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食物》(教材分析)本節課食物中含有多種營養成分是本冊的開篇章節,考慮到學生在小學自然課和生活中接觸過淀粉、蛋白質、維生素等概念,對這些概念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礎上探究食物中的營養成分,學生比較容易理解和接受。所以,本節課安排了維生素C的實驗,最后歸納總結食物中含有多種營養成分。這樣通過實際案例的探究比直接講述食物中的營養成分更符合課標的要求。此外這些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也正是新陳代謝過程開始的一部分,所以本節課的學習為下面章節的學習做了鋪墊。《怎樣合理膳食》是第一節中的第二課時的內容,本節通過同學們對聰聰和明明一天的膳食是否合理、營養是否平衡的探究,來認識合理膳食的重要性。這一小節指導學生合理膳食、平衡營養,這也是這一章的主旨所在,讓學生合理飲食。(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1、說出食物中含有的營養物質;2、說出人體對營養物質的需要量會隨年齡、身材、健康狀況和勞動強度的不同而不同;3、說出青少年階段對營養物質的需求特點。【過程與方法目標】學會正確使用生物實驗用具。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進行探究活動。嘗試利用資料、信息進行探究的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積極參與小組活動,養成實事求是的態度。2、關注自己的飲食,合理膳食。(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探究哪些蔬菜或水果中含有較多維生素C;合理膳食。【教學難點】探究活動“哪些蔬菜或水果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讓學生養成合理膳食的習慣。(課前準備)1、教師準備:材料:青椒、小白菜、西紅柿、菠菜、馬鈴薯;蘋果、甜橙或葡萄、梨、西瓜等蔬菜水果。用具:燒杯、試管、吸管、高錳酸鉀溶液、紗布、研缽、吸水紙、量筒、酒精燈、解剖針等。2、學生準備(1)學生課外搜集家中食品包裝袋或者到到超市食品區查看食品包裝袋,總結食品中的營養成分;(2)預習課本后的部分食物營養成分表(附表一)和課本后的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每日膳食中營養素供給量(附表二),為課上探究某同學一天的食譜是否合理順利進行做準備。(教學過程)【導入新課】教師:同學們有沒有思考過我們是怎樣從一個小嬰兒長這么大的?學生:爸爸媽媽辛辛苦苦把我們養大。教師:的確父母把我們養大不容易,從小讓我們吃有營養的東西,我們才能長這么大。想想非洲的孩子們,每個都是瘦得跟皮包骨似的,他們沒有足夠的食物得不到充足的營養才會那么瘦。【講授新課】一、食物中含有多種營養成分教師:那同學們通過課下的搜集,都說說不同食品中都含有哪些營養成分?學生1:我查看了瓜子的營養成分表,含有能量、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等營養成分。教師:很好,那其他同學呢?學生2:我查看了小米鍋巴的營養成分表,根瓜子中的營養成分表一樣的呢。教師:其他同學有不同意見嗎?學生3:我查看了雀巢固體飲料的營養成分表,發現除了剛才說的那些成分,表中還有維生素A,維生素C,鈣,鐵,鋅等營養成分。教師:非常好,那通過這三位同學們的回答,同學們試著總結食物中都含有哪些營養成分?。學生:食物中含有糖類、蛋白質、脂肪、水、無機鹽和維生素。教師:同學們很棒,接下來簡單了解這幾類營養成分的種類和功能。糖類是人體的主要能量,包括葡萄糖、麥芽糖、蔗糖、淀粉等,主要存在于谷類、根莖類食物中。同學們肯定有這樣的經歷,當你很餓的時候,如果給你一塊糖,你餓的感覺就會減輕一些。學生1:是的。教師:蛋白質由氨基酸組成,構成細胞的基本物質,也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有20種,其中有8種必須從食物中獲得,其他氨基酸可以在體內合成。脂肪是人體貯存能源的物質,有動物脂肪和植物脂肪之分。水這種營養成分同學們肯定都知道,水是細胞的主要成分,沒有水就沒有生命。無機鹽是組成人體的重要成分,還參與人體內的代謝活動。維生素有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等,維生素對于維持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缺乏維生素會引發疾病。同學們,翻開課本第4頁,查看維生素的食物來源和缺乏癥。學生:認真看。教師:如果同學們有類似的病癥,一定要注意補充維生素。教師:接下來我們探究哪些蔬菜或水果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同學們認真閱讀小辭典中給的信息,作出假設。同學們從實驗材料中選取兩種,比較這兩種食材中含有維生素C的多少。學生:分組設計實驗,按照設計方案進行實驗。