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活中常見的鹽》第3課時教材分析本課題與人類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與社會的發展也不可分割。在教學設計中,一方面要密切注意聯系社會實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在強烈的求知欲望中探索新知識,變枯燥為生動,把學習作為一種享受;另一方面,課程設計盡量貼近學生生活實際,通過大量的實物、錄像、圖片,讓學生去感知、體驗、對比,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本課題在知識結構上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紹氯化鈉的用途、分布及粗鹽提純方法;第二部分講述碳酸鈣、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同時介紹了碳酸根和碳酸氫根離子的檢驗方法;第三部分講述復分解反應及其發生的條件。學情分析經過一段時間的化學學習和探究,在知識儲備上,學生已經掌握了很多初中化學中無機化合物的知識,特別是元素、化合物、物質解離、酸、堿及鹽的概念等知識,為學習本課題奠定了基礎;在科學探究上,學生已經經過一系列科學探究的訓練,學習了基本的實驗技能,對科學探究有了一定的理解,具有了一定的科學探究能力;在學科滲透上,生物學上已經對植物的生長作出了系統的講解,對化學肥料、農藥知識也有所滲透;在生活體會上,學生來源于農村,對植物生長與肥料(或化學肥料)、農藥的密切關系已經有了很多的直觀感受,有著更迫切了解化肥、農藥的愿望。因此可以說,我們的學生已經具備了與本課題相關的知識、技能、情感,但缺乏對“化學肥料、農藥”以及“化學對農業、環境的影響”科學、系統的認知。通過本課題的學習,學生應該能較輕松地把兩者相結合,既能正確地解釋生產、生活中的一些操作,也能運用化學知識指導或改進生產、生活。教學目標1.了解鹽類的化學性質。2.掌握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能夠判斷反應是否能發生。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復分解反應的條件。【教學難點】判斷復分解反應能否發生。課前準備硫酸銅溶液、氫氧化鈉溶液、氯化鋇溶液、稀硫酸、氯化鈉溶液、碳酸鉀溶液、硝酸鋇溶液、試管等。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溫故知新】請在學案上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1.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2.工業制取燒堿3.熟石灰處理硫酸廠的廢水【投影展示】學生書寫的化學方程式(設計意圖:鞏固化學方程式,熟悉復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書寫,為下面復分解反應條件的探究埋下伏筆。)【復習提問】1.化學基本反應類型有哪些?2.復分解反應的概念。我們知道了什么是復分解反應,該怎樣判斷該反應是發生復分解反應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相關內容。二、導入新課知識點三 復分解反應1.復分解反應的條件活動一 探究硫酸銅溶液的性質【過渡】硫酸銅也是一種常見的鹽,它能夠和堿溶液、某些鹽溶液發生反應嗎?請同學們按照提示動手試一試,若反應,請寫出化學方程式。【實驗探究11-3】向兩支分別盛有少量氫氧化鈉溶液和氯化鋇溶液的試管中滴加硫酸銅溶液,觀察現象并填寫下表。CuSO4溶液+NaOH溶液 CuSO4溶液+BaCl2溶液現象 有藍色絮狀沉淀生成 有白色沉淀生成化學方程式 CuSO4+2NaOH=Cu(OH)2↓+Na2SO4 CuSO4+BaCl2=BaSO4↓+CuCl2【討論】1.上述兩個反應是否屬于復分解反應 觀察到的現象有什么共同之處 2.前面學過的酸堿中和反應是否也屬于復分解反應?中和反應的生成物中,相同的生成物是什么?3.碳酸鈉、碳酸鈣等含碳酸根的鹽溶液與鹽酸發生復分解反應時,可觀察到的共同現象是什么?【過渡】復分解反應通常發生在酸、堿、鹽之間,那么酸、堿、鹽之間是否一定能發生復分解反應呢?