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0課 清朝君主專制的強化【學習目標】1.掌握軍機處的特點與職能,理解其設立的影響。2.知道清朝大興文字獄的目的及表現,理解文化專制的危害。3.了解清朝君主專制統治下不斷加劇的社會矛盾。4.掌握閉關鎖國政策的含義及清朝實行該政策的原因、表現,理解其深遠影響。【合作探究導學】知識點一 軍機處的設立【基礎梳理】1.背景(1)清朝初年,一切軍政大事都要經過____________討論決定。(2)________時,為了抑制滿族貴族權力設立南書房。2.設立:________年間,朝廷臨時設立軍機房,處理西北軍務,不久改名________,由皇帝選派親信大臣組成。3.特點:輔助皇帝處理政務的最重要的中樞機構,軍政大事完全由________裁決。4.職能:按照皇帝旨意擬寫成文,經皇帝審閱同意后傳達給中央各部和地方機構去執行。5.影響:便于皇帝獨斷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一切都要服從皇帝的意志,從而使________進一步強化。【合作探究】清代史學家趙翼在《檐曝雜記》卷一《軍機處》中說:“(軍機大臣)只供傳述繕撰,而不能稍有贊畫于其間也。”(1)上述材料表明軍機大臣的主要職責是什么?(2)軍機處是由哪位皇帝設立的?其目的是什么?它使什么機構名存實亡?(3)軍機處的設立有什么影響?知識點二 文字獄與文化專制政策【基礎梳理】1.文字獄(1)目的:從________領域嚴密控制知識分子。(2)表現: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經常從知識分子的文章、詩詞中摘取只言片語,加以歪曲解釋,再借題發揮,羅織罪狀,制造冤獄,迫害知識分子及其親友。(3)影響:造成了社會恐怖,摧殘了人才;禁錮了人們的思想言論,嚴重阻礙了思想、學術的發展和進步。2.文化專制政策(1)目的:維護__________。(2)表現:大力提倡______,組織人力整理文獻和編纂書籍;對全國書籍進行全面檢查,把認為是對清朝統治不利的書籍列為禁書。【合作探究】 況明季末造,野史甚多,其間毀譽任意,傳聞異辭,必有詆觸本朝之語。正當及此一番查辦,盡行銷毀,杜遏邪言,以正人心而厚風俗。——乾隆帝有關纂修《四庫全書》的上諭(1)材料體現出清朝實行了什么政策?這一政策實行的目的是什么?這一政策有什么表現?(2)清朝從詩文中摘取只言片語,羅織罪名,迫害知識分子的現象叫什么?這種現象造成了什么影響?知識點三 不斷加劇的社會矛盾【基礎梳理】1.官場腐敗(1)原因:在君主專制統治下,官吏為了求得升遷或自保。(2)表現:結黨營私,貪污腐敗。2.軍隊衰敗(1)原因:官場腐敗之風的蔓延;久無戰事。(2)表現:軍紀敗壞,將領貪污;軍備廢弛,將士頹廢。3.財政危機(1)原因:官僚機構臃腫,運轉費用龐大;財政虛耗嚴重;官吏貪污,截留稅款,嚴重影響了財政收入。(2)影響:導致經濟衰退,國力越來越虛弱。4.人地失衡(1)原因:________的增長造成用地緊缺;大官僚、大地主和大商人不擇手段地兼并土地。(2)影響:社會貧富分化嚴重,廣大民眾生活困苦,社會危機重重。【合作探究】乾隆時期,關內人口不斷膨脹,人地矛盾日益尖銳,促使山東等地的漢族饑民成為闖關東的主流人群。闖關東實質上是貧苦農民在死亡線上自發的不可遏止的悲壯的謀求生存的運動。(1)結合教材知識,指出除了人口膨脹外,造成人地矛盾的原因還有什么。(2)闖關東現象反映了清朝不斷加劇的社會矛盾,說說當時突出的社會矛盾有哪些。(3)上述材料和問題對我們今天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有何啟示?知識點四 閉關鎖國政策【基礎梳理】1.原因:清朝統治者認為天朝物產豐富,不需要同外國進行經濟交流;清朝統治者擔心國家領土主權受到侵犯,又懼怕沿海人民同外國人交往,會危及自己的統治。2.概況(1)________時期,頒布“禁海令”;強迫山東至廣東沿海居民內遷。(2)在臺灣設立行政建制后,放開寧波、漳州等地為對外通商口岸,并對出口的商品種類和出海船只的載重量做出嚴格限制。(3)1757年只開放________一處作為通商口岸,特許“__________”統一經營對外貿易。3.影響(1)對西方殖民者的________活動曾起到過一定的自衛作用。(2)導致國家的閉塞,使中國錯失向西方學習先進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機會,中國逐漸落伍于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合作探究】 清乾隆帝致英國國王喬治三世信函中的幾句話:“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借)外夷貨物以通有無。”