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資源簡介

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2022.4
研究輪軸在什么情況下更省力實驗
實驗內容及要求
利用現有器材研究輪軸在什么情況下更省力,并填寫實驗記錄。
供選器材
實驗記錄單1張、輪軸及支架1套、細線2根、鉤碼1盒。
研究輪軸在什么情況下更省力實驗記錄單  
鉤碼位置 軸 輪
A輪(小) B輪(大)
鉤碼數量/個 4
實驗結論:
1. 換了更大的輪后,所掛鉤碼數量(  )。
A. 沒有變化   B. 增加了   C. 減少了
2. 在輪上用力省力,還是在軸上用力省力?

研究輪軸在什么情況下更省力——評分標準
實驗時間:6分鐘 分值:6分
評分內容 參考評分標準
組裝器材(4分) 1.正確組裝器材(1分)
2.在軸上鉤碼放置正確(1分)
3.在A輪上鉤碼放置正確(1分)
4.在B輪上鉤碼放置正確(1分)
實驗結論(2分) 實驗記錄正確(2分) 換了更大的輪后,所掛鉤碼數量( C )。 A. 沒有變化   B. 增加了   C. 減少了 在輪上用力省力。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2022.4
運動和呼吸
實驗內容及要求
能夠用測量的方法收集平靜狀態下、運動后,休息3分鐘后,三種狀態下一分鐘呼吸次數的數據,通過分析數據知道運動對呼吸有影響。
供選器材
秒表1個
運動和呼吸實驗記錄表
呼吸次數(次數/分鐘)
安靜狀態下
運動后
休息3分鐘后
結論 通過測量,我發現運動對呼吸( )(有或沒有)影響。
運動和呼吸——評分標準
實驗時間:8分鐘 分值:9分
評分內容 參考評分標準
測試平靜狀態下的呼吸(共2分) 1.正確測試安靜狀態下一分鐘的呼吸次數,一呼一吸為一次,計時正確。(得2分)
2.計時不正確。(扣2分)
3.呼吸不自然,較刻意。(扣1分)
測試運動結束后的呼吸(共3分) 1.正確測試做高抬腿運動一分鐘后的一分鐘呼吸次數。(得3分)
2.運動結束后沒有立即測試。(扣1分)
3.呼吸不自然,較刻意。(扣1分)
測試休息后的呼吸 (2分) 1.休息3分鐘后正確測試一分鐘的呼吸次數(得2分)
2.呼吸不自然,較刻意。(扣1分)
填寫記錄表(2分) 正確填寫記錄表,得出結論:運動對呼吸有影響。 (2分)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2022.4
研究被拉物體輕重與摩擦力大小的關系
實驗內容及要求
設計實驗,探究被拉物體輕重與摩擦力大小的關系。
(1)設計實驗,寫出實驗方案。
(2)能利用所給材料,組裝出實驗裝置。
(3)根據實驗裝置,探究三塊不同大小木塊在實驗室桌面滑行時,摩擦力的大小比較。
供選器材
大號、中號、小號長方體木塊(底面積相同,重量不同)各1個,平板測力計。
研究被拉物體輕重與摩擦力大小的關系實驗報告
問題
假設
保持不變的條件
需要改變的條件
實驗設計
實驗過程
實驗結論
研究被拉物體輕重與摩擦力大小的關系——評分標準
實驗時間:18分鐘 分值:13分
評分內容 參考評分標準
設計實驗方案 (5分) 1.提出問題,作出假設。(2分)
2.寫出實驗保持不變和改變的條件。(2分)
3.簡單寫出實驗步驟(1分)
組裝實驗裝置 (1分) 將長方體木塊放在桌面上,用平板測力計勾住木塊。(1分)
呈現實驗過程 (7分) 1.將大號長方體木塊放在桌面上,用平板測力計勾住木塊;拉動木塊,在拉動過程中讀數(1分);連測3次,計算出平均值(1分)。
2.將中號長方體木塊放在桌面上,用平板測力計勾住木塊;拉動木塊,在拉動過程中讀數(1分);連測3次,計算出平均值(1分)。
3.將小號長方體木塊放在桌面上,用平板測力計勾住木塊;拉動木塊,在拉動過程中讀數(1分);連測3次,計算出平均值(1分)。
4.實驗對比,得出結論(被拉物體越輕,摩擦力越小;被拉物體越重,摩擦力越大)。(1分)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2022.4
用感官觀察物體
實驗內容及要求
用感官觀察物體,并能正確描述物體。
(1)用聞、摸、嘗等方法觀察物體。
(2)能用正確的詞語來描述物體的特征。
供選器材
聞香盒、塑料杯、小刀(陶瓷材質)、水果或蔬菜、牙簽、雙面地毯
用感官觀察物體——評分標準
實驗時間:6分鐘 分值:6分
評分內容 參考評分標準
用正確的方法聞、嘗盒子里水果或蔬菜的氣味和味道 (3分) 1.用正確的方法聞盒子里物品的氣味并描述。(1分)
2.打開盒子,嘗嘗水果或蔬菜的味道并描述。(1分)
3.不混淆氣味和味道。(1分)
觸摸雙面地毯,能用規范的語言來描述 (2分) 觸摸雙面地毯,并用冷、熱、光滑、粗糙、柔軟、堅硬、有彈性等詞語來描述。(2分)
實驗后的整理(1分) 實驗后及時收拾好材料,有序歸位到原先的樣子。(1分)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2022.4
模擬地球自轉的實驗
實驗內容及要求
利用現有器材完成模擬地球自轉的實驗,實驗時請告知評委觀看,并填寫實驗記錄。
注意:需要合作協助,可以請求評委老師幫助。
供選器材
實驗記錄單1張、轉椅1張、卡紙2張(A4紙一半大小,可以粘貼)。
模擬地球自轉實驗記錄單
1. 實驗時要限制 視野,讓同伴沿 方向轉動轉椅。   
2. 椅子轉動時,發現 。
模擬地球自轉——評分標準
實驗時間:6分鐘 分值:6分
評分內容 參考評分標準
組裝操作 (4分) 1.正確限制視野(1分)
2.提出合作(1分)
3.指導合作者正確操作(1分)
4.在逆時針轉動中觀察(1分)
實驗結論 (2分) 實驗記錄正確(2分) 實驗時要限制 左右 視野,讓同伴沿 逆時針 方向轉動轉椅。    椅子轉動時,發現周圍的物體從左眼簾出現,右眼簾消失,呈順時針方向旋轉。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2022.4
研究接觸面光滑程度和摩擦力大小的關系
實驗內容及要求
設計實驗,探究出接觸面光滑程度與摩擦力大小的關系。
(1)設計實驗,寫出實驗方案。
(2)能利用所給材料,組裝出實驗裝置。
(3)根據實驗裝置,探究木塊在實驗室桌面和砂紙上滑行時,摩擦力大小比較。
供選器材
帶有掛鉤的長方體木塊1塊,平板測力計1把,砂紙1張。
研究接觸面光滑程度和摩擦力大小的關系實驗報告
問題
假設
保持不變的條件
需要改變的條件
實驗設計
實驗過程
實驗結論
研究接觸面光滑程度和摩擦力大小的關系——評分標準
實驗時間:18分鐘 分值:12分
評分內容 參考評分標準
設計實驗方案 (5分) 1.提出問題,作出假設。(2分)
2.寫出實驗保持不變和改變的條件。(2分)
3.簡單寫出實驗步驟(1分)
組裝實驗裝置 (2分) 1.將長方體木塊放在桌面上,用平板測力計勾住木塊。(1分) 2.在實驗桌上鋪一張砂紙,將長方體木塊放在砂紙上,用平板測力計勾住木塊。(1分)
呈現實驗過程 (5分) 1.將長方體木塊放在桌面上,用平板測力計勾住木塊;拉動木塊,在拉動過程中讀數(1分);連測3次,計算出平均值(1分)。
2.將長方體木塊放在砂紙上,用平板測力計勾住木塊;拉動木塊,在拉動過程中讀數(1分);連測3次,計算出平均值(1分)。
3.實驗對比,得出結論(接觸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1分)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2022.4
比較水的多少
實驗內容及要求
比較水的多少
比較一高一矮兩個瓶子里的水,哪個多,哪個少?
