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74張PPT。2013年寧波市中考復習 《科學考試說明》分析2013年4月6日寧波市近3年科學考試說明比較前言 第三段最后一句 整體難度系數控制在0.75左右(2011年)整體難度系數控制在0.75左右(2012年)整體難度系數不低于0.70左右(2013年)第1頁本考試說明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義務教育科學(7-9年級)課程標準(實驗稿)》以及華師大版初中科學教材(含配套的實驗冊),結合我市教學實際制定而成。2011年沒有,2012年沒有,2013年新增寧波市近3年科學考試說明比較第1頁以《全日制義務教育科學(7-9年級)課程標準(實驗稿)》中內容標準所規定的內容為考試范圍,適當刪去一些難度較高、與學生后續學習相關性不大的內容,以適度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2011年沒有,2012年新增,2013年不變寧波市近3年科學考試說明比較寧波市近3年科學考試說明比較第1頁采用閉卷筆答的形式。試卷滿分16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2011年試卷滿分150分。2012年試卷滿分150分。寧波市近3年科學考試說明比較一、科學探究(過程、方法與能力) 3.能針對探究目的和條件,設計合理的實驗方案,或對具體方案的合理性進行評價寧波市近3年科學考試說明比較2011年 b2012年 c2013年 c一、科學探究(過程、方法與能力) 4.能使用基本儀器進行安全操作,會觀察、測量、記錄數據;能獲取多種信息,通過處理信息獲得事實與證據寧波市近3年科學考試說明比較2011年 c2012年 b2013年 b一、科學探究(過程、方法與能力) 6.能用語言、文字、圖表、模型等方式表達探究的過程和結果;能對探究過程進行初步評價寧波市近3年科學考試說明比較2011年 b2012年 c2013年 c三、物質科學 主題1 常見的物質(一) 物質的性質寧波市近3年科學考試說明比較2011年 b2012年 c2013年 c3.物質的密度(3)應用ρ=m/v進行簡單的計算三、物質科學 主題1 常見的物質 4.晶體熔化和凝固(4)識別晶體和非晶體(a)寧波市近3年科學考試說明比較2011年沒有,2012年新增,2013年不變(一) 物質的性質三、物質科學 (二) 水 1.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水對生命體和經濟發展的影響(7)知道水的三態變化 (a)主題1 常見的物質寧波市近3年科學考試說明比較2011年沒有,2012年沒有,2013年新增三、物質科學 主題1 常見的物質寧波市近3年科學考試說明比較2011年有,2012年刪去,2013年不變(三) 空氣2.大氣壓 (4)列舉一些大氣壓與人類生活的關系,如對天氣、人體、沸點的影響,了解高壓鍋(吸塵器)的原理等(a)三、物質科學 主題3 物質的運動與相互作用(二) 運動和力 2.速度與平均速度(2)理解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概念(b) (4)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b) 寧波市近3年科學考試說明比較2011年 a2012年 b2013年 b三、物質科學 主題3 物質的運動與相互作用(二) 運動和力3.力(1)列舉生活中常見的力(重力、摩擦力、彈 力),并理解其意義(b)寧波市近3年科學考試說明比較2011年 a2012年 a2013年 b三、物質科學 主題3 物質的運動與相互作用(二) 運動和力3.力(4)知道力的作用效果(b) 2011(4)表述力的作用效果(b) 2012(4)表述力的作用效果(b) 2013寧波市近3年科學考試說明比較三、物質科學 主題3 物質的運動與相互作用(二) 運動和力3.力(7)應用力的知識解釋相關現象(c)寧波市近3年科學考試說明比較2011年沒有,2012年新增,2013年不變三、物質科學 主題3 物質的運動與相互作用(二) 運動和力 5.二力平衡(3)用二力平衡條件解釋有關問題(c) 寧波市近3年科學考試說明比較2011年 b2012年 c2013年 c三、物質科學 主題3 物質的運動與相互作用(二) 運動和力 5.二力平衡(4)根據物體的受力情況,解釋物體運動狀態變化的原因(物體在同一方向上最多受兩個力作用) (c) 寧波市近3年科學考試說明比較2011年有,2012年有,2013年刪去。