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淮陽縣第一中學學習的藝術之 學案組名: 姓名: 日期: 編制:獨立、自主、自學促能力形成;團結、協作、展示讓魅力飛揚課題:政治權利與義務:參與政治生活的基礎和準則學習目標:知道公民享有的政治權利和義務,理解參與政治生活需要把握的基本原則。結合公民的政治權利和義務,說明權利和義務的關系,從而樹立正確的權利觀和義務觀,自覺履行政治性義務,積極行駛政治性義務。定向導學·互動展示 課 堂元 素導 學流 程自研自探環節合作探究環節展示提升·質疑評價環節總結歸納環節自學指導程序、要求、時間互動程序內容、形式、時間展示方案方案、建議、時間隨堂筆記成果記錄、知識生成、規律總結【導學1】神圣的權利 莊嚴的義務中國反腐斗爭在2011年取得一系列成果的基礎上,2012年正呈現一些新的動向:更加關注人權、反腐敗政策化法制化、預防腐敗與推進近改革相結合、既大“老虎”(高管腐敗)又打“蒼蠅”(基層腐敗)、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同時,據最高人民檢察院舉報中心統計,每年查辦的貪污賄賂案件中有七八成靠的是人民群眾的舉報。針對這種情況,中央紀委會同有關部門正在研究通過法律形式進一步保護舉報人,受害人的權利。研讀:研讀課本9—10頁思考:我國公民享有那些權利?只享受權利不履行義務可以嗎?掌握:公民享有的權利和應該履行的義務組學:通過對導學一的研讀小組本次負責人會向你的小組成員提出的問題并作答(3分鐘)表現單元一:方案預設:1、呈現成果一的知識內容。2、通過辯論等方式,展現我國公民權利和義務的統一性。3、各自收集身邊的事例證明公民享有的權利的應該履行的義務,學以致用。自研成果一:1、公民享有的權利有那些?2、公民應該履行那些義務?【導學2】參與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則有人處于惡作劇或為了提高個人空間的點擊率,編造“北京有比較強烈的地震”“汶川地震是人為”等謠言,并在互聯網貼吧里發帖,造成不良影響,觸犯有關法律。公安機關對相關造謠人員分別處以治安處罰或訓誡。研讀:課本10—11頁內容。思考:同學們知道了公民的權利和義務,那么現實生活中應該如何正確的行使權利、履行義務呢?組學小組長統計在第一次互動后仍然存在的疑問并安排下一個知識的相關材料的收集,組織成員主要討論 :現實生活中應該如何正確的行使權利、履行義務 (預時 12 分鐘)表現單元二:1、小組通過辯論的方式主要討論權利和義務的辯證關系。2、呈現成果二的知識內容。重點放在參與政治生活應該堅持的基本原則。(預時 15分鐘)自研成果二:1、現實生活中應該如何正確的行使權利、履行義務 2、拓展知識(自主查閱資料)我國的人民的共同目標是什么?怎樣實現這一目標?當堂反饋( 分鐘)[訓練課導學] “日清過關” 鞏固提升三級達標訓練書寫等級: 分數: 批閱日期: [例1]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這說明 ( )A. 我國公民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B. 我國民主主體的廣泛性C. 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不能放棄的 D. 我國全民民主的國家[例2] 下列對政治自由的理解正確地是( )A.法律約束下的自由不是真正的民主 B.自由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C.自由以法律為前提,超越法律無自由 D.自由是絕對的,不受限制的[例3]在我國,公民既是權利的主體,又是義務的主體。這表明 ( )A.權利和義務是相對應而存在的 B.權利和義務都是不能放棄的C.公民在法律上具有同樣的權利義務 D.要先履行義務再享有權利[例4]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的、集體的、社會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這表明:( )1)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 (2)自由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 (3)我國公民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 (4)既要享有權利,又要履行義務(1)(2) B.(1)(2)(3) C.(1)(2)(4) D.(1)(2)(3)(4)課余作業聯系現實生活中的實例,談談應該如何正確地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義務?[培輔期望] (附培輔單)疑惑告知: 效果描述: [自主反思] (日反思)知識盤點: 心得描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