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中部 七年級(下)歷史 導學案備課時間: 年級: 七年級 設計教師: 審核教師:課 題 第4課《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課 型 新授課學習目標 1、知道遣唐使的含義,認識唐朝文化對日本的影響;2、知道鑒真東渡與玄奘西行,找出鑒真和玄奘的共同之處。3、理解唐朝對外交往頻繁的原因和影響。重 點 唐朝與日本的交往、唐朝與天竺的交往難 點 隋唐時期對外交往頻繁的原因、隋唐的對外交往與今天的開放的區別學 習 過 程課 前 獨 學 唐朝中外交往中出現了盛況空前的局面,出現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 A.唐朝國家統一,社會安定 B.唐朝經濟、文化世界領先 C.唐朝對外政策開放開明 D.唐朝對外交通發達 日本遣唐使來華的主要目的是( ) 學習中國的先進文化B.傳播日本先進文化C.加強兩國友誼D.求取佛經教義 3、傳法為重,舍身為輕;六渡出海,終抵東瀛。”上述對聯高度贊揚了鑒真不畏艱難、執著追求的精神。文中的“東瀛”指的是( ) 天竺 B.波斯 C.新羅 D.日本 4、《西游記》中唐僧取經的故事幾乎家喻戶曉,該故事發生在( ) 唐高祖時 B.唐太宗時期 C.武則天時期 D.唐玄宗時期 5、下列內容,哪些是鑒真和玄奘的異同( ) ①都是唐朝僧人 ②都在唐朝的對外交往中有重大貢獻 ③都為完成自己的使命歷盡艱辛④都有一種頑強的毅力和百折不撓的精神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對 學 群 學 6、唐朝中外交往中出現了盛況空前的局面,出現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 )A.唐朝國家統一,社會安定 B.唐朝經濟、文化世界領先 C.唐朝對外政策開放開明 D.唐朝對外交通發達 7、日本遣唐使來華的主要目的是( ) A.學習中國的先進文化B.傳播日本先進文化C.加強兩國友誼D.求取佛經教義8、傳法為重,舍身為輕;六渡出海,終抵東瀛。”上述對聯高度贊揚了鑒真不畏艱難、執著追求的精神。文中的“東瀛”指的是( ) A.天竺 B.波斯 C.新羅 D.日本 9、《西游記》中唐僧取經的故事幾乎家喻戶曉,該故事發生在 ( ) 唐高祖時 B.唐太宗時期 C.武則天時期 D.唐玄宗時期 10、下列內容,哪些是鑒真和玄奘的異同( ) ①都是唐朝僧人 ②都在唐朝的對外交往中有重大貢獻 ③都為完成自己的使命歷盡艱辛④都有一種頑強的毅力和百折不撓的精神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學法指導班 內 大 展 示 讀圖題 中日兩國關系源遠流長,友好往來是兩國關系的主流,唐朝對日本影響深遠。請閱讀下列圖片,回答問題: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圖一人物是唐朝時中日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他是誰?圖二時他精心設計的佛殿,至今猶存,被視為日本建筑藝術的明珠,請說出建筑的名稱。 圖三、四分別是唐朝和日本的錢幣,他們有很多相似之處,表明日本深受唐朝的影響,你還能舉出一些事例嗎?(2例) 請再說出唐朝中日文化交流的史實一例。 學法指導課 堂 小 結小 試 牛 刀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鑒真盲目航東海,一片精誠照太清。舍己為人傳道藝,唐風洋溢奈良城。 材料二 歷經艱險求佛法,西游天竺美名傳。瀝盡心血成典籍,佛學史學共珍藏。 (1)材料一詩中“航東海”指的是什么?詩中“唐風洋溢奈良城”表明了什么? (2)玄奘西行后口述,由其弟子記錄成書的著作是什么?它的內容是什么?有什么價值? (3)你從這兩位歷史人物身上看到了什么精神?得到了哪些啟發?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