三、物質科學 主題3 物質的運動與相互作用(三)電和磁1.電路的組成(3)會畫簡單的電路圖(b) 寧波市近3年科學考試說明比較2011年 a2012年 b2013年 b三、物質科學 主題3 物質的運動與相互作用(三)電和磁4.電壓(2)能使用電壓表測量電壓(b) 寧波市近3年科學考試說明比較2011年 a2012年 b2013年 b三、物質科學 主題3 物質的運動與相互作用(三)電和磁 10.磁現象(3)了解磁體周圍的磁場(磁感線分布)(a)寧波市近3年科學考試說明比較2011年沒有,2012年新增,2013年不變三、物質科學 主題3 物質的運動與相互作用(三)電和磁 11.電磁感應現象(2)知道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a) 2011(2)說明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b) 2012 (2)說明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b) 2013 寧波市近3年科學考試說明比較三、物質科學 主題3 物質的運動與相互作用(四) 波 3.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現象(6)辨別鏡面反射和漫反射(a) 寧波市近3年科學考試說明比較2011年 b2012年 a2013年 a三、物質科學 主題3 物質的運動與相互作用(四) 波 3.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現象(10)理解凸透鏡成像的特點(b) 刪去寧波市近3年科學考試說明比較2011年有,2012年刪去,2013年不變三、物質科學 主題4 能與能源(一)能的轉化與守恒 3.機械功(3)能用功的公式進行簡單計算(限于力和運動同方向的情況) (c) 寧波市近3年科學考試說明比較2011年 b2012年 c2013年 c三、物質科學 主題4 能與能源(一)能的轉化與守恒 3.機械功(4)知道做功伴隨能的轉化(或轉移)(a) 2011(4)解釋做功伴隨能的轉化(或轉移)(b) 2012 (4)解釋做功伴隨能的轉化(或轉移)(b) 2013 寧波市近3年科學考試說明比較三、物質科學 (一)能的轉化與守恒 5.杠桿(4)能用杠桿平衡條件解釋簡單的問題,并進行簡單計算(c) 主題4 能與能源寧波市近3年科學考試說明比較2011年 b2012年 c2013年 c三、物質科學 (一)能的轉化與守恒 8.功率(4)運用功率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c) 主題4 能與能源寧波市近3年科學考試說明比較2011年 b2012年 c2013年 c三、物質科學 主題4 能與能源(一)能的轉化與守恒 12.能量的轉化與傳遞有一定的方向性 (3)能用簡單事例解釋能量的轉化與傳遞有一定的方向性(b) 寧波市近3年科學考試說明比較2011年 a2012年 b2013年 b三、物質科學 主題4 能與能源(二) 能源與社會 2.能源的利用(2)知道提高效率與節能的關系(a)寧波市近3年科學考試說明比較2011年沒有,2012年新增,2013年不變三、物質科學 主題4 能與能源(二) 能源與社會 2.能源的利用(3)樹立節約能源、提高效率的意識(c) 寧波市近3年科學考試說明比較2011年 b2012年 c2013年 c四、地球、宇宙與空間科學 沒有變化寧波市近3年科學考試說明比較五、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 沒有變化寧波市近3年科學考試說明比較一、刪除內容2011年考試說明刪去知識條目 38 條2012年考試說明刪去知識條目 1 條(10)理解凸透鏡成像的特點(b)(10)能用光的反射、折射和凸透鏡成像原理解釋有關現象(b)寧波市近3年科學考試說明比較2013年考試說明刪去知識條目 0 條二、新增內容2011年考試說明增加知識條目 1 條2012年考試說明增加知識條目 9 條2013年考試說明增加知識條目 1 條寧波市近3年科學考試說明比較(7)知道水的三態變化 (a)三、降低考試要求內容2011年考試說明降低要求知識條目 0 條2012年考試說明降低要求知識條目 7 條寧波市近3年科學考試說明比較2013年考試說明降低要求知識條目 0 條四、提升考試要求內容2011年考試說明提升要求知識條目 4 條2012年考試說明提升要求知識條目 27 條寧波市近3年科學考試說明比較2013年考試說明提升要求知識條目 1 條(1)列舉生活中常見的力(重力、摩擦力、彈 力),并理解其意義(a) (b)五、2013年考試說明具體化內容寧波市近3年科學考試說明比較(1)了解觸電、蛇蟲咬傷等急救的基本方法( a) 刪去蛇蟲咬傷(2)根據物體的受力情況,解釋物體運動狀態變 化的原因(物體在同一方向上最多受兩個力 作用) (c) 刪去(物體在同一方向上最多受兩個力作用) 2011年考試說明增加知識條目 1 條 斜面 了解斜面及其簡單應用(a)2011年未考 2010年考試說明增加知識條目 1 條(8)理解焦耳定律并作簡單計算(b)2010年未考 感悟1.