【投影】這些反應有什么共同點?CuSO4+2NaOH=Na2SO4+Cu(OH)2↓CuSO4+BaCl2=CuCl2+BaSO4↓Na2CO3+Ca(OH)2=2NaOH+CaCO3↓Ca(OH)2+H2SO4=CaSO4+2H2OCaCO3+2HCl=CaCl2+CO2↑+H2O【總結提升】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氣體或有水生成時,復分解反應才能發生。【請你判斷】判斷下列酸、堿、鹽之間是否發生反應?并設計實驗驗證。NaOH溶液 NaCl溶液 K2CO3溶液 Ba(NO3)2溶液稀硫酸判斷依據(設計意圖:通過硫酸銅化學性質的探究結合上節課學過的碳酸鹽的性質,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并總結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培養學生觀察思考、歸納總結的能力。學會利用復分解反應的條件和溶解性表判斷反應是否發生的方法。)復分解反應的類型:(1)酸+金屬氧化物→鹽+水 CuO+H2SO4=CuSO4+H2O(2)酸+堿→鹽+水 NaOH+HCl=NaCl+H2O(3)酸+鹽→鹽+水 Na2CO3+2HCl=2NaCl+H2O+CO2↑(4)堿+鹽→新鹽+新堿 Na2CO3+Ca(OH)2=2NaOH+CaCO3↓(5)鹽+鹽→兩種新鹽 CuSO4+BaCl2=BaSO4↓+CuCl2反應物類別 反應物應具備的條件 生成物的條件酸+堿 對反應物無要求 有水或氣體或沉淀生成;上述三個條件至少具備其一,反應才可發生酸+鹽酸+金屬氧化物堿+鹽 反應物均溶于水鹽+鹽 反應物均溶于水2.鹽的化學性質【溫故知新】鹽類有哪些共同的化學性質?請小組內互相交流,并試著寫出相關化學反應方程式。【投影】歸納總結出鹽的化學性質。(1)與金屬反應:鹽+金屬→新鹽+新金屬 (Fe+CuSO4=Cu+FeSO4)(2)與酸反應:鹽+酸→新鹽+新酸 (Na2CO3+2HCl=2NaCl+H2O+CO2↑)(3)與堿溶液反應:堿+鹽→新堿+新鹽 (Na2CO3+Ca(OH)2=CaCO3↓+2NaOH)(4)與鹽溶液反應:鹽1+鹽2→新鹽1+新鹽2 (Na2SO4+BaCl2=BaSO4↓+2NaCl)(設計意圖:回憶舊知識,總結規律,鞏固化學用語。)【拓展延伸】物質的分類請將下列物質按照一定的分類標準進行分類。迄今為止,在初中化學中,我們已經學習了關于空氣、氧氣、水、碳、二氧化碳、氧化銅、鐵、鋁、硫酸、氫氧化鈉和氯化鈉等一系列物質的知識。為便于記憶和進一步深入學習,可以按組成和性質對學過的物質進行整理和分類,例如:1.根據物質組成是否單一,可以把物質分成幾類?2.在純凈物中,根據組成元素的異同,可以把它們分成幾類?3.在單質中,可以按性質的差異把它們分成幾類?4.在化合物中,可以按組成的差異把它們分成幾類?【投影】物質的分類(設計意圖:學習分類的方法,讓學生意識到對物質進行分類有助于將復雜問題簡單化,幫助學生按照物質分類的標準來系統地認識每類物質的化學性質,鼓勵學生將所學知識遷移到日常應用中去,在問題的解決中應用并鞏固知識。)【小組交流】學完本課你有什么體會和收獲?請跟你的同學們說說吧!三、課堂練習1.下列物質問能否發生復分解反應 若能反應,寫出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①稀硫酸與硝酸鈉溶液②氫氧化鉀溶液與稀硝酸③硫酸鈉溶液與氯化鋇溶液④硝酸銀溶液與稀鹽酸⑤硝酸鉀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⑥硫酸鋇與碳酸鈉溶液2.你認為以下離子在溶液中能同時存在嗎?①H+、OH- ②CO32-、H+ ③CO32-、Ca2+ ④K+、NO3-答案:1.①不能反應②KOH+HNO3=KNO3+H2O③Na2SO4+BaCl2=BaSO4↓+2NaCl④AgNO3+HCl=AgCl↓+HNO3⑤不能反應⑥不能反應2.①不能 ②不能 ③不能 ④能課堂小結本節課要求同學們要理解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了解鹽的化學性質,對物質分類進行完善化、系統化。板書設計第十一單元 鹽 化肥課題1 生活中常見的鹽(第3課時)三、復分解反應1.復分解反應的條件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有沉淀或有氣體或有水生成。2.鹽的化學性質(1)與金屬反應(2)與酸反應 (3)與某些堿溶液反應 (4)與某些 鹽溶液反應3.物質的分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