進行實驗后的反思,認識到科學課上需要遵守的實驗規則。
供選器材
細而高的瓶子、粗而矮的瓶子、色素、量筒、抹布
比較水的多少——評分標準
實驗時間:5分鐘 分值:5分
評分內容 參考評分標準
用多種方法比較一高一矮兩個瓶子里的水的多少 (4分) 1.實驗前,能用圖文結合或簡潔的語言制定簡單的計劃,說清楚比較的方案,需要用什么材料。(2分)
2.能用不同的方法比較兩個瓶子里水的多少。(2分)
實驗后的整理 (1分) 實驗后及時收拾好材料,有序歸位到原先的樣子。 (1分)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2022.4
人的呼吸
實驗內容及要求
比較我們吸進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有什么不同,根據實驗現象說出實驗結論。
供選器材
保鮮袋2個、澄清石灰水一杯
人的呼吸——評分標準
實驗時間:8分鐘 分值:7分
評分內容 參考評分標準
測試空氣 (共2分) 1.用保鮮袋收集空氣,向保鮮袋倒入澄清石灰水,搖晃一下,石灰水沒有變化,向評委展示實驗現象。(2分)沒有搖晃保鮮袋。(扣1分)
測試呼出的氣體 (共3分) 1.用保鮮袋收集呼出的氣體,向保鮮袋倒入澄清石灰水,搖晃一下,出現渾濁現象,向評委展示實驗現象。(2分)沒有搖晃保鮮袋。(扣1分)
2.向評委說實驗結論:呼出的氣體遇到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空氣遇到澄清石灰水沒有變渾濁,說明呼出的氣體中含有二氧化碳氣體。(1分)實驗結論解釋不清或沒有解釋。(扣1分)
實驗后的整理(2分) 實驗后及時收拾好材料,有序歸到原先的樣子。(2分)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2022.4
探究電路暗箱
實驗內容及要求
利用所給材料設計實驗,利用探測器探究電路暗箱的奧秘。
(1)制作一個電路探測器。
(2)利用電路探測器,探究暗盒里的秘密。
(3)畫出暗盒里的電路圖。
供選器材
電路探測器:電池、導線、小燈泡;
暗盒:在電路暗盒外面,標出A、B、C、D四個觸點,在暗盒里,觸點A、B連一個小燈泡,觸點C、D連一節電池。
探究電路暗箱實驗記錄單
姓名:
小燈泡的變化 接 點
A-B A-C A-D B-A B-C B-D C-A C-B C-D D-A D-B D-C

不亮
更亮
更暗
畫出暗盒里的電路圖
探究電路暗箱——評分標準
實驗時間:15分鐘 分值:12分
評分內容 參考評分標準
組裝實驗裝置 (3分) 制作電路探測器:使用導線、開關、小燈泡等材料,連接一個簡單電路,小燈泡亮。(3分)
呈現實驗過程 (9分) 1.用探測器兩個頭,分別連接電路暗盒外面的四個觸點,A-B,A-C,A-D;B-A,B-C,B-D;C-A,C-B,C-D;D-A,D-B,D-C。觀察并記錄小燈泡亮暗情況。(4分)
2.從小燈泡的亮暗情況,分析電路暗盒里電路情況,畫出暗盒里的電路圖。(5分)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2022.4
探究不同液體的導電性能
實驗內容及要求
設計實驗,連接簡單電路,研究純凈水和不同濃度鹽水的導電性能是不同的。
(1)利用所給材料設計實驗。
(2)區分純凈水與濃鹽水的導電性能。
供選器材
電池、小燈泡1個,開關,導線,純凈水,鹽,勺子,燒杯。
探究不同液體的導電性能實驗記錄單
溶液種類 預測小燈泡亮度 實際檢測情況
純凈水
加2勺鹽
加10勺鹽
實驗結論
探究不同液體的導電性能——評分標準
實驗時間:15分鐘 分值:8分
評分內容 參考評分標準
組裝實驗裝置 (2分) 使用電池、導線、開關、小燈泡等材料,連接一個簡單電路,小燈泡亮。(2分)
呈現實驗過程 (6分) 1.預測純凈水和不同濃度鹽水的導電性能。(1分)
2.在簡單電路中接入純凈水,觀察小燈泡的亮度。(1分)
3.在純凈水中加入2勺鹽,在簡單電路中接入鹽水,觀察小燈泡的亮度。(1分)
4.在純凈水中加入10勺鹽,在簡單電路中接入鹽水,觀察小燈泡的亮度。(1分)
5.分析實驗現象,得出實驗結論(濃鹽水導電性能好,純凈水導電性能差)。(2分)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2022.4
解剖種子并觀察種子內部構造實驗
實驗內容及要求
運用所給的器材解剖植物種子,并介紹種子內部的結構。
供選器材
浸泡好的蠶豆(浸泡48小時左右),鑷子,放大鏡,記錄紙,鉛筆
記錄紙
解剖種子并觀察種子內部構造實驗
——評分標準
實驗時間:6分鐘 分值:8分
評分內容 參考評分標準
解剖種子實驗 (3分) 1.蠶豆的解剖方法正確(2分)
2.解剖部位有序排列,整齊美觀(1分)
種子內部構造觀察 (5分) 1. 能夠用圖示的方式記錄自己的實驗觀察發現(1分)
2.種子內部子葉、胚芽、胚根結構表述齊全(2分)
3.種子內部結構名稱正確(2分)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2022.4
制作水浮式指南針
實驗內容及要求
制作水浮式指南針,并識別所在位置的“南”方:
(1)選擇合適材料制作水浮式指南針,并用條形磁鐵判斷出指南針的南北極,用藍色水彩筆在大頭針“南”極涂上顏色。
(2)用標簽貼在托盤邊緣標出“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3)利用制成的指南針,識別目前所在位置的“南”方,完成后告訴評委。
供選器材
大頭針1個、條形磁鐵1塊、托盤1個、自來水、美工刀1個、泡沫塊1個、藍色水彩筆1支、標簽貼4張
制作水浮式指南針——評分標準
實驗時間:7分鐘 分值:7分
評分內容 參考評分標準
制作水浮式指南針(6分) 1.用條形磁鐵沿著一個方向摩擦大頭針二三十次,磁化大頭針(1分)
2.用美工刀切出合適大小的泡沫塊,制成浮塊(1分)
3.在托盤中放入適量的水,將磁化后的大頭針穿過泡沫塊,使大頭針水平且泡沫塊能在水中自由旋轉(1分)
4.用條形磁鐵識別磁化后大頭針的“南”“北”極(1分)
5.用藍色水彩筆指出“南”極(1分)
6.用標簽貼標出“東”、“南”、“西”、“北”四個方向(1分)
識別所在位置的方向(1分) 制成的指南針藍色方向能正確識別目前所在位置的“南”方(1分)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2022.4
火山噴發
實驗內容及要求
模擬火山噴發。
(1)能選擇合適的材料做火山噴發的模擬實驗。
(2)模擬實驗時,能認真觀察實驗現象,并完成相應的實驗記錄單。
★注意實驗安全。
供選器材
酒精燈一個、三腳架一個、石棉網一個、100毫升錐形瓶一個、帶有玻璃管的軟木塞一個(和100毫升的錐形瓶相匹配)、番茄醬一大瓶(擠壓裝)、超輕黏土一小袋、火柴一盒、廢物缸一個
實驗記錄單 當“火山”噴發時,我觀察到的現象是( )。
火山噴發——評分標準
實驗時間:10分鐘 分值:8分
評分內容 參考評分標準
檢查器材(1分) 檢查器材是否完好(1分)未檢查器材是否完好(扣0.5分)
加熱錐形瓶 (共3分) 1.在錐形瓶內倒入適量的番茄醬,用帶玻璃管的軟木塞塞緊瓶口,玻璃管口抹上一點超輕黏土,把錐形瓶放到三腳架上,墊上石棉網,正確使用酒精燈進行加熱。(3分)
2.錐形瓶內倒入過量番茄醬從而導致溢出。(扣0.5分)
3.未在玻璃管口抹上一點超輕黏土。(扣0.5分)
4.未使用石棉網加熱。(扣0.5分)
5.未能自下而上斜向點燃酒精燈。(扣0.5分)
6.未用燈帽自右上方斜向蓋滅燈焰。(扣0.5分)
7.火柴梗未放入廢物缸內。(扣0.5分)
觀察番茄醬的變化 (共2分) 1.當“火山”噴發時請評委觀察,并完成記錄單。記錄單中可填寫:①玻璃管上面黏土被頂起來;②有白氣冒出;③番茄醬產生氣泡并上升,從管口或瓶塞縫隙溢出。(2分)
2.未請評委現場觀察“火山”噴發時的現象。(扣0.5分)
3.實驗記錄中漏寫一種“火山”噴發時的現象。(扣0.5分)
實驗后的整理(2分) 實驗完成后及時收拾好材料,有序歸到原先的樣子。(2分)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2022.4
神奇的彩虹
實驗內容及要求
模擬彩虹的形成,并完成相應的實驗記錄單。
供選器材
10×20厘米鏡子一面、20×25×8厘米塑料托盤一個、手電筒一個、20×25厘米的白色紙屏一個、水、水槽、小石塊一個、抹布一塊
實驗記錄單 我在白色紙屏上觀察到了( )、( )、( )、( )等不同顏色。
神奇的彩虹——評分標準
實驗時間:5分鐘 分值:6分
評分內容 參考評分標準
