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5課 公民權利和義務的正確行使要點梳理一、理解公民的權利和義務關系1.公民權利:指的是憲法和法律確認并賦予公民享有的某種權益,這種權益受國家保護,有物質保障。2.公民義務:指的是公民在享有權利的同時,所必須承擔的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某種責任。廣義的義務,既包括法定義務,又包括道德義務。3.公民權利和義務的關系 在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具體表現在: (1)制約性。公民所享有的權利和自由,要以義務的履行為條件,受義務的制約。每個人既是享受權利的主體,又是履行義務的主體。如果一味濫用權利,不依法履行義務,就必然會損害國家的、集體的或他人的合法權益,導致種種社會問題。 (2)合一性。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互相依存、彼此結合、不可分割的。如憲法規定父母有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這對子女來說是一種權利;憲法又規定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這對父母來說也是一種權利。在某些條件下,權利就是義務,義務就是權利,如受教育、勞動等。 (3)對等性。權利是通過公民為社會所盡的義務來確定的,權利的實現要求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要 求權利的實現。在我國,國家、集體和公民個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只有保障公民充分享有和行使各方面的權利,才能激起公民的積極性,使公民更加自覺地履行義務。例如,只有保障了公民的勞動權,才能為公民盡自己的責任奉獻于社會創造條件。反之,公民自覺地履行應盡的義務,必然為自己享有和行使權利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二、學會正確行使公民權利,自覺履行公民義務1.我國公民權利的特點 (1)平等性。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廣泛性。表現在享受權利的主體極為廣泛和公民享受的權利極為廣泛。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基本權利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各個領域,涵蓋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等諸多方面,大致分為九類。 (3)真實性。一是在權利的確認上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二是在權利的實現上國家在法律上、制度上、物質上提供保障。2.正確行使公民權利的要求 (1)行使權利時要尊重他人的權利。法律確認的權利是賦予每個公民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每個公民都有同樣的權利。我們應該在不損害他人合法權利的前提下,行使自己的權利,滿足自己的需要。 (2)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世界上從來就不存在為所欲為的權利。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社會、集體和公民個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只有國家、集體的利益得到維護和發展,公民個人的自由和權利才能得到切實的保障和充分的實現。 (3)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權利。在我國,公民行使自己的權利,要限制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而不能超越其范圍,否則,就會侵害他人和公共利益,自己所追求的權利也會落空。 (4)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權利。公民行使自由和權利,并不能隨心所欲,必須采用合法的方式,依據法律規定的程序。否則,會損害國家和他人的利益,甚至構成違法犯罪。3.自覺履行公民義務的要求 (1)法律鼓勵做的,我們積極去做。我國法律提倡和鼓勵公民實施有益于社會文明和進步的行為。對法律所提倡的,我們要積極去做,這是自覺履行義務的重要體現。我國法律和社會主義道德相互配合、互相促進、互相補充。凡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都是社會主義道德所譴責的行為;有許多法律上的義務,同時就是社會主義道德的要求。我們積極實施法律所提倡和鼓勵的行為,有利于弘揚社會主義道德,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2)法律要求做的,我們必須去做。我國法律對公民在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領域中應該履行的各項義務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對于這些規定,我們必須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而不能不做。 (3)法律禁止做的,我們堅決不做。為了維護公民的合法權利,確保國家的長治久安,我國法律明確規定禁止公民實施某些行為。