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主題二 法律教育第20課 法律與憲法要點梳理一、理解法律的特征和作用1.法律的含義:法律是社會行為規范。2.法律具有三個最為顯著的特征 (1)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如: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表決立法草案) (2)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具有強制性。(法律靠軍隊、警察、法庭、監獄等保證實施) (3)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法律的作用 (1)規范作用:突出地表現為它規定人們可以做什么,必須做什么,應當做什么,不應當做什么。 (2)保護作用:法律具有制裁違法犯罪行為的功能,并通過制裁違法犯罪來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是人們生活的“衛士”。二、理解憲法與普通法的關系1.憲法的法律地位:在國家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2.我國憲法的基本內容:憲法規定國家生活中的根本問題國家的性質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根本制度社會主義制度國家的根本任務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基本經濟制度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3.憲法與普通法的關系 憲法 普通法不同主要內容規定國家生活中全局性、根本性的問題規定國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問題法律效力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普通法的立法基礎和依據根據憲法制定,是憲法的具體化,不能與憲法的原則和規定相違背制定修改程序憲法的修改比普通法律更嚴格,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或者l/5以上的全國人大代表提議,由全國人大全體代表的2/3以上多數通過沒有憲法嚴格,制定修改只需一般程序,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或全國人大1/2以上代表通過相同都是依法治國的依據,都是我國國家立法機關制定的,都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體現,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具有強制性,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三、樹立憲法意識。自覺維護憲法尊嚴1.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依憲治國2.憲法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1)是實行依法治國的根本依據,規定了國家生活中根本性的問題。 (2)是國家立法活動的基礎,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3.樹立憲法意識 (1)要認真學習憲法,了解憲法的性質和基本內容,自覺維護憲法的尊嚴。 (2)在日常生活中養成遵守憲法的習慣,樹立憲法意識,自覺維護憲法的尊嚴。例題解析【例l】(2012·湖南常德)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的刑法修正案,把“酒駕入罪”納入其中,并于5月1日起正式實施。5月9日晚,著名音樂人高曉松因醉酒駕駛造成四車追尾,后因涉嫌危險駕駛罪被刑事拘留。最后法庭判決:高曉松犯危險駕駛罪,拘役六個月,罰款4000元。這體現了法律 ( ) ①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 ②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③對明星具有特殊的約束力 ④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的約束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分析】本題以時政熱點——著名音樂人高曉松“酒駕入罪”為背景材料,具有鮮明的時代性。考查內容涉及法律的特征,以組合式選擇題為呈現方式,可以采用排除法,③選項貌似正確,但這有悖于法律的顯著特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應予以排除。【答案】C【例2】 2010年l0月28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通過了社會保險法。該法規定,公民有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這說明,在我國 ( ) A.法律是規范人們行為的唯一規則 B.法律是全體公民意志和利益的體現 C.法律具有保護作用,是人們生活的“衛士” D.法律具有制裁作用,違反法律就要受刑罰處罰【分析】本題考查的內容涉及法律和規則、法律的本質、法律的保護作用和制裁作用。涉及面雖廣,但可以用排除法一一排除。選項A,法律并不是唯一的規則;選項B,法律是廣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體現,并不是全體公民;選項D,法律具有制裁作用,但違反法律的不一定都要受到刑罰處罰,只有觸犯了刑法,才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答案】C【例3】(2011·浙江紹興)截至2010年底,我國已經全面完成對現行法律、法規的集中清理工作,以保證它們不與憲法相抵觸。此舉表明憲法 ( ) A.是我國最嚴厲的法律 B.是一切法律法規的總和 C.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嚴格【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其他法律和法規不得與之相抵觸。