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部編八下道德與法治 核心知識點復習第一課 維護憲法權威1.我國憲法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統一。(P3)憲法規定的國家性質是什么?(P4)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3.我國的根本制度是什么?(P4)社會主義制度4. 中國共產黨的性質(P4)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5.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P4)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6.中國共產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P4)實現共產主義。7.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P3)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8.中國共產黨領導地位(P4)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運所系。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黨是領導一切的。9. 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是什么?(P5)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我國憲法第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P5)11. 我國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P5)12. 我國的憲法原則是尊重和保障人權。(P8)13. 人民代表大會與人民的關系(P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人民代表大會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P13)國家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15. 我國的國家機構實行什么原則?(P15)民主集中制。16.憲法的核心價值追求是什么(P16)規范國家權力運行以保障公民權利17.國家權力必須在憲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圍內行使。國家機關行使權力應當有法律依據,不能超越權限行使權力,也不能濫用權力。第二課 保障憲法實施1.我國憲法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是國家的根本法。(P21)2.憲法的內容?(P21)憲法規定了我國的國家性質、根本制度、根本任務、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國家機構的設置及職權等國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問題,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3.憲法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P22)4.憲法在國家法律體系中的地位(P24)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在國家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和法律效力。(P24)5.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P22)6.任何公民、社會組織和國家機關都必須以憲法和法律為行為準則。(P22)7. 憲法所規定的內容是國家生活中帶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問題,而其他法律所規定的內容通常只是國家生活中的一般性問題,是對刑事、民事、行政等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規定。(P24-25)8. 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我國憲法規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P25)9.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嚴格。10. 憲法和普通法律的關系?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其他法律是根據憲法制定的,不得與憲法的原則和精神相違背。否則,就會因違憲而無效。(P25)11.憲法是國家法制統一的基礎。全面依法治國,保障憲法實施,必須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P25)12.我國憲法規定,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監督憲法實施的職權,全國人大常委會有權憲法和法律。(P26)13.為了增強公民的憲法意識,國家采取了哪些措施?(P27)設立國家憲法日、建立憲法宣誓制度等.14.增強憲法意識可開展的活動?(P28)參觀五四憲法歷史資料陳列館、游覽憲法主題公園、組織憲法誦讀活動等。15.憲法與我們的關系?(P29)憲法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我們的一生都離不開憲法的保護。我們要增強憲法意識,熱愛憲法,捍衛憲法。16. 如何增強公民的憲法意識?(P29-31)學習憲法。 認同憲法。 踐行憲法。17.如何學習憲法?(P29)我們不僅要了解我國憲法產生和發展的歷程,還要在理解我國憲法主要內容的基礎上,著重領會我國憲法的原則和精神。同時,還應積極參與憲法宣傳活動,讓憲法走近群眾,深入人心,為增強全社會的憲法意識貢獻自己的力量。18.如何踐行憲法?(P31)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規定,學會運用憲法精神來分析和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際問題;堅決維護憲法的權威,自覺抵制各種妨礙憲法實施、損害憲法尊嚴的行為。19.實行憲法宣誓制度的意義?(P32補寫)第三課 公民權利1.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基本權利有哪些?(P35-41)政治權利和自由: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政治自由和監督權等、。人身自由: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嚴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社會經濟與文化教育權利:財產權、勞動權、物質幫助權、受教育權、文化權利。④其他權利:平等權、宗教信仰自由,婦女、兒童和殘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權利受到憲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2.選舉權與被選舉權的條件(P35)我國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政治權利,行使這項權利是公民參與管理國家和管理社會的基礎。4.公民行使監督權應注意的問題(P36)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5.人身自由的內容?(P36、37)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嚴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6.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獨立、自由、有尊嚴地生活。7.憲法規定,任何公民的,非經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或者人民法院決定,并由公安機關執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體。(P37)8.人格尊嚴權內容(P38)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姓名權、隱私權9.憲法規定: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10. 我國憲法規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過合法方式取得財產,并依法占有和使用,獲得收益和進行處分。11.憲法規定: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12.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13.維護權利的方式(P44—P46)和解:是當事人之間自行解決糾紛的方式。調解:是通過調解組織解決糾紛的方式。仲裁:是通過仲裁機構解決糾紛的方式。④訴訟:是通過人民法院解決糾紛的方式。第四課 公民義務1.憲法規定公民必須履行哪些基本義務 (P48-52)⑴遵守憲法法律;⑵維護國家利益;⑶依法服兵役;⑷依法納稅;⑸其他義務,包括:勞動的義務、受教育的義務、夫妻雙方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父母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和成年子女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等。2.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3.公民為什么要依法服兵役?(P50)①保衛祖國、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職責。②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是公民的光榮義務。4.公民為什么要履行依法納稅的義務?(P52)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依法納稅是公民的一項基本義務。5.權利和義務的關系是怎樣的?(P54)權利義務相統一。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受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公民的某些權利同時也是義務,如:勞動和受教育。6.怎樣處理權利與義務的關系?(P55)(1)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2)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7.怎樣履行法定義務?(P57)(1)我們要依法履行公民義務,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2)我們要依法履行公民義務,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8.