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是自覺履行公民義務的又一重要體現。實施法律所禁止的行為,就是觸犯法律,會受到法律制裁。例題解析【例l】(2012·江西南昌)2011年12月28日,江西省某市三位市民因在禁煙區吸煙,被依法行政拘留5日。對此,有人不理解:“吸煙是他們的自由和權利,為什么要處罰他們呢?”你會這樣告訴他 ( ) A.吸煙有害自己的身體健康 B.在禁煙區吸煙是一種嚴重違法行為 C.公民要多履行義務,少享受權利 D.公民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權利【分析】本題以“公共場合禁煙”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如何正確行使權利的認識、權利與義務的一致性、吸煙對于生命健康權的危害以及一般違法行為和嚴重違反行為,是一道綜合性比較強的選擇題。抓住“題眼”——“愛國是他們的自由和權利”,聯系書本知識以及時政熱點“禁煙令”可知:公民在禁煙區吸煙是法律所禁止的行為。也可以采用排除法。吸煙不僅有害自己的身體健康在公共場合吸煙還危害他人的生命健康,A選項排除;“行政拘留5日”,可見吸煙屬于一般違法行為(或行政違法行為),不是嚴重違法行為,B選項排除;至于C選項,“多履行義務,少享受權利”本身表述有誤,與權利義務的一致性有悖,也應予排除。【答案】D【例2】(2011·福建廈門)欣賞漫畫《厚此薄彼》,圖中人物的做法 ( ) ①割裂了權利與義務的關系 ②維護了公民的合法權利 ③沒有正確履行義務 ④不正確,但可以原諒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分析】本趣以漫畫的形武考查學生對“公民權利和義務”這一考點的正確認識。《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解答漫畫題,一個很有效的方法是閱讀漫畫中的文字,漫畫中標示“權利”“義務”。標題是“厚此薄彼”,顯然是諷刺當今一些人對待權利和義務截然不同的態度,這是對權利和義務一致性關系的割裂。我們不能只獲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履行義務,特別是法定義務,我們必須履行。【答案】A【例3】(2012·湖南衡陽)中學生小剛路過一家旅行社時,發現門口擺放的廣告牌上寫有“赴港澳臺出國旅游”的字樣,小剛走進這家旅行社,向他們指出其中的錯誤。這表明 ( ) A.小剛在履行維護國家統一的義務 B.小剛在行使揭發檢舉權 C.小剛在行使執法權 D.小剛在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公民履行義務的理解以及行使權利的理解,審題時抓住題眼“港澳臺出國旅游”。港、澳、臺都是祖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小剛向他們指出其中的錯誤是在履行維護國家統一的義務。也可以采用排除法,揭發檢舉權是針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失職行為,B項排除;執法權是執法機關的權力,小剛沒有權利行使,C項排除;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這也不是小剛力所能及的義務,故D項也排除。【答案】A【例4】(2011·山東煙臺)某電腦公司職員陳某在網上發帖稱:日本核電站爆炸對山東海域有影響,要儲備鹽和干海帶。該消息被網民轉發后,引起部分市民的恐慌,紛紛加入“搶鹽”大軍。警方依法對陳某作出行政拘留和罰款的處罰。針對這一事件,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 ) A.陳某依法行使了言論自由 B.在網絡上公民的言論是不受限制的 C.我國公民言論自由還未得到充分實現 D.公民要在法律的范圍內規范自己的言行【分析】本題以日本核電站爆炸這一時政熱點為背景村料,旨在考查學生對公民正確行使權利的認識。A、B、C三個選項與公民正確行使權利有悖,損害了國家的、集體的、他人的合法權益。公民行使權利要在法律的范圍內并以合法的形式進行,哪怕在網絡上也一樣要受到法律的限制。【答案】D【例5】(2012·浙江寧波)2012年4月11日,上海浦東機場二十余名乘客因航班延誤,航空公司沒有給予及時、合理的解釋和賠償而情緒失控,沖人跑道逼停飛機,上演了“攔機維權”一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攔機乘客】攔機是為了維護我們的合法權利。 【其他乘客】“攔機維權”不可思議,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機毀人亡。 【機場公安】攔機乘客違反了航空安全保衛條例,處以治安處罰。 【民航局】航空公司對該事件處置不當,暫停該航線的經營。 (1)在上述事件中,航空公司侵犯了乘客的哪些合法權利? (2)你認為“攔機維權”是一種什么性質的行為?有哪些危害? (3)從乘客維權反而受到處罰的教訓中,你得到什么啟示?【分析】本題“攔機維權”事件為背景材料,考查的是消費者權益、消費者合法的維權方式和途徑以及不合法維權的危害,落腳點在于考生從“攔機維權”事件得到的啟示。【答案】(1)知情權、依法求償權、公平交易權。(2)乘客“攔機維權”是一般違法行為(或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行為)。危及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安全;破壞了公共秩序,損害了公共利益。