【答案】C【例4】(2011·浙江臺州)普通法律必須依據憲法進行修改,這表明憲法 ( ) A.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B.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嚴格 C.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礎 D.是“母法”,是普通法律的總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憲法與普通法的關系。憲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礎,但不是普通法律的總和。【答案】C【例5】(2011·浙江嘉興)2011年2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正式通過,有關法律專家進行了解讀。無論對法律的修改,還是對法律的解釋,都不得與憲法的原則和規定相違背。這是因為憲法 ( ) A.在我國法律體系中居首要地位 B.制定與修改的程序更為嚴格 C.是實行依法治國的前提和關鍵 D.具體規定日常生活各個方面【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的是憲法的地位。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憲法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居于我國法律體系的首要地位。因此BCD項的說法都是錯誤的。【答案】A【例6】小剛的爸爸王某是一位擁有幾十萬資產的個體戶。當他得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中增加了“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等與公民權利密切相關的條款時,情不自禁地說:“這使我們的資產、人身等權利更有法律保障了。”運用所學的憲法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小剛爸爸所說的話體現了什么觀點? (2)上述材料對我們有何啟示?【分析】本題選擇與學生生活體驗緊密相連的國家大事為命題點,既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又具有時代性。解題的關鍵在于抓住“題眼”與課本知識的結合點:資產、人身等權利是公民所享有的權利。由于題目中很明顯地指出“運用所學的憲法知識”,因此“法律保障”中的“法律”就是指憲法。第(2)問根據材料談啟示屬于開發題。可以從多角度作答,既可談公民應如何遵守和維護憲法,也可以談憲法修改對依法治國的影響,還可以從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的嚴肅和慎重,認識到憲法在國家生活中至高無上的地位。【答案】(1)我國憲法是人民權利最重要的法律保障(或我國憲法是廣大人民共同意志的體現)。(2)示例一:本次憲法修改的一些內容與公民權利密切相熒,要求我們每個公民都必須嚴格遵守憲法,以憲法為最高行為準則,自覺做到:凡是憲法提倡和鼓勵做的事,就積極去做;凡是憲法要求必須做的事,就一定做到;凡是憲法禁止和反對做的事,就堅決不做。示例二:憲法的修改有利于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示例三:憲法修正案在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通過,體現了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強化訓練考點8:理解法律的特征和作用1.2011年5月11日,犯罪嫌疑人石某因涉嫌故宮博物院展品被盜案,被公安機關依法抓獲。這說明( ) A.法律具有強制性的特征 B.違法不一定是犯罪 C.一般違法可能導致犯罪 D.違法應受刑罰處罰2.下列選項能直接體現法律特征的是 ( ) A.路人紛紛譴責李某亂闖紅燈 B.公司制定員工考勤制度 C.法院判處林某有期徒刑三年 D.學校處分違反校紀的學生3.近期,陳少勇、朱志剛、黃松有、陳紹基、王華元、鄭少東、文強等數十名高官落馬,彰顯了中央查處大案要案,堅決懲治腐敗的決心。上述材料主要體現了法律是 ( ) A.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行為規范 B.對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為規范 C.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范 D.依靠社會輿論和教育來約束的行為規范4.備受各界關注的中國足球“假賭黑”案在2012年2月28日公開宣判,足協高官張某和楊某分別被判十二年和十年零六個月有期徒刑。商販黃某在地震后哄抬物價,高價出售商品,被工商部門依據相關行政法規吊銷營業執照,并處罰款。上述案例共同體現了法律具有的特征是 ( ) A.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 B.法律是懲罰犯罪的有力武器 C.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具有刑罰當罰性 D.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5.國務院2012年4月公布了《校車安全條例》,從而將校車安全納入法制軌道,加大了立法和執法的力度。這表明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 ( ) A.法律是由國務院制定或認可的 B.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 C.法律是全體公民意志的體現 D.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6.2011年2月25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修正案對刑法相關條款進行了修改、增加。這說明了 ( ) A.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特殊行為規范 B.全國人大是我國的最高行政機關 C.