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版權屬于“勝哥課程”侵權必究!)八下4.1土壤的成分(1)(勝哥同步)1.下列最適宜土壤生物生活的環境是·(A.陰暗、潮濕、寒冷的無氧環境B.堅硬、干燥、溫暖的無氧環境C.陰暗、潮濕、溫暖的有氧環境D.陰暗、干燥、寒冷的有氧環境2.小科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看了神話科幻小說《嫦娥奔月后傳》,對月亮產生了濃厚興趣。經查閱資料獲知,月球表面有月壤。月壤主要由月球巖石碎屑、粉末、角礫、撞擊熔融玻璃物質組成,其中絕大部分顆粒在30微米到1毫米之間,摸上去和面粉一樣細膩,但不適合植物生長。小科猜想:人類移民月球的時候,把月壤改造成類似地球上的土壤來栽培植物。改造過程中,不需要提供的是·()A.空氣B.水C.腐殖質D.礦物質3.小鬧喜愛養蘭花,通過查閱資料得知種植蘭花最好用腐殖土,這種盆栽用土富含有機物。哪個實驗可以更好地證明土壤是富含有機物的腐殖土…(土壤倒入水AB4.“落葉歸根”,植物的枯葉落入泥土后,也成為土壤的一部分,它屬于…(A.有機物B.無機鹽C.土壤生物D.礦物質5.小科通過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知道了構成土壤的物質存在的狀態是-()A.固體B.固體和氣體C.固體和液體D.固體、液體和氣體6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觀看了《測定土壤空氣的體積分數》科學視頻后,小科動手進行了實驗,如圖所示,小科發現本來浸沒土壤的水面下降了,那么這個實驗可以證明土壤中…(A.含有水分B.含有空氣C.含有無機鹽D.含有微生物7.小科看了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中有關“土壤中含有有機物的驗證實驗,對相關知識有了一定的理解。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土壤應充分干燥B.土壤應含有較豐富的有機物C.實驗中的鐵絲網孔徑要小D,土壤干燥時應放在火上直接燒烤8.小科在有花卉、農作物生長的土壤中選取土壤樣本,根據我們對土壤相關知識的了解,下121世紀教育“勝哥課程”(版權屬于“勝哥課程”侵權必究!)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版權屬于“勝哥課程”侵權必究!)列說法錯誤的是·()A.土壤中有較多的土壤生物B.取表層土壤樣本更方便C.土壤中有較多的蚯蚓D,土壤中有較多的空氣9.為了研究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質,小明利用校園花壇中的一些土壤做了如下四個實驗,下列有關實驗的分析正確的是…(B.DA.用量筒量取一定體積的水,沿燒杯壁緩慢地向燒杯內注水,當快要浸沒土壤時,再換用滴管向燒環內注水,直到水把土壤剛好浸沒為止。讀出注入水的體積可以通過計算大致確定該土壤樣品中空氣的體枳分數B.觀察到試管壁上有水珠,可以說明土壊中含有水C.蒸發皿中出現的殘余物是能溶于水且能燃燒的無機鹽D.為檢驗土壤中是否存在有機物,可以取一定質量潮濕的土壤放在細密的鐵絲網上用酒精燈加熱,可以觀察到土壤顏色發生變化并發現土壤質量減少10.小科很喜歡做研究,對于小紅帶回的一塊“紅土”和一塊“黑土”很好奇,“紅土”與“黑土”相比,除顏色不一樣外,其它性狀還有什么不一樣呢?他做了如下實驗。從圖中的對照實驗看,他在探究兩種土壤中的…(A.空氣體積分數B.有機物含量C.土壤生物數量D.無機鹽含量11.土壤中的有機物主要來源于生物的和死亡的,腐殖質可以為土壤動物提供,也可以為綠色植物提供。土壤中溶于水的是植物生長所需的重要物質。土壤中的水分是植物生長的必要條件,土壤是植物的根呼吸和微生物生命活動所需氧氣的來源。12.土壤中不僅分布著植物的根系,還生活著大量的土壤生物,包括土壤中的和。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質包括和等。13.除草可以除去和莊稼爭奪生存條件的雜草以保證糧食產量。除草的方法有多種,“鋤禾日當午中的“鋤禾和噴灑除草劑都能除草,但是“鋤禾”的方式更有利于莊稼的生長,因為“鋤禾”不光能除草,還能,農民有時還在冬季農田閑置的時候,種上學名是“紫云英”、俗稱“紅花草籽的草,到來年春天犁田毀草,把紫云英翻壓在土里,這樣可以增加土壤肥力,這是因為221世紀教育“勝哥課程”(版權屬于“勝哥課程”侵權必究!)(共39張PPT)鮮艷的花朵豐碩的果實茂密的森林廣闊的草原規劃的農場許多植物的生長都離不開土壤土壤是由什么組成的呢?陸生植物為什么離不開土壤?陸生植物有哪些與之相適應的結構?人類生產和生活與土壤又有什么關系?第一部分:土壤的組成和類型第三部分:保護土壤第二部分:植物根、莖、葉的結構及其功能第一部分:土壤的組成和類型第1節 土壤的成分第2節 各種各樣的土壤第3節 植物的根與物質吸收第4節 植物的莖與物質運輸第5節 植物的葉與蒸騰作用第6節 保護土壤第一課時 土壤中的生物及物質你是否觀察過土壤?土壤里究竟有些什么呢?答:土壤中有植物、土壤中還有動物、微生物等生物水分、空氣、有機物等物質一、土壤中的生命——土壤生物土壤的縱剖面植物的根在土壤里安營扎寨思考:1.在有花卉和農林作物生長的土壤中,用土壤取樣器選取2~3個土壤樣本。取樣過程如下圖所示。1.土壤取樣觀察活動:2.把土樣選取地點及該地當時的氣溫、濕度等天氣狀況和土壤溫度等環境特點記錄在表 4-1中。