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一、遺傳與變異1.遺傳指子代與親代、子代不同個體之間在性狀上表現出的相似性現象。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2.變異指子代與親代、子代不同個體之間在性狀上表現出的差異性現象。如“一母生九子,子子各不同”。遺傳和變異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2022春 陸河縣校級期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下列關于遺傳和變異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遺傳具有普遍性,變異不具有普遍性B.遺傳和變異都具有普遍性C.遺傳不具有普遍性D.遺傳不具有普遍性,變異具有普遍性【答案】B【解答】解:生物的親代和后代之間表現出既相似又有差異的特征,說明生物具有遺傳和變異現象,沒有生物的變異生物就不會進化,沒有生物的遺傳生物的變異就得不到延續和發展,所以生物的遺傳和變異現象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具有普遍性。故B正確。故選:B。2-1-c-n-j-y(2022春 蘭考縣期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下列幾種變異中屬于可遺傳變異的是( )A.經常參加體力勞動,手上磨出了老繭B.野外生存訓練后皮膚變得黝黑C.一對雙眼皮的夫婦生了個單眼皮的孩子D.由于食物中缺鈣,引起骨質疏松癥【答案】C【解答】解:ABD、經常參加體力勞動,手上磨出了老繭、野外生存訓練后皮膚變得黝黑、由于食物中缺鈣,引起骨質疏松癥都是由環境引起的變異,遺傳物質并沒有發生變化,是不遺傳的變異。C、一對雙眼皮的夫婦生了個單眼皮的孩子是由遺傳物質的變化引起的變異,是可遺傳的變異。故選:C。【來源:21·世紀·教育·網】遺傳物質的作用:具有儲存、傳遞、表達和改變遺傳信息等基本遺傳功能。由福建省林業科技試驗中心選育的29.9克南靖蘭花中的紅草種子搭載著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隨三名航天員進入太空進行了三個月的太空之旅后,已經開始在地面上種植,請回答,南靖蘭花進入太空后,在宇宙輻射、高真空、微重力等環境因素作用下,遺傳物質可能會發生變化。遺傳物質主要存在于蘭花細胞的哪一結構中( )細胞壁 B.細胞膜 C.細胞質 D.細胞核【答案】D【解答】解:細胞核內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稱做染色體,它是由DNA和蛋白質兩種組成的,一個DNA分子有許多個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遺傳信息的片段。細胞核內含遺傳物質,對生物的遺傳具有重要的意義。故選:D。【來源:21cnj*y.co*m】在遺傳物質的作用下,細胞的形態,結構和功能隨著細胞的生長出現了 .就是細胞的分化.經過分化,可以形成不同的 .我們把形態相似,結構,功能相同的細胞構成的細胞群叫作 .【版權所有:21教育】【解答】解:細胞分裂產生的新細胞起初在形態、結構方面相似,都具有分裂能力,在發育過程中這些細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如保護、營養、輸導等功能,形態結構也發生了變化,即細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細胞群,我們把形態、結構、功能相同的細胞群稱之為組織,如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和神經組織.故答案為:變化;細胞群;組織1.染色體存在于細胞核中,蛋白質和DNA組成染色體。基因是DNA分子上有遺傳效應的片段。 基因的作用:控制生物性狀。如:膚色、卷發等。(2022 江陰市一模)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如圖是染色體和DNA的關系示意圖,相關分析錯誤的是( )A.①指的是染色體B.②指的是DNA分子C.①位于細胞核中D.③中含有很多基因【答案】B【解答】解:遺傳物質存在于細胞核里,染色體是細胞核內的容易被堿性顏料染成深色的物質,由DNA和蛋白質組成,DNA是生物的主要遺傳物質。它的結構像一個螺旋形的梯子,即雙螺旋結構;DNA(脫氧核糖核酸)分子上具有特定遺傳信息。故①染色體位于細胞核中,②蛋白質、③DNA,DNA分子上決定生物性狀的小片段叫基因,基因決定生物的性狀。一個DNA分子上有許多個基因。故選:B。(2022春 重慶期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下列關于基因,DNA,染色體的說法中,正確的一項是( )A.基因是DNA的某一片段B.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組成C.每個基因控制一個性狀D.每條染色體上都只有1個DNA分子【答案】B【解答】解:A、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狀的基本單位,A錯誤。B、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組成的,B正確。C、基因與性狀不是簡單的一對一的關系,有可能兩對或多對基因控制一對相對性狀,C錯誤。D、每條染色體上一般只有一個DNA分子,但一旦染色體被復制,就會出現染色單體,DNA的數量就像染色單體一樣,變成兩個,D錯誤。故選:B。2·1·c·n·j·y1.指因遺傳物質(染色體、DNA、基因)改變而引起的人類疾病。如白化病、先天愚型、色盲、血友病等。2.人的基因、DNA和染色體的改變都會導致遺傳病的發生。(2022春 興慶區校級月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下列疾病屬于遺傳病的一組是( )①白化病②乙型肝炎③色盲④鐮刀型貧血病⑤肺結核⑥艾滋病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⑤⑥D.③④⑥【答案】B【解答】解:①白化病、③色盲、④鐮刀型貧血病都是由遺傳物質發生改變而引起的遺傳病。②乙型肝炎、⑤肺結核、⑥艾滋病都屬于傳染病,不是遺傳病。故選:B。(2021秋 密云區期末)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下列關于遺傳病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遺傳病是由于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疾病B.近親結婚會增加后代隱性遺傳病的發病率C.色盲、新型冠狀肺炎、白化病都屬于遺傳病D.通過遺傳咨詢和產前診斷等手段可以對遺傳病進行監測和預防【答案】C【解答】解:A、遺傳病是由于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疾病,正確。B、近親帶有相同隱性遺傳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較大,近親結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隱性遺傳病的可能性較大。正確。C、色盲、白化病都屬于遺傳病,而新型冠狀肺炎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的特點,都屬于傳染病。