(1)材料反映了清朝統治者實行的什么政策?他們為什么要實行這一政策?其根本目的是什么?(2)結合材料及教材知識,說說這一政策的實行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怎樣的影響。(3)對比材料內容與明朝鄭和下西洋,你得到了什么啟示?【知能提升練習】一、選擇題1.某史學家這樣評論:“中國傳統政治是專制的,政府由一個皇帝來獨裁。”清朝“政府由一個皇帝來獨裁”的表現是( )A.設錦衣衛B.設軍機處C.設中書省D.設議政王大臣會議2.如果到故宮參觀,你可以在“軍機處”景點的文字說明上發現這樣的內容:“軍機處一日日程……接折 (閱讀奏折)—見面(請皇帝旨)—述旨(擬皇帝旨意)—過朱(皇帝過目確定)—交發(下發旨意)……”這說明軍機處的主要職能是( )A.縱論軍務,謀劃戰事B.輔佐皇帝,參與決策C.陪讀陪寫,賦詩作畫D.跪受筆錄,上傳下達3.我國封建社會后期從廢除丞相制度到增設軍機處的變化,表明皇權( )A.日益加強B.和相權的矛盾日益加劇C.代替相權D.與相權協調4.清朝時流行一句諺語:“和珅跌倒,嘉慶吃飽。”據說和珅被賜死時,家產被查抄,查抄的有黃金3萬余兩,白銀300余萬兩。這一現象說明( )A.清朝官吏俸祿豐厚B.皇帝對大臣實施高壓政策C.清朝貧富差距大D.清朝吏治腐敗嚴重5.清政府借編纂《四庫全書》的機會,對全國圖書典籍徹底清查,對于不利于清朝統治的作品盡量摒棄和損毀,對于不能不收錄的名家名作則大肆篡改。這種現象說明清朝政府( )A.強調民族平等B.在文化上實行專制政策C.反對民間藏書D.提倡尊孔讀經6.下列詩句中,最有可能被清朝統治者歪曲解釋,羅織罪名,釀成冤案的有( )①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②一把心腸論濁清 ③明朝期振翮,一舉去清都 ④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下圖是一位學生畫的歷史漫畫,如果請你為這幅漫畫命名,最恰當的應是( )A.君主集權的強化B.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C.閉關鎖國政策D.重農抑商8.清初曾厲行海禁,規定不準“片帆出海”。這種政策帶來的消極影響包括( )①完全割斷了中國與世界的聯系 ②限制了中外正常的經濟文化交流 ③不利于接觸外國的先進文化和科技 ④阻礙了中國社會的進步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9.清朝一位中國文人這樣描述西方人:“他們的長腿不能彎曲,因而他們不能奔跑和跳躍;他們碧藍的眼睛畏懼陽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睜開。”造成這種認識的根源是( )A.中西方文化差異B.長期實行的閉關鎖國政策C.中西方人種差異D.中國文人的偏見二、非選擇題10.伴隨著時代變遷,中國古代的對外關系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①唐朝處于我國封建經濟繁榮上升階段,對外經濟文化交流也大大發展。②例如,唐朝時期,日本來中國的遣唐使有十多批。③那時,對中日交往有突出貢獻的人物有日本的吉備真備。他年輕時,隨日本遣唐使來長安留學,研習儒家經典、天文歷算、軍事等。④由阿拉伯商人撰寫的《中國印度見聞錄》記載了唐朝出口的絲綢質量很高,唐朝海船堅固龐大,可以從事遠海航行。⑤唐朝允許外商長期在中國居住,和中國人通婚,在中國任官。⑥唐朝的對外交往極大地影響了日本等周邊國家。材料二 清朝政府頒布詔令:嚴禁沿海居民擅自出海貿易,嚴格限制出口商品種類和出海船只的載重量,由原來開放四個港口減至廣州一處作為對外通商口岸。請回答:(1)材料一中包含了基本史實與評價兩部分。基本史實:__________。(請填寫序號)評價:__________。(請填寫序號)(2)唐朝在傳播中國文化的同時,還積極吸收他國文化。請列舉一例。(3)上述兩則材料反映了從唐朝到清朝,中國對外政策發生了怎樣的變化?(4)唐朝與清朝的對外政策對中國社會產生了不同的影響,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總結經驗教訓。參考答案第20課 清朝君主專制的強化【合作探究導學】[知識點一]【基礎梳理】1.(1)議政王大臣會議 (2)康熙2.雍正 軍機處3.皇帝5.君主專制【合作探究】(1)按照皇帝旨意擬寫成文,經皇帝審閱同意后傳達給中央各部和地方機構去執行。(2)雍正帝。處理西北軍務,加強君主專制。議政王大臣會議。