觀察時間 天氣狀況觀察地點 省 市(區、縣) 鎮(街道)環境特點土壤生物簡要分析觀察人 。觀察土壤記錄表晴3.用小鏟子慢慢地挖取樣本中的土壤。用肉眼或借助放大鏡觀察土壤樣本中有沒有其他生物。交流或查閱資料確定你找到生物的名稱,并將生物名稱及其數量填寫到表 4-1中。4.將土壤樣本恢復原樣。5.對觀察結果進行簡要分析,并填寫到表 4-1中。觀察時間 天氣狀況觀察地點 省 市(區、縣) 鎮(街道)環境特點土壤生物簡要分析觀察人 。觀察土壤記錄表2022.5.15(周日)晴浙江 金華 鞋塘土壤溫度 26℃,疏松、濕潤、光照一般,植物生長良好的土壤。蚯蚓;蝸牛;蜈蚣;螻蛄;一些昆蟲的幼蟲。各種植物的根系。蚯蚓喜愛生活在光照較弱、濕潤、有機物含量豐富的土壤中。勝哥所有土壤中含有生物的種類和數量都一樣嗎?如果不一樣,受什么因素影響?答:環境特點是影響生物分布的一個重要因素。思考:土壤的濕度:干旱、比較干旱、 比較濕潤 、濕潤。土壤疏松:非常疏松、疏松、比較疏松、不疏松。光照:光照程度強、光照程度一般、光照程度弱。植物生長狀況:生長良好、生長一般、生長較差。各種環境因素的程度用詞:2.土壤的環境特點土壤的濕度土壤的疏松程度土壤的溫度光照情況植物生長狀況土壤溫度可以是定量測定的。先用鐵棒在土壤中打三個分別為35厘米、30厘米、20厘米深的小洞,再將溫度計分別插入小洞,然后用泥土覆蓋小洞。一段時間以后,就可以從溫度計中讀出不同深度的土壤溫度。3.生活在土壤中的動物、植物、微生物(細菌、真菌)等稱為土壤生物。二、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質你有什么方法證明土壤中含有水分、空氣、有機物等物質?1.土壤中含有空氣(1)在校園中選擇一塊干燥的土地,取長、寬、厚分別是 5厘米的一塊土壤,另取一塊相同規格的鐵塊,分別放入 2只相同的大燒杯中。1.土壤中含有空氣(2)分別沿燒杯壁緩慢地向 2只燒杯內注水,開始時用量筒量取一定體積的水注入,當快要浸沒土壤或鐵塊時,再換用滴管向燒杯內注水,直到水把土壤和鐵塊剛好浸沒為止。(3)記錄向兩個燒杯注入的水量:盛有土壤的燒杯注入的水有 ______毫升;盛有鐵塊的燒杯注入的水有 _______毫升。V1V2該土壤中所含空氣的體積為___________。V1 -V2(4)當向盛有土壤的燒杯內加水時,會看到土壤塊表 面產生了許多_____, 這是因為 ___________。同樣體積 的鐵塊和土壤, 浸沒時加入的水量不同的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氣泡土壤里含有空氣鐵塊內部沒有空氣以上測量土壤中含空氣的體積采用什么方法?替換法2.土壤中含有水分(1)取少許土壤,放入試管中。(2)用試管夾夾住試管,在酒精燈上加熱,如圖所示。(3)觀察試管壁上有沒有水珠?_______。 實驗說明土壤里____________________。活動:有含有水分給你 1只坩堝、1把刻度尺、1只酒精燈和 1臺精確度足夠的天平,你有辦法測量土壤中水分所占的體積分數嗎?幾何體狀土壤樣本測出體積及質量搗碎放在坩堝內加熱水分充分散失測質量水分質量換算成體積計算出水分的體積分數思考:這樣的實驗數據是否準確?如果加熱時間不夠長,水分散失不充分會怎樣?如果長時間加熱,部分有機物被分解,又會怎樣?答:任何測量的準確度,因為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總是具有局限性的,但并不妨害測量的科學價值。土壤中除了具有空氣和水等無機物,很多土壤生物的生存都需要有機物為其提供營養。有機物能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無機物。你能設計實驗來檢驗土壤中是否存在有機物嗎?3.土壤中含有有機物(1)取經充分干燥的土壤 50 ~ 100克,先用天平稱得其質量為 _____ 克,然后把它們放在細密的鐵絲網上,用酒精燈加熱。你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分干燥:可采用長時間日曬或恒溫箱烘烤細密鐵絲網:孔徑要小,以免土壤顆粒漏掉m1有機物碳化分解等燃燒現象(2)待土壤冷卻后,再用天平稱得其質量為 _____ 克。你認為土壤質量發生變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m2有機物燃燒生成CO2和水蒸氣(1)土壤中的有機物主要來源于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體。(2)腐殖質:這些有機物在土壤生物的作用下,可以形成腐殖質,儲存在土壤中。腐殖質可以為土壤動物提供食物,也可以為綠色植物提供養分。4.土壤中有機物的來源與作用一、土壤中的生命——土壤生物生活在土壤中的動物、植物、微生物(細菌、真菌)等稱為土壤生物。土壤生物的分布受環境特點的影響。土壤環境特點主要是指:土壤的溫度,疏松程度、溫度、光照和植物生長狀況。小結:二、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質土壤中有水分、空氣、有機物等物質。學會證明這些物質存在的有關實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八下4.1土壤的成分(1) (勝哥同步).pdf 土壤剖面.wmv 微課八下4.1土壤的成分(1).ppt 測定土壤空氣的體積分數.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