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思考:新冠肺炎抗疫過程中,為什么采取嚴格措施呢?7.1 自由平等的真諦預習教材P98—103頁1、自由有什么作用?(重點)2、法治與自由兩者有什么關系?(難點)3、平等有何重要性?(重點)4、法律意義上,平等的含義有哪些?(重點)6、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重點)運用你的經驗: 圍繞“自由”這個話題,小蕊、大海、阿梅三名同學表達了自己的觀點。自由就是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由應該是完全由自己做主,但現實生活中怎么有那么多規矩和限制呢?自由就是做法律不禁止的一切事情的權利。√小蕊、大海的觀點是錯誤的。阿梅的觀點是正確的。啟示:無法治不自由自由不是為所欲為,它是有限制的、相對的。必要的限制是對自由的保護。無限制的自由,只會走向自由的反面,導致混亂與傷害。自由主要指人們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依照自己意志活動的權利。自由在法律上的體現,就是我們享有的和正當行使的各項權利。01自由的含義及意義自由有限自由與法治的關系無法治不自由近期,我國多地多點發生本土聚集性疫情,主要為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播快、隱匿性強。4月30日上午,合肥市教育局明確:家長和孩子非必要不離肥,確需離肥的,須嚴格按照合肥市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關于做好“五一”期間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有關要求,并主動向孩子所在學校報備。此外,嚴格落實“三個不返校”,學生可居家開展線上學習。思考:1.從長遠角度來看,我國的做法是否真的限制人們的自由?這種限制對自由有什么作用?2.美國民眾不帶口罩、反對隔離的后果是什么?是否真的體現了自由呢?3.無限制的自由會有什么樣的后果?從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1、正確認識自由①自由不是為所欲為,它是有限制的、相對的。必要的限制是對自由的保護。無限制的自由只能走向自由的反面,導致混亂和傷害。P99②無論現實世界還是網絡空間,自由都是法律之內的自由。③自由在法律上的體現,就是我們享有的和正當行使的權利自由主要是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依照自己意志活動的權利2.自由的內涵這些規定是否限制了我們的自由?疫情期間,你“自由”嗎?1.自由是美好的,是珍貴的2.自由對個人和社會的價值①增強個人的幸福感,②激發每個人的活力,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繁榮。3.自由的意義2022年3月28日,有網民在微信群中發布涉及天津靜海區大邱莊鎮疫情的不實言論。經查,劉某楓虛構事實編造涉疫敏感言論在微信群內進行發布,后劉某發在明知劉某楓發布不實信息的情況下,將該信息截圖發布至微信朋友圈中,嚴重擾亂區域疫情防控秩序,造成群眾恐慌。劉某楓、劉某發的行為涉嫌尋釁滋事罪,已被公安機關依法刑事拘留。思考:公民有言論自由權,那為什么劉某楓、劉某發會被拘留?法治與自由之間是什么關系?活動:材料分析劉某楓、劉某發有言論自由權,但劉某楓、劉某發在行使自由權時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他人合法的自由和權益。劉某楓、劉某發虛構信息,散布謠言損害了社會利益,違反了法律,所以被依法處罰。探究與分享觀看視頻,說一說對于“無法治不自由”的理解。小組探究:法治與自由的關系。(1)法治與自由相互聯系,不可分割。(2)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違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價;(3)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損害。(4)法治既規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會生活中,有邊界才有秩序,守底線才享有自由。一句話:享受自由須守法治底線,法治規范、保障自由。4、法治與自由的關系02法眼看平等法律上平等的含義平等的意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少數民族代表出席全國人大會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權公交車上的愛心專座地鐵站軍人的優先通道1、在法律意義上,平等具有兩層含義:一是同等情況同等對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選舉一人一票等;二是不同情況差別對待,比如老人、兒童、孕婦、殘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應獲得優先權和得到特殊關照。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國家助學金傳染病病原攜帶者就業婦女就業殘疾人就業提問:結合上述材料,分析這些變化和做法的意義。活動二:平等的意義哪種方式更受歡迎?為什么 圓桌會議在席位上不分尊卑主次,與會者圍圓桌而坐,都以平等的身份參加會議,體現了平等原則和協商精神。2、平等的意義理想.主題①平等是人類的崇高理想,是社會發展的永恒主題。基本原則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也是社會主義法律的基本原則之一。思考:從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構成中,你能體會到什么?材料:十三屆全國人大會議,在2980名人大代表中,少數民族代表438名,占代表總數的14.70%,全國55個少數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與十二屆相比,婦女代表742名,占代表總數的24.90%,提高了1.5個百分點;一線工人、農民代表468名,占代表總數的15.70%,提高了2.28個百分點;黨政領導干部代表1011名,占代表總數的33.93%,降低了0.95個百分點。提示:少數民族有自己的代表,婦女代表、一線工人、農民代表比例上升,黨政領導干部代表比例下降,這些都體現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探究四:平等的表現湖北公安縣夾竹園派出所原所長黎某違反疫情防控規定外出聚餐,毆打小區防控人員,受到留黨察看處分;荊州市商務局科長何某之子在微博上炫耀其父動用關系將其從封城的外地接回荊州,父親被停職;河南新鄭市某醫院副院長楚某拒絕按照規定佩戴口罩,面對工作人員的督促,連說16個“我不戴”,也被免了職;探究與分享思考: 以上案例說明了在違法或犯罪行為面前,平等是如何體現的?公民的合法權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護,違法或犯罪行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①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同時必須平等地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②我國公民的合法權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護,違法或犯罪行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現?P102-103無法治不自由自由不是為所欲為的,它是有限制的、相對的法治與自由相互聯系,不可分割法眼看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同時必須平等地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自由平等的真諦課堂小結1.(2021.內蒙古呼和浩特)史載,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一-日問諸臣:天下誰人最快活?有人說功高蓋世者,有人說位居顯赫者,有人說金榜題名者,還有人說富甲一方者云云,朱元璋聽后皆不滿意。大臣萬鋼答道:畏法度者最快活。此言一出,朱元璋大悅,稱贊其見解獨到。根據材料判斷下列說法有誤的是( )A.我們不放棄法律賦予的權利B.自由不是為所欲為,它是有限制的C.自由是法律允許的隨心所欲D.法治規范自由,法治保障自由A2. (2021.遼寧營口) 2021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國家通用手語方案》實現了聽力殘疾人想“演唱”國歌的愿望。在今年全國政協開幕會上,政協委員用手語“演唱”國歌的一幕,令國人動容。上述材料表明( )A. 在我國,允許特殊群體享有特權B. 自由就是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依照自己的意愿活動C. 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D. 維護公平是捍衛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C教師寄語:以信任之心,不限制對方的自由以珍惜之心,不濫用自己的自由以平等心對待他人,以平常心對待自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1-2022學年部編版八年級下學期7.1 自由平等的真諦1.pptx 各地落實防疫舉措 筑牢疫情防控屏障.mp4 均貧富就是平等嗎?來聽聽羅教授對平等的理解,講的太好了!.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