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3課 公民的人身權利要點梳理一、學會用法律捍衛生命健康權1.生命健康權是首要的人格權 生命健康權是人格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人格權中,生命健康權居于首要地位。對每個人來說,生命和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國法律規定,公民享有的生命健康權,不容他人侵犯。2.法律捍衛我們的生命健康權 保護公民的生命健康權是國家法律的一項重要任務。我國憲法、刑法、民法通則和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法規,都對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加以保護。當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受到非法侵害時,受害人有權請求國家保護。任何非法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行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3.積極行使生命健康權 (1)有權珍愛生命,維護健康,積極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提高健康水平。 (2)有權在患病時及時得到醫治,恢復健康,增強體質。 (3)受到非法傷害時要依法自衛和請求法律保護。 (4)除了為正義而獻身外,公民的生命健康權不得讓與或拋棄,輕生或自殘等行為都與社會道義相悖,與法不合。4.關愛他人的生命與健康 (1)義務:任何人都負有不得傷害他人生命健康權的道德義務和法定義務。 (2)內容:任何人不得非法剝奪他人生命,即使大義滅親也不能,因為這是侵害生命健康權的行為;任何人不得故意或者過失造成他人受傷、生病,因為這是侵害健康權的行為。 (3)要求:要關愛生命,關愛他人的生命與健康,遠離暴力,做一個既遵守紀律又樂于助人的人。二、懂得法律維護公民的人格尊嚴和個人隱私1.我們每個人都有人格和尊嚴。任何人都享有作為“人”的最起碼的社會地位和受到他人與社會最起碼的尊重的權利。這種權利就是人格尊嚴權,它表現為自尊與他尊兩個方面。2.人格尊嚴權是人格權中的核心權利,集中表現為肖像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和隱私權。其他人格權如生命健康權、自由權等均從不同方面維護、保證人的尊嚴。人格尊嚴不可辱,侮辱者必將受到社會道義的譴責,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3.維護名譽權 人的名譽集中體現了人格的尊嚴。所謂名譽權,是人們依法享有的對自己所獲得的客觀評價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我國法律保護公民的名譽權不受侵害,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侮辱或誹謗他人。公然謾罵他人,大庭廣眾之下諷刺、嘲笑、挖苦他人,都屬于侮辱行為。無中生有、捏造事實中傷他人等行為,是誹謗行為。4.維護肖像權 肖像是以容貌為中心的人體形象的再現,是肖像人的人格標志。公民依法享有對自己肖像的支配權,包括肖像制作權、使用權和獲酬權。不過,未成年人在使用肖像和獲得報酬方面須由監護人代理或同意。公民的肖像權不容侵害,否則構成侵權行為。當肖像權受到侵害時,我們要拿起法律武器,追究侵權人的責任,必要時可提起訴訟以討還公道。5.維護姓名權 姓名是將人區別開來的文字符號,包括正式姓名、筆名、藝名等,是每個人人格的基本標志。姓名權是公民依法享有決定、使用、變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年滿l8周歲的成年人都有權自主決定自己起什么名字,有權決定使用自己的姓名或藝名,有權依照規定變更姓名。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權由監護人代為行使。盜用、冒用他人姓名,是侵害公民姓名權的兩種具體表現。無論是盜用還是冒用他人姓名,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被侵權者可以通過訴訟等方式維護自己的姓名權。6.隱私權是指公民享有私人生活安寧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權利。法律保護公民的隱私權,維護了個人的人格獨立和人格自由,能夠促進社會和諧,維護社會的安定。隱私權的真諦是私生活的自由與安寧,保護正常生活不受干擾,內心世界不被侵擾。7.