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兩棲類、鳥類的生殖和發育》教學設計●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 通過對青蛙的生殖和發育的學習,描述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過程及特點。2、 說出鳥卵適于在陸地上發育的結構特點;3、 描述鳥的生殖和發育過程。(二)、能力目標:1、通過動手實驗、鍛煉動手能力;2、通過探究和討論鍛煉學生的仔細觀察和分析能力。3、通過查閱資料,培養學生收集、整理和分析資料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三)、 情感目標:1.形成兩棲動物的生殖與發育與環境相適應的觀點2.關注生物的生殖和發育與環境的關系,培養保護環境,關注環境變化的意識,增加保護我國生態環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教學重點1、描述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過程及特點。2、描述鳥的生殖和發育過程●教學難點通過關注生物的生殖和發育與環境的相互關系,使學生樹立保護環境、關注環境變化的意識●教學方法觀察、分析、討論、多媒體教學。●教具準備1.教師準備:投影片,有關青蛙生殖和發育的多媒體教學課件2.學生準備:有關兩棲動物與環境的相互關系。3、 觀察雞卵的結構實驗:鑷子、剪刀、培養皿、新鮮雞卵;4、 鳥卵結構示意圖課件、鳥的生殖和發育過程錄像。●課時安排2課時二、教學過程第一課時[導入新課]創設情景:播放一段青蛙鳴叫的音頻1、啟發引導學生回顧宋朝詩人趙師秀的“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和宋代詞人辛棄疾的“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同時介紹毛澤東《詠蛙》“獨坐池塘如虎踞,綠蔭樹下養精神。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2、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分析在什么環境條件下能聽到青蛙的鳴叫?青蛙的鳴叫意味著什么?明確本節課題,教師板書:(一)青蛙的生殖和發育問題:下面請同學們認真觀看“青蛙的生殖和發育過程”(媒體播放),思考下面的問題。學習活動:認真觀看,分組討論交流下列問題:(1)是不是所有的青蛙都能鳴叫呢?(2)青蛙鳴叫的意義是什么?(3)雌雄蛙抱對對生殖有什么意義?(4)雌雄蛙的受精方式是怎樣的?卵細胞和精子在哪里結合?教師小結:可見,在繁殖季節,雄蛙以鳴叫作為求偶方式,所以青蛙的鳴叫對種群的繁衍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雌雄蛙經抱對(抱對時,雌雄蛙的泄殖腔孔相互接近,有利于精液直接排在卵上,這樣就會提高卵的受精率。)以后,分別將卵細胞和精子排入水中,使二者在水中相遇而受精。因此,青蛙的受精方式為水中體外受精。(板書:1、雌雄異體2、體外受精)問題:請同學們結合課后練習2,列表比較蝌蚪與成蛙在外部形態上的不同。問題:蝌蚪是用鰓來呼吸的,也有尾巴,能夠游泳,它有很多和小魚相似的特點,這能說明什么問題呢?學習活動:分組討論交流,得出結論:兩棲動物是從水生開始向陸生過渡的一個類群,具有初步適應陸生生活的結構特征。教師質疑:青蛙、揚子鱷、龜都是兩棲動物嗎?學習活動:四人一組,分組討論,全班共同得出結論。教師小結: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既能生活在陸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膚呼吸。這樣的動物叫兩棲動物。問題:大家通過學習,不僅了解了青蛙的生殖和發育過程,而且也從其他方面加深了對它的認識。那么,老師在此提出一個問題:青蛙的發育過程與家蠶有什么異同?