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章 細胞工程2.2 動物細胞融合技術與單克隆抗體 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的確定1、闡明動物細胞融合技術的概念,舉例說出誘導動物細胞融合的方法。2、概述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過程。3、認同單克隆抗體在臨床上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二、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單克隆抗體的制備和過程。2、教學難點利用動物細胞融合技術制備單克隆抗體的過程。三、教學設計思路教師帶領學生復習學過的一些知識,包括植物組織培養的過程,植物體細胞雜交過程。并提問學生,動物細胞是否也能如同植物細胞一樣,不同種的細胞進行融合并培育出雜種個體呢?引導學生回顧在驗證細胞膜具有流動性時所做的實驗:人鼠細胞融合實驗,并總結觀點:動物細胞可以融合,帶動學生思考動物細胞融合所要進行的操作及有哪些應用。四、教學步驟1、新課導入教師:關于細胞融合技術,我們并不陌生,在之前的學習中,我們就已經接觸過植物細胞的融合技術及雜種植株的培育。我們一起來回憶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的操作步驟。提問:動物細胞是否可以如同植物細胞一樣不同種間細胞進行融合呢?你能舉出動物細胞融合的實例嗎?學生:人鼠細胞融合實驗(驗證細胞膜的流動性)課件展示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及人鼠細胞融合實驗。2、新課講授(一)動物細胞融合技術提問:什么是動物細胞融合技術?基本原理是什么?學生自主閱讀教材,并嘗試回答動物細胞融合技術的概念和原理。教師總結:1.概念:使兩個或多個動物細胞結合形成一個細胞的技術。2.誘導原理和結果誘導原理:細胞膜的流動性。誘導結果:形成雜交細胞。誘導方法:PEG融合法、電融合法和滅活病毒誘導法等。誘導過程:動物細胞融合的過程包括細胞膜融合、細胞質融合和細胞核融合。其中細胞膜融合是細胞融合的先導,在細胞膜融合中體現出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細胞融合的實質是核融合。動物細胞融合完成的標志是兩個或多個細胞核融合為一個細胞核。意義:突破了有性雜交的局限,使遠緣雜交成為可能。課件展示:比較植物體細胞雜交和動物細胞融合。(二)單克隆抗體及其應用提問:單克隆抗體是如何制備的?在臨床上有哪些應用?教師總結:1.制備原理(1)B淋巴細胞特點:一種B淋巴細胞分泌一種特異性抗體。(2)骨髓瘤細胞特點:能在體外大量增殖。(3)雜交瘤細胞特點:B淋巴細胞與骨髓瘤細胞融合得到的雜交瘤細胞,既能無限增殖又能產生大量特定抗體。2.制備過程3.單克隆抗體的優點能準確地識別抗原的細微差異,與特定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并且可以大量制備。4.單克隆抗體的應用(1)作為診斷試劑,具有準確、高效、簡易、快速的優點。(2)用于治療疾病和運載藥物。課堂小結單克隆抗體能準確地識別抗原的細微差異,與特定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并且可以大量制備,因此被廣泛用作診斷試劑,在多種疾病的診斷和病原體鑒定中發揮重要的作用。例如,利用同位素或熒光標記的單克隆抗體在特定組織中成像的技術,可定位診斷腫瘤、心血管畸形等疾病。除前面介紹的單克隆抗體可以運載藥物外,單克隆抗體自身也能用于治療疾病。在醫藥領域,單克隆抗體藥物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2015年,全球銷售額排名前十位的藥物中,單克隆抗體藥物就有5種。同年,我國的單克隆抗體藥物市場規模已達72億元。六、板書設計通過回顧植物組織培養及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引入動物細胞融合技術創設情境新課導入動物細胞融合需要哪些技術手段,與植物細胞融合相比有何不同拋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過程單克隆抗體傳統抗體的制備與單克隆抗體有何區別?單克隆抗體被應用廣泛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單克隆抗體優勢:能與特定的抗原特異性結合、大量制備單克隆抗體的應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