錯誤。D、通過遺傳咨詢和產前診斷等手段可以對遺傳病進行監測和預防,正確。故選:C。雜種的生命力比雙親強的現象,叫做雜交優勢。如驢和馬雜交后代是騾,袁隆平研究成的雜交水稻等。雜交目的:改良動物、植物的遺傳性狀基因工程: 克隆技術:太空育種:(2022 鹽池縣二模)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2021年10月22日至26日舉行了第28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最吸引人眼球的是豐富多樣的“太空蔬果”。這種育種方法能夠改變性狀的根本原因是( )21*cnjy*comA.果實的大小發生了改變B.“太空蔬果”的口感發生了改變C.太空種子的遺傳物質發生了改變D.“太空蔬果”的生活環境發生了改變【答案】C【解答】解:普通蔬果的種子經過太空漫游后播種,再經過選擇,培育成太蔬果。這種變異是由遺傳物質決定的變異是可遺傳的變異。故選:C。(2021秋 中原區校級期末)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水稻細胞內有12對染色體,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我國科學家通過雜交育種培育出適合在海邊灘涂等鹽堿地生長的“海水稻”。下列有關“海水稻”的說法錯誤的是( )A.“海水稻”細胞內同樣有12對染色體,24個DNA分子B.在育種過程中進行了人工選擇C.培育“海水稻”的原理是基因重組D.普通甜椒培育成“太空椒”與此培育方法相同【答案】D【解答】解:A、水稻的體細胞內含有12對染色體,一條染色體上有一個DNA分子,所以水稻的DNA分子數分別是12對,A正確。B、育種過程是一個選擇的過程,但選擇的方向是取決于人類的需求,可能和自然選擇的方向是不同的,B正確。C、培育雜交水稻是通過基因工程育種,原理是基因重組,C正確。D、普通甜椒的種子衛星搭載后,通過強輻射,微重力和高真空等太空綜合環境因素誘發植物種子的基因變異,經選擇培育成太空椒,與雜交育種培育出的“海水稻”不同,D錯誤。故選:D。生物的進化1.46億年前地球剛誕生時是一個高溫熾熱的熔巖球;46億年~25億年前,地球出現原始大氣,進入海洋時代;距今38億年前,最原始的生命在原始海洋中誕生。2.原始大氣的成分水蒸氣、氫氣、氨氣、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氫(沒有氧氣)。米勒實驗:美國生物學家米勒在實驗室用充有甲烷、氨氣、氫氣和水的密閉裝置,以加熱、放電來模擬原始地球的環境條件,成功合成了一些氨基酸、有機酸和尿素。說明原始地球上盡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產生構成生命體的蛋白質。www.21-cn-jy.com3.生命起源學說:化學進化假設內容:無機物→有機小分子物質→有機大分子物質→多分子體系→原始生命。4.生命起源學說:化學進化假設內容:無機物→有機小分子物質→有機大分子物質→多分子體系→原始生命。5.生物進化的有力證據:化石。6.生物進化的歷程:生物進化是從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由簡單到復雜。7.植物的進化順序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種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8.脊椎動物的進化順序(2022春 儀征市期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圖中植物按照從低等到高等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EBCAE B.CEDBA C.ADBEC D.CEBDA【答案】D【解答】解;藻類植物沒有根、莖、葉的分化;苔蘚植物出現了莖和葉的分化,但莖內沒有導管,葉內沒有葉脈;蕨類植物有根、莖、葉的分化,并出現了輸導組織;裸子植物有根、莖、葉的分化,體內具有強大的輸導組織和機械組織,但種子裸露,無果皮包被,不能稱為果實;被子植物具有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大器官,是陸地上分布最廣泛、最高等的植物。因此上述植物按照從低等到高等的順序排列是:C海帶(藻類植物)→E葫蘆蘚(苔蘚植物)→B蕨(蕨類植物)→D馬尾松(裸子植物)→A玉米(被子植物)。故選:D。21cnjy.com(2022 禮縣三模)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如圖是常見的四種動物,圖中①~④所示動物按低等到高等的順序進行排列,正確的順序是( )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C.④③①②D.③②④①【答案】B【解答】解:如圖生物進化樹:可見,上述動物①羊屬于哺乳動物,②蜥蜴屬于爬行動物,③蝗蟲屬于節肢動物,④青蛙屬于兩棲動物。無脊椎動物的進化歷程:原始單細胞動物→原始腔腸動物→原始扁形動物→原始線形動物→原始環節動物→原始軟體動物→原始節肢動物→原始棘皮動物。脊椎動物的進化歷程:原始魚類→原始兩棲類→原始爬行類→原始鳥類、哺乳類。所以,按照從低等到高等的順序排列為節肢動物、兩棲類、爬行類、哺乳類,即③④②①。故選:B。21·世紀*教育網1.達爾文認為,現存于地球上的生物,都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并且都是由一個共同的祖先進化而來的,因此生物間存在著或近或遠的親緣關系。2.達爾文進化論的核心是自然選擇學說;自然選擇的實質是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也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并認為,生物進化的方向由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動力是生存斗爭。自然選擇是一個漫長漸變的過程,有四個要點:過度繁殖、生存斗爭、遺傳變異、適者生存。3.變異是不定向的,自然選擇是定向的。(2022 桓臺縣一模)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根據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在自然界中,生物普遍具有很強的繁殖能力B.環境的變化使生物產生了與之相適應的變異C.生物通過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不斷進化D.長頸鹿具有較長的頸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答案】B【解答】解:A、自然界中的生物普遍具有很強的繁殖能力,A正確。B、生物的變異是本來就存在的,環境的變化只是對變異進行選擇,而不是使生物產生變異,B錯誤。C、自然界中各種生物普遍具有很強的繁殖能力,從而能產生大量的后代。而生物賴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間是有限的,生物為了獲取食物和空間,要進行生存斗爭。自然界中生物個體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只有哪些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在生存斗爭中才容易生存下來,并將這些變異遺傳給下一代,而具有不利變異的個體被淘汰。