制造彩虹 (共4分) 1.在托盤中放入適量的水,將鏡子斜靠在托盤的一邊,用小石塊固定一下,將白色紙屏放在鏡子的前面。打開手電筒,照射浸在水中的鏡子,調整鏡子的角度,使光反射到白色紙屏上,直到看見“彩虹”,請評委觀察后完成記錄單。記錄單中可填寫“紅橙黃綠藍靛紫”其中任意四種顏色。(4分)
2.未能成功造出彩虹。(扣4分)
3.托盤中放入過量的水從而溢出。(扣0.5分)
4.鏡子未斜放入水中。(扣0.5分)
5.未將彩虹投射到白色紙屏上。(扣1分)
6.實驗記錄有一處不完整。(扣0.5分)
實驗后的整理(2分) 實驗完成后及時收拾好材料,有序歸到原先的樣子。(2分)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2022.4
多變的光斑
實驗內容及要求
用手電筒豎著照射桌面上的白色卡紙,嘗試畫出不同的光斑。
調整手電筒的位置,使光斑與卡紙上印有的圓圈吻合。
向評委說明“手電筒放置的遠近與光斑的變化有什么關系”。
供選器材
手電筒、印有不同大小圓圈的卡紙、白色卡紙
多變的光斑——評分標準:
評分內容 參考評分標準
正確使用手電筒 (1分) 每次實驗時手電筒要豎著照射桌面。(1分)
制造不同的光斑 (4分) 1.畫出不同的光斑。(1分)
2.按要求制造光斑使其與卡紙上印有的圓圈吻合。(1分)
3.能夠發現手電筒離得遠,光斑變大,亮度變小的規律。(1分)
4.注意適時停頓,注意及時觀察、描述、匯報。(1分)
整理(1分) 將實驗器材放回原處。(1分)
實驗時間:5分鐘 分值:6分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2022.4
研究金屬延展性和導熱性實驗
實驗內容及要求
利用現有器材完成實驗,能清楚看出捶打后、加熱后鐵絲、銅絲和鋁絲發生的變化,實驗時請告知評委觀看實驗現象,并且記錄實驗結論。
注意:用錘子捶打時,要特別注意安全;加熱水時,可以請求評委老師幫助。
供選器材
實驗記錄單1張、鐵絲2根、銅絲2根、鋁絲2根、錘子一只,木板一塊(30cm*20cm,厚度1cm),燒杯一只,熱水一瓶
研究金屬延展性和導熱性實驗記錄單
通過實驗,我觀察到的現象是捶打后(鐵絲□銅絲□鋁絲□)最扁;加熱后 (鐵絲□銅絲□鋁絲□)的溫度最高;(在對應□內打“√”)
說明金屬的延展性從高到低依次是: > > ,金屬的導熱性從高到低依次是: > > 。
研究金屬延展性和導熱性——評分標準
實驗時間:8分鐘 分值:8分
評分內容 參考評分標準
實驗操作 (5分) 1.向燒杯內加熱水,將鐵絲、銅絲和鋁絲同時放入熱水中(1分)
2.用錘子捶打鐵絲、銅絲和鋁絲(1分)
3.觀察捶打后、加熱后金屬發生的變化(2分)
4.金屬發生的變化現象明顯(1分)
實驗結論 (3分) 1.捶打后:鋁絲最扁,加熱后:銅的溫度最高。(1分)
2.金屬的延展性從高到低依次是: 鋁絲 > 銅絲 > 鐵絲 ,(1分)
3.金屬的導熱性從高到低依次是: 銅絲 > 鋁絲 > 鐵絲 。 (1分)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2022.4
空氣占據空間
實驗內容及要求
利用所給材料,做一個實驗證明空氣占據空間,向評委展示實驗現象。
供選器材
小口瓶1個、漏斗1個、橡皮泥兩塊、裝有水的燒杯2個、水槽1個、塑料杯1個、紙巾1包、水適量
空氣占據空間——評分標準
實驗時間:5分鐘 分值:6分
評分內容 參考評分標準
可選擇漏斗、橡皮泥、小口瓶、裝有水的燒杯做實驗(共2分) 1.將漏斗插入小口瓶,用橡皮泥封住瓶口,然后快速向漏斗里倒水(水漏不下去),向評委展示實驗現象(得2分)
2.沒有用橡皮泥封住瓶口,水流入瓶子不多(扣1分)
3.水都倒入瓶子(扣2分)
4.未展示實驗現象(扣1分)
可選擇水槽、紙巾、塑料杯做實驗(共2分) 1.水槽內裝入約 2/3 的水,將一團紙緊塞在杯底(紙要盡可能塞到杯底),再把杯子豎直向下倒扣在水中 (水不能進入杯子,杯底的紙沒有濕)(得2分)
2.杯子沒有豎直,材料選擇正確(扣1分)
3.紙未塞到底部,有一點濕(扣1分)
4.未展示實驗現象(扣1分)
實驗后的整理(2分) 實驗后及時收拾好材料,有序歸到原先的樣子(2分)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2022.4
研磨大米
實驗內容及要求
用研缽碾碎大米。
用搟面杖碾碎大米。
用石磨碾碎大米。
供選器材
大米、研缽、搟面杖、石磨、小碗、刷子
研磨大米——評分標準
實驗時間:6分鐘 分值:6分
評分內容 參考評分標準
使用不同工具研磨大米 (5分) 1.用一只手拿在研杵恰當的位置,研杵圓頭的部分向下按壓大米,施加力的同時沿著研缽滾動研杵。另一只手握成杯狀,放在研缽和研杵頂部上端。(2分)
2.用搟面杖來回滾動碾碎大米。(1分)
3.用石磨碾碎大米。(1分)
4.不同工具選用適量的大米,會用小刷子把米粉裝到小碗里。(1分)
整理 (1分) 將實驗器材有序整理。(1分)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2022.4
研究液體受熱時體積的變化實驗
實驗內容及要求
利用現有器材組裝一個裝置,能清楚看出液體受熱時體積變化,加熱時請告知評委觀看實驗現象,并且記錄實驗結論。
注意:如果使用開水,可以請求評委老師幫助。
供選器材
實驗記錄單1張、玻璃管1根、橡膠塞1個、燒瓶1個、紅墨水1瓶、記號筆1支、水槽1個、開水1瓶、自來水
研究液體受熱時體積的變化實驗記錄單
通過實驗,我觀察到的現象是 ,
說明液體受熱時體積會 。
研究液體受熱時體積的變化——評分標準
實驗時間:6分鐘 分值:6分
評分內容 參考評分標準
組裝器材(5分) 1.正確組裝器材(1分)
2.燒瓶中加入紅墨水(1分)
3.燒瓶中裝滿水,使玻璃管中見到少許水柱(1分)
4.用記號筆標記目前水位(1分)
加熱后現象明顯(1分)
實驗結論(1分) 得出正確結論:液體受熱時體積會變大(1分)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2022.4
研究拉力大小與小車前進快慢的關系
實驗內容及要求
設計實驗,研究拉力大小與小車前進快慢的關系。
(1)設計實驗,寫出實驗方案。
(2)能利用所給材料,組裝出實驗裝置。
(3)根據實驗裝置,探究當拉力大小分別為1個勾碼、2個勾碼、3個勾碼時,小車在相同距離前進的時間,并歸納結論。
供選器材
小車1輛,桌面,勾碼3個,滑輪1個,秒表1個,筆,紙,細線
研究拉力大小與小車前進快慢的關系實驗報告
姓名:
問題
假設
保持不變的條件
需要改變的條件
實驗設計
實驗過程
實驗結論
研究拉力大小與小車前進快慢的關系——評分標準
實驗時間:18分鐘 分值:12分
評分內容 參考評分標準
設計實驗方案 (6分) 1.提出問題,作出假設。(2分)
2.寫出實驗保持不變(2分)和改變的條件(1分)。
3.簡單寫出實驗步驟(1分)
組裝實驗裝置 (2分) 1.將小車放在桌面上,用線牽住,線圍繞滑輪轉動,線的另一端連接勾碼,確保小車能自由前進。(1分)
2.確定好小車前進的起點和終點。(1分)
呈現實驗過程 (4分) 1.用1個勾碼作拉力,記錄小車行進固定路程的時間,連測3次,計算平均值。(1分)
2.用2個勾碼作拉力,記錄小車行進固定路程的時間,連測3次,計算平均值。(1分)
3.用3個勾碼作拉力,記錄小車行進固定路程的時間,連測3次,計算平均值。(1分)
4.得出實驗結論(拉力大,小車前進快;拉力小,小車前進慢)。(1分)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2022.4
測量室溫實驗
實驗內容及要求
選擇合適的器材測量室溫,用正確的方法讀數,實驗時請告知評委觀看實驗現象,并且記錄實驗數據。
注意:用正確的方法進行測量和讀數。
供選器材
實驗記錄單1張、氣溫計1只、體溫計1只、濕度計1只
測量室溫實驗記錄單
我選擇的實驗器材是: ,通過實驗,我測量的室溫是 。
測量室溫——評分標準
實驗時間:5分鐘 分值:6分
評分內容 參考評分標準
實驗測量 (4分) 1.正確選擇實驗器材(1分)
2.用氣溫計測量室溫(1分)
3.正確觀察氣溫計的示數(1分)
4.記錄測量數據(1分)
實驗結論 (2分) 選擇的器材是:我選擇的實驗器材是:氣溫計(1分) 測量的溫度是: (評委提前測量室溫作為評分參考)(1分)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2022.4
蘋果防霉實驗
實驗內容及要求
用盡可能多的方法做到蘋果防霉,并且記錄防霉的條件和防霉方法,完成后告訴評委。
供選器材
實驗記錄單1張、蘋果1個、密封塑料袋1個、冰袋盒1個
蘋果防霉實驗記錄單
序號 防霉條件 實驗方法
1
2
3
4
5
6
除上以上方法,還可以用什么方法防霉?
