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單元 我們依法享有人身權、財產權、消費權復習目標:1、知道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任何違反法律的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2、了解憲法對公民基本權利與義務的規定,懂的正確行使權力、自覺履行義務。3、知道公民的人身權利受法律保護,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權利的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4、知道法律保護公民的財產,未成年人的財產繼承權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學會運用法律保護自己的經濟權利。5、知道法律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作為消費者的權益。 基礎知識梳理:第七課 法律保護我們的權利1.法律的含義:法律是由國家制定,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2.法律是特殊的行為規范:(1)是由國家制定的,由專門的立法機關即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2)由國家強制力(暴力機關:軍隊、警察、法庭、監獄)保證實施。(3)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的約束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沒有法外之人)3.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法律的本質是掌握國家政權的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我國法律的本質是工人階級及其領導下的廣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體現。4.公民權利和義務的關系:(1)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密不可分的。公民既享有權利,又履行義務,不允許只享有權利而不履行義務。(2)公民的某些權利和義務是相互結合的。權利就是義務、義務就是權利,如勞動權、受教育權。(3)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相互促進的。公民的權利月能得到保障,越能促進履行義務,而公民履行義務的自覺性越高,公民的權利越能得到保障。5.公民應依法行使權力:(1)公民行使權利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的規定,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益,否則要承擔法律責任。(2)公民的合法權利受侵害時,必須采用合法的方式,按照法定程序進行,不能采用非法手段。否則將損害國家、集體或他人的利益,甚至違反法律。6、公民應自覺履行義務:(1)凡是憲法和法律所提倡和鼓勵的行為要積極去做。(2)凡是憲法和法律對公民提出具體要求的,就必須去做。(3)凡是憲法和法律所禁止的行為,就堅決不做。7.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1)法律規范人們的行為,通過規定權利和義務來規范人們的行為。(2)法律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法律通過解決公民之間的權利義務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來維護公民合法權益。9、公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維護權益的途徑:①協商和解②提起訴訟(刑事訴訟、民事訴訟、行政訴訟)第八課 伴我們一生的權利——生命健康權和人格尊嚴權1.生命健康權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權:人最寶貴的是生命,健康是幸福生活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前提。生命健康權是公民參加一發社會活動、享有其他一切權利的基礎。生命一旦喪失任何權利都失去了意義。所以生命健康權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權。2、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權給予特殊保護: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由于年幼、能力欠缺和經驗不足,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不強,生命健康較容易受到侵害。保護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3.