(3)啟示:公民既要享受權利,又要履行義務;我們要樹立法制意識,依法維權;公民在行使權利時要尊重他人的權利,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要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行使權利,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權利。【例6】(2011·廣東)背景材料:當今社會,有些人成了“借錢皇帝”,有借不想還。漫畫中老王為了追回老剛久借不還的錢,將老剛關了起來。 請你從權利和義務相互關系的角度,對漫畫中老王的言行進行辨析。【分析】本題是一道漫畫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權利和義務關系的理解和運用,要求學生從權利和義務相互關系的角度進行辨析。解答辨析題,一般要做到以下幾個步驟:一要做判斷,即對漫畫中老王的言行正確與否先做個判斷;二要回歸教材知識,即針對題目要求,從權利和義務關系的基礎知識方面作答;三要緊扣材料(漫畫),即結合漫畫,運用權利和義務的相關知識進行分析。如果結尾再加上一句對中學生日常生活具有指導意義的話則更是錦上添花。【答案】①漫畫中老王的言行是錯誤的。②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密不可分的。每個人既是權利的主體(享有者),又是義務的主體(承擔者)。每個公民在行使權利時應做到:尊重他人的權利;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利和自由;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以合法方式行使權利。每個公民在履行義務時應做到:法律鼓勵做的積極去做,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③漫畫中老王有權利要求老剛歸還欠款,以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但老王沒有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以合法方式行使權利,而是將老剛關了起來,這樣做既侵犯了老剛的人身自由權,又沒有自覺履行尊重他人權利的義務。所以漫畫中老王的言行是錯誤的。④在生活中,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還要增強義務意識,做到正確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考點23:理解公民的權利和義務關系1.對公民的法定權利與義務的關系認識正確的是( ) A.兩者具有一致性,權利即義務 B.享有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義務 C.兩者相互獨立,沒有任何聯系 D.所有的權利和義務都具有真實性2.以下不屬于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基本權利的是 ( ) A.依法納稅 B.平等權 C.宗教信仰自由 D.政治權利和自由3.下列屬于我國公民基本義務的有 ( ) ①維護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 ②弘揚艱苦創業精神 ③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 ④關愛他人生命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⑤4.在我國,一些人因誠實勞動、合法經營而致富,一些人因見義勇為而獲得很高的榮譽,有人因科研成就卓著而受到重獎,還有人因熱心為人民服務而成為人大代表。這都表明在我國 ( ) A.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對等的 B.有些人享有權利,有些人沒有權利 C.權利靠公民自己努力去爭取 D.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分開的5.右圖漫畫中的人物( ) A.只愿多享受權利,不愿多履行義務 B.具有很強的權利義務觀念 C.認識到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 D.認識到權利和義務密不可分6.晚上就寢時,小陳同學還在大聲朗讀英語。室友多次勸阻,他卻說:“學習是我的權利和自由,任何人不能干涉。”小陳同學的言行 ( ) A.是正確行使權利的表現 B.是依法履行受教育義務的表現 C.割裂了權利和義務的一致性 D.強調了權利和義務的相互關系*7.正在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草案)》強調子女應給予老人更多精神關懷,將“常回家看看”納入法律規定。這一規定和下圖漫畫告訴我們,孝親敬長 ( ) ①不僅是子女的道德義務,更是法定義務 ②不僅要求子女做到物質上贍養,還要精神上安慰 ③這一傳統美德只要有法律保障就一定能發揚光大 ④就是要求子女做到對父母處處尊重、事事順從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8.某藝人因醉駕行為在庭審中懺悔道:“我一直以為喝酒是人的自由,現在因為喝酒失去了自由。”這句話告訴我們 ( ) A.享有自由會侵害別人權利 B.履行義務必須享有權利 C.權利與義務都由憲法規定 D.權利與義務具有一致性*9.“上學是我的權利,不上學是我的自由。”七年級同學小張的這一想法錯在沒有正確認識 ( ) ①義務教育具有公益性特征 ②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 ③受教育是我們成長和發展的基礎 ④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項基本義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父母給了我們一個家,讓我們在這片藍天下長大,成熟的臂膀給了我們飛翔的希望。