我們請一個同學來作答。學習活動:根據教師的提問,一名學生回答家蠶的發育特點,其余學生可補充回答。教師小結:青蛙的幼體和成體在生活習性和形態結構上差異性都很大,所以和家蠶一樣都屬于變態發育過程。但是蠶的整個生命過程經歷了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而青蛙只經歷了卵、幼體、成體三個階段。(板書:3、變態發育: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二)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與環境條件問題:除了青蛙之外,其他兩棲動物還有蟾蜍、大鯢、蠑螈等,它們的生殖和發育也同青蛙一樣,必須在水中進行,不能完全擺脫水的束縛。這樣有人認為這是兩棲動物分布范圍較小、種類也較小的重要原因。這種說法對嗎?環境的變遷對兩棲動物的生殖發育有沒有影響呢?第二課時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入課堂,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出疑惑 請同學們觀看一段視頻,然后說出鳥類的生殖過程是怎樣的。(播放視頻資料) 通過視頻資料,你能說出這些鳥都在做什么嗎? 那么,鳥類的生殖到底要經過幾個過程呢?展示圖片:鳥類生殖的六個過程 師生共同總結:鳥的生殖過程: (板書)筑巢→求偶→交配(體內受精)→產卵→ 孵卵→育雛教師適時提出問題,說出鳥的繁殖行為,學生思考后解決。設疑:是不是所有鳥的生殖過程都要經歷這些階段呢?師生共同總結:鳥類生殖必經的三個過程:求偶、交配和產卵講:鳥的生殖和蛙一樣都是有性生殖。但是兩棲動物的受精方式是:體外受精,而鳥的受精方式是體內受精。 設疑:那么請大家想一想:鳥和兩棲動物的受精方式哪一種更好呢?(體內受精)講:鳥類的體內 受精對受精卵有一種很好的 保護作用。而且生殖發育完全脫離了水的限制,因而鳥類比兩棲動物要高等。 觀看視頻:鳥的生殖過程交流討論:鳥的生殖過程有哪些?結合圖片說出鳥的生殖過程是怎樣的?思考:1、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中提到“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說的是鳥的哪種生殖行為?(筑巢)2、“勸君莫打三春鳥,兒在巢中盼母歸”(育雛)討論交流:根據錄像內容,說出鳥類生殖必經的幾個階段。復習回顧:蛙的受精方式(體外受精)圖片比較:鳥和蛙的受精方式思考,討 論:鳥和兩棲動物的生殖方式哪種更好。 通過觀看鳥的生殖視頻,既讓讓學生感受自然界生命的神奇,又能直觀的觀察到鳥類的生殖過程,達到一舉雙得的效果。結合古詩,說出鳥的幾種繁殖行為,增強學生的文學修養,效果較好。適時復習舊知識,和新知識作比較,上下銜接,逐層遞進。通過比較,讓學生形成 “鳥比兩棲動物高等,生殖發育擺脫了水的限制”的意識,形成結論 過渡:精卵在雌鳥體內結合成受精卵,然后,雌鳥產下具有堅硬外殼的大型卵。那么,鳥卵有哪些部分組成?它們是如何發育成小鳥的呢?我們今天就以雞卵為例,來探究卵的結構,并推測其功能。(提供實驗器材,布置任務,引導學生實驗探究)實驗過程:教師巡回指導,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并進行二次備課通過剛才的實驗,我們已經知道了鳥卵的結構,請大家動動手,把雞卵各部分的結構畫出來,并標上名稱,看誰畫的又快又好。 設疑:雞卵各部分有何作用呢?(布置任務,小組合作,共同探討)出示思考題,學生回答:1、雞蛋的哪一部分能孵化出小雞?2.哪一部分為胚胎發育提供營養物質?3.哪一部分為胚胎發育提供空氣?4.根據系帶的位置想一想系帶有什么功能? 精講:卵黃為胚胎發育提供主要的營養物質,而卵白一方面起到保護作用,另一方面為胚胎發育提供水分和部分的營養物質。雞卵的主要部分是胚盤,因為它是胚胎發育的部位。 過渡:不同雞蛋的胚盤大小、顏色是不同的,是不是所有的雞蛋都能孵出小雞呢?(不是。)講:必須是受精卵才能發育成小雞。 那你們能否根據胚盤來判斷卵是否受精呢?