依法保護我們的生命健康權:(1)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依法保護我們的生命健康權。一要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二要采取合法手段,不能以牙還牙,以惡對惡。(2)加強自我保護,學習自我保護的方法,提高自我保護能力。(3)愛護、尊重他人的生命和健康。4.正確認識和對待人格尊嚴:人格尊嚴,是指公民所具有的自尊心以及應當受到社會和他人最起碼尊重的權利。每個人都平等地享有人格尊嚴的權利,不容非法侵犯。我們要提高維權意識,做到自尊自愛,依法規范自己的言行,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同時還要愛護尊重他人的人格尊嚴。5、隱私權及保護: 隱私權是公民依法享有不愿公開或不愿讓他人知悉的不危害社會的個人秘密的權利。保護自己的隱私權就要管理好含有自己隱私的物品,一旦發現有人披露自己的個人隱私,要依法制止,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隱私權。同時也要尊重他人的隱私權。(保護公民的隱私權也是在維護公民的人格尊嚴)。第九課 依法享有財產權、消費者權1.私有財產權:公民享有的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2.我國法律保護公民合法的私有財產權:(1)我國憲法規定,公民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國家依照法律規定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國家運用刑事法律手段(最嚴厲、最有效)和民事等法律手段(最常見、最普遍)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2)我國法律只保護公民合法的私有財產權,對于公民通過非法方式、方法獲得的財產,法律不但不保護,國家還要依法予以追究和處罰。3.公民個人維護自己的合法私有財產:當合法的私有財產權受到侵害時,我們要學會依法維護自己的財產所有權。可以與侵害者協商解決,如果協商不成應提起訴訟,請求法律的幫助。同時我們要尊重別人的財產所有權,維護他人的合法權益。4.財產繼承權:財產繼承權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承受死者個人所遺留的合法財產的權利。(保護公民的繼承權,是保護公民私有財產權的延伸和體現)遺產繼承可分為法定繼承和遺囑繼承。遺囑繼承優先于法定繼承。5、繼承人的范圍、繼承順序、遺產分配原則:《繼承法》規定,繼承人的范圍包括:1、配偶;2、子女;3、父母;4、兄弟姐妹;5、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繼承順序: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后,有第一順序繼承人開始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開始繼承。遺產分配原則:男女平等、養老育幼、照顧病殘、和睦團結、互諒互讓、權利和義務相一致婚姻法規定,無論是血緣的,還是法定的父母子女關系,具有同等的法律意義享有平等的權利和義務。6、智力成果:也叫知識產權,是對自己創造性的智力活動成果依法享有的權利。主要包括:著作權、專利權、發明權、發現權和其他科技成果權。保護公民智力成果的法律依據和專項法規有:憲法第47條、著作權法、專利法、商標法7.法律保護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權:我國法律平等地保護每一個公民的智力成果。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規定,國家依法保護未成的人的智力成果不受侵犯。8.學會保護我們的智力成果:(1)努力增強保護智力成果的法律意識。智力成果所有人保護自己智力成果的方式主要有:申請專利;注冊商標;版權登記。(2)當智力成果受到侵害時,應積極尋求法律幫助,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民事法律手段保護智力成果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活動;消除影響;公開賠禮道歉;賠償經濟損失。(3)積極參與社會對智力成果的保護,尊重他人的智力成果,不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的事情。9.消費者依法享有的權益有:①人身、財產安全權②知悉真實情況權,③自主選擇權,④公平交易權⑤依法求償權,⑥依法結社權,⑦獲得知識權,⑧監督批評權,⑨人格尊嚴、民族風俗習慣受到尊重權等。10.費活動中的參與者(即生產者、銷售者、消費者)怎樣規范自己的經濟行為,營造放心消費環境:生產者、銷售者、消費者,都要按照誠實守信的原則參與消費活動(1)生產者是消費活動最主要的參與者,應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不得生產國家明令淘汰和禁止生產的產品,嚴禁不合格產品出廠,更不能偽造產地,冒用他人廠名、廠址、商標等(2)銷售者應遵循國家的法律法規,信守服務承諾,保證不銷售缺斤短兩、失效變質的商品,不得采取惡意、欺詐的方式損人利己,更不得侵犯消費者的人身權利。