自然界中的生物,通過激烈的生存斗爭,適應者生存,不適應者被淘汰掉,這就是自然選擇。生物通過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不斷進化,C正確。D、長頸鹿經常努力伸長頸和前肢去吃樹上的葉子,可以使頸和前肢都變得很長,這種變異是環境改變引起的,遺傳物質沒有發生改變,所以不能遺傳。因此長頸鹿的頸和前肢都變得很長是自然選擇的結果,D正確。故選:B。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2022 柳州一模)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青霉素中文別名盤尼西林,是一種高效、低毒、臨床應用廣泛的重要抗生素。它的研制成功大大增強了人類抵抗細菌性感染的能力,是人們治病的良藥,但也是由于人們使用青霉素過多,有些致病細菌就不再受青霉素的影響了,即致病菌具有耐藥性。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21*cnjy*comA.細菌的耐藥性是自然選擇的結果B.藥物使細菌產生了耐藥性變異C.細菌耐藥性變異不利于適應環境D.耐藥性細菌之間沒有生存斗爭【答案】A【解答】解:A、達爾文把在生存斗爭中,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過程叫做自然選擇。遺傳變異是生物進化的基礎,首先細菌的抗藥性存在著變異。有的抗藥性強,有的抗藥性弱。使用抗生素時,把抗藥性弱的細菌殺死,這叫不適者被淘汰;抗藥性強的細菌活下來,這叫適者生存。活下來的抗藥性強的細菌,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藥性強,有的抗藥性弱,在使用抗生素時,又把抗藥性弱的細菌殺死,抗藥性強的細菌活下來。這樣經過抗生素的長期選擇,使得細菌的抗藥性增強,有的細菌已不再受抗生素的影響了,就出現了現在所謂的“超級細菌”。因此耐藥菌產生的原因是自然選擇的結果,A正確。B、細菌本身就存在抗藥性,并不是藥物使細菌產生了抗藥性變異,B錯誤。C、細菌耐藥性變異有利于細菌個體的生存,利于細菌適應環境,C錯誤。D、耐藥細菌之間存在生存斗爭,D錯誤。故選:A。1、植物葉片上的氣孔多,有利于植物獲取足夠多的二氧化碳,如果其數量太多,也容易導致植物失去水分過多。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200多年前樹葉上的氣孔數量比現在多,現在樹的幼葉氣孔數量與200年前一樣多,隨著生長,會失去一部分氣孔。對此現象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A.這是自然選擇的結果B.氣孔減少可能與空氣中CO2濃度升高有關C.這體現了生物對環境的適應D.氣孔減少是環境因素導致的,與基因無關【答案】D【解答】解:A、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200多年前樹葉上的氣孔數量比現在多,現在樹的幼葉氣孔數量與200年前一樣多,隨著生長,會失去一部分氣孔,這是生物適應環境的,是自然選擇的結果,A正確;B、氣孔減少是環境因素導致的,可能與空氣中CO2濃度升高有關,B正確;C、這體現了生物對環境的適應,C正確;D、這種氣孔減少的生物,是可以遺傳的,與基因有關,D錯誤.故選:D。【出處:21教育名師】2、我市的“短柄櫻桃”味美多汁,是我國的四大名品之一.“櫻桃產地”同出現在的“短柄櫻桃”是在原來“長柄櫻桃”的基礎上通過嫁接技術栽培出來.(1)通過嫁接技術栽培出“短柄櫻桃”的繁殖方式屬于 (選填“有性”或“無性”)生殖.(2)如圖是嫁接過程的示意圖,則作為接穗的A應是 (選填“短柄”或“長柄”)櫻桃的枝條,才會繁殖出“短柄櫻桃”來.【解答】解:(1)嫁接是指把一個植物體的芽或枝,接在另一個植物體上,使結合在一起的兩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植物體.沒有精子和卵細胞結合成受精卵的過程,屬于無性繁殖.(2)嫁接是直接把一種植物的枝條或芽,接在另一個植物體上,使接在一起的兩部分長成完整的植物體,接上去的枝或芽A叫接穗,被接的植物體B叫砧木.長出的果實的性狀是接穗的性狀,所以嫁接A接穗才能長出“短柄櫻桃”.故答案為:(1)無性生殖.(2)短柄櫻桃.3、興趣小組對某一家庭成員某常染色體控制的遺傳病進行調查分析,得到下面的遺傳圖解,據圖回答問題。(1)人類的遺傳病通常是由致病的基因引起的,致病的基因有顯性和隱性的,由遺傳圖解的信息可知,該致病基因是 。1、2號父母都正常,7號孩子患病,這種現象在生物學上稱為 ,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親代的基因通過 作為“橋梁”傳遞給子代。那么此對夫婦再生一個患病男孩孩子的幾率是 。(2)若用A和a分別表示控制該性狀的基因,A對a是顯性的,則6號孩子與10 號孩子的基因型分別是 和 。(3)親緣關系越近,遺傳基因越相似,子女得遺傳病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因此我國婚姻法明確規定 。【解答】解:(1)由遺傳圖解的信息可知,親代1和2正常,而子代7患病屬于新出現的性狀,因此患病是隱性性狀,正常是顯性性狀。1、2號父母都正常,7號孩子患病,這是親子代之間的性狀差異,因此這種現象在生物學上稱變異。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1、2號父母基因組成中都含有隱性致基因,并能夠傳遞給后代。親代的基因通過生殖細胞(或精子與卵細胞)作為“橋梁”傳遞給子代。若用A和a分別表示控制該性狀的基因,那么7號患病的基因一定是aa,分別由親代1和2各提供一個基因a,這對基因的遺傳圖解如圖所示:由遺傳圖解可知:此對夫婦再生一個患病孩子的幾率是25%.又知人生男生女的幾率為50%,所以生患病男孩的概率為25%×50%=12.5%。(2)若用A和a分別表示控制該性狀的基因,A對a是顯性的,根據(1)解答中的遺傳圖解可知:則6號孩子基因可能為AA或Aa。由題干遺傳圖解可知:3號母親患病的基因組成是aa。子代的基因一半來自父方,一半來自母方。因此10號的基因一半來源于3號,一半來源于4號;從3號得來的一定是a,而10號正常,因此10號的基因組成是Aa。(3)由該遺傳圖解可知,如果父母雙方都攜帶隱性致病基因,則子女就有患病的可能,并且有較高的患病幾率(25%);由此可見血緣關系越近,遺傳基因越相似,婚后所生的子女得遺傳病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我國婚姻法禁止近親結婚。故答案為:(1)隱性的;變異;1、2號父母基因組成中都含有隱性致基因,并能夠傳遞給后代;生殖細胞(或精子與卵細胞);12.5%;(2 )AA或Aa;Aa;(3)禁止近親結婚。1.如圖是染色體和DNA的關系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圖中①是DNA,呈螺旋狀,②是蛋白質B.每條染色體上只有一個DNA,每個DNA上只有一個基因C.每對染色體一半來自父方,一半來自母方D.體細胞中染色體成對存在,生殖細胞中染色體成單存在【答案】B【解析】A.圖中①是DNA,呈螺旋狀,②是蛋白質,故A正確。B.每條染色體上只有一個DNA,每個DNA上有許多個基因,故B錯誤。C.每對染色體一半來自父方,一半來自母方,故C正確。D.