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用計算機編程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班級 姓名【課程標準】掌握一種程序設計語言的基本知識,使用程序設計語言實現簡單算法。通過解決實際問題,體驗程序設計的基本流程,感受算法的效率,掌握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并學會程序調試與運行。【教學目標】1.根據問題解決的需要,能夠設計和表示簡單算法。2.通過具體任務的實踐活動,體驗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基本流程,了解使用計算機編程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逐步掌握運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學科方法,培養計算思維。【項目任務】本節課利用計算機編程過程的理念和方式來完成圖案繪制。具體要求如下:1.抽象與建模:提取問題關鍵要素,明確問題的已知條件和求解目標,建立可行的計算模型。2.設計算法:根據上述模型,將解決問題的過程具體化、步驟化,并用自然語言描述。3.編寫程序及調試運行:根據算法步驟,完善程序并調試,實現用計算機程序。知識鏈接Python語言相關知識說明(在英文輸入狀態輸入代碼,要區分大小寫)數學運算符的表示:加+,減-,乘*,除/turtle.left(a)畫筆向左旋轉角度aturtle.goto(x,y)畫筆跳轉到指定坐標(x,y)turtle.penup()提起畫筆turtle.down()放下畫筆turtle.circle(r,a),r為圓弧半徑,a為圓弧角度。turtle.pensize(a) #畫筆寬度為aturtle.color("a")#畫筆顏色為aturtle.forward(a)#直線長度為aturtle.write('adidas', font = ('arial', 60, 'normal'))#輸出文字adidas,字體為arial,大小為60【教學活動】一、logo的設計可分解為 + + 的繪制。課堂活動活動1: 打開學生文件夾,右鍵單擊“circle.py”,選擇“Edit with IDLE”,打開文件后,補充圓的半徑和圓弧角度,然后調試,調試方法:菜單欄中選擇“Run-----Run Module”。1、用circle(r,a) 畫一個r=150的圓2、用circle(r,a) 畫一個r=150,a=90的圓弧注意:觀察畫筆的走向,最后畫筆的方向活動2:畫三片花瓣抽象與建模:右邊花瓣可以看成兩個圓弧(半徑為150,角度為90度)旋轉 度組成,中間花瓣需要將畫筆向左移動到新的坐標( , ),然后旋轉畫筆角度(向左旋轉 度),再依照上述畫花瓣步驟執行,左邊花瓣需要再將畫筆向左移動到新的坐標( , ),然后旋轉畫筆角度(向左旋轉 度),再依照上述畫花瓣步驟執行。設計算法:編寫程序并調試:右鍵單擊“花瓣.py”,選擇“Edit with IDLE”,打開文件后,利用知識連接的提醒,補充好代碼,然后調試,調試方法:菜單欄中選擇“Run-----Run Module”。活動3:合作探索,為花瓣畫三條白線并添加文字抽象與建模:根據坐標原點,確定畫白線的下筆點大約為(-200,70)。設置好畫筆的寬度為 ,顏色為白色,畫第一條白線長度大約為 ,調整畫筆位置到(-200,50),畫第二條白線,調整畫筆位置到(-200,30),畫第三條白線。設置好畫筆的寬度為1,顏色為藍色,調整畫筆位置到(-145,-90),添加文字。設計算法:編寫程序并調試:右鍵單擊“adidas三葉草logo.py”,選擇“Edit with IDLE”,打開文件后,利用知識連接的提醒,補充好代碼,然后調試,調試方法:菜單欄中選擇“Run-----Run Module”。活動4:展示作品并評價。課堂總結:使用計算機編程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課后拓展與探究嘗試繪制不同的圖形,填充不同的顏色,形成一個作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