常人的原尿與血漿相比,原尿中一定沒有( )A.無機鹽 B.尿素C.葡萄糖 D.大分子蛋白質5.下列物質中,被腎小管全部重吸收的是( )A.水 B.無機鹽C.葡萄糖 D.尿素DC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五章 人體內廢物的排出【學習目標】1.泌尿系統組成2.尿的形成和排出3.排泄途徑【學習重點】腎單位的結構和功能【學習難點】腎單位的結構和功能【學習過程】一【自主學習】1. 叫排泄。2.排泄的主要途徑有 。3.認識腎單位結構(1)________(2)________(3) (4)________(5)(6)_______4.腎小球是什么球?構成腎小球的毛細血管都與什么血管相連?出球小動脈兩端與什么血管相連?5.什么是原尿與尿液?6.對照圖4-45,描述尿液形成過程7.尿液是如何排出的?8.排尿對維持正常生理功能有何意義?9.除了通過腎臟排出尿液外,還有哪些其他排泄途徑?二【小組探究】10.將尿液形成過程補充完整11.血液流經腎臟后,血液成分發生哪些變化?12.腎小球內的血漿全部被過濾到腎小囊中嗎?葡萄糖為什么全部被重吸收?13.試分析腎單位與過濾、重吸收相適應的結構特點?14.腎單位出現功能障礙后,會患哪些疾病?15.水對人體是非常重要的,而排尿時會失去大量的水,那么為什么人體在缺水的情況下還要排出尿液?16.怎樣維持泌尿系統的健康?17.如何區別排泄和排遺?三【展示交流】四【拓展延伸】18.據“腎單位和尿的形成過程”圖完成,大寫字母代表結構名稱,數字代表生理過程。(1)腎單位包括圖中___、___和___三部分。其中血管A內流_______血,血管B內流_______血,血管C內流______血,在_____處由動脈血變成靜脈血。(2)尿的形成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和[ ]________________作用。D中液體是______, E中流出的液體是_____。從D到E的過程中,__________的濃度逐漸升高,_______________濃度逐漸降低。(3)若某人最近尿量比正常情況下增加了兩倍,則病變的部位可能是____________;若尿液中有血細胞,則病變的部位可能是_______________;若該患者早餐吃的太多導致血液中葡萄糖濃度過高,就會有一部分從尿液中排出,形成糖尿。說明腎小管的____________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五【課堂小結】六【隨堂測試】1.正常人的原尿中不含( ) A.葡萄糖和水分 B.大分子蛋白質和血細胞C.無機鹽和尿素 D.葡萄糖和無機鹽2.右上圖表示血液流經腎單位時,尿素的含量變化曲線,其中縱軸代表尿素含量的變化,AB段表示( )A.入球小動脈 B.出球小動脈 C.腎小管 D.腎小球 3.正常情況下血漿、原尿、尿液中都會含有的物質是( ) ①蛋白質 ②葡萄糖 ③尿素 ④水 ⑤無機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4.某人的尿中有葡萄糖,尿量增多,尤其是夜間多尿,其機能異常的結構最有可能的是( )A.腎小管 B.腎小球 C.腎小囊 D.膀胱5.腎炎病人的尿液中,若發現有紅細胞和蛋白質,則發生病變的部位可能是( )A.腎單位 B.腎小球 C.腎小囊 D.腎小管6.我們喝的水以尿的形式排出體外,可以不經過( )A.腎小管 B.腎小球 C.腎動脈 D.腎靜脈7.人體的下列器官中,具有排泄功能的包括( )①腎臟 ②肝臟 ③大腸 ④肺 ⑤皮膚A. ①③④ B. ③④⑤ C. ①②⑤ D. ①④⑤第 2 頁 共 3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五章 人體內廢物的排出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描述泌尿系統的組成器官和各個器官的功能。2.概述腎臟的結構,以及腎臟與尿液形成相關的結構特點。3.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的大致過程。4.描述其他排泄途徑。二、能力目標1.觀察泌尿系統的模型、 豬的腎臟 ,提高觀察能力。2.能根據實驗數據進行初步的科學推測,提高獲取知識的能力和根據實驗數據進行科學推測的能力。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通過腎單位的結構和功能的學習,建立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相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2.提高學生的自我保健意識,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教學重、難點重點:1.學生能概述泌尿系統的組成。2.學生能概述尿液的形成過程。3.學生能從微觀到宏觀、從部分到整體、從數據到結果,推測尿液的形成過程,并形成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基本觀點。難點:學生對腎小球的過濾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理解不夠(因為這是一個動態連續的過程)。課前準備:教師:泌尿系統模型、投影儀、掛圖。學生:預習本節內容,查詢書籍、網站,搜集有關人體泌尿系統方面的資料,了解有關腎臟方面的疾病及癥狀。