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單元 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復習學案【內容標準】1.通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認識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重要意義。2.了解香港、澳門回歸的史實,認識祖國統一是歷史的必然趨勢。3.了解海峽兩岸關系改善的史實,認識祖國統一是歷史的必然趨勢。4.知道“一國兩制”對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意義。【知識框架】【基礎復習】一、民族團結1、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實行________,現在全國已經建立_______個少數民族自治區。__________個民族自治州,__________個民族自治縣(旗)。它是我國的一項________。對維護民族團結、______和______具有重大意義,為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奠定了基礎。2、各民族共同發展中央人民政府實行各民族__________政策。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在少數民族地區進行一系列的_______和_________,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邁進了社會主義社會。國家采取許多優惠政策,加強少數民族地區的___________,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20世紀末,中央實施_________戰略以來,西部地區經濟社會得到了大發展。二、香港和澳門的回歸1、“一國兩制”的構想進入______的新時期后,鄧小平從維護_______和_______根本利益出發,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即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大陸實行_______制度,臺灣、香港和澳門實行_______制度。這為實現______指明了前景。2、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中英兩國政府經過兩年談判,于________年底正式簽署聯合聲明,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將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設立直轄于中央人民政府的_________。中葡兩國政府于______年4月簽署聯合聲明,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將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1997年____月_____日,中英兩國政府舉行香港政權交接儀式,香港回歸祖國。1999年_____月_____日,中葡兩國政府舉行澳門政權交接儀式,澳門回歸祖國。香港、澳門回歸祖國,中國人民洗雪了________,標志著我國在完成________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三、海峽兩岸的交往1、推進祖國統一大業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明確提出_________;20世紀50年代中期,又確立了爭取用__________方式解放臺灣的思想。改革開放以后,黨和政府又確立了___________的大政方針;不久,在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的基礎上,形成了“ ”的對臺基本方針。1987年,臺灣當局被迫調整了“_______”政策,開放臺灣居民赴大陸探親,海峽兩岸同胞近38年的隔絕狀態被打破,兩岸關系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1990年,臺灣成立了_________會,1991年,祖國大陸成立了___________會。兩岸授權這兩個民間團體開鮮進行經濟性、事務性商談和政治對話。1992年,兩岸達成“九二共識”。1995年,江澤民提出了對臺“八項主張”。2005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率“__________訪問團訪問中國大陸,胡錦濤會見連戰一行。2015年11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同臺灣方面領導人_________在新加坡會面。這次會面是1949年以來兩岸最高領導人的首次會面,翻開了兩岸關系歷史性的一頁。2、日益密切的交往2008年11月,兩岸達成空運直航、海運直航、郵政合作等協議;兩岸關系取得重大進展。【重點知識】1.分析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實行的原因、含義及重要意義。原因:①歷史特點: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歷史上大都采用“因俗而治”; ②現實情況:大雜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分布格局。含義: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重要意義:①對維護民族團結、鞏固祖國統一和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發展具有重大意義;②為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奠定了基礎;③實現了民族區域自治,體現了國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數民族管理本民族內部事務權利的精神。2.分析“一國兩制”的構想提出的背景、內容及重要影響。背景:(1)香港問題、澳門問題和臺灣問題都是歷史遺留下來的。(2)解決這些問題,實現祖國統一,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強烈愿望。(3)中國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綜合國力增強。內容:一國兩制就是在祖國統一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同時在臺灣、香港、澳門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重要影響:“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基本方針,為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開辟了途徑。3.海峽兩岸經濟文化交流迅速發展的基礎是什么?兩岸實現統一有哪些有利條件和阻力?基礎:海峽兩岸血濃于水的親緣關系,一脈相承的文化傳統;“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的指引;兩岸同胞、港澳同胞、海外僑胞的共同努力。有利條件:①改革開放以來,大陸經濟飛速發展,綜合國力增強,兩岸之間的力量對比越來越有利于大陸;②鄧小平“一國兩制”的方針,有很大的作用;③香港、澳門問題的順利解決,為臺灣問題的解決提供了范例;④和平統一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海峽兩岸人民都希望統一;⑤一個中國的原則得到了聯合國和世界大多數國家的認同。阻力:“臺獨”勢力作梗和美國、日本等國際反華勢力的干涉。【知識鞏固】1.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下列對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理解,不正確的是A.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策 B.在所有少數民族居住的地方實行C.實施的前提是國家的統一領導 D.有利于保障少數民族的政治權利2.“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這首歌反映了中國是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黨和政府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的政策包括①實行民族平等的原則 ②實行民族團結的原則 ③實行共同繁榮的原則 ④反對民族歧視和壓迫 ⑤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原則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3.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是一個國家繁榮富強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證。