全國人大具有立法權、決定權和任免權 D.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范*7.下列能直接體現法律最主要的特征的是 ( ) A.全國人大通過刑事訴訟法 B.學校給予曠課學生批評教育 C.鄰居紛紛譴責李某不孝敬父母 D.法院判決李某付給父母贍養費*8.村民柳某,強占宅基地,未經批準擅自建房。鄉政府要求其限期拆除,但柳某拒不執行。為保障我國土地管理法的嚴肅性,縣人民法院宣布對其強制執行,拆除了柳某的房屋。這一事例充分說明( ) A.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 B.法律就是口常行為規范 C.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D.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9.2010年4月14日,重慶市司法局原局長文強因犯受賄罪、包庇縱容黑社會性質組織罪、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等數罪并罰,一審被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這個案例說明 ( ) ①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②在我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違法必究是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 ④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法律與道德、紀律等規則相比,具有哪些顯著的特征?1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憲法和法律,建立起以憲法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材料二:某局局長張某發現盜車賊李某在撬自己的座車,就叫自己的下屬將李某拘禁于辦公室,并施以拳腳,導致李某身受重傷。人民法院依法判處張某有期徒刑l年,李某有期徒刑2年。(1)兩則材料分別說明法律具有什么特征?(2)張某和李某被判刑的事實表明我國法律具有什么作用?這一作用突出表現是什么?*12.南京市積極開展公民法制教育實踐活動,某校在“本地公共自行車租賃問題”研究調查中發現,公共自行車租賃很受廣大人民群眾歡迎,但在具體實施中還存在一些問題。 注:黑車主要是指未經國家許可,不具有營運資格,以贏利為目的的機動車輛。在制定問題解決方案時,同學們提出了“要使公共自行車租賃工作得到有效實施,相關部門應該制定切實可行的法律法規”的方案。請根據同學們調查的情況,運用所學知識談談上述方案提出的理由。考點9:理解憲法與普通法的關系 13.“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這表明我國憲法 ( ) A.與普通法律是子法和母法的關系 B.所規定的內容是國家生活中的具體問題 C.在國家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D.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為嚴格14.在我國,諸如國家性質、國家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等問題都是由憲法規定的。這表明憲法 ( ) A.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為嚴格 C.是一切組織或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 D.規定國家生活中的根本問題15.以憲法為統帥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如圖所示。這說明 ( ) ①普通法律根據憲法制定,是憲法的具體化 ②憲法包含了所有的普通法律 ③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④憲法是母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6.2010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設進程的一個縮影,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國防動員法、選舉法、國家賠償法等法律法規相繼制定或修訂。上述這些法律法規都是依據憲法制定的,這是因為 ( ) A.憲法規定了國家生活中各個方面的內容 B.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地位 C.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為嚴格 D.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依據17.在法律家族中,有的是“母法”,有的是“子法”。下列屬于“母法”與“子法”的關系的是 ( ) A.憲法與民事訴訟法 B.教育法與義務教育法 C.環境保護法與森林法 D.未成年人保護法與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8.在全國法制宣傳口這天,某校舉辦燈謎大競猜活動。其中一個謎面是:排行我老大,國法之根本;子法由我生,效力我最高。(打一法律名稱)這個謎語的謎底是 ( ) A.民法通則 B.刑法 C.教育法 D.憲法*19.“刑法+民法+教育法+……=憲法”的觀點是 ( ) A.正確的,因為普通法律要依據憲法制定 B.錯誤的,因為憲法規定的是國家生活中最根本的問題,而不是所有的問題 C.正確的,因為憲法是國家一切法律的總和 D.錯誤的,因為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為嚴格*20.