每一種生物細胞內染色體的形態和數目都是一定的,如人的染色體是23對,水稻的是12對;生物體細胞中的染色體和基因是成對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細胞的過程中,進行一種特殊方式的細胞分裂,成對的染色體和基因要兩兩分開,分別進入兩個子細胞中,即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和基因是成單存在的。通過受精作用,精子與卵細胞相融合,受精卵中的染色體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所以受精卵中的染色體和基因也是成對存,而在生殖細胞中染色體和基因是成單存在,故D正確。故選B。2.如圖所示為米勒模擬原始地球條件的實驗裝置,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實驗利用甲烷、氨、氧氣等氣體模擬原始大氣B.實驗中通過火花放電模擬原始大氣的雷電條件C.實驗后可以在裝置中檢測到多種有機小分子物質D.實驗證明了在原始地球條件下從無機小分子轉化為有機小分子的可能性【答案】A【解析】A.米勒實驗裝置大容器內模擬了原始大氣的成分,原始大氣沒有氧氣,A錯誤。B.實驗中通過火花放電模擬原始大氣的雷電條件,B正確。C.實驗后可以在裝置中檢測到多種有機小分子物質,C正確。D.實驗證明了在原始地球條件下從無機小分子轉化為有機小分子的可能性,D正確。故選A。3.下列關于遺傳與進化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凡是外界環境引起的變異都是可遺傳B.“雜交”的后代常常具有比親代更優良的性狀,這在科學上被稱為“雜交優勢”C.DNA是生物的主要遺傳物質,它由染色體和蛋白質組成D.在有毒農藥的長期使用下,農田害蟲逐漸產生了抗藥性變異【答案】B【解析】A.如果外界環境的變化使生物的基因發生了改變,從而導致生物出現變異,如核輻射等,這種由環境引起的變異也可能會遺傳給后代,故A錯誤。B.“雜交可能具有原來兩個親代的優良性狀,這是因為雜交的新個體是來自兩個不同的親代,且雜交時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發生了重新組合,使雜交的基因組成發生了改變,從而使原來表現在兩個不同親代的優良性狀組合在一起,在雜交后代表現出來,這在科學上被稱為“雜交優勢”,故B正確。C.染色體由DNA和蛋白質組成,故C錯誤。D.在有毒農藥的長期作用下,抗藥性強昆蟲生存下來,昆蟲本來就有抗藥性,故D錯誤。故選B。4.近年來,關于“超級細菌”感染的臨床案例屢見不鮮。其實只要使用抗生素,出現耐藥菌就不可避免,而濫用抗生素則會催生耐藥菌的出現。如圖是幾種抗生素被允許使用的年份及相應的耐藥菌出現的年份(注:上下深淺一致的箭頭,分別表示抗生素及相對應的耐藥菌)。(1)從圖中可以發現,最早用于臨床的抗生素是___________,而該抗生素相對應的耐藥菌出現在臨床使用之___________。(填“前”或“后”)www-2-1-cnjy-com(2)絕大部分耐藥菌都是在對應的抗生素使用之后出現的,根據生物進化理論,各種耐藥菌的出現是對應的抗生素對其不斷___________的結果。【答案】 青霉素 前 自然選擇##選擇【解析】(1)從圖中可以發現,最早用于臨床的抗生素是青霉素,而該抗生素相對應的耐藥菌出現在臨床使用之前。(2)遺傳變異是生物進化的基礎,首先細菌的抗藥性存在著變異。有的抗藥性強,有的抗藥性弱。使用抗生素時,把抗藥性弱的細菌殺死,這叫不適者被淘汰;抗藥性強的細菌活下來,這叫適者生存。活下來的抗藥性強的細菌,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藥性強,有的抗藥性弱,在使用抗生素時,又把抗藥性弱的細菌殺死,抗藥性強的細菌活下來。這樣經過抗生素的長期選擇,使得有的細菌已不再受抗生素的影響了,就出現了現在所謂的“超級細菌”。可見各種耐藥菌的出現是對應的抗生素對其不斷自然選擇的結果。5.如表是某同學對家庭成員進行的遺傳調查記錄。根據表格信息分析回答問題。家庭成員調查項目 父親 母親 該同學單雙眼皮 單眼皮 單眼皮 單眼皮有無耳垂 有耳垂 有耳垂 無耳垂能否卷舌 能卷舌 不能卷舌 能卷舌(1)表中調查項目雙眼皮與單眼皮、有耳垂與無耳垂、能卷舌與不能卷舌這些性狀,在遺傳學上每對都可稱為________。(2)父母都是單眼皮,該同學也是單眼皮,這在遺傳學上稱為________。父母都有耳垂,該同學無耳垂,這在遺傳學上稱為________。(3)如果用A與a分別表示能卷舌和不能卷舌這對基因,那么,該同學母親不能卷舌的基因組成是________。(4)該同學父親體細胞中性染色體組成是________。二胎政策實施后,該同學的父母想再生一個孩子,生女孩的可能性是________。【答案】 相對性狀 遺傳 變異 aa XY 50%【解析】(1)表中調查項目雙眼皮與單眼皮、有耳垂與無耳垂、能卷舌與不能卷舌這些性狀,在遺傳學上每對都可稱為相對性狀。(2)父母都是單眼皮,該同學也是單眼皮,這在遺傳學上稱為遺傳。父母都有耳垂,該同學無耳垂,這在遺傳學上稱為變異。(3)通常用大寫字母表示顯性基因,小寫字母表示隱性基因.若用A和a分別代表顯、隱性基因,則母親不能卷舌的基因組成是aa。(4)人的體細胞內的23對染色體,有一對染色體與人的性別有關,叫做性染色體。父親的性染色體是XY,母親的性染色體是XX。從理論上講,生男生女的可能性各是50%。所以二孩政策實施后,該同學的父母想再生一個孩子,生女孩的可能性是50%。1.如圖為甲、乙兩種細胞所含的染色體示意圖,此兩種細胞取自同一株開花植物的正常細胞。根據此圖,推測此兩種細胞所屬的構造,下列何者最合理?( )A.甲:花粉,乙:花瓣 B.甲:花瓣,乙:種子C.甲:花托,乙:花粉 D.甲:花粉,乙:胚珠【答案】C【解析】在生物的體細胞中,染色體是成對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細胞的過程中,成對的染色體分開,每對染色體中的一條進入精子或卵細胞中,圖甲具有成對的基因,表示體細胞,乙不具有成對的基因,表示生殖細胞,可見C正確。故選C。2.下列是染色體、DNA、蛋白質、基因之間的關系示意圖,其中正確的是( )A.B.C.D.【答案】C【解析】染色體由DNA和蛋白質兩種物質組成,因此染色體包含DNA和蛋白質;DNA和蛋白質是并列關系;DNA上決定生物性狀的小單位叫基因,因此DNA包含基因。所以染色體及構成染色體的DNA、蛋白質、基因之間的關系示意圖為:,故選C。3.根據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結合如圖敘述錯誤的是( )A.害蟲樣體中原來就存在抗藥性個體B.該農藥使用初期,害蟲的數量明顯減少C.抗藥性的形成是農藥對害蟲定向選擇的結果D.農藥使用一段時間后,害蟲產生了抗藥性變異【答案】D【解析】A.從曲線變化可知,害蟲群體中原本就存在抗藥性個體,不是在農藥的作用下產生的,A正確。B.從圖中曲線可以看出,使用農藥初期時,把抗藥性弱的害蟲殺死,害蟲的數量明顯減少,這叫不適者被淘汰;抗藥性強的害蟲活下來,這叫適者生存,B正確。C.由分析可知,隨著農藥的使用,害蟲抗藥性的形成是農藥對害蟲定向選擇的結果,符合達爾文進化觀點,C正確。D.害蟲原本就存在著變異,不是農藥使害蟲產生變異,不符合達爾文進化觀點,D錯誤。故選D。4.2019年春節期間,由吳京主演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獲得了極佳口碑。影片中介紹因為太陽系中唯一的恒星太陽即將毀滅,所以人類尋找新的棲息地不需要考慮的因素是( )A.適宜的溫度B.一定厚度,適宜呼吸的大氣C.充足的水D.新棲息地所在的星球自轉一周時間為24小時【答案】D【解析】科學研究表明,適宜的溫度、充足的水、一定厚度和適宜呼吸的大氣是地球生命得以存在的三個條件,故選擇答案D。21·cn·jy·com5.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兩位女科學家,她們共同發現了“基因剪刀”——CRISPR/Cs9酶。