保護公民隱私權的具體內容 (1)公民的住宅屬于公民個人的生活領域,未經本人允許,任何人不得擅自侵入或非法監聽、監視,執法人員不得無視法定程序非法搜查。 (2)公民有權對個人信息保密,如不公開自己的身體狀況、家庭關系、儲蓄密碼等,并禁止他人非法搜集、傳播和利用自己的私人信息。 (3)公民有權對個人通信內容保密,對自己的信件、電話、傳真、電子郵件等禁止他人擅自查看、刺探或公開。8.要求:尊重隱私是道德的期盼。尊重他人的隱私,一是要樹立隱私意識;二是要強化責任與信譽意識。個人隱私里無不包含著兩種最忠實的守護——責任和信譽。9.依法維護隱私權 侵害他人的私生活、公開他人隱私的行為,既是違反社會道德的行為,也是違法行為,要受到法律的追究。當然,為了社會公共利益,執法機關依法調查和公開當事人的有關信息,則不屬于侵權行為。當隱私權受到侵害時,應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與侵權人協商、請求侵權人停止侵害、賠禮道歉。若因此造成較大的精神痛苦,還有權要求精神損害賠償。例題解析【例l】 (2012·湖北黃岡)漫畫《校車猛于虎》,表明校車安全問題直接關系到青少年的 ( ) A.人身自由權 B.生命健康權 C.財產所有權 D.受教育權【分析】本題以時政熱點——校車安全為背景材料,以漫畫的形式呈現,旨在考察學生對生命健康權的珍惜,屬于容易題。讀漫畫標題“校車猛于虎”,看漫畫校車的承載情況,其寓意在于表達某些“校車”嚴重超載,視學生生命如兒戲。這直接關系到青少年學生的生命安全。【答案】B【例2】(2012·陜西)實名制越來越廣泛地進入我們的生活。銀行開戶、購買火車票、網上開微博等都要使用真實的個人身份信息。實名制的推行 ( ) ①是為了打擊違法犯罪,維護社會秩序 ②侵犯了公民的隱私權 ③需要國家建立健全有關公民信息安全保護的法律法規 ④需要公民增強自我防范意識,防止個人信息被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隱私權的認識以及如何維護個人隱私的掌握。網絡世界紛繁復雜,美丑共生,推行實名制有利于遏制利用互聯網犯罪,進而有效維護社會秩序,觀點①正確。實名制的推行另一方面加大了人民隱私泄露的幾率,這就需要政府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規來保護公民隱私,公民個人也要采取必要措施,加強隱私保護意識,防止信息泄露,故觀點③④正確,應入選。觀點②過于偏激,只要公民自身與提供服務的另一方采取適當的保護措施,實名制的推行并不會侵犯公民的隱私權。【答案】C【例3】右邊漫畫所反映的行為侵犯了他人的 ( ) A.姓名權 B.肖像權 C.名譽權 D.隱私權【分析】本題旨在考察學生對人格尊嚴權利中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漫畫中有一個關鍵詞“冒名頂替”,可以看出公民的姓名被他人盜用了,所以是侵犯了姓名權。【答案】A【例4】(2011·江蘇連云港)某初中生熱衷于利用黑客軟件侵入他人的QQ加密空間,以獲取他人私密信息為樂。對此行為認識正確的是 ( ) A.是侵犯他人隱私的違法行為 B.做黑客不需要遵守網絡規則 C.這是個人的自由,無可厚非 D.能提高生活情趣,值得肯定【分析】本題旨在考察學生對隱私權的實際分析和理解的能力。隱私權是指公民希望隱瞞的不危害社會的個人私事,未經本人允許別人不得將其公開的權利。QQ加密空間,涉及個人秘密信息,利用黑客軟件侵入他人加密空間,既違背了網絡道德準則,也是侵犯他人隱私的違法行為。公民的自由要在不侵害他人合法權利的前提下獲得,也不是提高生活情趣的行為。因此,BCD選項均是錯誤的。【答案】A【例5】(2012·河北)燕秀中學九年級(1)班研究性學習小組開展了“珍惜權利,感受尊嚴”主題探究活動。探究由下列對話展開: 李明:我家剛買了車,就不斷有人上門推銷保險,真煩人! 張思:前些日子,我媽剛辦了一張銀行卡,就收到一些陌生人理財短信的騷擾,都郁悶死了! 為使更多的人參與探究,該小組開通了網絡論壇,提出了探究問題。請你以“燕趙明月”為網名參與探究。【分析】本題采用新穎的網絡論壇的形式設題,題目貼近學生生活,既聯系實際,又生動活潑,圖文并茂,極易提高學生的答題興趣,不失為一道新課程概念下的好題。探究一,分析題干材料可知,李明和張思的煩惱均來自個人信息的外泄,李明受到上門推銷保險的煩惱肯定是由于個人的家庭地址信息外泄;張思辦理銀行卡后受到陌生人理財短信騷擾肯定是由于個人的通信號碼外泄。探究二要求回答法律與公民權利的關系,回顧教材知識,不難作答,法律賦予了公民權利,公民權利受法律保護,公民行使權利需要依法、守法,維護自身的權利也要依法、守法?;卮饡r要答出二者之間的關系,而不能僅答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的內容。探究三具有開放性,只有回答出一項尊重他人的人身權利即可,然后圍繞如何尊重該項權利展開敘述,回答時首先要考慮自己最有把握得分的方面。【答案】探究一:車輛信息、住宅地址、銀行卡信息、電話號碼等。