(3)便于皇帝獨斷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一切都要服從皇帝的意志,從而使君主專制進一步強化。[知識點二]【基礎梳理】1.(1)思想2.(1)集權統治 (2)尊孔讀經【合作探究】(1)文化專制。維護集權統治。大力提倡尊孔讀經,組織人力大規模整理文獻和編纂書籍;對全國書籍進行全面檢查,把認為是對清朝統治不利的書列為禁書。(2)文字獄。造成了社會恐怖,摧殘了人才;禁錮了人們的思想言論,嚴重阻礙了思想、學術的發展和進步。[知識點三]【基礎梳理】4.(1)人口【合作探究】(1)大官僚、大地主和大商人不擇手段地兼并土地。(2)官場腐敗、軍隊衰敗、財政危機、人地失衡。(3)對于腐敗現象零容忍,堅決打擊一切違法腐敗行為,營造廉潔高效的政治環境;合理分配經濟成果,防止社會貧富差距懸殊。(言之有理即可)[知識點四]【基礎梳理】2.(1)順治 (3)廣州 廣州十三行3.(1)侵略 (2)科學知識 生產技術【合作探究】(1)閉關鎖國。清朝統治者認為天朝物產豐富,不需要同外國進行經濟交流;清朝統治者擔心國家領土主權受到侵犯,又懼怕沿海人民同外國人交往,會危及自己的統治。維護自身的統治。(2)對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動曾起到過一定的自衛作用;但導致國家的閉塞,使中國錯失向西方學習先進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的機會,中國逐漸落伍于世界歷史發展進程。(3)每一個國家和民族都不應與世界隔絕,應廣泛交往;在交往過程中應積極學習別國的長處,發展自己;我國目前的對外開放政策是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有力保障。(言之有理即可)【知能提升練習】1.B 解析:清朝雍正帝設立軍機處,軍國大事全憑皇帝裁決,軍機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擬寫成文。軍機處的設立,使君主專制進一步強化,一切都要服從皇帝的意志。2.D 解析:材料關鍵信息是“見面”“述旨”“交發”,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軍機處的主要職能是按照皇帝旨意擬寫成文,經皇帝審閱同意后傳達給中央各部和地方機構去執行。3.A 解析:明朝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度,清朝雍正帝設立軍機處,兩者反映的實質問題都是封建君主為了維護自身統治,不斷采取集權措施,導致皇權的日益加強。4.D 解析:清朝官吏為了升遷或自保,賄賂上級,結黨營私。乾隆以后,貪風更盛,清朝的官僚體制日益腐敗。和珅的巨額貪腐,就是這種現象的反映。5.B 解析:材料反映了清朝統治者對全國書籍進行全面檢查,把認為是對清朝統治不利的書籍列為禁書,這是在文化上實行專制政策的表現。6.B 解析:封建統治者故意從知識分子的詩文中摘取字句,羅織罪狀,迫害知識分子,甚至牽連親友,這就叫作文字獄。“濁清”“明朝”“去清都”“清風”等都是能夠被清朝統治者曲解的字句,故選B項。7.C 解析:漫畫中清朝的皇帝和大臣將自己關在籠子里,故步自封,與清朝閉關鎖國政策相吻合。8.B 解析:清政府實行的閉關鎖國政策,是一種嚴格限制對外貿易的政策,并非完全與世界斷絕聯系,排除含①的選項即可。9.B 解析:清政府限制對外交往和貿易的閉關政策,使中國隔絕了與外界的交往,看不到外國的先進之處。某些中國人以天朝上國自居,養成夜郎自大的心態,題目中所述現象正是這種心態的反映。10.(1)基本史實:②③④⑤。評價:①⑥。(2)玄奘到天竺取經。(3)由對外開放到閉關鎖國。(4)一個國家社會的正常發展離不開對外交流與開放,我們要保持一種開放心態,積極吸取外來的先進文化,警惕封閉落后的思潮。(言之有理即可)【探究歸納】軍機處的設立使清朝的專制統治進一步強化,它辦事效率高,不易受外界干擾。軍機大臣的任免和其職責范圍沒有制度上的規定,完全出自皇帝意志。【探究歸納】文化專制現象并不是清朝獨有的,秦的焚書坑儒,漢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明的八股取士都是封建統治者在思想文化領域加強控制的表現。【探究歸納】不斷加劇的社會矛盾標志著清朝由強盛走向衰落,它反映的是整個封建制度逐漸沒落的歷史趨勢。【探究歸納】清朝的閉關鎖國政策實行了近200年。它對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動,起到過一定的自衛作用,但是這是一種消極防御、違背歷史發展潮流的政策,是導致近代中國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