Cs9酶就像一把能夠切割DNA鏈的分子剪刀,一旦它在特定位點切割DNA,就可以進行插入和編輯基因,從而可以精確地改變DNA序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Cs9酶離開生物體一段時間后仍有活性B.轉基因技術也利用了基因切割和基因重組C.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個或幾個遺傳片段D.一個DNA分子被切割后變成兩個DNA分子【答案】D【解析】A.酶離開生物體后,只要在適宜的條件下,也能保持活性,故A正確。B.轉基因技術是指人為將一種生物的一個或幾個已知功能基因轉移到另一種生物體內安家落戶,使該生物獲得新功能的一種技術。轉基因技術也利用了基因切割和基因重組,故B正確。C.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故C正確。D.一個DNA分子被切割后變成兩個DNA片段,不能說是DNA分子,故D錯誤。故選D。6.下圖為長頸鹿進化示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①說明古代長頸鹿祖先的個體之間頸長存在著____。(2)圖②說明地球環境變得干旱、缺乏青草時,____的個體容易獲得食物而生存下來。那么,長頸的變異是____,短頸的變異是____。(3)圖③說明____的個體能生存下來,并繁殖后代,____的個體被淘汰掉。(4)從長頸鹿的進化過程看,頸長的變異是由于____改變而引起的。(5)自然界中的生物,通過激烈的____,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應者被淘汰掉,這就是____。【答案】差異 頸長 有利變異 不利變異 頸長 頸短 遺傳物質 生存斗爭 自然選擇【解析】(1)從圖中可以看出,古代的長頸鹿的前肢和頸,有的長,有的短,說明古代長頸鹿祖先的個體之間頸長存在著長短的差異,這是生物的變異現象。(2)、(3)從圖中可以看出,在食物不足的情況下,頸和前肢長的個體能夠吃到高處的樹葉,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這是適者生存;頸長的變異是有利的變異,頸短的變異是不利的變異,經過許多代后頸短的長頸鹿就被淘汰了。(4)進化過程中,頸和前肢長的個體被逐漸保留下來,說明這樣的個體遺傳物質發生了改變,是適者生存。(5)達爾文把自然界中的生物,通過激烈的生存斗爭,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應者被淘汰掉的過程叫做自然選擇。21教育網7.新疆的哈密瓜味甜,將其植株引種到江浙地區后所結哈密瓜甜度明顯降低,但再將植株引種到新疆后所結哈密瓜又表現出原來的味甜性狀。請回答以下問題。(1)從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看,哈密瓜果實屬于____________________層次的結構。(2)同樣品種的哈密瓜植株分別種植在新疆和江浙地區,新疆產的哈密瓜更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新疆哈密瓜植株引種到江浙地區后所結哈密瓜果實的性狀發生了改變,引起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哈密瓜植株所處的___________發生改變而造成的,這種變異通常 。(選填“可遺傳”“不可遺傳”【答案】(1)器官 (2)新疆的晝夜溫差較大,浙江晝夜溫差小 (3)環境;不可遺傳【解析】(1)哈密瓜是果實,果實是六大器官之一,器官是由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聯合在一起構成的一個具有一定功能的結構,哈密瓜的最外面是果皮,屬于保護組織,里面的果肉等部分含豐富的營養物質,屬于營養組織,可見哈密瓜是由不同組織構成的一個器官。因此,從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看,哈密瓜果實屬于器官層次的結構。(2)新疆地區哈密瓜特別甜,是因為新疆地區的光照強度大、日照時間長,能促進光合作用,使其充分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糖類等有機物,同時,新疆地區的夜間溫度低,在一定范圍內,溫度越低,呼吸作用越弱,減少有機物的分解,使更多的有機物得以剩余,提高了哈密瓜的甜度。因此,同樣品種的哈密瓜植株分別種植在新疆和江浙地區,新疆產的哈密瓜更甜的原因是新疆的晝夜溫差較大,浙江晝夜溫差小。(3)變異是指親子間和子代個體間的差異,按照變異的原因可以分為可遺傳的變異和不遺傳的變異。可遺傳的變異是由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可以遺傳給后代;由環境改變引起的變異,是不遺傳的變異,不能遺傳給后代。因此,新疆哈密瓜植株引種到江浙地區后所結哈密瓜果實的性狀發生了改變,引起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哈密瓜植株所處的環境發生改變而造成的,這種變異通常不可遺傳。8.國慶70周年之際,“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被授予“共和國勛章”。袁隆平一生致力于雜交水稻研究,過去40年間實現了稻谷增產8.5億噸,確保了國家的糧食安全。水稻對鹽度變化極為敏感,常規水稻在鹽、堿環境無法生長。近年來,由袁隆平院士致力于“海水稻”研發,并取得畝產300kg以上的舉世矚目成果。(1)雜交水稻繁殖屬于______(選填“有性”或“無性”)生殖;(2)耐鹽堿水稻的根毛細胞細胞液濃度一定______(選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普通水稻的細胞液濃度;(3)在耐鹽堿水稻研究過程中,研究組成員從大量的普通水稻中確認了25個參試品種,然后又從25個參試品種中篩選出9個耐鹽堿品種。這9個耐鹽堿品種是普通水稻的遺傳物質發生______的結果。【答案】 有性 大于 變異(不定向變異或基因突變)【解析】(1)雜交水稻指選用兩個在遺傳上有一定差異,同時他們的優良性狀又能互補的水稻品種,進行雜交,生產具有雜種優勢的第一代雜交種,用于生產,故雜交水果繁殖屬于有性生殖。(2)耐鹽堿水稻能夠從溶液濃度較高的土壤中吸收水和無機鹽,而普通水稻是無法生長的,所以耐鹽堿水稻的根毛細胞細胞液濃度一定大于普通水稻的細胞液濃度。(3)從普通水稻中最后篩選出9個耐鹽堿品種,而這9個品種在耐鹽堿性狀上與其它普通水稻的不同是因為變異形成的。9.高鐵、移動支付、共享單車、網購被稱為中國“新四大發明”,大大改善了國人的生活品質。如今,人們在移動支付購物時可以通過指紋直接認證不需要輸人密碼認證。生活中每個人的指紋都是不一樣的,這種“不一樣”的性狀是由______決定的。科學家把控制合成人類胰島素的基因轉入大腸桿菌內,利用大腸桿菌生產人類胰島素,該技術屬于______。A.組織培養 B.轉基因技術 C.克隆技術 D.發酵技術【答案】 基因 B【解析】性狀是指生物體把生物體所表現的形態結構、生理生化特征和行為方式等的統稱。基因決定性狀;將人工分離和修飾過的基因導入到生物體基因組中,由于導入基因的表達,引起生物體的性狀的可遺傳的修飾,這一技術稱之為轉基因技術。人們常說的“遺傳工程”、“基因工程”、“遺傳轉化”均為轉基因的同義詞。經轉基因技術修飾的生物體在媒體上常被稱為“遺傳修飾過的生物體”,所以科學家們將人的胰島素基因導入大腸桿菌體內,利用大腸桿菌來生產人類的胰島素,這種技術屬于轉基因技術。