探究二:法律賦予(或規定)公民權利;公民權利受法律保護;依法行使權利;依法維護權利。探究三:示例一:隱私權。不泄露同學的個人信息、不偷看同學日記等。示例二:生命健康權。不打架、不傷害同學等。示例三:人格尊嚴權。不辱罵同學、不給同學起侮辱性綽號等。【例6】李東與王平是非常要好的同學,兩人可謂是“無話不說”。后來,兩人因種種原因鬧僵了,關系逐漸疏遠,甚至相互怨恨。一天晚上,李東把王平家庭中的一些矛盾打印成傳單在校園里到處張貼,傳單上不僅復制了王平的相片,還寫了一些侮辱性的文字,一時鬧得全校沸沸揚揚,給王平造成了極大的精神傷害。 (1)李東的行為侵犯了王平的哪些人格尊嚴權? (2)你認為王平怎樣才能有效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3)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樣尊重他人的人格尊嚴的?試舉兩例加以說明。【分析】本題旨在考察學生對法律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能夠自覺尊重他人,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材料中的李東把王平不愿公開的家庭中的一些矛盾公開了,這樣做侵犯了王平的隱私權;李東還復制了王平的照片并侮辱了他,侵犯了王平的肖像權、名譽權;給王平造成了極大的精神傷害,侵犯了他人的生命健康權,但這不屬于人格尊嚴權,所以回答第(1)題時不要回答。第(2)題當王平的權利受到侵犯時應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第(3)題符合題意即可。【答案】(1)隱私權、肖像權、名譽權。(2)①要對方停止侵害行為,并要求賠禮道歉或賠償損失;②請求有關部門來調解,如學校、居(村)委會;③必要時,向人民法院起訴,依法維權。(3)略。強化訓練考點l7:學會用法律捍衛生命健康權1.2011年,福建武夷山景區公館大橋突然坍塌,造成l死22傷的慘劇。死傷者受到侵害的是 ( ) A.姓名權 B.生命健康權 C.肖像權 D.受教育權2.暑假里,不少同學選擇外出旅游或遠足郊游,欣賞大自然的美麗風光。以下行為可能會危害我們的生命與健康的是 ( ) A.關心天氣預報,選擇晴好天氣 B.采食林中野果,飲用溪澗清泉 C.帶足食品、飲用水和一些必備的物品 D.結伴而行,有計劃有組織地出游3.古人云,棍棒底下出孝子?,F在有人將其改為“棍棒底下出狀元”。這種教育方式 ( ) A.是培養人才的正確途徑和方法 B.是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表現 C.侵犯了孩子的生命健康權 D.有利于孩子的成長成才4.右面漫畫《功夫教師》中老師的做法侵犯了學生的 ( ) A.生命健康權 B.人身自由權 C.人格尊嚴權 D.受教育權5.2011年5月1日正式實施的刑法修正案(八),首次將飆車、醉駕列為犯罪行為。“醉駕、飆車人刑”( ) ①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權 ②有效提升了公民生命的價值 ③啟示我們要愛護、尊重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④彰顯了法律對公民生命的尊重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6.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人類的生命和健康一直受到傳染病的威脅。隨著科學的發展和對傳染病認識的深入,人類不斷探索預防傳染病的有效方法和途徑。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 ) A.加強體育鍛煉,增強免疫能力 B.加強消毒,切斷傳播途徑 C.控制傳染源,阻斷傳染病的傳播 D.因為打針怕痛,不參加接種疫苗*7.炎炎夏日,大街小巷的珍珠奶茶店生意紅火。然而某些商家為了讓“珍珠”更有“嚼頭”,更加彈性十足,在“珍珠”里添加了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這已是行業內心照不宣的秘密。吃“珍珠”等于在吃塑料。這些商家的行為侵犯了消費者的 ( ) A.生命健康權 B.名譽權 C.人格尊嚴權 D.人身自由權*8.湖州市“德清校車”被評為2012年度浙江省十大民生工程之一。校車由縣政府出資購買,為學生量身定做,安全性能強,行駛中給予優先通行權,該縣的做法 ( ) ①有利于保護學生的生命健康權 ②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學校保護 ③有利于保護學生的人身自由權 ④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社會保護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9.