蘋果防霉實驗——評分標準
實驗時間:5分鐘 分值:5分
評分內容 參考評分標準
蘋果防霉實驗操作 (3分) 1.防霉條件和實驗方法能對應(1分)
用密封塑料袋裝蘋果(1分)
用冰袋盒裝蘋果(1分)
防霉的其他方法 (2分) 除以上方法外,新增一種防霉的方法得1分,最多得2分(2分)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2022.4
研究拉力與彈簧拉伸長度之間的關系
實驗內容及要求
設計實驗,研究拉力與彈簧拉伸長度之間的關系。
(1)設計實驗,寫出實驗方案。
(2)能利用所給材料,組裝出實驗裝置。
(3)根據實驗裝置,探究當拉力大小分別為1個勾碼、2個勾碼、3個勾碼,5個勾碼時,彈簧拉伸的長度,并歸納結論。
(4)推算出當拉力大小為4個勾碼時,彈簧的拉伸長度。
供選器材
勾碼5個,相同的彈簧5個,刻度尺,帶有5個掛鉤的木板(木板可以夾紙),筆。
研究拉力與彈簧拉伸長度之間的關系實驗報告
問題
假設
保持不變的條件
需要改變的條件
實驗設計
實驗過程
實驗結論
研究拉力與彈簧拉伸長度之間的關系——評分標準
實驗時間:18分鐘 分值:15分
評分內容 參考評分標準
設計實驗方案 (5分) 1.提出問題,作出假設。(2分)
2.寫出實驗保持不變和改變的條件。(2分)
3.簡單寫出實驗步驟(1分)
組裝實驗裝置 (2分) 1.將五個彈簧分別掛在木板的掛鉤上。(1分)
2.確定好彈簧下端初始刻度。(1分)
呈現實驗過程 (8分) 1.用1個勾碼作拉力,掛在彈簧上,測量彈簧被拉伸的長度。(1分)
2.用2個勾碼作拉力,掛在彈簧上,測量彈簧被拉伸的長度。(1分)
3.用3個勾碼作拉力,掛在彈簧上,測量彈簧被拉伸的長度。(1分)
4.用5個勾碼作拉力,掛在彈簧上,測量彈簧被拉伸的長度。(1分)
5.推算出用4個勾碼作拉力,彈簧被拉伸的刻度位置;用實驗驗證自己的推測。(2分)
6.得出結論(拉力大,彈簧拉伸長;拉力小,彈簧拉伸短)。(2分)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2022.4
比較干沙子和干黏土的滲水性實驗
實驗內容及要求
利用現有器材完成實驗,能清楚比較干沙子和干黏土的滲水性變化,實驗時請告知評委觀看實驗現象,并且記錄實驗結論。
供選器材
實驗記錄單1張、干沙子一份、干黏土一份、同樣大小的燒瓶2個、和燒杯大小配套的過濾器(同樣大小)2個、100ml燒杯一只,水槽一只、自來水
比較干沙子和干黏土的滲水性實驗記錄單
通過實驗,我觀察到的現象是 ,
說明干沙子和干黏土的滲水性更好的是 。
比較干沙子和干黏土的滲水性——評分標準
實驗時間:5分鐘 分值:5分
評分內容 參考評分標準
實驗觀察 (4分) 1.向兩個過濾器中加入等量的干沙子和干黏土,將過濾器分別放在兩個燒杯上(1分)
2.向兩個過濾器中加入等量的水(1分)
3.觀察兩只燒杯中滲出的水量(1分)
4.實驗現象明顯(1分)
實驗結論 (1分) 得出正確結論(1分)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2022.4
研究仙人掌的莖和蘆薈的葉的作用實驗
實驗內容及要求
利用現有器材完成實驗,能清楚看出用勺子擠壓仙人掌的莖和蘆薈的葉的變化,實驗時請告知評委觀看實驗現象,并且記錄實驗結論。
注意:使用勺子擠壓時,要特別注意安全。
供選器材
實驗記錄單1張、勺子一把、仙人掌的莖一只,蘆薈的葉一片,塑料菜板一個、抹布一個
研究仙人掌的莖和蘆薈的葉的作用實驗記錄單
通過實驗,我觀察到的現象是 ,
說明仙人掌的莖和蘆薈的葉的作用是 。
研究仙人掌的莖和蘆薈的葉的作用——評分標準
實驗時間:5分鐘 分值:6分
評分內容 參考評分標準
實驗觀察 (4分) 1.用勺子擠壓仙人掌的莖(1分)
2.用勺子擠壓蘆薈的葉(1分)
3.觀察擠壓后仙人掌的莖和蘆薈的葉的變化(1分)
4.仙人掌的莖和蘆薈的葉的變化現象明顯,仙人掌的莖和蘆薈的葉被壓扁,析出很多水分。(1分)
實驗結論 (2分) 1.觀察到的現象:仙人掌的莖和蘆薈的葉被壓扁,析出很多水分 (1分)
2.仙人掌的莖和蘆薈的葉的作用是:儲水(1分)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2022.4
研究拉小車的力與斜面坡度大小的關系實驗
實驗內容及要求
利用現有器材組裝一個裝置,研究拉小車的力與斜面坡度大小的關系,并填寫實驗記錄。
供選器材
實驗記錄單1張、斜面實驗器材1套、測力計1個、小車1只。
研究拉小車的力與斜面坡度大小的關系實驗記錄單
直接提升小車的拉力(牛)
不同斜面坡度 (書的本數) 1 2 3 4 5 6
不同斜面坡度拉小車的力(牛)
  
實驗結論: 。
研究拉小車的力與斜面坡度大小的關系——評分標準
實驗時間:10分鐘 分值:10分
評分內容 參考評分標準
組裝器材 (8分) 1.正確搭建斜面裝置(1分)
2.先測直接提升小車的拉力,再測沿斜面拉小車的力,操作順序正確。(1分)
3.根據由低到高次序改變斜面坡度正確(2分)
4.每次用測力計與斜面近似平行勻速拉小車,操作正確。(3分)
5.測力計操作正確(1分)
實驗結論 (2分) 實驗記錄正確(2分) 實驗結論: 隨著斜面坡度的增大,所需拉力越來越大。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2022.4
人造霜
實驗內容及要求
模擬霜的形成。
(1)能選擇合適的材料做人造霜的實驗,并完成相應的實驗記錄單。
(2)通過模擬實驗,解釋霜的形成原因。
供選器材
黑色易拉罐一個、濕毛巾一塊、干毛巾一塊、電子溫度計一個、碎冰若干、鹽一包、小勺一個、水、水槽
實驗記錄單 當加鹽后的冰水溫度是( )℃時,杯子的外壁有( ),這是模擬( )的形成。
人造霜——評分標準
實驗時間:10分鐘 分值:8分
評分內容 參考評分標準
檢查器材(1分) 檢查器材是否完好(1分)未檢查器材是否完好(扣0.5分)
模擬霜的形成 (5分) 1.在易拉罐內加入適量的碎冰、冷水,罐底墊上一塊濕毛巾,向罐內加入適量食鹽,插入電子溫度計,待易拉罐外壁出現白色冰晶時請評委觀察,向評委解釋霜的形成原因:當夜晚的氣溫急劇降低到0℃以下,接近地表的水蒸氣會在物體表面凝結成冰晶,這些小冰晶就是霜。同時完成實驗記錄單:當加鹽后的冰水溫度是( )℃時(溫度的數值應低于0℃),杯子的外壁有(白色小冰晶),這是模擬( 霜 )的形成。(5分)
2.在易拉罐底部墊上一塊干毛巾。(扣1分)
3.溫度計未歸零。(扣0.5分)
4.未請評委現場觀察易拉罐外壁出現白色冰晶的現象。(扣0.5分)
5.未向評委解釋霜的形成原因。(扣0.5分)
6.實驗記錄中漏寫一處空格。(扣0.5分)
實驗后的整理 (2分) 實驗完成后及時收拾好材料,有序歸到原先的樣子。(2分)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2022.4
把鹽放到水里
實驗內容及要求
(1)精確量取100毫升水,測量出100毫升水最多能溶解多少克食鹽。
(2)正確記錄過程數據。
供選器材
食鹽1包、2g量勺1個、玻璃棒1根、250毫升燒杯兩個、水200毫升、150毫升量筒1個、滴管1個
把鹽放到水里記錄單
根據實驗,測得在100毫升水中,最多可以溶解( )克鹽。
把鹽放到水里——評分標準
實驗時間:15分鐘 分值:14分
評分內容 參考評分標準
用量筒量取100毫升水 (共2分) 1.用量筒和滴管正確量取100毫升水,倒入燒杯,正確使用滴管(得2分)
2.滴管使用未豎直(扣0.5分)
3.滴管倒持(扣0.5分)
4.滴管平放在桌上(扣0.5分)
