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節 人口增長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第2課時)教學目標1.搜集所在地區發現的環境污染現象;2.通過報紙、雜志和網絡搜集資料,了解全球性主要污染問題及其危害;3.了解某一種污染物可能對生物生存帶來的影響;4.通過報紙、雜志和網絡搜集資料,了解保護環境的一些切實可行的措施,進一步明確自己在環境保護行動中該做些什么;5.學會設計實驗方案,并嘗試實驗,撰寫調查報告;6.真實感受環境污染對人類和生物產生的危害,增強環保意識,自覺地行動起來,加入到環境保護的行列。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1.學會開展調查活動,選擇課題進行課題方案設計;2.知道治理和保護環境方面的措施;3.了解保護環境的一些切實可行的措施,進一步明確自己能為保護環境做哪些工作。.【教學難點】1.學習調查的方法和調查報告的撰寫;2.學會設計實驗方案。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教師】環境中各種各樣的污染不僅會影響人類的生活,還會對人類和其他生物產生危害。本次課我們一起來探究某種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二、講授新課(三)探究某種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教師】課件展示死亡的信天翁和其胃部解剖圖,講述:對餓死的信天翁進行解剖發現,信天翁胃里有272塊不可消化的垃圾,可憐的鳥兒根本吃不到別的東西了,活活被餓死。展示死鱗鲀魚解剖圖,講述:研究人員對大西洋的一條已經死亡的鱗鲀魚解剖后發現,它的腹中有47塊塑料碎片。【學生】觀察圖片,感受環境污染給生物帶來的危害。【教師】可見,環境污染影響了生物的生活和健康。引導學生選擇某種污染物,探究其對生物的危害。出示探究步驟:1.提出問題:環境中的某一種污染物對某種生物會產生什么影響?2.作出假設:針對你提出的問題,設想會產生哪些可能影響,作出你的假設,并說出你作出該假設的理由。3.制訂計劃:設計一個對照實驗進行探究,同時設計好記錄表,認真做好記錄。(提示:主要觀察實驗生物某一項生理功能是否發生明顯的異常變化。)4.實施計劃:根據實驗計劃進行實驗,注意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5.得出結論:根據探究的結果,你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學生】掌握探究步驟,進行探究實驗。【教師】介紹酸雨的概念和危害。(建議使用資源:【生物世界】模擬酸雨對幼苗生長的影響,【生物世界】模擬酸雨影響植物種子萌發)【教師】引導學生討論、交流本組的探究實驗結果。【學生】交流探究結果,認識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四)加入保護環境的行列【教師】環境的惡化會給人類的生存帶來極大的威脅。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身的生存權利,是我們每個人責無旁貸的使命。請你談談我們在保護環境方面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呢?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又應該以什么實際行動來保護環境呢?【學生】討論、交流。【教師】我們可以給煙囪安裝上除塵裝置、騎自行車有利于減少城市大氣污染、建設藍細菌應急去除工程、城市禁止鳴笛減少噪聲……為了地球和人類的健康,為使人類有一個美好的生活環境,我們應該自覺愛護環境,控制污染,減少排放,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課堂反饋1.下列措施中,是防治大氣污染的有效措施的一項是( C )A.禁止所有機動車上路行駛 B.禁止所有的工業區排放廢氣C.大量植樹造林 D.禁止吸煙2.防治大氣污染,改善空氣質量的根本措施( A )A.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B.大量使用空氣清新劑C.植樹造林 D.對汽車尾氣超標者罰款3.下列有關節水的行動中不可取的是( D )A.給水龍頭安裝節水器,減少流水沖洗時的流少量B.大力宣傳水資源危機,喚起人們的節水意識C.用洗臉水、洗菜水沖廁所以減少水的用量D.吃飯時用一次性塑料袋罩碗減少洗碗用水課堂小結【教師】和學生一起小結本節的知識,學生邊講教師邊板書,或通過課件展示。1第1節 人口增長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第1課時)教學目標1.了解世界和我國人口增長狀況,并學習查閱資料的方法;2.通過具體實例和統計數字的分析與討論,了解人口增長對環境、資源和生態平衡造成的影響;3.通過閱讀圖表數據,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4.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關注由人口激增而造成的社會問題、環境問題等。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了解人口過度增長的危害。【教學難點】理解人口過度增長對環境、資源和生態平衡的影響。