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下冊生物導學案第八單元 第三章 第三節 生物進化的原因【學習目標】1.了解英國曼徹斯特地區的兩種樺尺蠖的數量隨環境變化而改變的事例。 2.模擬保護色的形成過程,分析生物進化的原因。 3.了解達爾文及他的進化思想。4.概述自然選擇學說,形成生物進化的基本觀點。【重點難點】 1、能分析例子,解釋自然選擇的過程。 2、通過對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的學習,了解生物進化的原因及生物多樣性形成的原因。【學習建議】進化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生物世界。通過模擬探究保護色的形成過程和實驗結果的統計,要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分析數據的能力;【預習新知】任務一:1、英國曼徹斯特地區的樺尺蠖在1850年________色多,_________色少;在1950年,_________色多,________色少。原因是在1850年至1950年間發生了什么情況?2、保護色是指與_______的色彩相似的體色,具有保護色的動物不易被_______發現,這對它_______或 _______是十分有利的。任務二:學生分成10個小組,搜集有關的保護色、警戒色、擬態等與環境相適應的各種形態特征和生理結構的圖片或文本資料。準備不同顏色的小紙片。任務二:1、關于生物進化的原因,被人們普遍接受的_______的 _______學說。2、達爾文認為,在自然界,各種生物普遍具有很強的 _______,而生物賴以生存的_______ 和______是有限的,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為獲取足夠的_______和_______而進行 _______,在該過程中,_______ 個體容易生存下來,_______的個體容易被淘汰。3、自然選擇是指自然界中的生物,通過激烈的 _______,______生存下來,_______被淘汰掉。任務三:進一步了解有關“達爾文”的進化思想方面的知識。【導學達標】知識點一:分析生物進化的一個實例“ 英國曼徹斯特地區的樺尺蠖體色的變化”。閱讀P58頁課文和圖,回答下列問題:1、1850年,生物學家發現樺尺蛾成蟲的體色是怎樣的?2、1950年,曼徹斯特已經變成了一個工業城市,工廠排出的煤煙使樹皮裸露并被熏成黑褐色,樺尺蛾成蟲的體色發生了怎樣的變化?3、造成上述差異的原因是什么?( 展示點撥:)模擬探究:保護色的形成閱讀教材59--61頁內容以及課件圖片,小組交流討論,完成以下問題:1、雷鳥在冬季是 什么色,在夏季是什么色,這說明了什么?2、圖片中蛙的體色與什么相似,對蛙有很好的保護作用?3、觀看“保護色”視頻資料。4、模擬探究:保護色的形成提出問題:動物的這種保護色是怎樣形成的呢?作出假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學們分組進行60頁的模擬實驗:進行實驗——分析p60表格(課件展示)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過上面的模擬實驗,你能推測保護色的形成過程嗎?從中你能簡單分析生物進化原因嗎?【跟蹤練習】1、魚生活在水中,身體的背面顏色較深,腹面卻是白色,這種現象在生物學中叫做( )A、保護色 B、變異 C、自然選擇 D、進化2、約在1850-1950年間,英國曼徹斯特地區的淺色樺尺蠖成蟲由多變少,深色的則由少變多,對此現象較為合理的解釋是 ( )A、淺色樺尺蠖個體體色逐漸變深B、像樹皮一樣,多數樺尺蠖的體表被熏成深色C、環境的變化對淺色的個體生存不利,對深色的個體生存有利D、深色的樺尺蠖繁殖能力比淺色的強3、模擬保護色的形成過程實驗說明了 ( )A、漂亮體色的動物能生存下來 B、具有保護色的生物容易生存下來C、具有黯淡顏色的動物容易生存下來 D、鮮艷的體色有利于生物的生存4、保護色對生物的作用不是 ( )A、引起敵害警覺而被嚇跑 B、不易被其它動物發現C、有利于躲避敵害 D、有利于捕食獵物5、在進行模擬保護色的探究實驗中,“實驗中的你”扮演的角色是 ( )A、獵物 B、捕食者 C、幸存者 D、旁觀者知識點二:自然選擇 閱讀教材61—62頁內容,思考回答以下問題:1、達爾文認為在生存斗爭的過程中,哪些個體會被淘汰?2、按照自然選擇學說,如何解釋我們現在看到的長頸鹿都是頸長的?3、自然選擇學說的內容是什么?達爾文認為在生存斗爭的過程中,哪些個體會被淘汰?4、按照自然選擇學說,如何解釋我們現在看到的長頸鹿都是頸長的?自然選擇學說的內容是什么?5、自然選擇的提出者、物質基礎、原因、動力和結果分別是什么?(學生交流合作--------課件展示)【跟蹤練習】選擇題1、澳大利亞東部有一種外形奇特而美麗的琴鳥,它們大都在冬季繁殖,這樣可以避免蛇類等前來偷食它們的卵和雛鳥,這是 ( )A.對外界刺激作出的反應B、變異所造成的C、條件反射造成的 D、自然選擇的結果2、有些島嶼常刮大風,那里的植物一般都很矮小,有很多是貼地蔓生的,這是( )A、自然選擇的結果B、人工選擇的結果 C、異常的自然現象D、植物發生的突然變化3.