(不能)(出示圖片:受精卵和未受精卵)講:胚盤顏色的深淺可以作為判斷卵是否受精的一個依據。受精卵的胚盤色濃而略大。設疑:有人說:一個鳥卵就是 一個卵細胞,你認為這種說法對嗎?在鳥卵中真正的卵細胞應包括哪些結構呢?講:胚盤中含有遺傳物質,將來能發育成胚胎。 相當于細胞中的細胞核。卵黃相當于細胞質,而卵黃膜則相當于細胞膜。我們共同來通過連線說出鳥卵的結構與功能: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鳥類的生殖發育過程包括:筑巢、求偶、交配、產卵、孵卵、育雛。 我們重點學習了卵的結構,由于鳥類產大型的硬殼卵,內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充分保證了卵的發育,而且大多由親鳥孵化所以提高了對陸地生活的適應性。下面讓我們能過一段動畫再一次熟悉卵的結構和功能 小組合作,完成實驗探究:一、初探卵殼:1、單手用力握雞蛋,試一試是否能握破?你能推測一下卵殼的作用嗎?二探卵的內部結構:2、輕輕敲破雞蛋的鈍圓端,將少量破損卵殼剝掉。你看到了 什么?能推測卵殼膜的作用嗎?3.將雞卵的內容物倒入培養皿中,結合課本P20圖,找到卵黃、卵白、胚盤和系帶4、板圖:畫出雞卵各部分的結構三探雞卵各部分的功能:小組合作,共同完成助學P20的合作探究,時間三分鐘。小組交流討論4個思考題。明確答案。理解掌握:鳥卵各部分的功能。圖片比較:受精卵和未受精卵討論、交流:鳥卵卵細胞的組成。師生總結:卵細胞包括:卵黃、卵黃膜和胚盤三部分連線比較各部分的功能 觀看動畫,加深對鳥卵結構的理解:鳥卵的結構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通過三探活動的設計,讓學生建構“鳥卵的復雜結構增加了對陸地環境適應性”的概念引導學生繪出鳥卵結構圖,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繪圖能力,又進一步掌握了鳥卵的結構。通過合作探究,再加上教師4個問題的提出,學生很容易就能說出鳥卵各部分的功能,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圖片比較受精卵和未受精卵的區別,讓學生明確:未受精卵不能孵化出小鳥。通過學生的討論,再結合教師的精講,讓學生明確鳥卵卵細胞的組成。重點掌握:胚盤相當于細胞核,內含遺傳物質,將來發育成小鳥這一知識點。動畫展示鳥卵的結構,激發生趣,加深印象啟發點撥 [過渡]:同學們聽說過“愛迪生小時候孵雞蛋”的故事嗎?你說:愛迪生為什么孵 不出雞蛋來呢?精講: 鳥的受精卵在母體內就已經開始發育了。但是鳥卵由母體產出后,由于外界溫度相對比較低,因而胚胎就停止發育,需由親鳥孵化才能繼續發育結論:鳥卵的孵化期與各種 鳥的體積有關。設疑:剛孵化出的小鳥與小雞一樣嗎?(不一樣)出示圖片:雛雞和雛藍山雀師生共同總結:像雛雞這樣,孵出時已充分發育的,屬于早成雛;而雛藍山雀孵出時尚未充分 發育,屬于晚成雛。指導學生舉例說出常見的早成雛和晚成雛。(大雁、雞、鴨、是早成雛;燕子、麻雀 是晚成雛。)設疑:雛雞絨羽干后,即可隨親鳥覓食 雛藍山雀怎么辦?(親鳥育雛)問:育雛有什么好處? 對。但是對我們人類來說,親鳥在育雛期間,捕食害蟲量劇增,有“農林衛士”的美稱。有人做了一個統計,小鳥一天捕食的害蟲量等于它自身的重量。但是,現實生活中,有人卻大肆捕殺鳥類,你們說這種行為可取嗎?(不可取)師:鳥類與我們人類的關系極其密切,我們不僅要愛鳥護鳥,還要讓鳥類在生物圈中更好地生活、繁衍和發展。同學們,對此你將如何做呢? 觀看幻燈片:愛迪生孵蛋。思考:愛迪生為什么孵不出雞蛋來呢?明確鳥與人類的關系,樹立愛鳥護鳥的情感。并暢談愛鳥護鳥的方式方法。 通過小故事過渡到鳥的發育過程,既讓學生明白鳥的發育受溫度影響,又激發了生趣。表格比較鳥卵的孵化時間,長短,很容易得出鳥卵孵化期長短與其體積有關。 通過圖片比較:育雛期間,親鳥一天的捕食害蟲量與自已的體重相同,使學生建構“鳥在育雛期間能消滅大量的農業害蟲,與人類關系密切”這一觀點。從而培養學生愛鳥護鳥的意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