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查詢有關中國和世界人口資料;搜集有關世界和中國人口增長速度的統計材料。學生準備:搜集有關中國和世界人口資料;調查因人口眾多而帶來的社會壓力。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教師】通過5段資料使學生認識到世界和中國人口數量的龐大以及人口增長速度之快,以此喚起學生對人口問題的關注。資料一:1987年7月11日,在南斯拉夫降生的一個嬰兒,被聯合國象征性地認定為是世界上第50億個人,并宣布世界人口突破50億大關。聯合國人口活動基金會倡議這一天為“世界50億人口日”,并決定從1988年起把每年的7月11日定為“世界人口日”,以提高人們對世界人口問題的重視。資料二:1999年10月12日0時52分,一名男嬰在波黑首都薩拉熱窩降生,成為全球矚目的大事。因為聯合國指定隨著他的降生地球人口達到了60億。資料三:2011年10月31日零點前2分鐘,一名女嬰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出生,這意味著地球第70億名公民的到來。資料四:1995年2月15日零點,北京婦產醫院一個嬰兒出生,宣告中國第12億個公民的到來。資料五:2005年1月6 日零時2分,隨著一聲男嬰的啼哭,中國內地第13億名公民到來。1月6日被定為“13億人口日”。二、講授新課(一)分析人口過度增長的危害【教師】地球上的空間和資源是有限的,不斷增加的人口正大量地消耗著地球上有限的資源,對環境產生的污染頁日趨嚴重。仔細分析下表中有關人口與自然資源的數據,從中你能得出什么結論?1.從上表中可以看出,中國的耕地、林地、草原、淡水等自然資源的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的人均占有量。你認為產生這種差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實際生活中,你遇到過的哪些問題是由于人口過度增長引起的?【學生】分析表格數據,回答問題。【教師】總結:人口增長過程中,人類不恰當活動會引起人類與環境不協調發展,由此產生的各種問題,被稱為人口增長帶來的環境問題。這些問題主要包括自然資源匱乏和環境污染加劇。例如,人口增長導致耕地面積和森林面積減少、水資源危機等,人口增長導致水污染、大氣污染和土壤污染加劇等。面對人口增長帶來的環境問題,我們必須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質量,使人類與養育人類的地球和諧發展。(二)調查環境污染的現象【教師】人類的生活離不開環境,人口過度增長的后果之一是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在生產和生活中,人類不僅大量消耗自然資源,排放的有害物質往往造成了日趨嚴重的環境污染。你注意過身邊發生的環境污染嗎?請你選擇校園、社區或學校附近的某個區域,調查那里的環境污染情況,嘗試寫出調查報告。出示調查方法:1.全班同學每5~6人組成一個小組,組內同學明確分工。2.以研究性學習的形式對所選區域的環境開展調查,可以是針對煙霧、噪聲、污水、垃圾等的調查。3.制訂調查計劃,選擇適當的方法(如觀察、詢問等)進行調查,并做好調查記錄。4.整理調查記錄,寫出調查報告。提出治理污染的具體建議。5.向全班同學介紹小組的調查結果和治理方案。將本組的調查報告提交給學校、社區或當地政府部門。6.你還可以查閱資料,了解世界上發生的一些重大的環境污染事件,向同學舉例介紹全球性的生態環境問題及其危害。【學生】按要求和方法,展開調查。【教師】組織學生交流調查結果,回答下列問題:1.針對學校附近的環境保護情況,你認為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2.為了擁有良好的生活環境,我們自己應當怎樣做?【學生】交流、討論。【教師】小結:環境污染中最突出的是大氣污染和水污染。大氣污染主要來源于工業廢氣、汽車尾氣和人類活動所產生的廢氣。大氣污染造成人們呼吸困難,誘發多種疾病,使原本湛藍的天空變成灰蒙蒙的一片。水污染主要來自大量的工業廢水、農業污水和生活廢水。這些污水一旦未經處理直接排人江河湖泊,使用被污染的水,將會對環境和人們的健康造成極大危害。課堂反饋1.預計2050年世界人口將達到( C )A.72億 B.82億 C.90億 D.100億2.下圖為“中國人口增長示意圖”,根據圖示,我國人口增長最迅猛的階段是( B )A.1804年~1950年B.1950年~1974年C.1974年~2005年D.2005年~2011年3.目前我國人口的特點是( A )A.人口基數大,每年新增的人口數量較大B.人口基數大,每年新增的人口數量不大C.人口基數小,人口自然增長率低D.人口基數小,人口自然增長率高4.地球上人口飛速增長,地球上人口數量幾乎翻了兩番的時期是( C )A.18世紀 B.19世紀 C.20世紀 D.21世紀課堂小結【教師】和學生一起小結本節的知識,學生邊講教師邊板書,或通過課件展示。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蘇科版八年級下冊 第1節 人口增長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第1課時) 教案.docx 蘇科版八年級下冊 第1節 人口增長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第2課時) 教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