教學過程:一、導入:你知道人體生命活動會產生哪些廢物嗎?人體代謝廢物的排出有哪些途徑?這就是第五章要學習的內容。二、出示學習目標:出示學習目標,讓學生明確本節課學習內容。三、新課教學設計 (一)學生自學課本P72的1、2自然段,區別排泄和排遺(二)泌尿系統的組成1.提出問題,請同學認真觀察泌尿系統的結構圖和腎臟的圖,思考以下幾個問題:①輸尿管和哪些結構相連?推測泌尿系統由哪些器官組成 各器官有什么功能 ②尿是在哪兒形成的 這個器官與血管相連嗎 有哪些血管 血液是怎樣進出腎臟的?③結合血液循環圖,你認為尿液的形成與血液循環有沒有關系 腎臟里的血管分布是怎樣的?2.引導學生思考,鼓勵學生提出疑問,給予評價,并及時鼓勵其他學生的回答。3.通過觀察,結合收集的資料和已有知識進行思考、推測,得出:泌尿系統由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等器官組成,尿的形成與血液循環有密切關系的結論。那么:尿液在泌尿系統中是怎樣形成的?(三)尿的形成1.腎單位的結構(1)學生閱讀P73并觀察腎臟的剖面圖和腎單位的結構圖,認真思考并對以下問題進行快速的搶答:①什么是形成尿液的器官?②每個腎單位由 、 和 等部分組成。③腎小球是個 ,由 和 組成。④你從圖中還能獲得哪些知識?2.通過描述和搶答得出:腎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每個腎臟包括大約100萬個腎單位。每個腎單位腎小球、腎小囊和腎小管組成。腎小球是一個血管球,分別與入球小動脈和出球小動脈相連。3.教師演示腎單位簡易教具,學生歸納腎單位的結構。(四)尿液的形成1.請同學們四人小組合作分析P74資料分析,取某健康人腎動脈中的血漿,腎小囊中的液體和尿液進行數據進行分析比較,充分利用自己收集的資料并結合觀察腎內部結構的圖,對比、討論、推理、表達、交流,回答以下問題:①比較尿液和血漿的成分發生了什么變化?你認為排尿主要排出了哪些物質?(提示:與血漿相比,尿液中沒有 和 。每毫升尿液中 和 的含量明顯增加,水分則略有增加。尿液主要排出 和 ,此外,還排出多余的水分。)②血漿和腎小囊中液體成分的變化,說明腎小球和腎小囊壁的作用有什么特點?(提示:同血漿相比,腎小囊中的液體含有很少的 ,含有水、葡萄糖、無機鹽和尿素。這說明腎小球和腎小囊壁可以透過 、 、 和 等小分子物質,而很少透過蛋白質這樣的物質。)③在腎小囊中出現葡萄糖而在尿液中沒有,這說明腎小管有什么作用?④對比尿液和腎小囊中液體的成分,分析腎小管還有什么作用?2.教師引導學生在對比、討論、推理、表達、交流基礎上結合尿的形成圖可以得出:①腎小球和腎小囊壁對血液有過濾作用形成—原尿。②腎小管對全部的葡萄糖、部分的無機鹽和大部分水有重新吸收的作用形成—尿。③排尿主要排出的是多余的水、無機鹽以及尿素。并體會腎單位結構和功能的統一。3.引導并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對學生的質疑給予積極評價,并鼓勵其他學生解答。4.請同學們閱讀課文第74頁第一、二段尿的形成的兩大環節,來更加的明確尿的形成包括①腎小球和腎小囊壁對血液有過濾作用形成—原尿(180升);②腎小管對全部的葡萄糖、部分的無機鹽和大部分水有重新吸收的作用形成—尿(1.5升)。5.下面我們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①醫生在檢驗某病人的尿液時發現了較多的紅細胞,如果是腎有病,請分析可能是腎的哪個部位出現了病癥?②請問人體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約有180升而排出的尿液約為1.5升,這是為什么 (五)尿的排出及意義1.引導學生閱讀尿液的排出過程并觀察泌尿系統示意圖,并思考以下的問題:①尿的排出過程是怎樣的?②為什么尿的形成是連續的,而尿的排出卻是間歇的?憋尿有什么害處?③排尿有什么意義?2.教師指導四人小組討論、表達、交流上述問題,體會排尿的意義以及做好泌尿系統衛生保健的重要性。(六)除了通過腎臟形成尿液排出代謝廢物,還有哪些其他排泄途徑?四、回顧整理 (一)泌尿系統的組成 1、腎臟: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形成尿液的器官。 2、輸尿管:輸出尿液 3、膀胱:暫時儲存尿液 4、尿道:排出尿液 (二)尿的形成 1、腎小球的濾過作用:過濾血液,形成原尿 2、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重吸收有用物質,形成尿液3、腎單位結構與功能的統一 (三)尿的排出 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體外 (四)排尿的意義 1、排出廢物2、調節人體內水分和無機鹽的含量維持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五)其他排泄途徑1、泌尿系統:大部分的水、無機鹽和尿素等以尿液形式2、呼吸系統: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氣體形式3、皮膚(汗腺):一部分水、無機鹽、尿素等以汗液形式五、練習與應用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5.人體內廢物的排出 教案.doc 5.人體內廢物的排出 導學案.doc 5.人體內廢物的排出.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