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政策的意義是①體現了國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數民族管理本民族內部事務權利的精神②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根本政治制度③為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奠定了基礎④對維護民族團結、鞏固祖國統一和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發展具有重大意義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4.西藏解放后,國家向西藏自治區撥付的財政補貼和基本建設費用已達200多億元人民幣,目前每年保持不少于10億元的投入。黨和政府之所以重視和幫助少數民族地區發展是為了A.實現祖國完全統一 B.打擊分裂祖國的“藏獨”分子C.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 D.尊重西藏在發展經濟上的優先權5.國家非常重視少數民族地區的脫貧問題,從政治上看這是為了A.保護各少數民族正常的宗教活動B.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C.維護民族團結和鞏固國家統一D.落實依法治國戰略,鞏固國家政權6.下列場景的出現反映我國A.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戰略 B.民族自治機關擁有自治權C.注重發展邊疆地區經濟 D.重視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7.2020年6月30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必將在香港止暴制亂、震懾“臺獨”、確?!耙粐鴥芍啤睂嵺`行穩致遠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下列對“一國兩制”理解錯誤的是A.維護國家安全是“一國兩制”賴以生存的基礎B.“兩制”從屬和派生于“一國”,并統一于“一國”之內C.“兩制”是根,根深才能葉茂D.“一國兩制”是一個完整的概念8.“一國兩制”構想是原則性與靈活性的高度統一,是中國傳統政治智慧的一次天才式創造。首次成功運用“一國兩制”構想解決的歷史問題是A.西藏問題 B.臺灣問題 C.澳門問題 D.香港問題9.下面所示分別是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區徽。下列關于這兩個區徽所包含的歷史意義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中國洗刷了百年的恥辱 B.中國完成了統一大業C.是“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 D.“一國兩制”有利于推進祖國的統一10.特別行政區、民族自治區、經濟特區的共同點是A.實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體制 B.擁有高度的行政管理權C.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和社會制度 D.由中央人民政府統一管轄和行使主權11.鄧小平指出,“一國兩制”之所以能夠行得通,“主要是我們這個國家這幾年發展起來了,是個興旺發達的國家,有力量的國家,而且是個值得信任的國家”??梢?香港、澳門能夠回歸祖國得益于A.“一國兩制”適合國情 B.港澳同胞回歸心切C.改革開放后我國綜合國力增強 D.國際社會的大力支持12.“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兩岸暫時別離,終有團圓的時候?!痹斐山裉臁皟砂稌簳r別離”的直接原因是A.國民黨政府敗退臺灣 B. 荷蘭殖民者搶占臺灣C.日本割占臺灣全島及其附屬各島嶼 D.“臺獨”分子分裂臺灣13.中共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們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尊重臺灣現有的社會制度和臺灣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皟砂兑患矣H”的政治基礎是A. 三民主義 B. “一個中國”原則C. 經濟互補互利 D.軍事力量強大14.臺灣地區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曾說:“海峽兩岸雖然只有100多千米的距離,但是要花50多年才跨過臺灣海峽這條很窄的鴻溝……”這種狀況是由下列哪些因素造成的?①1949年,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敗退臺灣 ②以美國為首的外國反華勢力的阻撓 ③“臺獨”勢力興風作浪 ④海內外中國人民沒有共同的心愿去實現統一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15.習近平在會見連戰一行時,發表重要談話。談話中提到“對臺灣同胞一視同仁,無論是誰,無論他之前做過什么,只要他現在愿意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我們都歡迎?!睂徱晝砂蛾P系,下面解讀錯誤的是A. 堅決反對臺獨勢力 B. 不承諾放棄以武力解決臺灣問題的政策C. 兩岸人民渴望統一 D. 兩岸當局都接受“一國兩制”16.2017年10月18日,在中共十九大開幕式上,習近平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作報告。關于兩岸交流,習近平指出,我們將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實現互利互惠,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增進臺灣同胞福祉。這表達了大陸領導人A.繼續推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意愿B.擴大兩岸政治分歧的意愿C.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已經沒有任何障礙因素D.打破兩岸長期相互隔絕狀態的意愿17.國家的統一是中華民族發展、進步與繁榮的重要保障,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55年前,黨中央和毛主席高瞻遠矚,審時度勢,果斷作出了和平解放西藏的重大決策,中央人民政府和原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簽訂了《關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人民解放軍迅速進軍西藏,驅逐帝國主義勢力,西藏宣告和平解放,該協議的簽訂,是西藏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轉折點……——紀念西藏和平解放5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1)為什么說西藏和平解放是西藏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轉折點”?西藏和平解放后,黨在西藏地區實行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材料二 歷史的事實早已告訴我們,朝鮮的存亡與中國的安危是密切關聯的,唇亡則齒寒,戶破則堂危。中國人民支援朝鮮人民的抗美戰爭不只是道義上的責任,而且是和我國全體人民的切實利益密切地關聯著,是為自衛的必要性所決定的。——《各民主黨派聯合宣言》(2)材料二中“中國人民支援朝鮮人民的抗美戰爭”為什么是“自衛的必要性所決定的”?材料三 香港問題為什么能夠談成呢?并不是我們參加談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領,主要是我們這個國家這幾年發展起來了,是個興旺發達的國家,有力量的國家……當然,香港問題能夠解決好,還是由于“一國兩制”的根本方針或者說戰略搞對了,也是中英雙方共同努力的結果。——鄧小平《在中央顧問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3)請寫出香港回歸的時間。依據材料三指出香港能夠順利回歸的原因有哪些?材料四 如下圖是“祖國統一大業”時間軸。(4)時間軸中A處“提出方針”指的是什么?請你寫出B處“形成共識”的內容。就A、B任選其一寫出歷史意義。參考答案1-5BABCC 6-10DCDBD 11-16CABCDA17.(1)祖國大陸獲得統一,各族人民實現了大團結。民族區域自治制度。(2)美國的侵略活動嚴重威脅著中國的安全。(3)1997年7月1日。綜合國力的提升;一國兩制的正確性。(4)方針: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的方針。共識內容:“九二共識”就是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意義:“一國兩制”是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基本方針;“九二共識”為兩岸關系的發展邁出了歷史性的重要一步。(寫出其一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