下列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義務教育法區別的有 ( ) ①前者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后者是普通法律 ②前者規定國家生活中的根本問題,后者規定義務教育方面的問題 ③前者不具有強制性,后者具有強制性 ④前者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約束力,后者對適齡兒童及其監護人具有約束力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21.2011年村委會組織法、人民調解法、社會保險法等一批新的法律法規正式實施,確保公民各方面的權利和自由得以實現。這體現出以憲法為核心的公民權利保障體制中的 ( ) A.立法保障 B.司法保障 C.社會保障 D.制度保障22.法律大家族準備召開一次隆重的家族座談會,家族成員紛紛發言。最后,家族成員中的“家長”作總結。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請你介紹一下這位“家長”。 (2)它為什么能成為法律家族中的“家長”?2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依據憲法,我國修改了選舉法,“同票同權”保障權利平等;修改了國家賠償法,首次將精神損害賠償納入國家賠償范圍;制定了社會保險法,將使每個公民過上有尊嚴的生活。隨著我國立法進程的加快,公民權利保障的立法將更加完善。 材料二:遼寧鐵嶺市清河區法院充分發揮司法工作服務和促進農業、農村發展,保障農民權益的作用,不斷總結經驗,創造性地提出做好涉農司法保護工作“四字法”,他們把便民作為涉農工作的重點,實行上門立案、預約立案、電話立案等措施,常年開展巡回審理,田間地頭都成為開庭地點。 (1)上述材料說明了什么問題? (2)根據上述材料,請你談談對我國憲法與公民基本權利的關系的基本認識。*24.2011年5月12日,浙江省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杭州市原副市長許邁永受賄、貪污、濫用職權案作出一審判決,認定許邁永犯受賄罪、貪污罪、濫用職權罪,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對此,某校七年級(1)班的兩位同學產生了不同的認識,請運用所學知識分別評述這兩種認識。 同學甲:許邁永是中共黨員,國家干部,為杭州市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其錯誤行為只需要黨紀、政紀處分就可以了,不應該受法律約束,獲刑罰處罰。同學乙:刑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誰也不能違反,否則必然會受到處罰.許邁永案就是一例。考點l0 樹立憲法意識,自覺維護憲法尊嚴 2011年12月4日是我國第11個法制宣傳日,其主題是:“深入學習宣傳憲法,大力弘揚法治精神。”據此回答第25~29題。25.憲法的本質特征是 ( ) A.比普通法內容更全面 B.國家的根本大法 C.法律效力比普通法強 D.制定和修改程序嚴格26.維護憲法權威,自覺遵守憲法,最重要的是 ( ) A.增強憲法意識 B.領會憲法的基本精神 C.與違憲行為作斗爭 D.參與制定憲法27.我國將憲法實施之日作為法制宣傳日,從一個側面反映了 ( ) ①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 ②依憲治國是依法治國的核心 ③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④堅持法制宣傳就能依法治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8.在法制宣傳日來臨之前,全國各地舉行了各種形式的以憲法為核心的法制宣傳活動,這是因為( ) ①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②憲法是根本行為準則 ③憲法規定國家生活中的全部問題 ④公民的法制觀念需要進一步增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9.這些活動的舉辦 ( ) ①有助于增強青少年的法制觀念 ②有利于推進我國普法規劃的落實 ③能徹底杜絕未成年人違法犯罪 ④能為構建和諧社會營造良好的法制氛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0.胡錦濤在紀念我國憲法頒布20周年大會上指出,“必須在全社會進一步樹立憲法意識,維護憲法權威”。這是因為 ( ) ①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②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③憲法是根本的行為準則 ④憲法確認公民的一切權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刑事訴訟法(修正案)》都規定了“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這一內容,但在保障公民權利方面是有區別的。其主要區別在于 ( ) A.《刑事訴訟法》只維護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 B.《刑事訴訟法》僅僅規定公民的基本權利 C.《憲法》規定的是我國公民的各項民事權利 D.《憲法》是公民基本權利的確認書和保證書*32.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以下選項不能說明此觀點的是 ( ) A.憲法規定國家生活中的根本問題 B.憲法規定社會生活中的問題 C.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 D.憲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嚴格33.2011年7月1日開始實行的社會保險法第一條規定:“為了規范社會保險關系,維護公民參加社會保險和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合法權益,使公民共享發展成果,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1)材料反映了憲法怎樣的法律地位? (2)材料表明憲法和社會保險法的關系如何? (3)作為青少年。你將怎樣自覺維護憲法尊嚴?34.在思想品德課里,有一些寓意深刻的“不等式”。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憲法>普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該不等式體現了思想品德課里的什么觀點?