新增加的內容不一定會考到寧波市近3年科學考綱比較(1)識別常見的生物與非生物(a)2012.7.A(2)描述消化系統的結構和食物的消化吸收過程(a)2012未考(3)知道植物生長素發現的歷史,體驗科學發現的過程(知道植物生長素的作用)(a) 2012未考(4)識別晶體和非晶體(a)2012未考2012年考試說明增加知識條目 9 條寧波市近3年科學考綱比較(5)知道媒體發布的空氣質量報告(a)2012未考(6)辨認無機物和有機物(a)2012未考(7)列舉重要的礦物能源(天然氣、石油、 煤)(a) 2012未考(8)應用力的知識解釋相關現象(c)2012.28①(9)知道提高效率與節能的關系(a) 2012未考2012年考試說明增加知識條目 9 條感悟3.考試說明中沒有的知識點,考試時一定不考。2.考試說明中要求高的條目,考試時不一定考到這個難度,如要求是C級的,可能只考到b級或a級,但我們在復習時要以考試說明為本,準備到考試說明中的要求,并進行相應難度的練習。4.2012考試說明中提升要求的知識條目比較多,且集中在探究、圖形、解釋、計算、形成意識等方面,導致2012年中考難度有上升。中考復習建議1.復習要有計劃第一輪復習注重知識的完整性,注重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復習,避免盲目拔高。在復習過程中要處理好《考試說明》與教材的關系,不能輕視教材,必須深入鉆研教材和課標,要以本為本,“依本扣綱”,重視教材內容和教材功能的挖掘。務必使學生掌握好基礎知識,學生大腦中零散的知識點,要經過復習強化后得以充實完整,錯誤的理解要盡可能的糾正過來,形成知識體系的大致輪廓。但復習中不能心急,一下子把每個學生都教會是不可能的,學生概念的掌握要有梯度,螺旋式上進,即可以在第二輪、第三輪復習中,通過練習強化學生對雙基的掌握。 (2010 寧波) 21.今年5月17日中午,我市部分市民看到了太陽周圍出現—個七彩“光環”,如圖所示,這就是“日暈”。這種天象形成的重要原因是陽光通過無數小冰晶后發生了色散,其中各色光按紅、橙、黃、 ▲ 、藍、靛、紫的順 序依次排列,說明了陽光是 ▲ (填“單色光”或“復色光”)。22.(1)電視信號通過電磁波傳輸,其傳輸速度與真空中光速相同,為 ▲ m/s。 中考復習建議中考復習建議(2011 寧波) 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太陽是宇宙的中心 B.太陽活動會對人類的生產生活造成影響C.太陽系的八大行星都沒有衛星D.太陽是銀河系中唯一的恒星24. (3)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 ▲ 。中考復習建議(2011 寧波) 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太陽是宇宙的中心 B.太陽活動會對人類的生產生活造成影響C.太陽系的八大行星都沒有衛星D.太陽是銀河系中唯一的恒星24. (3)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 ▲ 。中考復習建議(2012 寧波)13.血液循環系統是人體內的主要運輸系統,在體內起 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下列與血液循環系統有關的說 法中,正確的是 A.肺循環的起點是左心室 B.靜脈血經過體循環后變成動脈血 C.紅細胞的功能只是攜帶、運輸氧 D.血液循環系統由心臟、血管和血液組成 21. (1)甲醛是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易溶于水, 這些屬于甲醛的 ▲ 性質。 30.(1)月季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 ▲ ,當細胞液的 濃度 ▲ 周圍土壤溶液的濃度時,細胞就吸水。 中考復習建議(2012 寧波)22.