某治療感冒病的藥物療效很高,幾年后療效逐漸降低,其根本原因是( )A、病毒接觸藥物以后,慢慢產生抗藥性 B、病毒為了適應環境產生了抗藥性C、藥物對病毒的抗藥性變異進行了定向的選擇 D、后來的藥量減少,產生抗藥性變異。4、在遠離大陸,風暴頻繁的海島上,生活的昆蟲多是無翅或翅膀發達的類型,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A.原有類群繁衍的結果 B.定向變異的結果C.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 D.基因突變的結果5、1937年,有人把原產于丹麥和德國的三葉草移到瑞典南部栽培,這里氣候比較寒冷。最初三葉草莖葉的單位面積產量很低,但經過若干年后,產量顯著提高,對這一事實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A.不耐寒的個體被自然淘汰 B.耐寒的個體得以生存繁衍C.這是定向的自然選擇過程 D.三葉草在生活過程中逐漸適應了新環境6、青霉素是一種抗菌素,幾十年來,由于反復使用致使某些細菌對青霉素的抗藥性越來越強,其根本原因可能是( )A.細菌接觸了藥物后,慢慢地產生了抗藥性B.細菌為了適應環境,產生了抗藥性變異C.抗藥性個體的出現是自然選擇的結果D.后來的藥量用得少了,產生了抗藥性變異7、關于自然選擇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自然選擇就是達爾文的進化學說 B、自然選擇是不定向的C、自然選擇的結果總是對人類有利 D、自然選擇是通過生存斗爭來實現的8、容易在生存斗爭中獲勝而生存下來的生物個體 ( )A、類似親本的個體 B、體型高大的個體 C、結構復雜的個體 D、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9、竊衣的種子果實上有刺,響尾蛇尾部能發出響聲,蝙蝠有“翅膀”,指猴有手指,這說明了( )A、生物具有變異性 B、生物的適應性 C、生存斗爭 D、地理隔離10、一年生植物到秋天死亡,它們卻能利用種子過冬,就像許多昆蟲利用卵過冬一樣,這都是對寒冷氣候的適應,這種現象用達爾文的觀點來解釋,是由于 ( )A、適者生存的結果 B、遺傳變異的結果 C、生存斗爭的結果 D、自然選擇的結果二、非選擇題(每空1分)6、下圖表示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對長頸鹿進化歷程的解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 從圖中可以看出,古代的長頸鹿的前肢和頸,有的長,有的短,出現以上個體差異的原因是長頸鹿的祖先產生了 。這些差異是可 的。(2)圖②說明地球環境變得干旱、缺乏青草時_____________的個體容易獲得食物而生存下來。那么,長頸的變異是__________,短頸的變異是__________。(3)圖③說明______________的個體能生存下來,并繁殖后代,______________的個體被淘汰掉。食物在決定長頸鹿變異個體的生存和淘汰過程中,起到了_____________作用。(4)自然界的生物,通過激烈的生存斗爭,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應者被淘汰掉,這就是__________。它是通過_____________實現的。歸納小結:(相信自己一定很棒)一、分析生物進化的實例二.、自然選擇 ①過度繁殖②生存斗爭自然選擇學說的主要內容 ③遺傳和變異④適者生存——自然選擇【鞏固練習】一、選擇題3、下列不屬于生存競爭的是 ( )A、同一片森林里的樹木爭奪陽光、水分和營養物質 B、食性相同的動物爭奪食物C、狼與鹿的捕食與反捕食 D、大豆從根瘤菌中獲取氮素,根瘤菌從大豆中獲取養料4、用達爾文的觀點解釋長頸鹿的長頸形成的原因是 ( )A、鹿經常伸長脖子夠高處的樹葉造成的B、生活在食物充足環境中的長頸鹿脖子長得長C、由于生存環境不同,使鹿的頸有長有短D、長頸變異的個體生存機會多,并一代代積累形成的5、雄鹿往往用鹿角作為爭奪配偶的武器,按照達爾文進化學說的觀點,現代雄鹿鹿角發達的原因是 ( )A、代代經常使用的結果 B、自然選擇的結果 C、保衛自己的需要 D、繁衍后代的需要6、達爾文在北大西洋東部的馬德拉群島上發現有550種昆蟲,其中有200種昆蟲的翅已退化,不會飛翔。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 )A、自然選擇 B、食物中缺乏翅生長的物質 C、定向變異的逐代遺傳 D、用進廢退8、按照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引起生存斗爭的原因是 ( )A、生物具有好斗的本能 B、生物繁殖力強,而食物和空間是有限的C、生物繁殖力弱,而食物和空間是有限的D、生物繁殖力強,而食物和空間是無限的附答案 生物進化原因一、選擇題1B2D3D4D5B6B7D8B1、英國曼切斯特地區的樺尺蛾2模擬保護色的形成3保護色及意義PAGE八年級生物下冊導學案 第八單元 第三章 第三節(1、2課時) 第 5 頁 共 6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