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大 家 都 守 法第四單元 走進法治天地第十課 法律伴我們成長10.2 我們與法律同行1.樹立法治意識,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意識和自覺性。2.初步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他人和集體的合法權益。3.知道依法辦事的要求,理解樹立法治意識的重要性。01 樹立法治意識立法執法新課展開這些做法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影響?司法守法2022年3月23日,瀟湘晨報發表了題為《抗擊疫情法治先行》的文章,文章指出:抗擊疫情,法治先行。連日來,撫州市廣泛宣傳涉疫政策法規、依法維護疫情防控秩序、依法開展涉疫基層治理,全力保障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2022年4月29日,黑龍江日報《用法治力量推進疫情防控 》:用法治的力量防控疫情,不只是為了社會、為了他人,也是為了自己。疫情當前,誰都不可能獨善其身。對于個人而言,遵守法律法規是約束也是保障,是限制也是捍衛。探究活動樹立法治意識1.法治意識的內涵是什么?法治是依法對國家和社會事務進行治理,強調依法治國、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組織和個人都要服從法律,遵守法律,依法辦事。回顧舊知:什么是法治?法治意識是人們對法律發自內心的認可、崇尚、遵守和服從。法 治 中 國 宣 傳 片思考:法治中國建設靠誰 探究活動樹立法治意識思考:建設法治中國要靠誰 靠領導人和國家工作人員就可以了嗎?2、為什么要樹立法治意識?中國人民建設法治中國共同事業受益者踐行者①國無法不治,民無法不立。建設法治中國是中國人民的共同事業,人民既是法治的踐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①有利于增強國家工作人員的法治意識;②有利于維護憲法的權威;③有利于全社會成員形成尊從憲法、擁護憲法、踐行憲法的氛圍;④有利于推進依憲治國和依法治國的進程。觀看視頻,說說活動開展的意義,并思考我們為什么要樹立法治意識?國家工作人員憲法宣誓探究活動樹立法治意識思考:從習近平的這段話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法律要發生作用,首先全社會要信仰法律。如果一個社會大多數人對法律沒有信任感,認為靠法律解決不了問題,那就不可能建成法治社會。因此,一定要引導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使人們發自內心地對憲法和法律信仰與崇敬,把法律規定內化為行為準則,積極主動地遵守憲法和法律。要堅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為依法治國的長期基礎性工作,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②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具有重要意義。蘇格拉底是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由于蘇格拉底經常指出別人的無知,招致了一些心胸狹隘的人的嫉妒和怨恨。公元前399年,雅典城邦判處了蘇格拉底死刑,罪名是“不敬神”和“蠱惑青年”。執行死刑之前,蘇格拉底的朋友們勸他逃走,他們買通了獄卒,為他制定了周密的逃走計劃。令人吃驚的是,蘇格拉底拒絕逃走。探究活動樹立法治意識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銘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銅表上,而是銘刻在公民們的內心里。 ——盧梭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決定》提出了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的重大任務。“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2、為什么要樹立法治意識?③當法律真正銘刻在我們的內心時,才會充分體現其自身的價值,發揮其應有的功能。2.為什么要樹立法治意識?①國無法不治,民無法不立。建設法治中國是中國人民的共同事業,人民既是法治的踐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②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具有重要意義。③當法律真正銘刻在我們的內心時,才會充分體現其自身的價值,發揮其應有的功能。中國人民建設法治中國共同事業受益者踐行者人民推進建設國家法律實現價值樹立法治意識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研究數據:共調查了2834名未成年犯管教所服刑人員、410名未成年社區矯正人員、751名專門學校學生。“不懂法律”的占65%,“不知道是犯罪,也不知道會受到處罰”的58.1%,“不知道自己的行為觸犯了法律”占64.7%。從材料中可以得出什么信息?這些青少年法律意識淡薄,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樹立法治意識,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僅是法治中國建設的受益者,更應該成為參與者和推動者。3.樹立法治意識對青少年的要求?02 學會依法辦事探究活動學會依法辦事高鐵霸座行為,構成“擾亂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三條第一款第三項之規定,處以罰款200元的行政處罰,并給予180天內禁止購買火車票的處罰。如果每個公民都是如此,會有什么樣的危害呢?1.為什么要學會依法辦事?法律保障人們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實現靠我們每個人對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國無法不治,民無法不立,法律保障我們的生活。 