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新知講解新知導入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影響?立法、執法、司法、守法這些法治的基本環節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直接關系著人們的生存生活質量。符合國情的立法、文明的執法、公平公正的司法、認真自覺的守法,有利于社會的穩定;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會秩序,保障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有利于維護人們的幸福生活。人教版 七年級下第四單元 走進法治天地第十課 法律伴我們成長第2課時 我們與法律同行合作探究學校目標1.了解依法辦事的原因,知道什么是依法辦事。2.知道樹立法律信仰的原因,知道作為青少年也是法治中國的推動者。3.知道法律與道德的關系。合作探究自主學習認真閱讀課本100-103頁內容,思考:1.什么是法治意識?2.為什么要樹立法治意識?3.法治時代對青少年的要求是什么?4.什么是依法辦事?5.為什么要學會依法辦事?6.我們應該如何依法辦事?合作探究第一部分學會依法辦事合作探究這些做法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影響?(1)有利于社會的穩定;(2)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會秩序,保障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3)有利于維護人們的幸福生活。運用你的經驗合作探究新知講解學會依法辦事的原因國無法不治,民無法不立,法律保障我們的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實現靠我們每個人的尊崇和遵守合作探究情景探究情景1:共享單車的出現,給市民的出行帶來了極大便利,有效解決了城市交通“最后1公里”難題,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也不少!圖為小學生騎行共享單車。合作探究情景探究情景2:近來,針對共享單車的破壞、私占、詐騙等各種不端行為頻出。這些行為會帶來哪些后果?問題:這兩則案例給我們哪些共同的啟示?合作探究情景探究依法辦事,要遵守各種法律法規共享單車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使用者的守法意識和守法行為。法律是一切行為的底線。依法辦事,要樹立法律意識,遵守各種法律法規。這些行為會帶來哪些后果?問題:這兩則案例給我們哪些共同的啟示?合作探究相關法律相關法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49條之規定: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1000元以下罰款。破壞更加嚴重者,宜根據《刑法》第275條的“故意毀壞公私財物罪”予以定性。網友言論:共享單車余額不能退款,要怎么維權?依法辦事,養成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習慣依法辦事要養成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習慣,逐步成長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合作探究探究分享廣場舞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但也影響了廣場周邊居民的日常生活。由于音樂聲音過大,全國各地曾出現過各種抵制廣場舞的行為,甚至發生了藏獒驅趕、往廣場潑糞、朝天鳴槍等較為極端的事件。跳舞娛樂是公民的權利,受擾居民是否有權利干涉?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權力。不能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對于解決廣場舞擾民問題,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八條:違反關于社會生活噪聲污染防治的法律規定,制造噪聲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遇到問題,要通過法治方式,實現自身利益,還要維護他人和集體的合法權益合作探究探究分享真實案件法院依法判決被告人朱某犯尋釁滋事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被告人趙某、李某、霍某、高某犯尋釁滋事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個月。 當受到不法侵害時,要勇敢的拿起法律的武器。養成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習慣,做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決捍衛者。你認為劇中的陳念應該采取哪種方式應對不法侵害?為什么?向家長老師說明情況請求幫助或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我們是法治國家,遇到不法侵害時,應當通過法治方式,表達自身合法的訴求和愿望。合作探究課堂筆記如何做到依法辦事?①遵守各種法律、法規。遇到問題,要通過法治方式,實現自身利益,還要維護他人和集體的合法權益。② 養成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習慣,做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決捍衛者。合作探究第二部分樹立法治意識合作探究新知講解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 的法律既不是銘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銅表上,而是銘刻在公民們的內心里。——盧梭說一說:這句話強調的意思是什么?提示:公民對法律的認同是法治的力量之源。合作探究新知講解讓遵守交通規則成為一種習慣在日常生活中,你準備如何做到 合作探究新知講解目標導學:樹立法律信仰談古論今——孝公之問2000多年前,秦孝公勵精圖治,任用商鞅進行變法。有一天,秦孝公問商鞅:這些制定出來的法律,如何讓老百姓遵守呢?這一問被當代學者稱為“孝公難題”或“孝公之問”。要解決“孝公難題”,讓“紙上的法”變成“現實的法”,治本之策、當務之急就是培育人們的法律信仰。合作探究新知講解國家工作人員在就職時公開進行憲法宣誓有什么意義?有利于國家工作人員增強法律意識,在內心深處尊崇法律,運用法律思維、法律理念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遵守和捍衛法律合作探究新知講解問題:這兩幅諷刺漫畫揭示了什么現象?合作探究課堂筆記法治與道德思考:法治與道德的關系是什么?(1)法治時代,并不否認道德的重要性。(2)人們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強尊法守法的意識和自覺性,有助于法治文化環境的形成。合作探究探究分享讓法律成為每個公民的信仰想一想:為什么要樹立法律信仰?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當法律真正成為我們的信仰時,才會充分體現自身的價值,發揮其應有的功能。小組討論:如何樹立法律信仰?合作探究課堂筆記①發自內心地認可、崇尚、遵守和服從法律②提高道德水平。③青少年要增強法治意識,依法辦事,成為法治中國的參與者和推動者。如何樹立法律信仰?合作探究辨一辯有人認為現在是法治時代,我們青少年只要認真學習法律就可以了,不必要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你認為對嗎?合作探究課堂小結我們與法律同行學會依法辦事樹立法治意識遵守法律、法規,用法治方式維護自身利益養成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習慣樹立法治信仰原因如何樹立法治信仰道德建設對法制建設的作用合作探究新知講解1.今天,現代國家用法治替代綿延千年的人治,法治與人治有根本的不同,下列對法治的認識不正確的是A. 法治要求每位公民自覺學法尊法守法用法B. 法治要求國家的所有問題都必須靠法律來解決C. 法治要求任何組織和個人都要服從法律D. 法治就是要確立法律的權成,形成人人守法護法的風尚B合作探究新知講解2.下列這組漫畫表達了一個共同的思想主題。你認為最能體現這一主題思想的是A.自覺遵守交規,構建和諧社會B.樹立法治意識,學會依法辦事C.增強法治觀念,建設法治政府D.依法規范市場,維護經濟秩序B合作探究新知講解3.在法治中國建設中,我們青少年應該①樹立法律信仰,增強法治意識②學會依法辦事③養成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習慣④做法治忠實崇拜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D合作探究新知講解4.據有關部門統計,100名違法犯罪的青少年中,在學校不遵守紀律、無心學習的有90人,由于好奇而吸毒走上犯罪道路的有32人,由于沉迷于網絡游戲、瀏覽色情網頁而犯罪的有32人。這說明( )①不良行為都會發展成違法犯罪;②青少年要增強法治意識,依法辦事;③青少年要樹立法律信仰,將法治精神銘刻在心中;④青少年要學會明辨是非,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做出正確的選擇。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解析:本題考查青少年要增強法治意識,依法辦事的相關知識。題干表明青少年由于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容易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這就要求廣大青少年要樹立法律信仰,增強法治意識,依法辦事,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做出正確的選擇,②③④說法正確;①說法太絕對,不良行為只要及時改正就不會發展成違法犯罪,排除。故選A項。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0.2我們與法律同行七下道法.pptx 依法治國.mp4 少年的你.avi 防控疫情 法治同行.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