(3)消費者應遵守市場秩序,依法公平交易,對制假售假行為要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11、消費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如何維權?應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通過正確的途徑維權。首先與經營者直接協商,雙方在自愿互諒的基礎上解決爭議;當協商和解無效時,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時政熱點: 2013年央視3?15曝光:◆蘋果公司在華售后政策涉嫌歧視。蘋果對出現故障手機都是以換代修,蘋果全球整機交換都是整機全換,唯有中國不給換后蓋,就為了避開新機保修期重新計算的政策。◆周大生等品牌黃金摻假:黃金添加“銥”元素,千足金含量不達標.◆大眾汽車DSG變速箱行駛中動力消失。踩油門,車輛不走,不踩油門汽車反而加速。◆網易等公司追蹤用戶cookie、分析郵件內容,收集用戶隱私;安卓系統手機應用軟件嚴重竊取用戶資料以及寬帶運營商強制給用戶推送垃圾廣告等各種黑幕。(1)上述行為有何危害?(分別從對消費者、社會、企業自身的角度說明)答案:危害了消費者的財產權、人身安全權、隱私權、、自由選擇權等合法權益。上述行為擾亂市場秩序,敗壞社會風氣,助長假惡丑現象的滋生,危害社會公平正義,不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不利于社會和諧穩定,不利于社會精神文明建設,對社會不負責。企業自身不講誠信,損害企業信譽,最終失去顧客和市場,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缺乏社會責任感。(2)俗話說“顧客就是上帝”,可是現實生活中,顧客并沒有得到“上帝”的待遇,顧客怎樣才能享受到“上帝”的待遇?答案:消費者個人:要增強依法維權意識,通過合法途徑維權,同時也要維護他人或企業的合法權利。企業:要講誠信,講信譽,生產物美價廉的商品或提供熱情周到的服務;要有平等意識,自覺樹立顧客至上的觀念。銷售者應遵循國家的法律法規,信守服務承諾,保證不銷售缺斤短兩、失效變質的商品,不得采取惡意、欺詐的方式損人利己,更不得侵犯消費者的人身權利。社會及有關部門:加大市場監管,營造良好消費環境。中考典型例題:治病的藥反而成了致病的藥!2012年4月15日,中央電視臺“每周質量報告”曝光:一些廠家用皮革下腳料制藥用膠囊,9家藥廠生產的13個批次的藥品,含有不可食用的工業明膠,其中鉻含量嚴重超標。鉻是一種毒性很大的重金屬,進入人體后,容易對肝、腎等器官和DNA造成損傷,在人體內積蓄具有致癌性并可能誘發基因突變。上述“毒膠囊”事件被曝光后,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快速行動:4月16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對涉嫌鉻超標的全部產品暫停銷售和使用;4月22日,公安部公布,已立案7起,逮捕9人,刑拘45人,查封非法生產“空心膠囊”、工業明膠生產線80條。結合上述材料,運用所學知識,思考下列問題:(1)治病的藥反而成了致病的藥,原因何在?(兩個方面即可。4分)(2)怎樣才能讓治病的藥不再致病?(三個方面即可。6分)答案:(1)有關企業沒有誠信生產、誠信經營;有關企業缺乏社會責任感;有關企業沒有嚴格遵守國家法律和制度;有關企業為追求高利潤、高效益鋌而走險;有關企業不能擔當尊重和保護公民生命健康權的責任;有關企業缺乏良知;有關經營者沒有做到尊重消費者合法權益;國家有關部門監管不力;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不夠完善;國家相關部門執法不嚴;國家對相關違法行為的懲治力度不夠大;等等。(4分)(2)國家要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國家要進一步加強公民思想道德建設;國家有關部門要加強對藥品生產的監督管理;執法機關要嚴懲藥品生產經營領域的違法犯罪行為;企業要增強誠信經營意識;企業要做到依法生產、依法經營;企業要增強社會責任感;全社會要共同營造誠實守信的良好環境;新聞媒體要充分發揮輿論監督作用;消費者要增強依法維權意識;公民要積極行使監督權,及時舉報企業的違法行為;等等。(6分)學以致用1、材料一:目前,隨著中學生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問題食品、垃圾食品、洋快餐等嚴重影響著中學生的身體健康。材料二:最近一個時期以來,我國問題食品仍然頻頻出現。例如:去年2月以來,“皮革奶”事件不斷刺激消費者的神經;去年10月,北京市工商局公布:思念水餃被查出金黃色葡萄球菌;今年央視3.15晚會曝光:一家麥當勞餐廳,過期的甜品更改包裝接著買、保存期只有30分鐘的吉士片在四小時之后依然使用;今年3月,進口的雅培奶粉被查出酪蛋白過多;今年3月,溫州市查出8000斤竹筍二氧化硫殘留量超標;今年4月,綠A湯臣倍健、“清華紫光”(金奧力)等六大螺旋藻產品被查出鉛含量嚴重超標;等等。面對如此的食品安全形勢,有人疾呼:中國人,傷不起!(7分)閱讀材料后,運用所學知識回答:(1)“問題食品”的生產者和經營者侵犯了消費者的哪些合法權益?(3分)(2)假如你受到“問題食品”的侵害,你將通過哪些途徑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4分)答案:(1)人身財產安全權;知情權;公平交易權。