什么是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P57公民實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為,或者沒有實施法律要求做的行為。9.違反法定義務要承擔怎樣的責任?(P57-59)違反法定義務,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公民違反民事法律,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違反行政法律,應當依法承擔行政責任;違反刑事法律,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承擔刑事責任。第五課 我國基本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基本經濟制度: 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基本內容(P63)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通過民主選舉選出代表,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國家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這些國家機關依法行使各自的職權,并對人民代表大會負責,受人民代表大會監督;④實行民主集中制,重大問題經人民代表大會充分討論,遵循少數服從多數原則,民主決定。2.人大代表的職權(P63)審議各項議案和報告、表決各項決定、提出議案和質詢案。3.人大代表的義務(或者人大代表與人民的關系)(P63)人大代表必須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聽取和反映人民群眾的意見和要求,努力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并接受人民監督。4.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P65)5.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實行的基本方針(P67)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6.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P68)性質: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簡稱人民政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組織。主題:團結和民主。職能: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7.社會主義民族關系(P69)平等團結互助和諧。8.我國民族自治地方分為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三級。(P70)9.民族自治機關(P70)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是自治機關。10.基層群眾自治性組織包括哪些(P71)城市的居民委員會和農村的村民委員會。11.公有制經濟包括哪些經濟成分(P74)國有經濟、集體經濟、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12.國有經濟的地位(P74)國有經濟是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13.集體經濟的生產資料屬于一部分勞動者共同所有。 國有經濟的生產資料屬于全體人民共同所有。(P74)14.非公有制經濟形式(P74)個體經濟、私營經濟、港澳臺投資經濟、外商投資經濟等。15.對待公有制經濟的態度(P75)必須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16.對待非公有制經濟的態度(P75)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17.按勞分配的依據 P76按勞分配是由生產資料公有制決定的。18.多種分配方式(P76)讓勞動、資本、土地、知識、技術、管理、數據等生產要素參與收入分配,由市場評價貢獻,按貢獻決定報酬。在一定條件下,人們還可以取得社會保障收入,獲得社會公益事業的幫助。19..市場經濟體制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經濟體制。(P76)20.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P75)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21.基本經濟制度的作用(P75)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綜合國力的增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為人民當家作主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第六課 我國國家機構國家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國家主席: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機關,是國家元首;國家行政機關:國務院及其領導的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國家監察機關:國家監察委員會和地方各級監察委員會;國家司法機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性質和地位(P7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代表全國人民統一行使國家權力,在整個國家機關體系中居于最高地位。2.人民代表大會(國家權力機關)的職權(P80-82)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監督權3.國家主席的性質和地位(P83)國家主席是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機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元首,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使憲法賦予的職權。4.國家主席的產生方式(P83)國家主席、副主席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5.國家主席的職權(P83-84)公布法律、發布命令;任免權;外事權;授予榮譽權。6.我國的行政機關的性質(P86)國家行政機關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 。7.行政機關與人民的關系(P86)人民是國家的主人,行政機關的權力來自人民的授予。行政機關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8.國務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國最高行政機關,統一領導地方各級人民政府。(P88)9.行政機關必須依法行政。行政機關享有哪些職權,具體如何行使職權,都必須嚴格遵照憲法和法律。10.監察委員會的性質(P90)監察委員會是行使國家監察職能的專責機關,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進行監察(監察對象);調查職務違法和職務犯罪(調查內容);開展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11.國家監察委員會是最高監察機關(P90)12.國家監察機關由國家權力機關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國家監察委員會由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P91)13.監察機關的職責(P92-93)監督職責(首要職責);調查職責(經常性工作);處置職責。14.我國司法機關包括(P94-95 小標題)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15.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 (P94)16.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P95)第四單元 崇尚法治精神第七課 尊重自由平等1.如何理解自由的限度?自由不是為所欲為,它是有限制的、相對的。必要的限制是對自由的保護。無限制的自由只會走向自由的反面,導致混亂與傷害。無論現實世界還是網絡空間,自由都是法律之內的自由。2.法治與自由二者間的關系是怎樣的?法治與自由相互聯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違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價;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損害。法治既規范自由又保障自由。3.在法律意義上,平等具有兩層含義一是同等情況同等對待;二是不同情況差別對待。(P101)4.如何珍視自由(如何實現自由的追求)(P104)珍視自由,就要珍惜憲法和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珍視自由,必須依法行使權利。5.如何踐行平等(如何實現平等的追求)(P105—P106)踐行平等,就要反對特權。踐行平等,就要平等對待他人的合法權利。踐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為。第八課 維護公平正義1.公平的內涵(P110)包括權利公平、規則公平、機會公平等。2.公平的價值(P110)公平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公平是社會穩定和進步的重要基礎。3.正義的價值(P113)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重要價值。正義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4.如何堅守公平(如何實現公平的堅守)(P115—P116)(1)個人維護公平。①面對利益沖突,我們要站在公平的立場,學會擔當,以公平之心為人處世。②遇到不公平的行為時,我們要堅守原則立場,敢于對不公平說“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謀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營造一個公平的環境。(2)制度保障公平。5.如何守護正義(如何實現正義的守護)(P117—P118)個人守護正義。守護正義需要勇氣和智慧,面對非正義行為,一方面要敢于斗爭,相信正義必定戰勝邪惡;另一方面要講究策略,尋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見義“智”為。司法維護正義。司法是捍衛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司法機關必須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嚴格遵循訴訟程序,平等對待當事人,確保司法過程和結果合法、公正。9.公平正義是人類追求的永恒目標,是法治社會的核心價值。(P119)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