以下屬于積極行使生命健康權行為的是 ( ) A.當身患重病時,為了給別人減少負擔,勇敢地放棄自己的生命 B.當自身的生命受到他人的非法侵害時,依法自衛或請求他人的保護 C.小明因害怕遲到而騎車闖紅燈 D.青少年見義勇為,敢于獨自一人同歹徒進行殊死搏斗10.當前,校園安全越來越讓人憂慮。有資料顯示,我國中小學生每年的非正常死亡人數都在1萬人以上。危害校園安全的因素主要有:安全措施不完備的校園設施和危險建筑倒塌引起的傷害;學校忽視安全教育,學生缺乏安全意識,加上部分學校管理不力而造成意外傷害;火災、爆炸、食物中毒、煤氣中毒等意外傷害;校外侵害;校園暴力等。為了保護每一個孩 子,把意外傷害減少到最低限度,150多名人大代表呼吁盡快制定校園安全法,切實保障師生安全。 (1)你身邊有哪些安全隱患或危害學生的現象? (2)受到意外傷害,你認為最有效的解決辦法是什么?理由何在? (3)你認為怎樣才能有效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 (4)請你設計兩條校園安全的警示語。1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2012年1月,柴先生和妻子一起去某超市購物,就某食品的生產日期標注錯誤與超市服務員發生了爭執,爭執中柴先生被多名超市服務員打趴在地。經120急救,柴先生被送進某市第一醫院。事后公安機關通過調查,對毆打柴先生的主要責任人依法進行逮捕。2012年2月,柴先生對該超市提起訴訟,2012年5月,經人民法院審理,判決毆打柴先生的主要責任人有期徒刑一年半、超市對柴先生進行精神損害賠償和經濟賠償共計7.5萬元。 (1)請你對材料中超市(毆打柴先生的超市服務員)的做法進行評析。 (2)我國法律為什么要保護公民的生命健康權?*12.課間,九年級男生王軍玩水球時不小心將球扔到了林志身上,此舉引起了林志的不滿。放學后,林志糾集了幾個同學在校外毆打王軍。被同學毆打后,王軍膽子變得很小,還經常頭痛、嘔吐。事后王軍在家長幫助下將林志等人告上法庭。結合材 料回答下列問題。(1)王軍的什么權利受到了侵害?(2)你如何評價王軍最后的做法?考點l8:懂得法律維護公民的人格尊嚴和個人隱私13.村民小輝因為對村干部張某心懷不滿,就捏造張某貪污受賄的事實并通過微博散布,造成了極壞的影響。小輝的行為侵犯了張某的 ( ) A.姓名權 B.肖像權 C.名譽權 D.隱私權 最近,小菊在學校里遇到了一些煩心事:一些調皮的同學給她取了個侮辱性綽號;同桌小強偷看了她的日記,并將她的秘密在同學中傳播。據此回答第l4~15題。14.上述材料中列舉的行為,侵犯了小菊的 ( ) ①榮譽權 ②名譽權 ③隱私權 ④肖像權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5.對此小菊的正確做法應該是 ( ) A.找人“收拾”取綽號的同學 B.散布小強有偷竊行為,予以報復 C.聽之任之,不予理睬 D.報告老師,請求幫助16.下列屬于侵犯公民肖像權的是 ( ) A.新聞攝影報道中出現某人的形象 B.將名人、偉人的照片掛在教室里 C.在“希望工程”宣傳畫中使用了大眼睛姑娘蘇明娟的半身像 D.某商場在廣告中擅自使用了110米欄奧運冠軍劉翔的照片17.一項有關“l8歲時,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的調查顯示,70%的青少年“想擁有一間真正獨立的房間”。這表明青少年特別渴望維護自己的 ( ) A.隱私權 B.肖像權 C.生命健康權 D.名譽權18.錢某因索債無果而將債務人賴某關在自己家里。錢某的行為 ( ) ①侵犯了賴某的財產所有權 ②侵犯了賴某的人身自由權 ③屬于非法拘禁,應承擔法律責任 ④依法維護了自己的財產所有權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9.某超市在醒目的地方貼出告示:為了維護本超市的合法經濟利益不被侵害,本店保安人員有權對有偷竊嫌疑的顧客進行檢查。這則告示 ( ) A.是合法的,它是為了維護超市的合法權益 B.是非法的,它侵犯了公民的人格權 C.是非法的,它侵犯了公民的隱私權 D.是合法的,這是保安人員的職責和應盡的義務*20.小剛參加一個“有獎調查”活動,填寫了父親的姓名、電話等基本信息。不久,他的父親在外地接到電話,聽說小剛正在醫院緊急搶救,需要兩萬元,急忙向對方賬戶匯款,最后發現被騙了。這件事告訴我們不要 ( ) ①接受任何形式的問卷調查 ②輕易向陌生人透露家庭信息 ③輕易相信來歷不明的電話或短信 ④向陌生的銀行賬戶匯款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21.八年級(3)班學生王偉長得矮胖,同學劉勇給他取了個“武大郎”的外號。劉勇的言行 ( ) A.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權 B.