法律保障功能的實現靠我們每個人的尊崇和遵守。廣場舞惹的禍學會依法辦事 中學生曉程在放學路上被兩名男生堵截。他們惡狠狠地向曉程要錢,曉程說沒錢。一名男生對另一名男生說:“給我找塊磚,看他說不說實話。”接著,他們又威脅曉程:“到底有沒有錢?快掏出來!”隨后他們開始搜曉程的口袋,掏出所有的錢,并警告說:“你要是告訴別人,小心點兒!”情境探究 2思考:上述材料中,你認為曉程應該采取哪種方式應對不法侵害?為什么?曉程可以先給他們錢,然后向家長、老師說明情況請求幫助(或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因為我們是法治國家,遇到不法侵害時,應當通過法治方式,表達自身合法的訴求和愿望。①依法辦事,就要遵守各種法律法規。遇到問題需要解決,應當通過法治方式,表達自身合法的訴求和愿望。在實現自身利益的過程中,還要自覺維護他人和集體的合法權益。2.如何學會依法辦事?探究三 如何做到依法辦事思考:你如何看待“靜音廣場舞”現象?這種行為值得提倡,既保障了跳舞的權利同時又不損害他人的權益。啟示我們在實現自身利益的過程中,自覺維護他人和集體的合法權益。最近在上海嘉定區安亭鎮出現了一種畫風清奇的靜音廣場舞。在安亭鎮紅梅小區旁的小花園里,十幾名舞者整齊劃一地跳著舞,但現場卻聽不到一點音樂聲。原來,舞者們都佩戴了一對能夠接受指定頻段的耳機。不少居民對這種“靜音模式”的廣場舞表示贊賞。②依法辦事,就要養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習慣。逐步成長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①依法辦事,就要遵守各種法律法規。遇到問題需要解決,應當通過法治方式,表達自身合法的訴求和愿望。在實現自身權利的過程中,還要自覺維護他人和集體的合法權益。②依法辦事,就要養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習慣,逐步成長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2、怎樣做到依法辦事?認真學法自覺守法用法維權捍衛法律推動法治中國建設是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作為國家未來的建設者,我們要努力為法治中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在學習法律方面,我打算:在遵守法律方面,我打算:在依法維權方面,我打算:拓展空間P103課外多讀關于法律的書籍,豐富自己的法律知識。遵守各種法律法規,不觸犯法律。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侵犯時,告訴家長和老師,或通過法治方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3.生活在法治社會里,我們青少年應該怎樣做?(補充)①思想上:樹立法治意識,加強道德修養,養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習慣,依法自律。②學習上:認真學習憲法和法律知識,了解憲法和法律基本內容,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③實踐上: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同時尊重和維護他人的權利,自覺履行應盡的義務。主動宣傳憲法和法律,積極同違法犯罪作斗爭。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并積極運用法律幫助他人維權。公式法:思想+行動我們與法律同行樹立法治意識學會依法辦事課堂小結法治意識的內涵樹立法治意識的原因依法辦事的原因依法辦事的要求鞏固提高1.“你知道校園欺凌嗎?”“你有沒有碰到過?”“你覺得應該對欺凌者給予怎樣的處理?”有記者隨機采訪了20名初中學生。他們都知道校園欺凌這一現象,而且都表示深惡痛絕,但在處理方式上,則顯得茫然,甚至有些學生覺得應該“打回去”。向校園欺凌說“不”,你會( )①提高警惕,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②面對不法侵害,學會忍氣吞聲 ③維護權益絕不退讓,嚴格執法 ④采取機智靈活的方式與其斗爭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本課小測2. 如圖漫畫給我們的啟示是( )①公民要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②弘揚法治精神,強化規則意識③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④要學會在法治狀態下生活D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3.(2021自貢)《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自2021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個別下調至12歲,明確在“特定情形、特別程序”前提下,12至14周歲未成年人實施嚴重暴力犯罪,可追究刑事責任。這說明( )①規范自身行為,不犯罪是人們行為的底線②青少年要依法自律,違反法律的事情堅決不做③國家權力機關推進科學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④青少年要增強自控能力,認清犯罪危害,預防犯罪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4.河流雖急,沿著河槽走;人雖眾多,守著法律走。這句話提示我們( )A.愛護河流,保 護河流B.遵守法律,依法做事C.珍愛生命,學會堅強D.遠離鬧市,品味生活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0.2我們與法律同行課件-2021-2022學年部編版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pptx 國家工作人員憲法宣誓.mp4 大家都守法.mp4 廣場舞.avi 教科書式防詐騙.mp4 法治中國宣傳片.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