直到有一天,當你想要飛出那房檐的時候,請不要忘記銜一口泥,叼一根草,替父母補補巢。滴滴眼淚是愛的流淌,暫時的離別是開始的夢想。只要你記住,你的根扎在這里,你努力升高,是為了將根扎得更牢……(1)已經長大的我們,學會了理解、感謝父母。母親節這天,請為母親呈上心語。(不得出現自己真實的姓名、校名、地名等)從法律和道德角度分析,“直到有一天,當你想要飛出那房檐的時候,請不要忘記銜一口泥,叼一根草,替父母補補巢”說明了哪些道理。11.父母,賦予我們生命,哺育我們成長;老師,幫助我們掌握知識,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父母和老師理應受到我們的孝敬和尊重。可在日常生活中,不時有以下情景或觀念閃現,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情景一:七年級小凡對同學說:“我們現在就是應該享受父母的愛,在家里什么事情都不必做。” 情景二:八年級學生小魯和老師發生矛盾后,一氣之下離開了學校,從此不再上學。 (1)請你從公民權利與義務關系的角度對小凡的觀點進行評析。 (2)小魯同學的做法為什么是錯誤的?請簡要說明理由。*12.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我們既享有權利又履行義務。 (1)根據所學知識,填寫框架圖。 ① 舉例:西安市教育局嚴禁學校給思想品德較差我享有權利 的學生帶綠領巾的行為 智力成果權 舉例: ② ③ 舉例:堅決反對菲律賓企圖霸占我國黃巖島的言行 ⑤ 我履行義務 是一致的 受教育權 舉例: ④ 用工業明膠制作的“毒膠囊”具有嚴重的致癌性,因此生產、銷售有毒膠囊的行為屬于什么性質的行為?司法機關查封涉案企業,嚴打生產、銷售毒膠囊的行為體現了我國的什么 方略?由上述內容可知,公民應樹立哪些意識?考點24 學會正確行使公民權利。自覺履行公民義務13.下列屬于樂樂自覺履行公民法定義務的是 ( ) A.作品發表獲得稿酬后自覺繳納個人所得稅 B.網絡聊天時使用自己的真實姓名 C.公共汽車上主動給孕婦讓座 D.“5·15”慈善公益活動中捐出了自己的壓歲錢14.下列行為符合我國法律關于正確行使公民權利、自覺履行公民義務規定的有 ( ) ①小劉未經同意就拿走小周的運動服 ②小亮把小剛的筆贈送給生活貧困的小余 ③小偉制止了小莉采摘某農場牡丹花的行為 ④小敏發現有人正在偷盜施工現場的水泥,便立刻 撥打“110”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5.下列行為屬于正確行使公民權利的有 ( ) ①學生張某向有關部門提出關于環保的建議 ②學生陳某叫哥哥把欺負自己的高年級同學打傷 ③學生李某購物時向店主索要稅務發票 ④學生林某初中畢業后與他人合伙開賭場 A.③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16.小王過去常以上學時間緊為由騎車闖紅燈,在他學習了有關權利和義務的知識后,開始自覺遵守交通規則,不再闖紅燈了。對小王的轉變起積極作用的知識是 ( ) A.我國公民的權利是法律賦予的 B.我國公民有行使自己權利的自由 C.保護自己的安全很重要 D.公民要依法正確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17.對于右邊漫畫中制造網絡謠言的行為,下列認識正確的有( ) ①純屬個人言論自由,法律無權干涉 ②污染網絡環境,危害社會穩定 ③影響公民的正常生活,侵犯公民的合法權益 ④沒有正確行使公民權利的表現,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8.所謂曬客,指的是那些熱衷于用文字、照片和視頻等方式將私人物件以及生活經歷放在網上曝光、與人分享的網友。“曬客”族的一個口號就是:“只有不想曬的,沒有不能曬的。”這種觀點 ( ) A.正確,網絡是一片無拘無束的天空 B.錯誤,真正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C.正確,公民享有言論自由 D.錯誤,公民的自由是在法律范圍內的自由*19.“河流雖急,沿著河槽走;人雖眾多,守著法律走。”這句諺語的寓意有 ( ) ①法律鼓勵的積極去做 ②法律要求的必須去做 ③公民只履行義務不享有權利 ④法律禁止的堅決不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義務體現著社會對個人、國家對公民的要求。下列屬于未成年人依法履行義務的是 ( ) A.定期購買嘉興《南湖晚報》 B.國家法定節假日出游 C.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 D.因觀看球賽逃學在家*21.“自由是做法律所許可的一切事情的權利。如果一個公民能夠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自由了,因為其他人也同樣會有這個權利。”這段話說明 ( ) ①權利與義務具有一致性 ②行使權利要受到一定限制 ③權利與義務都可以放棄 ④履行義務要受到一定限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22.小軍和校外網友聊天對,在同學小麗不知情的情況下,將她的住址、電話、QQ等信息告訴了對方。小麗為此多次遭到對方騷擾,學習和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小麗得知此事因小軍而起,便找小軍評理,要求小軍賠禮道歉,并制止其網友的行為。小軍卻說,公民有言論自由,任何人無權干涉。小麗一怒之下,找了一幫朋友,把小軍痛打了一頓。