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8課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 導學案(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8課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 導學案(含答案)

資源簡介

第18課 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導學案
【學習目標】
(1)知道清朝前期疆域的特點,認識臺灣、西藏、新疆是中國固有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能夠結合具體的史實,注重把握清朝加強對西藏的管轄、平定叛亂等史實之間的內在聯系及其對鞏固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重大意義。
(3)通過本課的學習進一步認識統一是我國歷史發展的大趨勢,增強維護國家統一與民族團結的責任心。
【知識框架】
【自主學習】
一、清朝對全國的統治
1.清朝統治者進入北京后,以 為都城。清軍隨后南下,消滅了 政權的殘余勢力和各地反清的力量,逐步建立起對 的統治。
2.清朝基本沿襲中原歷代王朝做法,進一步加強 ,維護政治上的 ;推崇 學說,繼承歷代文化傳統。這樣,清朝在政治上和思想上鞏固了自身的統治。
二、鄭成功收復臺灣和清朝在臺灣的建制
1.背景:明朝末年, 殖民者侵占臺灣。
2.收復:1661年, 率軍登陸臺灣,1662年初,荷軍被迫投降,臺灣回到祖國的懷抱。
3.評價:鄭成功是我國歷史上的 。
4.清朝對臺灣的管轄:
(1)1683年,清軍打敗鄭氏軍隊, 歸入清朝的版圖。(2)1684年,清朝設置 ,隸屬福建省。加強了中央政府對臺灣的管轄,鞏固祖國的 ,臺灣的社會經濟發展也步入了新的歷史時期。
(3)1885年臺灣正式建省,成為我國的一個 。
三、清廷對西藏地區的有效管轄
1.順治冊封 ;康熙時,冊封 ;確立了達賴和班禪都必須經過 的冊封。
2.設置機構:1727年,設置 。
3.通過“ ”制度來確定達賴、班禪的繼承人。
4.這些措施,加強了清朝對 的管轄。
四、鞏固西北邊疆
1.康熙帝三次親征,平定 叛亂。
2.乾隆年間,平定 的叛亂。
3.設置 ,管轄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內的整個新疆。
五、雅克薩之戰
1、17世紀中期 入侵我國黑龍江流域。
2、1685年和1686年, 組織兩次雅克薩之戰。
3、結果:簽訂,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 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 的領土。
【合作探究】
1.清朝前期采取了哪些維護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措施?
東南:鄭成功收復臺灣,設臺灣府。
東北:抗擊沙俄:雅克薩之戰;簽定《中俄尼布 楚條約》。
西南:加強對西藏的管理:確立了中央政府冊封達賴、班禪制度;設駐藏大臣。
西北:加強對新疆的管轄: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亂;設伊犁將軍;妥善安置回歸祖國的土爾扈特部。
2. 依據所學歷史知識思考設立臺灣府有什么意義?我們如何正確評價鄭成功其人?
意義:(1)確認臺灣歸屬于清朝版圖
(2)加強了中央政府對臺灣的管轄
(3)鞏固祖國東南海防
(4)溝通臺灣與內地交流,促進臺灣社會經濟發展
評價:鄭成功擊敗荷蘭侵略者,收復臺灣,使臺灣人民重新成為堂堂正正的中華子民,免受殖民者的統治,維護了中國的領土主權。因此,鄭成功是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
除了收復臺灣,鄭成功還在臺灣開展建設,傳播內地先進農業生產技術,加速了臺灣經濟發展,成為臺灣開發建設的先驅者,因此被臺灣人民稱為“開臺圣王”。其后人延續他制定的政策,使臺灣社會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直到今天,鄭成功依然深受海峽兩岸人民的敬仰,鄭成功紀念館、鄭成功塑像,鄭成功廟成為海峽兩岸共同的文化景觀。
【練習鞏固】
1.維護國家統一,打擊民族分裂勢力,是任何一個國家統治者的重大治國策略。清朝前期統治者為加強對西北邊疆的管理,設置了(  )
A.駐藏大臣 B.臺灣府
C.伊犁將軍 D.西域都護
2.在商討與沙俄談判的方針時,索額圖提出:“雅克薩系我達呼兒總管倍勒兒故墟……黑龍江上下,及通此江—河—溪皆屬我地,不可棄之于鄂羅斯。”這次談判()