用量勺量取鹽放入水中攪拌 (共6分) 1.用量勺量取鹽每次刮平,攪拌的時候不碰到燒杯的底和壁(得6分)
2.攪拌的時候偶爾碰到燒杯的底和壁(扣2分)
3.量勺未刮平(扣1分)
4.直接把鹽加入量筒溶解(扣4分)
正確測量出100毫升水中溶解得鹽 (共4分) 1.用2g量勺分次把鹽放入水中,等溶解到無法溶解,測量出100毫升水中鹽可以溶解36克±10克,填寫好記錄單(得4分)
2.記錄單沒有填寫(扣2分)
實驗后的整理 (2分) 實驗后及時收拾好材料,有序歸到原先的樣子(2分)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2022.4
制作昆蟲模型
實驗內容及要求
選擇合適的材料制作昆蟲模型,用熱熔膠固定,要求能展示昆蟲的基本特征,制作完成請告知評委“已制作完成”。
供選器材
無線熱熔膠槍1把、帶殼花生10顆、牙簽10根
制作昆蟲模型——評分標準
實驗時間:6分鐘 分值:6分
評分內容 參考評分標準
制作昆蟲模型,展示昆蟲的基本特征(4分) 花生殼或花生仁拼出昆蟲頭、胸、腹三部分(1分)
牙簽在頭部拼出一對觸角(1分)
牙簽在胸部拼出三對足(1分)
花生殼拼出一對或兩對翅膀(1分)
正確使用熱熔膠 (2分) 提前預熱(1分)
正確使用并連接各部分(1分)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2022.4
研究莖的作用實驗
實驗內容及要求
利用現有器材完成實驗,能清楚看出莖內部的變化,實驗時請告知評委觀看實驗現象,并且記錄實驗結論。
注意:使用刀片時,要特別注意安全。
供選器材
實驗記錄單1張、燒瓶1個、紅墨水1瓶、漏斗一個、芹菜一把、塑料菜板一個、刀片一個、抹布一個
研究莖的作用實驗記錄單
通過實驗,我觀察到的現象是 ,
說明莖的作用是 。
研究莖的作用——評分標準
實驗時間:10分鐘 分值:8分
評分內容 參考評分標準
實驗觀察 (6分) 向燒瓶中加入紅墨水(1分)
將莖橫切和縱切后,放入裝有紅墨水的燒瓶中(2分)
觀察莖內部的變化(1分)
莖內部的變化現象明顯(2分)
實驗結論 (2分) 觀察到的現象是:浸入紅墨水的一端,莖的內部變成紅色(1分)
莖的作用:運輸水分(1分)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2022.4
模擬晝夜和晝夜交替現象的實驗
實驗內容及要求
利用現有器材組裝一個裝置,選擇合適環境模擬晝夜和晝夜交晝夜替現象,實驗時請告知評委觀看實驗現象,并填寫實驗記錄。
注意:若需要選擇合適環境,可以請求評委老師幫助。
供選器材
實驗記錄單1張、地球儀1個、手電筒1只。
模擬晝夜和晝夜交替現象實驗記錄
1.地球儀上的向光面是 ,背光面是 。
2. 方向轉動地球儀,讓中國從白天進入夜晚 。在地球儀上中國處于清晨時,英國、德國、日本、印度、美國、墨西哥、加拿大這些國家中 國家正處于傍晚。
  
模擬晝夜和晝夜交替現象——評分標準
實驗時間:8分鐘 分值:8分
評分內容 參考評分標準
組裝操作(6分) 1.正確組裝器材(1分)
2.選擇黑暗的環境(1分)
3.逆時針慢慢轉動地球儀(1分)
4.觀察向光面、背光面(1分)
5.觀察光暗交替線(1分)
6.觀察地球儀上中國及其它國家(1分)
實驗結論(2分) 實驗記錄正確(2分) 地球儀上的向光面是 白天 ,背光面是 夜晚 。 逆時針 方向轉動地球儀,讓中國從白天進入夜晚 。    在地球儀上中國處于清晨時,英國、德國、日本、印度、美國、墨西哥、加拿大這些國家中美國、墨西哥、加拿大 國家正處于傍晚。(三選二即正確)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2022.4
混合物的分離
實驗內容及要求
(1)用正確的方法將黃豆、綠豆和玉米粉的混合物分離開來。
(2)用正確的方法將木屑和鐵屑的混合物分離開來。
(3)用正確的方法將紅糖和沙子的混合物分離開來。
供選器材
黃豆、綠豆、玉米粉混合物1份、木屑、鐵屑混合物1份、紅糖、沙子混合物1份、培養皿1個、手持篩子1組(孔徑大小不同三個)、條形磁鐵一個、水適量、 燒杯2個、細網漏勺1個、攪拌棒1個、10*20塑料盒6個
混合物的分離——評分標準
實驗時間:10分鐘 分值:8分
評分內容 參考評分標準
分離黃豆、綠豆和玉米粉的混合物 (共2分) 1.用孔徑不同的篩子來分離混合物,先大孔后小孔,并把篩出的物質放入塑料盒內,向評委展示實驗結果。(得2分)
2.未先使用大孔篩后使用小孔篩。(扣1分)
分離木屑和鐵屑的混合物 (共2分) 1.利用磁鐵來分離鐵屑,或者使用沉浮法(把混合物放入燒杯中加入水,鐵屑沉木屑浮,再用細網漏勺撈出木屑,放入塑料盒內)來分離,向評委展示實驗結果。(得2分)
2.如用浮沉法分離未用漏勺撈出木屑。(扣0.5分)
紅糖和沙子的混合物(共2分) 1.用水溶解的方法來分離:把紅糖沙子混合物放入燒杯加入水并攪拌,紅糖溶解于水,沙子沉于水底,用細網漏勺過濾出沙子,紅糖溶解于水中。向評委展示實驗結果,并解釋紅糖在水中,最后可用蒸發結晶的方式得到紅糖。(得2分)
2.未用細網漏勺過濾沙子。(扣0.5分)
3.未解釋紅糖可用結晶的方式得到。(扣0.5分)
實驗后的整理(2分) 實驗后及時收拾好材料,有序歸到原先的樣子。(2分)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2022.4
熱傳導
實驗內容及要求
探究熱在金屬中的傳遞方式。
用蠟燭分別在金屬片的中央和邊緣加熱。
仔細觀察凡士林的變化情況。
(3)用箭頭表示熱在金屬片中的傳遞情況。
★注意實驗安全。
供選器材
火柴一盒、蠟燭一截、木夾兩個、10×20厘米金屬片兩片、凡士林若干、小刷子一把、廢物缸一個
熱傳導記錄單
熱傳導——評分標準
實驗時間:8分鐘 分值:10分
評分內容 參考評分標準
檢查器材(共1分) 1.檢查器材是否完好。(1分)
2.未檢查器材是否完好。(扣0.5分)
涂抹凡士林(共1分) 1.用小刷子分別將凡士林均勻涂抹在兩個金屬片上,一個涂抹在中央,一個涂抹在邊緣。(1分)
2.凡士林未涂抹在金屬片的中央或是邊緣。(扣0.5分)
加熱金屬片(共4分) 1.用木夾夾住金屬片,分別加熱金屬片的中央和邊緣位置。(4分)
2.未在金屬片的中央加熱。(扣0.5分)
3.未在金屬片的邊緣加熱。(扣0.5分)
4.火柴梗未放入廢物缸內。(扣0.5分)
觀察凡士林的變化 (共2分) 1.在記錄單中用箭頭正確畫出熱傳遞的方向。(2分)
2.只畫出其中一幅圖的熱傳遞方向。(扣1分)
3.熱傳遞的方向未用箭頭標示。(扣1分)
實驗后的整理(2分) 實驗完成后及時收拾好材料,有序歸到原先的樣子。(2分)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2022.4
研究液體遇冷時體積的變化實驗
實驗內容及要求
利用現有器材組裝一個裝置,能清楚看出液體遇冷時體積變化,實驗時請告知評委觀看實驗現象,并且記錄實驗結論。
注意:如果使用開水,可以請求評委老師幫助。
供選器材
實驗記錄單1張、玻璃管1根、橡膠塞1個、燒瓶1個、紅墨水1瓶、記號筆1支、水槽1個、熱水1瓶、隔熱手套1副、自來水
研究液體遇冷時體積的變化實驗記錄單
通過實驗,我觀察到的現象是 ,
說明液體遇冷時體積會 。
研究液體遇冷時體積的變化——評分標準
實驗時間:6分鐘 分值:6分
評分內容 參考評分標準
組裝器材(5分) 1.正確組裝器材(1分)
2.燒瓶中加入紅墨水(1分)
3.燒瓶中加滿水,使玻璃管中見到少許水柱(1分)
4.用記號筆標記目前水位(1分)
5.放入裝冷水的水槽后現象明顯(1分)