10.“84消毒液有效成分起次氯酸鈉)被廣泛用于新冠投情的衛生消毒,藥品利巴韋林(C8H12N4O5)對治療新冠肺炎有顯著的療效。(1)制取“84”消毒液的化學方程式為:Cl2+2NaOH=H2O+NaC1O+X,則X的化學式是______。(2)新冠病毒對藥品利巴韋林產生了抗藥性,治療效果變差,這是藥品對新冠病毒進行______的結果。(3)給成人新冠患者每天注射利巴韋林1000毫克,其中含氮元素多少毫克?______(保留一位小數)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答案】 NaCl 自然選擇或定向選擇 229.5mg【解析】(1)由2NaOH+Cl2=NaClO+X+H2O可知,反應前鈉原子是2個,反應后應該是2個,其中1個包含在X中,反應前后氧原子都是2個,氫原子都是2個,反應前氯原子是2個,反應后應該是2個,其中1個包含在X中,則X為NaCl。(2)新冠病毒對藥品利巴韋林產生了抗藥性,治療效果變差,這是藥品對新冠病毒進行自然選擇的結果。(3)新冠患者每天注射利巴韋林1000毫克,其中含氮元素質量為:。專題10 遺傳與進化課題1思維導圖 自主學習區課題2考點管理 明確考點分布歸類探究1、識別遺傳與變異的現象 悟透各類題型例題選講1變式演練1歸類探究2、說出遺傳物質的作用 悟透各類題型例題選講2變式演練2歸類探究3、描述DNA、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 悟透各類題型例題選講3變式演練3歸類探究4、列舉常見的遺傳病 悟透各類題型例題選講4變式演練4歸類探究5、 列舉遺傳與變異在育種方面的應用 悟透各類題型例題選講5變式演練5歸類探究6、知道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質;列舉生物進化現象 悟透各類題型例題選講6變式演練6歸類探究6、說出達爾文進化論的主要論點 悟透各類題型例題選講7變式演練7課題3.走進重高 命題規律分析課題4.課堂練習 提升解題能力課題5.限時集訓 點拔拓展延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一、遺傳與變異1.遺傳指子代與親代、子代不同個體之間在性狀上表現出的___________現象。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2.變異指子代與親代、子代不同個體之間在性狀上表現出的______________現象。如“一母生九子,子子各不同”。遺傳和變異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2022春 陸河縣校級期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下列關于遺傳和變異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遺傳具有普遍性,變異不具有普遍性B.遺傳和變異都具有普遍性C.遺傳不具有普遍性D.遺傳不具有普遍性,變異具有普遍性(2022春 蘭考縣期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下列幾種變異中屬于可遺傳變異的是( )A.經常參加體力勞動,手上磨出了老繭B.野外生存訓練后皮膚變得黝黑C.一對雙眼皮的夫婦生了個單眼皮的孩子D.由于食物中缺鈣,引起骨質疏松癥遺傳物質的作用:具有儲存、傳遞、表達和改變遺傳信息等基本遺傳功能。由福建省林業科技試驗中心選育的29.9克南靖蘭花中的紅草種子搭載著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隨三名航天員進入太空進行了三個月的太空之旅后,已經開始在地面上種植,請回答,南靖蘭花進入太空后,在宇宙輻射、高真空、微重力等環境因素作用下,遺傳物質可能會發生變化。遺傳物質主要存在于蘭花細胞的哪一結構中( )細胞壁 B.細胞膜 C.細胞質 D.細胞核在遺傳物質的作用下,細胞的形態,結構和功能隨著細胞的生長出現了 .就是細胞的分化.經過分化,可以形成不同的 .我們把形態相似,結構,功能相同的細胞構成的細胞群叫作 .【版權所有:21教育】1.染色體存在于______________中,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組成染色體。基因是DNA分子上有______________的片段。 基因的作用:控制生物性狀。如:膚色、卷發等。(2022 江陰市一模)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如圖是染色體和DNA的關系示意圖,相關分析錯誤的是( )A.①指的是染色體B.②指的是DNA分子C.①位于細胞核中D.③中含有很多基因(2022春 重慶期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下列關于基因,DNA,染色體的說法中,正確的一項是( )A.基因是DNA的某一片段B.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組成C.每個基因控制一個性狀D.每條染色體上都只有1個DNA分子1.指因遺傳物質(染色體、DNA、基因)改變而引起的人類疾病。如白化病、先天愚型、色盲、血友病等。2.人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改變都會導致遺傳病的發生。(2022春 興慶區校級月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下列疾病屬于遺傳病的一組是( )①白化病②乙型肝炎③色盲④鐮刀型貧血病⑤肺結核⑥艾滋病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③④⑥(2021秋 密云區期末)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下列關于遺傳病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遺傳病是由于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疾病B.近親結婚會增加后代隱性遺傳病的發病率C.色盲、新型冠狀肺炎、白化病都屬于遺傳病D.通過遺傳咨詢和產前診斷等手段可以對遺傳病進行監測和預防雜種的生命力比雙親強的現象,叫做______________。如驢和馬雜交后代是騾,袁隆平研究成的雜交水稻等。雜交目的:改良動物、植物的遺傳性狀基因工程: 克隆技術:太空育種:(2022 鹽池縣二模)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2021年10月22日至26日舉行了第28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最吸引人眼球的是豐富多樣的“太空蔬果”。這種育種方法能夠改變性狀的根本原因是( )21*cnjy*comA.果實的大小發生了改變B.“太空蔬果”的口感發生了改變C.太空種子的遺傳物質發生了改變D.“太空蔬果”的生活環境發生了改變(2021秋 中原區校級期末)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水稻細胞內有12對染色體,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我國科學家通過雜交育種培育出適合在海邊灘涂等鹽堿地生長的“海水稻”。下列有關“海水稻”的說法錯誤的是( )A.“海水稻”細胞內同樣有12對染色體,24個DNA分子B.在育種過程中進行了人工選擇C.培育“海水稻”的原理是基因重組D.