A.使沙俄侵占了中國北方大片領土
B.沙俄強租中國旅順、大連
C.清政府準許沙俄派兵駐守黑龍江地區
D.從法律上肯定了中國對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的主權
3.乾隆帝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亂后,設置哪一機構管轄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內的整個新疆地區 (  )
A.駐藏大臣 B.伊犁將軍 C.烏里雅蘇臺將軍 D.西域都護府
4.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離不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1771年,西遷的蒙古族某部在首領渥巴錫的領導下返回祖國,得到了清政府的妥善安置。該部是 (  )
A.回部 B.準噶爾部
C.土爾扈特部 D.維吾爾族
5.清朝繼承歷代文化傳統,在思想文化方面推崇(  )
A.道家學說 B.儒家學說
C.法家學說 D.墨家學說
6.康熙時,針對對臺灣地區的管理,施瑯主張“臺灣雖然是一座海島,卻關系著閩、廣、江、浙四省的要害,戰略地位極其重要……如果放棄臺灣,必將釀成大害,只有守住臺灣,才可永固邊圉”。康熙據此采納制定的對臺措施最主要的意義是(  )
A.加強了臺灣同祖國大陸的聯系
B.鞏固了祖國東南海防屏障
C.肯定臺灣的主權屬于中國
D.促使荷蘭殖民者被迫投降
7.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綿延不斷、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下列關于清朝鞏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措施中,發生于乾隆皇帝時期的是(  )
A.冊封五世達賴 B.設置臺灣府
C.設置駐藏大臣 D.平定大、小和卓叛亂
8.中國古代中央政府都注重加強對邊疆地區的管轄。清朝前期加強對西北邊疆和少數民族地區管轄的措施有(  )
A.文成公主入藏 B.設置臺灣府
C.設置伊犁將軍 D.設立駐藏大臣
9.時空觀念是了解和理解歷史的基礎。以下示意圖中①處可填(  )
A.設置伊犁將軍 B.簽訂《尼布楚條約》
C.平定噶爾丹叛亂 D.實行金瓶掣簽制
10.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反抗侵略,維護國家主權的傳統。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繼光
材料二 臺灣者,中國之土地也,久為貴國所踞,今余既來索,則地當歸我,珍瑤不急之物,悉聽而歸。
——鄭成功
材料三 羅剎擾我黑龍江、松花江一帶三十余年,其所竊據,距我朝發祥之地甚近,不速加剪除,恐邊徼之民不獲寧息。
——康熙帝
(1)材料一中“海波平”的含義是什么 戚繼光為實現這一愿望作出了哪些努力
(2)材料二中“貴國”是指哪個國家 中國最早設置的管轄臺灣的機構是什么 鄭成功的功績是什么
(3)材料三中“羅剎”是指哪個國家 為“剪除”其危害,康熙帝采取了什么舉措 為解決黑龍江、松花江一帶的邊境爭議,中俄雙方簽訂了什么條約 該條約的簽訂有什么歷史意義
(4)三則材料中的三位歷史人物有何共同特征
參考答案
1.C 2.D 3.B 4.C 5.B 6.B 7.D 8.C 9.B
10.(1)東南邊境安定,沒有倭寇侵擾。戚繼光率領“戚家軍”,通過臺州大戰等,基本解除了東南沿海的倭患。
(2)荷蘭。元朝設置的澎湖巡檢司。鄭成功打敗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
(3)沙俄。組織兩次雅克薩自衛反擊戰。《尼布楚條約》。這個條約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
(4)都捍衛了國家主權,是我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营市| 新宾| 清流县| 都昌县| 苏尼特右旗| 温宿县| 城固县| 齐齐哈尔市| 贵港市| 隆昌县| 中卫市| 琼海市| 错那县| 大同市| 炉霍县| 长岛县| 通化市| 金堂县| 永登县| 罗平县| 卢氏县| 富顺县| 施秉县| 奈曼旗| 南城县| 齐齐哈尔市| 琼海市| 慈利县| 会宁县| 浙江省| 灵山县| 纳雍县| 资源县| 德庆县| 谢通门县| 濮阳市| 砚山县| 裕民县| 满城县| 郁南县| 鄂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