實驗結論(1分) 得出正確結論:液體遇冷時體積會變小(1分)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2022.4
用平衡尺研究杠桿的秘密實驗
實驗內容及要求
利用現有器材研究杠桿的秘密,并填寫實驗記錄。
供選器材
實驗記錄單1張、平衡尺及支架1套、鉤碼1盒。
用平衡尺研究杠桿的秘密實驗記錄單
  
鉤碼 支點左邊 支點右邊
位置/厘米 10 5 10 20
數量/個 2
實驗結論: 距離支點越遠,保持平衡需要的鉤碼 ,即越 。
用平衡尺研究杠桿的秘密——評分標準
實驗時間:5分鐘 分值:5分
評分內容 參考評分標準
組裝器材 (4分) 1.正確組裝器材(1分)
2.調節平衡尺水平位置平衡(1分)
3.支點左邊、右邊鉤碼放置正確(2分)
實驗結論 (1分) 實驗記錄正確(1分) 實驗結論:距離支點越遠,保持平衡需要的鉤碼 越少,即越 省力 。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2022.4
小孔成像
實驗內容及要求
用簡易材料制作一個小孔成像的實驗裝置,驗證光在空氣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1)會制作小孔成像實驗裝置。
(2)調整紙杯與蠟燭之間的距離,直到能看到清晰的像為止,并完成相應的實驗記錄單。
★注意實驗安全。
供選器材
15×15厘米的半透明塑料膜一張、紙杯一個、橡皮筋一根、蠟燭一根、火柴一盒、大頭釘一個、廢物缸一個
實驗記錄單 在塑料膜上畫出你所觀察到的燭焰圖像。
小孔成像——評分標準
實驗時間:8分鐘 分值:8分
評分內容 參考評分標準
制作小孔成像 實驗裝置 (共6分) 1.將塑料膜蒙在紙杯口上,用橡皮筋扎牢。用大頭釘在紙杯底部扎一個小孔,將紙杯底部的小孔對著點燃的蠟燭,慢慢調整紙杯與蠟燭之間的距離,直到塑料膜上能呈現清晰的燭焰倒立圖像,請評委觀察,同時完成實驗記錄單。(6分)
2.塑料薄膜未能緊致地蒙在紙杯口上。(扣0.5分)
3.蠟燭未固定在桌上。(扣0.5分)
4.火柴梗未放入廢物缸內。(扣0.5分)
5.未請評委現場觀察清晰的燭焰倒立圖像。(扣0.5分)
6.實驗記錄單不正確。(扣1分)
實驗后的整理 (2分) 制作完成后及時收拾好材料,有序歸到原先的樣子。(2分)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2022.4
滾小球
實驗內容及要求
選擇合適的實驗材料探究滾小球,并能正確記錄小球的位置。
讓小球從斜坡的不同位置上滾下來,記錄小球停止時的位置
改變斜坡的高度,再次進行滾小球的實驗,比較它們的遠近
將自己做的實驗與伽利略做的滾小球實驗比較,說出自己的發現
供選器材
帶有凹槽可調節坡度大小的軌道、鋼珠(塑料球)、有刻度標志的絨布
滾小球——評分標準
實驗時間:8分鐘 分值:8分
評分內容 參考評分標準
讓小球從斜坡的不同位置上滾下來 (3分) 1.能選擇小球不同的斜坡起始位置(1分)
2.能熟練地把小球擺放到相應位置,讓其順利滾下(1分)
3.能如實記錄下小球停止時的位置(1分)
改變斜坡的高度,再次進行滾小球實驗,比較它們的遠近 (3分) 1.在改變了高度的斜坡上分別進行滾小球實驗,并記錄下小球停止時的位置(2分)
2.將自己做的實驗與大科學家伽利略如何滾小球進行比較,說出自己的發現(1分)
實驗后的整理(2分) 實驗后及時收拾好材料,有序歸位到原先的樣子(2分)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2022.4
用工具觀察物體
實驗內容及要求
知道使用工具可以觀察到事物的更多細節。
使用放大鏡、手持簡易顯微鏡、聽診器收集信息。
用三種方法觀察(肉眼觀察、放大鏡觀察、顯微鏡觀察)大拇指指紋,重點觀察紋路的粗細和凹凸感。
用耳朵直接聽和用聽診器聽同學或自己的心跳聲。
在比較觀察中,知道用工具觀察事物的益處。
供選器材
放大鏡、手持顯微鏡、聽診器
用工具觀察物體——評分標準
實驗時間:10分鐘 分值:10分
評分內容 參考評分標準
用肉眼觀察大拇指的指紋 (1分) 重點觀察大拇指指紋的紋路,并描述。(1分)
用耳朵直接聽聽同學或自己的心跳聲 (1分) 重點聽心跳的聲音,并描述。(1分)
學會使用放大鏡、簡易顯微鏡、聽診器 (8分) 1.將放大鏡對準大拇指指紋,來回移動放大鏡,直到看清楚,并描述。(3分)
2.用手持簡易顯微鏡(鏡頭緊貼觀察物,眼睛緊貼觀察孔,調節旋鈕,直到清晰)觀察大拇指指紋,并描述。(3分)
3.用聽診器聽同學或自己的心跳聲,并描述。(2分)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2022.4
解暗箱
實驗內容及要求
解暗箱,知道解暗箱的方法。
思考用怎樣的方法讓小球在盒子里滾起來。
運用合適的方法解暗箱。
供選器材
暗盒、小球、木塊、雙面膠
解暗箱——評分標準
實驗時間:6分鐘 分值:6分
評分內容 參考評分標準
解暗箱前先思考用什么方法知道暗盒里障礙物的位置 (3分) 1.在不能打開盒子的情況下,用滾動玻璃球的方法,通過聽覺、觸覺收集信息判斷。(2分)
2.能清晰表述擬操作的順序。(1分)
用思考后的方法解暗盒 (3分) 1.用滾動玻璃球的方法,通過聽覺、觸覺搜集證據。(1分)
2.依據收集的信息運用分析、推理等方法分析結果(2分)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2022.4
研究浮力(一)
實驗內容及要求
設計實驗,探究出體積相同,質量不同物體的沉浮狀態。
(1)設計實驗。
(2)探究出體積相同的物體,質量會影響物體的沉浮狀態;重的物體可能下沉,輕的物體可能上浮。
供選器材
體積相同的空心可開合塑料球3個,橡皮泥3塊,一盆水,標簽。
研究浮力實驗記錄單
體積相同 預測 結果
1號球
2號球
3號球
實驗結論:
研究浮力(一)——評分標準
實驗時間:10分鐘 分值:7分
評分內容 參考評分標準
設計實驗方案 (2分) 簡單寫出實驗步驟(2分)
呈現實驗過程 (5分) 1.給三個同樣大小的空心塑料球貼上標簽1、2、3。(1分)
2.在1號球內裝滿橡皮泥,2號球內裝一半橡皮泥,3號球內裝一點點橡皮泥。(2分)
3.將三個裝有橡皮泥的塑料球同時放入水中,觀察沉浮情況,得出結論(體積相同的物體,質量越輕,越容易上浮)。(2分)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2022.4
哪些材料可以點亮小燈泡
實驗內容及要求
設計實驗,連接簡單電路,區分導體和絕緣體。
(1)利用所給材料設計實驗。
(2)畫出點亮小燈泡的電路圖。
(3)點亮小燈泡。
(4)圍繞“哪些材料可以點亮小燈泡”,區分導體和絕緣體。
供選器材
電池、小燈泡1個,開關,導線,銅絲、鋁絲、鐵絲、塑料片、紙片、木片。
哪些材料可以點亮小燈泡實驗記錄單
讓小燈泡亮的電路圖
物品名稱 預測 檢測結果
小燈泡亮 小燈泡不亮 小燈泡亮 小燈泡不亮
銅絲
鋁絲
鐵絲
塑料片
紙片
木片
哪些材料可以點亮小燈泡——評分標準
實驗時間:15分鐘 分值:12分
評分內容 參考評分標準
組裝實驗裝置 (3分) 使用電池、導線、開關、小燈泡等材料,連接一個簡單電路,小燈泡亮。(3分)
呈現實驗過程 (9分) 1.畫出讓小燈泡亮的電路圖。(2分)
2.預測:拿掉一根銅導線,可以用哪些材料替代,小燈泡依然會亮?(1分)
3.分別用銅絲、鋁絲、鐵絲、塑料片、紙片、木片替代,觀察哪些材料可以點亮小燈泡。(6分)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2022.4