侵犯了公民的名譽權 C.侵犯了公民的隱私權 D.侵犯了公民的肖像權22.以下四位同學的話都涉及了人格尊嚴,請具體分析并回答后面的問題。 甲:“經過協商,照相館使用了我的照片,并付給了我個人報酬?!?br/> 乙:“我現在開始寫作了,筆名就叫‘晨陽’。” 丙:“他長得胖頭胖腦的,我叫他‘小胖豬’?!?br/> ?。骸拔覀儼嗟男∪~真機靈,早晨上學遲到了,硬是告訴值班門衛自己是小平?!?br/> (1)請你分別指出以上四位同學所享受的權利或侵犯了他人的哪些權利。 (2)當你的人格尊嚴受到侵犯時,應該如何做?張三與李四因一件小事發生沖突,張三一記重拳,打掉了李四的一顆門牙。李四懷恨在心,偷偷將張三的身體缺陷在同學間散布。請你從法律角度對張三、李四的行為進行評價。*24.2011年歲末,一場“中國互聯網史上最大的泄密事件”呼嘯而來,席卷了天涯社區、網易等幾十個知名網站,公開暴露的網絡賬戶及密碼超過一億個。 (1)該泄密事件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權利? (2)法律保護公民的這項權利有何意義? (3)假如此類侵權行為發生在你身上,你應該怎樣做?參考答案 第23課 公民的人身權利1.B 2.B 3.C 4.A 5。B 6.D 7.A 8.D 9.B l0.(1)校外小商販泛濫,食品安全和交通安全令人擔憂,學校的安全設施不夠完善;學生的安全意識和安全知識缺乏;校外敲詐勒索;校園暴力等。 (2)當受到意外傷害時,應依法自衛和請求法律保護,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理由:當受到意外傷害時,不能自認倒霉,忍氣吞聲,也不能魯莽行事,采取非法報復;而應該要采取正確的方式去對待。(3)①國家加強法制建設,為校園安全提供條件和保障;②社會確保學校各類設施的質量,整治校園周邊環境;③學校開設安全教育課,加強與家庭教育的配合,完善安全設施,消除安全隱患;④每個學生應不斷掌握安全自救的知識和方法,提高安全意識和自救能力,并勇于同危害校園安全的行為作斗爭。 (4)示例:①高高興興上學,平平安安回家②遵守交通規則,珍愛生命健康③關愛生命,遠離暴力④讓人就是讓己,害人就是害己⑤利人就是利己、虧人就是虧己 ll.(1)超市(毆打柴先生的超市服務員)侵犯了柴先生的生命健康權(安全權),是一種違法行為,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2)生命健康權是公民參加一切社會活動、享有其他一切權利的基礎。生命一旦喪失,任何權利都失去了意義。生命健康權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權利,是公民的首要的人身權利。12.(1)生命健康權。(2)①王軍的做法是正確的,是具有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的表現。②我國的憲法和法律保護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利。本案中林志等人毆打王軍,造成王軍的身體和精神都受到了嚴重侵害,王軍有權采取法律手段追究對方的法律責任,以討還公道和獲得賠償。③王軍這種敢于并善于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的行為,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l3。C l4.B l5.D l6.D l7.A l8.B 19.B 20.B 21.B 22.(1)甲同學享有肖像權;乙同學享有著作權中的姓名權;丙同學侵犯了他人人格尊嚴權中的名譽權和姓名權;小葉侵犯了小平的姓名權。 (2)當面申明自己的合法權益,要求立即停止侵害,賠禮道歉;向老師、父母以及公安司法人員求助;必要時可提起訴訟。 23.張三、李四的做法都是錯誤的。張三侵犯了李四的生命健康權,李四侵犯了張三的隱私權;雙方都缺乏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都不是用正確的方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4.(1)隱私權。 (2)①維護了個人的人格獨立和人格自由,維護了個人生活的自由與安寧,保護個人的正常生活不受干擾,內心世界不被侵擾;②能夠促進社會和諧,維護社會的安定。 (3)當隱私權受到侵害時,我們應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用自行與侵權人協商、請求司法保護等方式,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賠禮道歉;若因此造成較大的精神痛苦,還有權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