普通甜椒培育成“太空椒”與此培育方法相同生物的進化1.46億年前地球剛誕生時是一個高溫熾熱的熔巖球;46億年~25億年前,地球出現原始大氣,進入海洋時代;距今38億年前,最原始的生命在______________中誕生。2.原始大氣的成分水蒸氣、氫氣、氨氣、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氫(沒有_______)。米勒實驗:美國生物學家米勒在實驗室用充有甲烷、氨氣、氫氣和水的密閉裝置,以加熱、放電來模擬原始地球的環境條件,成功合成了一些氨基酸、有機酸和尿素。說明原始地球上盡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產生構成生命體的______________。www.21-cn-jy.com3.生命起源學說:化學進化假設內容:無機物→有機小分子物質→有機大分子物質→多分子體系→原始生命。4.生命起源學說:化學進化假設內容:無機物→有機小分子物質→有機大分子物質→多分子體系→原始生命。5.生物進化的有力證據:_______。6.生物進化的歷程:生物進化是從__________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__________。7.植物的進化順序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種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8.脊椎動物的進化順序(2022春 儀征市期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圖中植物按照從低等到高等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EBCAE B.CEDBA C.ADBEC D.CEBDA(2022 禮縣三模)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如圖是常見的四種動物,圖中①~④所示動物按低等到高等的順序進行排列,正確的順序是(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④③①② D.③②④①1.達爾文認為,現存于地球上的生物,都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并且都是由一個共同的祖先進化而來的,因此生物間存在著或近或遠的親緣關系。2.達爾文進化論的核心是______________學說;自然選擇的實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并認為,生物進化的方向由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動力是生存斗爭。自然選擇是一個漫長漸變的過程,有四個要點:過度繁殖、生存斗爭、遺傳變異、適者生存。3.變異是不定向的,自然選擇是定向的。(2022 桓臺縣一模)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根據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在自然界中,生物普遍具有很強的繁殖能力B.環境的變化使生物產生了與之相適應的變異C.生物通過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不斷進化D.長頸鹿具有較長的頸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2022 柳州一模)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青霉素中文別名盤尼西林,是一種高效、低毒、臨床應用廣泛的重要抗生素。它的研制成功大大增強了人類抵抗細菌性感染的能力,是人們治病的良藥,但也是由于人們使用青霉素過多,有些致病細菌就不再受青霉素的影響了,即致病菌具有耐藥性。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21*cnjy*comA.細菌的耐藥性是自然選擇的結果B.藥物使細菌產生了耐藥性變異C.細菌耐藥性變異不利于適應環境D.耐藥性細菌之間沒有生存斗爭1、植物葉片上的氣孔多,有利于植物獲取足夠多的二氧化碳,如果其數量太多,也容易導致植物失去水分過多。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200多年前樹葉上的氣孔數量比現在多,現在樹的幼葉氣孔數量與200年前一樣多,隨著生長,會失去一部分氣孔。對此現象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A.這是自然選擇的結果B.氣孔減少可能與空氣中CO2濃度升高有關C.這體現了生物對環境的適應D.氣孔減少是環境因素導致的,與基因無關2、我市的“短柄櫻桃”味美多汁,是我國的四大名品之一.“櫻桃產地”同出現在的“短柄櫻桃”是在原來“長柄櫻桃”的基礎上通過嫁接技術栽培出來.(1)通過嫁接技術栽培出“短柄櫻桃”的繁殖方式屬于 (選填“有性”或“無性”)生殖.(2)如圖是嫁接過程的示意圖,則作為接穗的A應是 (選填“短柄”或“長柄”)櫻桃的枝條,才會繁殖出“短柄櫻桃”來.3、興趣小組對某一家庭成員某常染色體控制的遺傳病進行調查分析,得到下面的遺傳圖解,據圖回答問題。(1)人類的遺傳病通常是由致病的基因引起的,致病的基因有顯性和隱性的,由遺傳圖解的信息可知,該致病基因是 。1、2號父母都正常,7號孩子患病,這種現象在生物學上稱為 ,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親代的基因通過 作為“橋梁”傳遞給子代。那么此對夫婦再生一個患病男孩孩子的幾率是 。(2)若用A和a分別表示控制該性狀的基因,A對a是顯性的,則6號孩子與10 號孩子的基因型分別是 和 。(3)親緣關系越近,遺傳基因越相似,子女得遺傳病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因此我國婚姻法明確規定 。1.如圖是染色體和DNA的關系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圖中①是DNA,呈螺旋狀,②是蛋白質B.每條染色體上只有一個DNA,每個DNA上只有一個基因C.每對染色體一半來自父方,一半來自母方D.體細胞中染色體成對存在,生殖細胞中染色體成單存在2.如圖所示為米勒模擬原始地球條件的實驗裝置,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實驗利用甲烷、氨、氧氣等氣體模擬原始大氣B.實驗中通過火花放電模擬原始大氣的雷電條件C.實驗后可以在裝置中檢測到多種有機小分子物質D.實驗證明了在原始地球條件下從無機小分子轉化為有機小分子的可能性3.下列關于遺傳與進化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凡是外界環境引起的變異都是可遺傳B.“雜交”的后代常常具有比親代更優良的性狀,這在科學上被稱為“雜交優勢”C.DNA是生物的主要遺傳物質,它由染色體和蛋白質組成D.在有毒農藥的長期使用下,農田害蟲逐漸產生了抗藥性變異4.近年來,關于“超級細菌”感染的臨床案例屢見不鮮。其實只要使用抗生素,出現耐藥菌就不可避免,而濫用抗生素則會催生耐藥菌的出現。如圖是幾種抗生素被允許使用的年份及相應的耐藥菌出現的年份(注:上下深淺一致的箭頭,分別表示抗生素及相對應的耐藥菌)。(1)從圖中可以發現,最早用于臨床的抗生素是___________,而該抗生素相對應的耐藥菌出現在臨床使用之___________。