體會“輪子”的作用
實驗內容及要求
通過推重物的對比實驗,體會輪子的省力作用。
分別在三種情況下拉動同樣的重物,比較用力大小,得出實驗結論。
利用橡皮筋直接拉動新華字典或其他重物。
在新華字典或其他重物下墊上六角形鉛筆。
在新華字典或其他重物下墊上圓柱形鉛筆。
供選器材
新華字典或其他重物、六角形鉛筆、圓柱形鉛筆、橡皮筋
體會“輪子”的作用——評分標準
實驗時間:6分鐘 分值:8分
評分內容 參考評分標準
分別在三種情況下拉動同樣的重物,比較用力大小(6分) 1.用橡皮筋直接拉動新華字典或其他重物,體會用力大小。(2分)
2.在新華字典或其他重物下墊上六角形鉛筆,體會是否省力。(2分)
3.在新華字典或其他重物下墊上圓柱形鉛筆,體會是否省力。(2分)
實驗結論(2分) 實驗發現:越接近圓的輪子越能夠省力。(2分)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2022.4
探究小蔥每天“喝”多少水
實驗內容及要求
選擇合適材料組裝實驗器材,探究小蔥每天“喝”多少水。制作完成,告訴評委已完成。
供選器材
試管架1個、帶根的小蔥1根、試管1根、滴管1根、記號筆1支、食用油少許、自來水。
探究小蔥每天“喝”多少水——評分標準
實驗時間:5分鐘 分值:5分
評分內容 參考評分標準
組裝實驗器材(4分) 1.小蔥根部插入試管,注入的水高于根部(1分)
2.用滴管向試管中滴入少量食用油(1分)
3.試管豎直置于試管架(1分)
4.在試管水面處,用記號筆做標記(1分)
工具使用(1分) 正確使用滴管(1分)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2022.4
做一個鉛筆加長器
實驗內容及要求
用簡易材料做一個鉛筆加長器,并使用有加長器的鉛筆寫“科學”二字。
(1)利用身邊的材料(如紙、吸管、冰棍棒等)自制一個鉛筆加長器
(2)能對設計制作的產品不斷改進,力爭做得更好
供選器材
白紙、吸管、剪刀、膠帶、鉛筆頭
做一個鉛筆加長器——評分標準
實驗時間:10分鐘 分值:10分
評分內容 參考評分標準
利用身邊的材料自制鉛筆加長器(4分) 1.能選擇不同的材料,想辦法固定在鉛筆的一端,加長鉛筆,使鉛筆更好使用(3分)
2.能對自己的產品進行測試(1分)
能改進自己的作品,使之更好(4分) 1.能客觀評價自己的作品。如有不足,能針對性改進自己的作品(3分)
2.制作的鉛筆加長器,實用、環保、美觀(1分)
用筆寫字(2分) 用筆在白紙上寫字,展示給評委。(2分)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2022.4
研究浮力(二)
實驗內容及要求
設計實驗,探究出質量相同、體積不同的物體的沉浮狀態。
(1)設計實驗。
(2)探究出質量相同的物體,體積會影響物體的沉浮狀態;體積小的物體可能下沉,體積大的物體可能上浮。
供選器材
大小不同空心可開合塑料球3個,橡皮泥3塊,一盆水,天平,標簽。
研究浮力實驗記錄單
姓名:
質量相同 預測 結果
1號球
2號球
3號球
實驗結論:
研究浮力(二)——評分標準
實驗時間:10分鐘 分值:7分
評分內容 參考評分標準
設計實驗方案 (2分) 簡單寫出實驗步驟(2分)
呈現實驗過程 (5分) 1.給三個大小不同的空心塑料球貼上標簽1、2、3。(1分)
2.用天平稱出質量相同的三塊橡皮泥。(1分)
3.將質量相同的三塊橡皮泥分別裝入三個大小不同的空心塑料球內。(1分)
4.將三個裝有橡皮泥的塑料球同時放入水中,觀察沉浮情況,得出結論(質量相同的物體,體積越大,越容易上浮)。(2分)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2022.4
觀察巖石
實驗內容及要求
選擇一種巖石,進行觀察。
觀察巖石的顏色、顆粒、吸水性、氣孔或條紋、敲擊的聲音、有無動物的痕跡等。
供選器材
花崗巖,石灰巖,放大鏡,滴管,水,小錘子,燒杯。
觀察巖石實驗記錄單
巖石名稱 顏色 顆粒大小 敲擊的聲音 吸水性 條紋、氣孔 動植物痕跡
結論
觀察巖石——評分標準
實驗時間:15分鐘 分值:8分
評分內容 參考評分標準
呈現實驗過程 (8分) 1.選擇一種巖石。
2.觀察巖石的顏色。(1分)
3.用放大鏡觀察巖石的顆粒。(1分)
4.用小錘子敲擊巖石,分辨敲擊聲。(1分)
5.用滴管滴幾滴水在巖石上,觀察巖石的吸水性。(1分)
6.用放大鏡觀察巖石的條紋和氣孔。(1分)
7.用放大鏡觀察巖石上有沒有動植物的痕跡。(1分)
8.得出結論。(2分) 花崗巖:肉紅、灰白、黑色的不規則顆粒;粗粒、中粒;聲音清脆;沒有氣孔和條紋;不容易吸水;無動植物痕跡。 石灰巖:灰白、淺灰、深灰、灰黑;細粒;聲音沉悶;沒有氣孔,有條紋;吸水慢;可能有動植物痕跡。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2022.4
人造雨
實驗內容及要求
模擬雨的形成。
能選擇合適的材料做人造雨的實驗,并完成相應的實驗記錄單。
★注意實驗安全。
供選器材
酒精燈一個、三腳架一個、石棉網一個、200毫升燒杯一個、培養皿一個、保溫杯內裝300毫升75℃的溫水、小冰塊若干、夾子一個、火柴一盒、廢物缸一個
實驗記錄單 加熱燒杯里的水時,一部分液態水會變成( ),當遇到冷的培養皿時,會在底部凝結成( ) 。在培養皿中加冰塊,是為了使溫度( ),這樣培養皿底部的小水珠會( ) ,一旦大到上升氣流托不住時就會掉下來,這就是模擬雨的形成。
人造雨——評分標準
實驗時間:10分鐘 分值:10分
評分內容 參考評分標準
檢查器材(1分) 1.檢查器材是否完好(1分)未檢查器材是否完好(扣0.5分)
加熱燒杯中的溫水 (共2分) 1.在燒杯內倒入適量的溫水,正確使用酒精燈進行加熱。(2分)
2.未使用石棉網加熱。(扣0.5分)
3.未自下而上斜向點燃酒精燈。(扣0.5分)
4.未用燈帽自右上方斜向蓋滅燈焰。(扣0.5分)
5.火柴梗未放入廢物缸內。(扣0.5分)
模擬雨的形成 (共5分) 1.水沸騰后,將培養皿蓋在燒杯口,認真觀察培養皿底部的變化。用夾子取冰,將冰塊輕輕放入培養皿中,當培養皿底部出現較多小水珠時,請評委觀察后及時完成記錄單。記錄單中可填寫:加熱燒杯里的水時,一部分液態水會變成(水蒸氣),當遇到冷的培養皿時,會在底部凝結成(小水珠)。在培養皿中加冰塊,是為了使溫度(降低),這樣培養皿底部的小水珠會(變大),一旦大到上升氣流托不住時就會掉下來,這就是模擬雨的形成。(5分)
2.用手將冰塊輕輕放入培養皿中。(扣0.5分)
3.未請評委現場觀察培養皿底部出現較多小水珠的現象。(扣0.5分)
4.實驗記錄中漏寫一處空格。(扣0.5分)
實驗后的整理(2分) 實驗完成后及時收拾好材料,有序歸到原先的樣子。(2分)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2022.4
觀察大拇指
實驗內容及要求
用不同的工具觀察大拇指。
(1)用肉眼觀察大拇指,告訴評委自己的發現。
(2)用放大鏡觀察大拇指,告訴評委自己的發現 。
(3)用手持簡易顯微鏡觀察大拇指,告訴評委自己的發現 。
供選器材
一個放大鏡、一個手持簡易顯微鏡
觀察大拇指——評分標準
實驗時間:5分鐘 分值:5分
評分內容 參考評分標準
用肉眼觀察大拇指(1分) 用肉眼觀察大拇指,說出自己的發現(1分)
用放大鏡觀察大拇指 (1分) 保持大拇指的位置不動,在大拇指和人眼之間移動放大鏡,直至圖像大而清楚。或者也可以保持放大鏡的位置不動,移動大拇指,直至圖像大而清楚,描述自己的發現。(1分)
