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6課 明朝的科技、建筑與文學復習導學案一、教學目標了解明朝的科技、建筑與文學的基本史實二、教學重點明朝的科技名著三、教學難點明朝的小說、戲劇四、教學方法自學自研法1、明代杰出額的醫藥學家:李時珍2、明代杰出額的醫藥學家李時珍的作品:《本朝綱目》3、明朝時期撰寫的一部科技巨著:《天工開物》,其作者:宋應星4、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的作品:《天工開物》5、明朝時期有關國計民生的科技名著:《農政全書》,其作者:徐光啟6、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農業科學巨著:《農政全書》7、明朝的長城:(1)東起:鴨綠江邊(2)西至:嘉峪關8、秦朝的長城:(1)東到:遼東(2)西至:臨洮9、明朝北京城建造的皇帝:明成祖(朱棣)10、明朝北京城包括的建筑:宮城 紫禁城、皇城、內城、外城11、明朝時期,世界上最宏大、最輝煌的皇家建筑群:紫禁城(故宮)12、我國最為流行的長篇小說:《三國演義》,其作者:羅貫中13、元末明初另一部優秀長篇小說:《水滸傳》,其作者:施耐庵14、明代中期有一部富于浪漫主義色彩的神話小說:《西游記》,其作者:吳承恩15、明朝時期的書法家:董其昌,明朝時期的畫家:徐渭16、明朝后期最負盛名的戲劇家:湯顯祖,其作品:《牡丹亭》17、明朝時期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其作品:《徐霞客游記》第16課 明朝的科技、建筑與文學同步練習試題一、選擇題1.下列圖片中,能體現我國古代中醫中藥文化成就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2.右邊圖片選自同一本著作,結合所學知識判斷這些圖片出自 ( )A.《水經注》 B.《齊民要術》 C.《天工開物》 D.《本草綱目》3.“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譽海內外幾百年的中華老字號,其生產技術曾在“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中被詳細介紹。請問該書是 ( )A.《齊民要術》 B.《農政全書》 C.《本草綱目》 D.《天工開物》4. 明長城與秦長城的相似處不包括 ( )A.長城的走向 B.長城的功能 C.修長城的目的 D.長城的東、西起止點5. 山東某校舉辦歷史手抄報設計大賽,某小組成員搜集了以下歷史資料,這些史料反映的共同主題是 ( )A.高超的青銅工藝 B.偉大的建筑工程 C.先進的科技成就 D.獨特的醫學技術6. 北京故宮(見下圖)作為世界文化遺產是中國人的驕傲。下列對故宮獨特建筑風格的描述,正確的是 ( )①主體建筑布置在中軸線上,整個建筑群跌宕起伏,錯落有致②皇城居全城中央,汴河穿城而過,坊市不再截然分開③主要建筑左右對稱分布兩邊,構成多種庭院組合形式④總體建筑呈棋盤式布局,有東市和西市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7.明朝的北京城是典型的大一統王朝的都城,北京城是哪位皇帝在位時在原有基礎上修建( )A.明太祖 B.順治帝 C.康熙帝 D.明成祖8.下列根據民間故事創作的描寫神魔虛幻世界的長篇小說是 ( )9.某校文學長廊中懸掛以下一組圖片,它們均取材于我國的一部古典名著,這部作品是 ( )A.《三國演義》 B.《水滸傳》 C.《西游記》 D.《紅樓夢》10.《紅樓夢》第23回中提到“西廂記妙詞通戲語,牡丹亭艷曲警芳心”,這里面說到了兩部我國戲曲史上的杰作。其中第二部杰作的作者是 ( )A.關漢卿 B.司馬光 C.曹雪芹 D.湯顯祖二、材料分析題11、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我國古代科技成就燦爛輝煌。某歷史興趣小組以“古代中國燦爛的科技成就”為主題編輯了一份歷史手抄報。【欄目一】 杰出的古代工程建筑(1)欄目一的三幅圖片分別介紹了我國古代哪三項建筑工程 【欄目二】偉大的發明創造(如右圖)它經阿拉伯人傳到歐洲,為后來歐洲的航海家開辟新航路和發現新大陸提供了條件。(2)欄目二的圖片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中的哪項發明 除此以外,另外三項發明也為世界作出了巨大貢獻。為充實欄目二的內容請你推薦一項發明,并說出你推薦的理由。【欄目三】光輝的科技巨著(3)分別寫出欄目三三幅圖片中人物的代表性著作。(4)綜合上述三個欄目內容及相關問題,你有何認識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C 2、C 3、D 4、D 5、B 6、A 7、D 8、C 9、A 10、D二、材料分析題11、(1)都江堰、故宮(紫禁城)、明長城(2)指南針(羅盤針)。推薦一項發明:①造紙術或印刷術 理由:促進世界文化的傳播發展,是我國人民對世界文化的巨大貢獻;②火藥 理由:為歐洲近代資產階級戰勝封建勢力提供了重要條件。(任意一項均可)(3)圖一:《齊民要術》;圖二:《天工開物》;圖三:《本草綱目》。(4)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了杰出的科技成就;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我國古代的科技成就為世界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等。(言之有理即可)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