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2 金屬的化學性質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了解鐵、銅、鋁等常見金屬與氧氣的反應,即金屬的氧化反應;2、通過實驗探究金屬與稀鹽酸、稀硫酸以及與鹽溶液的置換反應,并且能夠用反應現象對金屬的活動性進行簡單的判斷;3、掌握金屬的化學性質和金屬的活動性順序,能用金屬活動性順序對有關的置換反應進行簡單的判斷并解釋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過程與方法:1、通過回憶已有的知識來學習新知識,使學生了解知識間的聯系性2、在教師的講解和引導下,學生通過小組合作進行實驗,探究金屬與稀鹽酸、稀硫酸之間的反應,金屬與鹽溶液之間的反應,學會觀察實驗現象,運用對比、歸納、概括等方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并用化學語言進行表述,初步認識科學探究的意義和基本過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科學實驗探究能力,提高動手實驗能力。2、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發展學習化學的興趣。學情分析學生在上冊教科書中已經學習了鎂條、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實驗室用金屬鋅和稀硫酸制取氫氣、用鐵釘與硫酸銅溶液的反應來探究質量守恒定律等知識。基于已有的基礎知識的回憶,通過猜想、實驗、觀察、歸納、總結等來完成本課的學習。重點難點重點:通過實驗探究認識金屬活動性順序難點:運用金屬活動性順序對置換反應作出判斷教學過程活動1【導入】金屬的化學性質教師說出金屬鎂、金屬鐵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現象,讓學生回答是哪個金屬。學生通過回憶回答。引入金屬有哪些化學性質 活動2【講授】金屬的化學性質1、教師引言:猜猜“我”是哪種金屬 “我在世界上年產量居第一;在空氣中我不能燃燒,但在純氧氣中我卻能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黑色固體”。學生回答。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回憶鎂、鐵在氧氣中的燃燒、實驗室用鋅粒和稀硫酸制取氫氣、鐵釘和硫酸銅溶液的反應來猜想金屬的化學性質 2、學習金屬與氧氣的反應。采取“回顧、引導、討論、得出結論”的教學模式。在學生了解鐵絲在純氧中能夠燃燒但在空氣中不能燃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回憶在空氣中點燃鎂條的實驗,探究鐵鎂兩種金屬跟氧氣反應時的條件的差別,得出鎂比鐵活潑的結論,然后帶著“鐵和鋁的活潑性怎樣 為什么鋁具有優良的抗腐蝕性能 分析“真金不怕火煉”蘊含的科學原理。分析得出:鎂、鋁比較活潑,鐵、銅次之,金最不活潑。教師板書。3、學習金屬與酸反應。教師引導學生思考金屬能否和酸反應,反應的劇烈程度如何 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親自動手做鎂、鋅、鐵、銅與稀鹽酸、稀硫酸反應的實驗,探究鎂、鋅、鐵、銅的金屬的活動性。學生分組實驗,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教師在學生實驗過程中進行指導,實驗結束由學生代表匯報探究結果,互相交流討論,得出鎂、鋅、鐵的金屬活動性都比銅強。此處教師板書,講解置換反應。4、學習金屬與金屬化合物溶液反應。通過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學生可推測金屬可能能與金屬化合物溶液反應,此處教師板書。強調置換反應。學生分組設計實驗驗證。第一組:打磨光亮的鋁絲浸入硫酸銅溶液。第二組:銅絲浸入硫酸鋁溶液中。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匯報總結。通過上述實驗,得出鋁、銅的金屬活動性順序Al>Cu。教師引導,學生再次總結:活潑金屬能把不活潑的金屬從它的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換出來。5、學習金屬活動性順序。教師講述:經過了許多類似上述實驗的探究過程,人們進行了認真的去偽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歸納和總結出了常見的金屬的活動性順序,以及根據金屬活動性,可以作為金屬能否在溶液中發生置換反應的一種判斷依據。學生學習金屬活動性順序。6、歸納小結,知識的升華活動3【練習】金屬的化學性質教科書13頁第7、5、2題活動4【作業】金屬的化學性質黃銅合金與黃金的外觀很相似,常被不法商販用來冒充黃金牟取暴利,我們可用什么辦法來鑒別它們呢 ”我們可以用哪些方法鑒別真假黃金 活動5【導入】板書設計金屬的化學性質1、金屬與氧氣反應2、金屬與鹽酸、稀硫酸反應3、金屬與金屬化合物溶液反應4、金屬活動性順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