運用所學法律知識分別對小軍和小麗的言行進行評析。23.下面是某校九年級小張同學在學校生活中的兩段經歷,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我的行為 我的認識①昨天好好過了把言論自由癮,在校園網論壇上,把經常管束我的班長羞辱了一番事后想想,這樣做很不應該,真是感到內疚②這學期我自覺遵守學校紀律,認真學習,成績提高很快老師、同學都夸我進步大,這讓我覺得自己很棒 (1)運用公民權利、義務知識,簡要評析小張同學的行為。 (2)結合小張的認識,說說他在認識自我過程中有哪些值得你學習的地方。 *24.安全重于泰山!在學校生活中通常會遇到這樣或那樣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安全事件。請結合下列情境,將解決問題的正確做法或理由填在表格中。 安全因素 情境 正確做法 理由人身安全魯寧因拒絕高年級學生王某收取“保護費”而遭毆打,便想從社會上找人報復王某尋求老師和家長的幫助,按照法律的要求討回公道(1)藥品安全魯寧感冒了,而他正在服用的感冒膠囊,卻是省藥監局通報的不合格批次(2)消費者要增強防范意識,提高識別假冒偽劣商品的能力,并積極同破壞社會經濟秩序的各類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網絡安全看到有人在校園論壇上傳播“近期發生地震”的虛假信息,魯寧感到十分恐慌(3)公民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權利,我國法律依法制裁傳播網絡謠言的行為校車安全為了節省開支,爸爸安排魯寧他們乘坐有安全隱患的“黑校車”拒絕乘坐,并將上述情況反饋給學校和上級有關部門(4)參考答案第25課 公民權利和義務的正確行使1.B 2.A 3.B 4.A 5.A 6.C 7.B 8.D 9.D l0.(1)示例:感謝您多年來對我無微不至的照顧,在做人方面給予我的幫助和教導。(能體現母親對自己的撫養和教育均可)我決心努力學習,積極上進,來回報您對我的愛!(能體現對母親的回報之情即可) (2)在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兩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贍養、扶助父母,是我國人民的傳統美德,是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的基本要求,是子女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11.(1)①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密不可分的。在我國,公民既享有權利,又履行義務。在享有權利的時候,必須履行相應的義務。不允許只享有權利而不履行義務。②小凡在家里只想享受權利,不愿履行義務。因此,他的想法是錯誤的。(2)①小魯和老師發生矛盾后,要學會冷靜思考,通過恰當的方式與老師坦誠交流,用正確的方法解決矛盾。②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又是公民的基本義務。小魯離校不上學違反了國家法律規定,對個人、家庭和國家都是有害的,他應珍惜受教育的權利,履行受教育的義務。 l2.①人格尊嚴權 ②示例:專利、發明、創造、學生自己撰寫的文章③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的義務 ④示例:努力學習、遵守校紀校規、完成義務教育、尊重老師⑤權利和義務 (2)違法行為。依法治國。(3)法律意識、權利意識、責任意識、監督意識、安全意識、生命意識等。 13.A l4.B l5.B 16.D l7.D l8.D l9.B 20.C 21.A 22.小軍未經小麗同意,將小麗的個人信息透露給他人是錯誤的,因為他侵犯了小麗的隱私權。小軍說公民有言論自由,任何人無權干涉,也是錯誤的,因為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也要尊重他人的權利(或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權利)。小麗找小軍,要求小軍賠禮道歉,并制止其網友騷擾的評理方式是正確的,因為她有權用正當的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但小麗找朋友痛打小軍的做法是錯誤的,因為她沒有以合法方式維護自己的權利,侵犯了小軍的生命健康權。 23.(1)行為①:小張沒有正確行使公民的權利。公民行使言論自由權時,必須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不得損害他人的合法權益。小張的行為侵犯了班長的人格尊嚴權。行為②: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權利又是公民的義務,小張同學珍惜了受教育的權利,自覺履行了受教育的義務。 (2)小張能夠及時通過自我觀察(自我探索)反省自己的缺點。他還善于從他人和集體的評價中發現自己的優點。 24.(1)公民的合法權利受到侵害時,有權運用合法的方式、按照法定程序依法維權,不能采取非法手段。或: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公民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以合法方式行使權利。 (2)及時舉報;與生產、銷售者協商解決;要求生產、銷售者退換;依法求償;等等。 (3)通知網絡管理人員及時辟謠;向老師、學校和有關部門反映。 (4)我國法律對未成年人進行特殊保護,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