請判斷:是法>權,還是權>法?并簡要說明理由。作為中學生,你認為公民應怎樣正確對待憲法?*35.2012年12月4日全國法制宣傳日期間,某校九年級(3)班以“樹立憲法意識,維護憲法尊嚴”為主題,開展宣傳活動。下面是他們搜集的~些資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資料一:我國義務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 等法律,均特別寫明“以憲法為根據制定本法”或“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資料二:憲法第5條第3款規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1)兩則資料共同說明了什么?(2)開展以“樹立憲法意識,維護憲法尊嚴”為主題的宣傳活動有什么意義?(3)憲法就在我們身邊,與我們的生活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請你結合實際談談在日常生活中青少年應怎樣樹立憲法意識,維護憲法尊嚴。參考答案 第20課 法律與憲法1.A 2.C 3.B 4.D 5.B 6.A 7.D 8.C 9.D l0.法律具有三個顯著特征:①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②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③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ll.(1)材料一說明了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材料二說明了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具有強制性;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2)規范作用。突出表現:規定人們可以做什么,必須做什么,應當做什么,不應當做什么。 12.①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這一方案的提出符合這一要求,有助于公共自行車租賃工作有法可依。②從法律的特征來看,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具有強制性,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制定相關配套法律法規,能夠依靠國家強制力來保證公共自行車租賃工作有序進行。③從法律的作用來看,法律具有規范和保護作用,通過制定切實可行的法律法規,能夠規范社會成員的行為,制裁違法犯罪行為,保障公共自行車租賃工作的正常實施。 13.C l4.D l5.D l6.D l7.A 18.D l9.B 20.A 21.A 22.(1)它的名字叫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2)因為憲法的內容比其他法律更全面、廣泛、重要;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修改的程序最嚴格。23.(1)材料一說明我國公民享有的基本權利和自由有切實的立法保障;材料二說明我國公民享有的基本權利和自由有切實的司法保障。 (2)由憲法確認的權利是基本權利,我國公民享有的基本權利是由憲法明文規定加以確認的;我國公民享有的基本權利受國家根本大法的保護;為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我國建立了一套以憲法為核心的權利保障體制。所以說,我國憲法是公民基本權利的保障書。 24.同學甲的認識是錯誤的。在我國,憲法是一切團體和組織的根本行為準則,中國共產黨及其黨員、干部也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任何人都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依法懲處許邁永是正確的。同學乙的認識也是錯誤的。在我國,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憲法而不是刑法。 25.B 26.A 27.A 28.B 29.B 30.A 31.D 32.B 33.(1)在國家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2)憲法和社會保險法是母法和子法的關系,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制定社會保險法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社會保險法是依據憲法制定的,是憲法的具體化。 (3)略。言之有理即可。 34.(1)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或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法>權。因為我國實行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各級政府必須依法行政,不允許任何個人或組織享有凌駕于法律之上的特權。 (3)我們要認真學習憲法,領會憲法的精神實質,增強憲法觀念,嚴格遵守憲法,以憲法為根本行為準則,自覺做到:凡是憲法要求的必須做,凡是憲法禁止和反對做的事就堅決不做,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阻止別人去做。 35.(1)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 (2)有助于青少年增強憲法意識,在日常生活中養成遵守憲法的習慣,自覺維護憲法的尊嚴。 (3)作為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認真學習憲法,樹立和增強憲法觀念;自覺遵守憲法,依照憲法辦事,同違反憲法的行為和現象作斗爭;自覺履行公民義務,珍惜和正確行使公民權利,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積極行使公民的監督權;積極關心國家管理事務;積極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