將蠟燭、焦距為10厘米的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使燭焰、透鏡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移動蠟燭使燭焰距凸透鏡25厘米,在凸透鏡另一側移動光屏,會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 的實像。 27.從5057米水深上浮到水面的過程中,“蛟龍號” 它表面受到海水的壓強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28.傾斜軌道上的滾動體由A處自由釋放,向B處滾動(不計摩擦及空氣阻力),所受重力的方向 。 中考復習建議1.復習要有計劃第二輪復習可以設置專題以整合提升,抓住網絡建立,形成知識體系;把知識點連成線、形成面,使知識網絡化。針對近兩年中考命題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專題復習。用專題來整合初中所有科學知識,達到能力的躍遷。 (1)“板塊式”專題復習 (2)“題型式”專題復習 (3)“熱點問題”專題復習 中考復習建議(2012寧波)21. (2)食品安全至關重要。根據以上信息,食用白菜前應減少可能由甲醛帶來的危害,請你提出一條合理的建議: 。 22.根據這一成像規律,請舉一個生活中的應用實例 。 33.2011年9月12日,中國寧波籍科學家屠呦呦因發現青蒿素(化學式為C15H22O5,一種用于治療瘧疾的藥物)而獲得度拉斯克獎臨床醫學獎。 (2010 寧波)33.(2)計算寧波站到溫州站動車組行進的平均速度。 (2011 寧波)25.(1)在這次比賽中,劉翔跑完110m的平均速度是 ▲ m/s;(保留兩位小數) (2012 寧波)27.從5057米水深上浮到水面的過程中,“蛟龍號”上浮的平均速度為 米/秒(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2009 寧波)28.(3)若1號線全線建成,預計全程的平均速度可達 km/h。 這也是一種熱點中考復習建議1.復習要有計劃第三輪復習進行綜合訓練,抓住題目訓練,提高解題能力。這一階段是檢查學生整體復習情況,查漏補缺,提高應試能力,提高學生成績的關鍵階段。 中考復習建議1.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復習時仍要考慮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的目標二、復習要有策略 (1)多與學生溝通 (2)讓復習充滿新鮮感 (3)讓復習充滿趣味性 (4)在復習中充滿自信心 中考復習建議2.每節復習課要有目標(1)重點復習什么知識;(2)重點培養什么能力;(3)講解什么題目;(4)做什么作業;二、復習要有策略 中考復習建議 審題仔細 答題完整 格式規范 書寫清楚3.重視規范二、復習要有策略 中考復習建議(1)依托對課本演示實驗的改進,將有關知識和方法進行遷移,實現方法的創新。(2)依托實驗題考查創新意識是科學中考實驗試題的命題特色和發展趨勢。(3)實驗創新或改進題目的出現,是對實驗教學和復習的新的挑戰,要善于總結和反思平時實驗遇到的問題,思考改進的方法,形成實驗思維模型。4.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實驗和活動二、復習要有策略 (2010 寧波) 19.學習了功率的知識后,小科和幾位同學準備做“比一比誰的功率大”的活動。以下是他們設計的三套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①控制爬樓的時間相同,測量出各自的體重、爬上樓的高度,算出功率進行比較。 ②控制爬樓的高度相同,測量出各自的體重、爬樓用的時間,算出功率進行比較。 ③測量出各自的體重、爬樓用的時間和爬樓的高度,算出功率進行比較。 A.只有① B.只有①② C.只有②③ D.①②③科學九上P65中考復習建議(第12題圖)(2011 寧波) 12.如圖所示的奧斯特實驗說明了( ▲ ) A.電流的周圍存在著磁場 B.電流在磁場中會受到力的作用 C.導線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會產生電流 D.小磁針在沒有磁場時也會轉動 中考復習建議科學八下P90(2012 寧波)28.如圖,傾斜軌道上的滾動體由A處自由釋放,向B處滾動(不計摩擦及空氣阻力),所受重力的方向 。有三位同學分別對此過程作了以下判斷,你認為正確的是 (選填序號)。 ①滾動體在A處受力平衡 ②滾動體在B處的勢能小于A處的勢能 ③滾動體在A處的動能大于B處的動能中考復習建議科學九上P81科學七上P5中考復習建議5.重視科學思維方法的訓練 科學方法是連接知識和能力的紐帶。