用手持簡易顯微鏡觀察大拇指(3分) 1.將顯微鏡的物鏡緊貼大拇指(1分)
2.眼睛緊貼顯微鏡的觀察孔(1分)
3.慢慢調節旋鈕,直至圖像清晰,描述自己的發現(1分)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2022.4
研究用定滑輪和動滑輪提升物體是否省力的實驗
實驗內容及要求
利用現有器材研究用定滑輪和動滑輪提升物體是否省力,并填寫實驗記錄。
供選器材
實驗記錄單1張、定滑輪、動滑輪及支架1套、測力計1個、細線2根、鉤碼1盒。
用定滑輪和動滑輪提升物體是否省力實驗記錄單
  
鉤碼質量/ 克 測力計讀數/ 牛
直接垂直提升 用定滑輪提升 用動滑輪提升
50
100
150
實驗結論: 。
用定滑輪和動滑輪提升物體是否省力——評分標準
實驗時間:10分鐘 分值:10分
評分內容 參考評分標準
組裝器材(7分) 1.正確組裝定滑輪、動滑輪(2分)
2.用定滑輪向下、勻速提升重物,操作正確(2分)
3.用動滑輪向上、勻速提升重物,操作正確(2分)
4.測力計操作正確(1分)
實驗結論(3分) 實驗記錄正確(3分) 實驗結論:拉動同一個物體,動滑輪比定滑輪更省力。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2022.4
食物與營養
實驗內容及要求
(1)檢測食物中的營養成分,能用實驗的方法檢測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和脂肪。
(2)正確填寫實驗記錄。
供選器材
切開的土豆1個、切開的蘿卜1段、花生三粒、碘酒1瓶(滴瓶)、A4紙1張
食物與營養實驗記錄單
通過實驗發現:( )里含有淀粉,( )里含有脂肪。
食物與營養——評分標準
實驗時間:5分鐘 分值:7分
評分內容 參考評分標準
測量淀粉 (共3分) 1.能用碘酒測量出土豆中含有淀粉,(碘酒滴到土豆和蘿卜上,碘酒滴到土豆上會變藍,說明土豆含有淀粉,碘酒滴到上蘿卜沒有變化)記錄填寫正確。(得3分)
2.滴碘酒時滴管沒有豎直。(扣0.5分)滴碘酒時接觸到食物。(扣0.5分)吸了碘酒后倒持滴管。(扣0.5分)滴管吸了碘酒后平放在桌子上。(扣0.5分)
3.記錄填寫錯誤。(扣1分)
測量脂肪 (共2分) 1.能用紙壓出花生中含有脂肪(紙上會留下明顯的油漬),記錄填寫正確。(得2分)
2.油漬不明顯。(扣0.5分)
3.記錄填寫錯誤。(扣1分)
實驗后的整理 (2分) 實驗后及時收拾好材料,有序歸到原先的樣子。(2分)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2022.4
模擬“環形山”形成和“環形山”陰影的變化
實驗內容及要求
利用所提供的材料,模擬月球環形山的形成過程,并用實驗器材比較環形山大小的形成原因,用模擬實驗解釋環形山陰影的變化及原因。
供選器材
大小石塊4塊、細沙若干、手電筒、電池、一次性泡沫飯盒1個
模擬“環形山”形成和“環形山”陰影的變化——評分標準
實驗時間:7分鐘 分值:10分
評分內容 參考評分標準
環形山形成原因模擬(2分) 1.實驗演示方法正確(1分)
2.環形山形成原因解釋正確(1分)
環形山大小原因解釋(4分) 1.對比實驗方法正確(1分)
2.能夠從石塊大小、不同高度、不同角度分別作出解釋,各得1分(3分)
環形山陰影變化原因解釋(4分) 能夠會用手電筒演示月球陰影形成過程(2分)
能夠通過直射、斜射變化演示陰影變化,解釋評委提問變化原因結論正確。(2分)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2022.4
制作簡易水井模型
實驗內容及要求
制作水井模型,并結合地下水形成示意圖說明地下水的成因。
供選器材
圓形塑料筒1個、剪掉瓶底的圓形塑料瓶1個、石子適量、沙子適量、勺子1個,剪刀1把
制作簡易水井模型——評分標準
實驗時間:12分鐘 分值:8分
評分內容 參考評分標準
制作水井模型(共3分) 1.能正確制作水井模型。(參考圖一到圖四)(得3分)
2.圓形塑料筒的上半部未剪掉。(參考圖一)(扣0.5分)
3.沙子鋪在碎石上約1厘米,太少。(參考圖三)(扣0.5分)
4.先鋪沙子再鋪碎石。(扣1分)
演示井水的形成(共3分) 1.演示:往沙子上慢慢倒水,圓筒里水位慢慢升高。(2分)
2.結合地下水示意圖向評委解釋地下水的成因:主要是雨水或積雪滲透到地下土層和巖石的空隙里形成地下水。(1分)
實驗后的整理(2分) 實驗后及時收拾好材料,有序歸到原先的樣子。(2分)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自然界的地下水總量約占淡水總量的30%。由于地表土
質疏松多孔,一部分雨水或積雪融水會滲透到地下土層和巖
石的空隙里,它們是地下水的主要來源。
可滲透層
地下水
不可滲透層
巖層
大自然中地下水形成示意圖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2022.4
比較鹽、紅糖、沙子在水中的溶解實驗
實驗內容及要求
利用現有器材完成實驗,能清楚比較鹽、紅糖和沙子在水中的溶解情況,實驗時請告知評委觀看實驗現象,并且記錄實驗結論。
供選器材
實驗記錄單1張、鹽一份、干沙子一份、紅糖一份、燒瓶3個、藥匙1只、玻璃棒1只、水槽一只、自來水
比較鹽、紅糖、沙子在水中的溶解記錄單
通過實驗,我觀察到的現象是 ,
說明鹽 在水中溶解,紅糖 在水中溶解,沙子 在水中溶解。(填寫:“能”/“不能”)
比較鹽、紅糖、沙子在水中的溶解——評分標準
實驗時間:8分鐘 分值:8分
評分內容 參考評分標準
實驗觀察 (5分) 向3個燒杯中加入等量的水,分別將等量的鹽、紅糖、沙子加入不同的燒杯中。(1分)
正確使用玻璃棒進行攪拌(1分)
靜置一段時間后,觀察鹽、紅糖和沙子在水中的溶解情況(1分)
4.實驗現象明顯(2分)
實驗結論 (3分) 得出正確結論(3分)小學科學蘇教版實驗操作題庫 2022.4
研究直射、斜射對溫度的影響實驗
實驗內容及要求
利用現有器材組裝一個裝置,能研究直射、斜射對溫度的影響,實驗時請告知評委觀看實驗現象,并填寫實驗記錄。光照時間至少3分鐘。
注意:若需要選擇合適環境,可以請求評委老師幫助。
供選器材
實驗記錄單1張、電子溫度計2支、信封2個、加溫燈1個,秒表或計時器1個
研究直射、斜射對溫度的影響實驗記錄單
通過實驗,我觀察到的現象是:強光照到平放的信封上是直射,強光照到豎放的信封上是斜射,發現直射 ,斜射 。
研究直射、斜射對溫度的影響實驗——評分標準
實驗時間:8分鐘 分值:5分
評分內容 參考評分標準
組裝器材(3分) 1.正確組裝器材(1分)
2.信封平放、豎放正確(1分)
3.溫度計放置正確(1分)
實驗結論(1分) 實驗記錄正確(2分) 加溫燈光同時照到平放的信封和豎放的信封上,每隔30秒或一定時間記錄溫度,發現直射溫度高,斜射溫度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沅陵县| 周至县| 莱芜市| 巴里| 芷江| 息烽县| 合川市| 鹤岗市| 丹寨县| 博野县| 新巴尔虎右旗| 石阡县| 昂仁县| 深水埗区| 沁源县| 涞源县| SHOW| 柞水县| 桂平市| 溆浦县| 莆田市| 扎鲁特旗| 铜川市| 汝州市| 凤城市| 南木林县| 平舆县| 沧源| 京山县| 莎车县| 突泉县| 田东县| 宕昌县| 定襄县| 鸡东县| 马公市| 大荔县| 波密县| 仪陇县| 博兴县| 朝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