(每一種權利1分,共3分)(2)直接與經營者協商、和解;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撥打消費者維權電話投訴;尋求新聞媒體幫助解決;到當地公安派出所報案;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訴;提請仲裁機構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答出5種途徑即可得5分)[2、七年級學生小楊突發奇想,要用廢品造一雙“高級鞋”。經過半年多的逐磨,小楊用手機廢電池、舊彈簧、舊按摩器等發明了多功能保健鞋,并獲得國家專利,有商家曾出價90萬元買這項專利,遭小楊及家人謝絕。可最近他發現,某市一家貿易公司在網上銷售這種保健鞋,而且專利號都和他的專利一致,通過多次取證,小楊的父親起訴這家貿易公司。法院最后裁決:貿易公司立即停止侵權,并賠償經濟損失118萬元。本案中,小楊的什么權利受到侵害?他是怎樣維權的?國家為什么要如此重視對這項權利的保護?(8分)答:智力成果權(或知識產權,或專利權)。(2分)小楊通過其法定代理人父母,采用訴訟方式進行維權。(2分)知識和智慧是無形的財產,隨著社會的進步,人類智力成果的作用越發重要(或人類正步入知識經濟時代,發明創造以及其它創造性智力成果,更加凸顯其重要性)。(2分)給予創新成果以智力成果權保護,是對創新精神的最有效鼓勵,為了鼓勵人們創造無形財產,國家通過立法加以保護(2分)3、(8分)閱讀下表,回答問題。 某學校中學生消費維權現狀項目內容比例(%)選擇各種消費維權的途徑撥打12315熱線和到消協投訴43.2和經營者協商28.4與經營者爭吵耍橫4.5自認倒霉懶得較真8在媒體或網上發帖曝光12. 5到法院起訴3.4消費后索要發票會13偶爾會27不會60 (1)表中數據反映了該校中學生消費維權的什么特點? (2)根據上述中學生消費維權的特點,請你為依法維護中學生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提出兩條建議。答案:(1)①維權意識不斷增強,能夠利用多種維權途徑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依法依規維權已得到絕大多數的認同。②維權的證據(發票)意識淡薄。(2)答出兩條即可,每條2分。建議示例:①學習相關法律知識,增強自己的依法維權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②拓展多種正當的、合法的維權途徑,解決侵權問題。③理智維權,努力避免非理性的維權行為。④注意保存維權的證據。等等。4、校門口的小攤小販在賣盜版光碟,此時你會……..正確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確做法:自己不買,勸說同學也不要買;向有關部門舉報。理由:我國法律平等地保護每一個公民的智力成果。我們要增強保護智力成果的法律意識。積極參與社會對智力成果的保護,尊重他人的智力成果,不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的事情。5、2012年3月15日是第30個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中國的主題確定為“消費與安全”。為此,該校打算舉辦一次以“食品消費與安全”為主題的實踐活動。請你參與到活動中,完成下列要求(10分)活動準備(1)請提供一種方法,調查本校學生在食品消費方面存在的問題。(1分)宣傳展示(2)為了營造活動氛圍,請你圍繞主題設計一條宣傳標語。(1分) 生活妙招(3)當你購買食品時,應該注意哪些事項?(3分) 亮出自我(4)如果你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正確的態度是什么?(2分)感悟提升(5)下面是學生小王當天在微博上的留言,請幫他完成留言。(3分) 答案: (1)①問卷調查法②走訪調查法③座談法等(1分,答出任意一點即可,其他符合題意的也可給分) (2)如,筑牢食品安全防線,讓你我安心放心等(1分,其他符合題意的也可給分)(3)①盡量要到正規商場購物,確保食品質量 ②購買蔬菜、瓜果時,要選擇新鮮的、無公害的③看食品外包裝的標識,看清廠家、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等 ④購買食品一定索要有效購物憑證,防患于未然⑤遇到問題食品時,要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3分,答出任意三點即可,其他符合題意的也可給分)(4)①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②積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③決不能忍氣吞聲④積極同各種侵權行為作斗爭等(2分,答出任意兩點即可,其他符合題意的也可給分)(5)①參加本次活動,增強了食品安全意識②懂得了應該養成健康、安全的食品消費觀念③知道了一定要學以致用,將所學食品安全知識用于生活當中④增強了維權意識⑤明確了購買商品前要多了解商品信息,多積累消費知識⑥提高了自己的實踐能力等(3分,答出任意三點即可,其他符合題意的也可給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