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2課 宋元時期的都市和文化復習導學案一、教學目標了解宋元時期的都市和文化基本史實二、教學重點宋詞、元曲三、教學難點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四、教學方法歸納法、自主學習法1、宋元時期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北宋時的開封(東京)、南宋時的臨安、元朝時的大都2、宋朝時期,開封城內有許多娛樂兼營商業的場所叫作“瓦子”3、瓦子中圈出許多專供演出的圈子稱為“勾欄”4、宋元時期戲劇表演的主要形式是雜劇5、宋朝時期的傳統節日:春節(元旦最受重視)、元宵節、中秋節、端午節6、宋代的主要文學形式之一是詞7、宋代三位著名詞人:蘇軾、李清照、辛棄疾8、元代最優秀的雜劇作家是關漢卿,其作品是《竇娥冤》9、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白樸10、北宋史學家司馬光主持編寫的著作:《資治通鑒》,其體裁是編年體,敘述的歷史從戰國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歷史11、宋代的書法家有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12、宋代大畫家張擇端畫的《清明上河圖》,描繪了北宋東京汴河沿岸的風光和繁榮景象13、元代最著名的畫家是趙孟頫,其作品是《秋郊飲馬圖》(其作品被稱為“神品”)14、元代著名的書法家是趙孟頫15、宋代三位詞人的詞風:蘇軾(豪放而飄逸)、李清照(委婉、細膩、清秀)、辛棄疾(豪放,報國情懷)16、元代主要的文學形式:元曲17、宋代時期著名的詞牌有:《念奴嬌》、《滿江紅》、《蝶戀花》18、司馬光和司馬遷被稱為“史學兩司馬”第12課 宋元時期的都市和文化同步練習試題一、選擇題1.“店鋪林立,買賣晝夜不絕。瓦舍勾欄,終日喧囂不已。”上述文字描繪的城市生活場景最有可能出現于 ( )A.漢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2.宋元時期有很多大的城市,不僅在商業、貿易、文化、教育等方面十分發達,而且在社會生活方面呈現出豐富多彩的景象。這些著名的大都市不包括( )A.北宋的開封 B.南宋的臨安 C.元朝的大都 D.西夏的興慶3.右圖是王弘力所作“古代風俗百圖”之《瓦子內說書圖》,圖的右邊配詩中寫道:“閑聽瓦內講評書,粉怪傳奇勝翻讀。打諢煙花皆悅眾,全憑利口譽京都。” 下列關于“瓦子”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出現在宋代繁華都城 B.市民階層擴大的產物C.是供人們娛樂的場所 D.市民買賣交易的店鋪4.歷史圖片是重要的歷史資料,能夠直觀地反映歷史面貌和時代特征。下圖主要反映了宋代 ( )A.兼容并蓄對外開放 B.豐富多彩的農村生活 C.豐富多彩的城市生活D.經濟重心南移5.“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這句民謠描寫的是我國哪一傳統節日( )A.端午節 B.中秋節 C.重陽節 D.春節6.中國古代文化繁榮,成就顯著。“婉約新詞晏柳倡,清真漱玉競芬芳。蘇辛豪氣今猶在,鐵馬秋風更激昂。”這幾句詩稱贊的是 ( )A.《金剛經》 B.宋詞 C.元曲 D.四書五經7.近期,央視科教頻道推出一檔大型文化類益智競賽節目——中國詩詞大會,打造了一場全民參與的“詩詞文化盛宴”。小明也自擬了一道題目:“豪放風格,抗金斗爭;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符合上述條件的詞人是 ( )A.蘇軾 B.李清照 C.岳飛 D.辛棄疾8.兩宋詞壇的風格雖有豪放和婉約之分,這一時期許多詞作中均流露出較為濃厚的憂患意識。這種憂患意識所反映的時代特征是 ( )A.國家繁榮,社會安定 B.土地兼并,社會矛盾激化C.政治黑暗,民不聊生 D.國家分裂,民族政權并立9.羅宗信為周德清《中原音韻》(成書于1324年)所作序文中說:“世之共稱唐詩、宋詞、大元樂府,誠哉。”這里所說“大元樂府”指的文藝形式是( )A.賦 B.戲曲 C.元曲 D.小說10.“……我不要半星紅血紅塵濺,將鮮血俱灑在白練之間……還要你六月里雪滿階前;這楚州要叫它三年大旱,那時才知我身負奇冤!”請你判斷這部戲劇應該是 ( )A.《資治通鑒》 B.《念奴嬌·赤壁懷古》 C.《竇娥冤》 D.《早發白帝城》11.元朝是我國古代戲劇的黃金時期,名家輩出,名作迭起。在明代以后被譽為“元曲四大家”的是 ( )①馬致遠 ②關漢卿 ③白樸④鄭光祖 ⑤辛棄疾 ⑥王實甫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⑥12.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以與歷代興衰得失相關的政治、軍事、民族為主要寫作內容,網羅了“善可為法,惡可為戒”的歷史事實,該著作是( )A.《史記》 B.《資治通鑒》 C.《金剛經》 D.《論語》二、材料分析題13、某興趣小組在學習完宋元文化后,對本節內容進行探究性整理,請一起參與完成。步驟一 文化典籍(1)仔細閱讀下列圖片,寫出相應的名稱。名稱:圖一: 圖二代表作: 步驟二 作品欣賞材料一 全書網羅“善可為法,惡可為戒”的歷史事實,以與歷代朝政興衰得失相關的政治、軍事、民族關系為主要內容。材料二 “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材料三 元曲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寶庫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上都體現了獨有的特色,和唐詩宋詞鼎足并舉,成為我國文學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2)寫出材料一中文學作品的體裁。(3)材料二中詞句的作者分別是誰 請寫出兩人詞風的特點。(4)結合材料三及所學知識,完成下列示意圖。步驟三 感悟歷史(5)通過學習,請你談談宋元文化的歷史地位。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D 2、D 3、D 4、C 5、A 6、B 7、D 8、D 9、C 10、C 11、A 12、B二、材料分析題13、(1)圖一:《念奴嬌·赤壁懷古》;圖二代表作:《竇娥冤》(2)是一部編年體的通史巨著。(3)李清照、辛棄疾。李清照:風格委婉,感情真摯,善于運用口語,顯得格外清新自然。辛棄疾:風格豪放(4)宋詞 散曲(5)宋元文化的繁榮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的聰明才智。這一時期史學和文學藝術的高度發展,留給后人的不僅是一筆寶貴的藝術財富,也是一筆難能可貴的精神財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