教師:進行巡視,查看學生的實驗設計是否合理,并予以指導。教師:通過上面的實驗探究,我們發現不同的水果和蔬菜中的維生素C的含量是不同的。同樣,不同種類的食物中,各種營養成分的量也是不同的。有的食物中含有蛋白質較多,有的含有糖類較多,有的含有維生素較多。所以說,同學們平常飲食的過程中,一定不能挑食,這樣才能營養均衡。學生:好。教師:同學們有沒有發現,這個時期同學們身高、體重等都有很大的變化?學生:是啊是啊。教師:同學們現在正處在第二個生長發育的高峰,這段時期一定要獲得充足的營養物質,才能長高長肉。這段時間同學們學習也很緊張,要注意蛋白質的攝入,因為蛋白質可以提高大腦的活力,增強記憶力,比如雞蛋、豆制品中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還要注意維生素A 的攝入,因為維生素A有利于維持正常的視力,促進生長發育。維生素D能促進人體對鈣、磷的吸收,維持骨骼的正常的發育,比如牛奶、蝦皮、魚和骨頭中含鈣較多;同樣蔬菜和水果也要多吃,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的維生素C有預防感冒的功效。二、怎樣實現合理膳食教師:合理膳食能為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提供各種營養成分和足夠的能量。下面我們做一個小實驗,證明花生中含有能量。同學們翻開課本第7頁,按照實驗步驟操作。實驗時,同學們操作時要小心。學生:操作。教師:同學們實驗完,發現試管中的水有什么變化?學生:試管中的水沸騰。教師:那這說明了什么?說明花生燃燒過程中釋放了能量,花生中含有能量,當然其他食物中也有能量。學生:原來是這樣。教師:在食物中含有較多能量的物質是糖類、蛋白質和脂肪。1g營養物質在體內氧化分解所釋放出的能量,叫該物質的熱價。糖類和蛋白質的熱價是17.15 KJ,脂肪的熱價是38.91 KJ。人體每天需要攝取的能量應該符合自身生理活動的實際需要,那怎樣的膳食結構才算均衡合理呢?今天,我們就根據課本上某同學一天的食譜來計算一下。用事實說話。學生:好。教師:同學們分成小組,同學們要分工合作,積極參與到討論中來。學生:分工明確,討論激烈。教師:好,請同學們說說小組算出的答案。學生:這位同學一天的食物折算成蛋白質的重量是288.625g,脂類總質量為52.275g,食用油為30g。總能量是 8112.2KJ,鈣是985.5mg。教師:現在我們打開課本看一下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每日膳食中的總能量和鈣的供給量,討論該同學的食譜是否合理。學生:查表發現:該同學每天所需的能量應是9200 KJ,鈣是1000mg。教師:那這說明什么?學生:該同學的能量的攝取量偏少,鈣攝入量稍少。教師:很好。那結合該同學的食譜,分析一下自己平常的食譜合理么?教師:同學們早上都吃早飯么?學生:吃。學生:來不及吃。教師:那不吃早飯,同學們上午上課有什么感受?學生:餓的難受,上課難集中注意力。教師:長期下去的話,對我們的身體有什么影響?學生:胃會很難受,容易誘發胃病。教師:以,我們為了身體健康,一定要吃好早飯。學生:好。教師:還有就是一日三餐要合理搭配。三餐要怎樣搭配才算合理?早中晚三餐的比例應是3:4:3。食物多樣、粗細搭配、油脂適量、甜食少吃、食鹽限量、三餐合理、饑飽適當。早餐選擇熱能高的食物,如面食和肉食。午餐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晚餐不宜吃過多的蛋白質和脂肪類食物。教師:同學們有沒有發現,同學們現在的食量要比小的時候食量大,而且還會經常餓。學生:點頭同意。教師:那同學們有沒有注意同學們爸媽每天都吃多少?學生:爸媽每天吃的都差不多,反而我是越吃越多。教師:那同學們知不知道是為什么?學生:不知道。教師:因為食量是與年齡相關的,同學們現在正處于快速長身體的時候,需要的營養多,所以才會食量大。學生:原來是這樣啊。教師:所以同學們現在這個階段要好好吃飯,一定要吃飽,而且要不挑食呦。學生:好。教師:還有沒有其他的因素?比如我們上完體育課,或者干完一天的地里活,吃飯上有什么變化?學生:上完體育課我就非常餓。教師:這說明食量與運動量有關系。學生:是這樣呀。教師:那同學們有沒有注意到女生的食量要比男生的食量小?學生:是的,女生吃的挺少的。教師:恩恩,食量也與性別有關系。食量還與身體健康狀況,身材的大小有關系。三 、總結反饋,提高能力教師:好,今天這一節的內容就學習完了。同學們一起回憶一下,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什么?學生:食物中含有多種營養成分。教師:好。還有什么?學生:學習了食譜能量的計算,要合理安排膳食。教師:好。現在我們來做一下課后練習(課件19頁)。【課堂小結】本節課我們學習了與食物相關的章節,初中生正處在長身體的階段,這一階段安排這樣的課程,可以讓學生充分了解平時所吃的食物中含有的營養成分和正長身體過程中需要攝入哪些營養物質,對于學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有引導作用,讓有不好飲食習慣的學生引起注意。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