“掌握一種科學方法勝過解答十個問題。”對研究方法的學習和考查體現著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只有學生真正掌握了研究方法,才能有效解決實際問題,真正提高自己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二、復習要有策略 (2010 寧波)20.如圖所示的是運動員在鉛球比賽中的場景。鉛球離手后,在空中飛行過程中動能EK隨時間t變化的曲線最接近的是 中考復習建議中考復習建議(2011 寧波)16.如圖所示“懸空的磁環”活動中,假設甲、乙、丙三個磁環相同,中間塑料管是光滑的。當磁環都處于靜止狀態時,甲對乙的作用力 F1和丙對乙的作用力F2的大小關系是( ▲ ) A.F1小于F2 B.F1等于F2 C.F1大于F2 D.無法比較中考復習建議(2011 寧波)20.若小球在運動過程中只受到力F的作用,且運動過程中力F始終保持不變,則小球的運動軌跡(用虛線表示)不可能的是 ( ▲ )A B C D(2009 寧波)34.甘氨酸(C2H5O2N)是人體所需的一種氨基酸, 能溶于水。 (1)該分子中C、H、O、N各原子的個數比為 ; (2)要配制5%的甘氨酸溶液,需要的玻璃儀器 有量筒、膠頭滴管、玻璃棒和 等。 中考復習建議6.研究中考題,注意高頻題二、復習要有策略 (2010 寧波)34.國家質檢總局曾對學生用品進行質量抽查,結果9種產品(如固體膠、液體膠水、修正液等)甲醛超標。甲醛(CH2O)是一種會導致人體慢性中毒的化學物質,對學生健康的影響廣泛而深遠。甲醛的式量為 ▲ ,其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 。中考復習建議6.研究中考題,注意高頻題二、復習要有策略 (2011 寧波)34.2011年4月,上海工商部門查獲用檸檬黃色素染黃的“染色饅頭”。檸檬黃色素的化學式為C16H9N4O9S2Na3,外觀為橙黃色粉末,可添加于飲料等食品,但用量有嚴格限制。(1)檸檬黃色素是由 ▲ 種元素組成的; (2)檸檬黃色素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 C:H= ▲ 。中考復習建議6.研究中考題,注意高頻題二、復習要有策略 (2012 寧波)33.2011年9月12日,中國寧波籍科學家屠呦呦因發現青蒿素(化學式為C15H22O5,一種用于治療瘧疾的藥物)而獲得度拉斯克獎臨床醫學獎。青蒿素的發現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數百萬人的生命。(1)青蒿素由 ▲ 種元素組成;(2)其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 。中考復習建議6.研究中考題,注意高頻題二、復習要有策略 中考復習建議6.研究中考題,注意高頻題(2010 寧波 )28.在做“測定小燈泡的電功率”實驗時,選用的器材有電壓為6V的電源,額定電壓為2.5V的小燈泡,以及滑動變阻器、電流表、電壓表、開關和導線等。下圖是沒有連接完的實物電路。 (1)請你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實物電路連接完整。二、復習要有策略 中考復習建議6.研究中考題,注意高頻題(2011 寧波)33.做“測小燈泡額定功率”實驗時,小燈泡上標 有“2.5V”字樣。 (2)按圖甲所示的電路圖,在不改變原有連接 情況下,請你把圖乙電路連接完整; 二、復習要有策略 中考復習建議6.研究中考題,注意高頻題甲 乙 丙 (第37題圖)丁(2012 寧波)37.(2)請你將圖丁中的電壓表按甲電路圖正確連接起來;二、復習要有策略 (2010 寧波)33.(2)計算寧波站到溫州站動車組行進的平均速度。 (2011 寧波)25.(1)在這次比賽中,劉翔跑完110m的平均速度是 ▲ m/s;(保留兩位小數) (2012 寧波)27.從5057米水深上浮到水面的過程中,“蛟龍號”上浮的平均速度為 米/秒(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2009 寧波)28.(3)若1號線全線建成,預計全程的平均速度可達 km/h。 ①歷年中考試題:綜合研究,找特征 ②近三年中考題:重點研究,找趨勢 ③相同考點試題:對比研究,找變化 ④不同模式試題:分類研究,找差別 ⑤各地調研試題:集中研究,找信息⑥考綱例題樣題:整體研究,找共性試題研究——考什么?怎么考?中考復習建議謝 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