(填“前”或“后”)www-2-1-cnjy-com(2)絕大部分耐藥菌都是在對應的抗生素使用之后出現的,根據生物進化理論,各種耐藥菌的出現是對應的抗生素對其不斷___________的結果。5.如表是某同學對家庭成員進行的遺傳調查記錄。根據表格信息分析回答問題。家庭成員調查項目 父親 母親 該同學單雙眼皮 單眼皮 單眼皮 單眼皮有無耳垂 有耳垂 有耳垂 無耳垂能否卷舌 能卷舌 不能卷舌 能卷舌(1)表中調查項目雙眼皮與單眼皮、有耳垂與無耳垂、能卷舌與不能卷舌這些性狀,在遺傳學上每對都可稱為________。(2)父母都是單眼皮,該同學也是單眼皮,這在遺傳學上稱為________。父母都有耳垂,該同學無耳垂,這在遺傳學上稱為________。(3)如果用A與a分別表示能卷舌和不能卷舌這對基因,那么,該同學母親不能卷舌的基因組成是________。(4)該同學父親體細胞中性染色體組成是________。二胎政策實施后,該同學的父母想再生一個孩子,生女孩的可能性是________。1.如圖為甲、乙兩種細胞所含的染色體示意圖,此兩種細胞取自同一株開花植物的正常細胞。根據此圖,推測此兩種細胞所屬的構造,下列何者最合理?( )A.甲:花粉,乙:花瓣 B.甲:花瓣,乙:種子C.甲:花托,乙:花粉 D.甲:花粉,乙:胚珠2.下列是染色體、DNA、蛋白質、基因之間的關系示意圖,其中正確的是( )A.B.C.D.3.根據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結合如圖敘述錯誤的是( )A.害蟲樣體中原來就存在抗藥性個體B.該農藥使用初期,害蟲的數量明顯減少C.抗藥性的形成是農藥對害蟲定向選擇的結果D.農藥使用一段時間后,害蟲產生了抗藥性變異4.2019年春節期間,由吳京主演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獲得了極佳口碑。影片中介紹因為太陽系中唯一的恒星太陽即將毀滅,所以人類尋找新的棲息地不需要考慮的因素是( )A.適宜的溫度B.一定厚度,適宜呼吸的大氣C.充足的水D.新棲息地所在的星球自轉一周時間為24小時5.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兩位女科學家,她們共同發現了“基因剪刀”——CRISPR/Cs9酶。Cs9酶就像一把能夠切割DNA鏈的分子剪刀,一旦它在特定位點切割DNA,就可以進行插入和編輯基因,從而可以精確地改變DNA序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Cs9酶離開生物體一段時間后仍有活性B.轉基因技術也利用了基因切割和基因重組C.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個或幾個遺傳片段D.一個DNA分子被切割后變成兩個DNA分子6.下圖為長頸鹿進化示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①說明古代長頸鹿祖先的個體之間頸長存在著____。(2)圖②說明地球環境變得干旱、缺乏青草時,____的個體容易獲得食物而生存下來。那么,長頸的變異是____,短頸的變異是____。(3)圖③說明____的個體能生存下來,并繁殖后代,____的個體被淘汰掉。(4)從長頸鹿的進化過程看,頸長的變異是由于____改變而引起的。(5)自然界中的生物,通過激烈的____,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應者被淘汰掉,這就是____。7.新疆的哈密瓜味甜,將其植株引種到江浙地區后所結哈密瓜甜度明顯降低,但再將植株引種到新疆后所結哈密瓜又表現出原來的味甜性狀。請回答以下問題。(1)從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看,哈密瓜果實屬于____________________層次的結構。(2)同樣品種的哈密瓜植株分別種植在新疆和江浙地區,新疆產的哈密瓜更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新疆哈密瓜植株引種到江浙地區后所結哈密瓜果實的性狀發生了改變,引起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哈密瓜植株所處的___________發生改變而造成的,這種變異通常 。(選填“可遺傳”“不可遺傳”8.國慶70周年之際,“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被授予“共和國勛章”。袁隆平一生致力于雜交水稻研究,過去40年間實現了稻谷增產8.5億噸,確保了國家的糧食安全。水稻對鹽度變化極為敏感,常規水稻在鹽、堿環境無法生長。近年來,由袁隆平院士致力于“海水稻”研發,并取得畝產300kg以上的舉世矚目成果。(1)雜交水稻繁殖屬于______(選填“有性”或“無性”)生殖;(2)耐鹽堿水稻的根毛細胞細胞液濃度一定______(選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普通水稻的細胞液濃度;(3)在耐鹽堿水稻研究過程中,研究組成員從大量的普通水稻中確認了25個參試品種,然后又從25個參試品種中篩選出9個耐鹽堿品種。這9個耐鹽堿品種是普通水稻的遺傳物質發生______的結果。9.高鐵、移動支付、共享單車、網購被稱為中國“新四大發明”,大大改善了國人的生活品質。如今,人們在移動支付購物時可以通過指紋直接認證不需要輸人密碼認證。生活中每個人的指紋都是不一樣的,這種“不一樣”的性狀是由______決定的。科學家把控制合成人類胰島素的基因轉入大腸桿菌內,利用大腸桿菌生產人類胰島素,該技術屬于______。A.組織培養 B.轉基因技術 C.克隆技術 D.發酵技術10.“84消毒液有效成分起次氯酸鈉)被廣泛用于新冠投情的衛生消毒,藥品利巴韋林(C8H12N4O5)對治療新冠肺炎有顯著的療效。(1)制取“84”消毒液的化學方程式為:Cl2+2NaOH=H2O+NaC1O+X,則X的化學式是______。(2)新冠病毒對藥品利巴韋林產生了抗藥性,治療效果變差,這是藥品對新冠病毒進行______的結果。(3)給成人新冠患者每天注射利巴韋林1000毫克,其中含氮元素多少毫克?______(保留一位小數)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專題10 遺傳與進化課題1思維導圖 自主學習區課題2考點管理 明確考點分布歸類探究1、識別遺傳與變異的現象 悟透各類題型例題選講1變式演練1歸類探究2、說出遺傳物質的作用 悟透各類題型例題選講2變式演練2歸類探究3、描述DNA、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 悟透各類題型例題選講3變式演練3歸類探究4、列舉常見的遺傳病 悟透各類題型例題選講4變式演練4歸類探究5、 列舉遺傳與變異在育種方面的應用 悟透各類題型例題選講5變式演練5歸類探究6、知道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質;列舉生物進化現象 悟透各類題型例題選講6變式演練6歸類探究6、說出達爾文進化論的主要論點 悟透各類題型例題選講7變式演練7課題3.走進重高 命題規律分析課題4.課堂練習 提升解題能力課題5.限時集訓 點拔拓展延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初中科學培優講義(word版 含答案)專題10 遺傳與進化(原卷版).doc 初中科學培優講義(word版 含答案)專題10 遺傳與進化(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