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節 食物中能量的釋放學習目標(1)知識與技能①學會測定食物中儲存有能量的基本方法,說明燃燒與呼吸作用本質的共性與區別。②說明能量來自細胞中有機物的氧化分解,闡述呼吸作用的實質和意義。③通過演示,了解檢測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方法。(2)過程與方法①通過探究活動,使學生了解食物中能量有多少,怎么釋放出來。②通過演示,了解檢測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方法。③在探究活動中,培養學生的互助、合作的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感受學習成功帶來的快樂,形成合作意識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學習重難點重點:探究食物儲存的能量。難點:解釋呼吸作用的實質和意義。一、創景導學登山時,高處的空氣越來越稀薄,我們常常有心慌、氣短的感覺,這種現象與人體的能量有關。這些能量是怎樣獲取的呢?二、引導探究探究一:能量的貯存1.人體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不僅需要吸收營養物質,而且需要______。這些營養物質和能量都來源于________.2.食物中究竟儲存多少能量?食物中的能量又是怎么釋放出來的?不同的食物中含有的能量是否相同?。3.探究不同食物儲存能量的差異【提出問題】(1)如何測量食物的質量?(2)如何來測得食物中釋放的能量?【思考】(1)食物在燃燒過程中能夠釋放熱量,這說明了什么?(2)不同食物的熱價為什么有較大的不同?【分組探究】(1)你所測出的食物的食物熱價符合其實際熱價嗎?為什么?(2)裝置的選取應注意哪些問題?(3)如何減少能量喪失?(4)為提高實驗結果準確度,應如何安排實驗?探究二:細胞通過呼吸作用釋放能量【演示實驗】檢驗人體呼出氣體成分的變化【分組討論】請同學們分組討論以下問題:1.A和C中的氣體成分是否有差異?2.B和D瓶中的氣體成分是否有差異?請說出實驗檢測的依據。【思考】為什么由肺部呼出的氣體中含有的氧氣少而二氧化碳多呢?小結呼吸作用的實質和意義葡萄糖+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三、鞏固練習1.下列能為人體提供能量的營養物質是( )A.水、脂肪、糖類 B.脂肪、糖類、蛋白質C.水、無機鹽、維生素 D.糖類、蛋白質、維生素2.下列等量的食物中,燃燒時放熱最多的是( )A.饅頭 B.花生 C.牛肉 D.蘋果3.人體進行各項生理活動所消耗的能量主要來源于( )A. 糖類 B. 脂肪 C. 蛋白質 D. 維生素4.將小白鼠和青蛙從25℃的環境轉移到5℃的環境中,它們的耗氧量的變化是( )A.都增加 B.都減少 C.前者增加,后者減少 D. 前者減少,后者增加5.人在寒冷環境中出現不由自主的“寒顫”現象是由于( )A.怕冷的緣故 B.“寒顫”使產熱量和散熱量保持平衡C.皮膚受寒冷刺激,溫度降低 D.使產熱量增加,防止體溫下降6.人的各種活動都需要消耗能量,下列活動消耗能量最多的是( )A.唱歌 B.爬坡 C.快走 D.騎車7.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小胖墩”不斷增加,從營養衛生的角度出發,造成“小胖墩”的主要原因是( )A.營養良好 B.營養不良 C.缺少運動 D.缺乏維生素8.在100克餅干樣品中,有蛋白質20克,脂肪10克,糖類60克,維生素10克,那么它能為人體提供的總熱量約有( )A.1761千焦 B.1783千焦 C.476千焦 D.1671千焦9.某實驗小組進行了測定某種食物中的能量的實驗,他們準備測定的食物是花生、大豆、和玉米。實驗裝置設計如下圖,請你幫他們回答下面的問題。(1)本小組要探究的問題:不同食物中含有的能量一樣多嗎?(2)作出的假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小組探究計劃的要點:①記錄所要加熱前水的__________.②點燃要測定的食物。③火熄滅后,記錄加熱后水的_______.④計算食物燃燒放出的___________.(4)請你預測一下,如果實驗過程中把質量相同的花生、大豆、玉米點燃,加熱相同質量、溫度的清水,哪一個使水溫升高的最多?__________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