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1張PPT)請認真觀看視頻并說一說該法對食品浪費行為的處罰力度怎么樣?第二框 法律保障生活第九課 法律在我們身邊第四單元 走進法治天地①通過學習激發法律知識學習的熱情,增強法治意識和法律觀念,培養遵紀守法的好習慣②通過學習知道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懂得法律規定的權利不容侵犯,法律規定的義務必須履行。③通過學習明確法律的特征,體會法律是我們的“保護神”。1.為什么說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2.法律的本質?3.法治的內涵與要求?4.法治的重要性?5.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什么?自主學習Part 01一、法律的特征“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法律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法律保障我們的生活,為我們提供安全、有序的生活環境。校規道德法律觀察漫畫,分析漫畫中的行為分別通過什么方式來約束和規范?產生方式 實施手段 調整對象和范圍法律道德校紀校規國家制定或認可自然形成教育行政部門制定國家強制力自覺、社會輿論行政手段全體社會成員社會自然人在校師生法律與道德、校紀校規有什么不同點?法律與道德、校紀校規有什么共同點?都是人們生活中的行為規范,共同約束人們的行為,調整社會關系,維護社會秩序。探究活動法律的特征⑴聯系:道德與法律都是人們生活中的行為規范,它們共同約束人們的行為,調整社會關系,維護社會秩序。⑵區別:法律、道德、紀律、規章等行為規范在產生方式、實施手段、調整對象和范圍等方面存在區別。1. 行為規范的類型與作用 (聯系與區別)探究活動思考:材料體現我國的立法機關是什么?維護國家安全,全國人大表決通過國安法為了解決香港特別行政區國家安全風險日益凸顯的突出問題,保持香港長期繁榮未定,確保“一國兩制”方針不會變、不動搖,確保“一國兩制”實踐不變形、不走樣,維護國家安全,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草案)》。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法律的特征探究:法律的特征——國家創制法律的形式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實行。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表決通過修改后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把“常回家看看”列入修改法律條文中。國家制定法律國家認可法律是指特定國家機關按照法定程序,制定法律、修改或廢止現有法律的活動。是指特定國家機關根據實際需要,以一定形式賦予在社會上早已存在某些習慣、道德規范等以法律效力的活動。法律制定后,是如何保證實施的?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探究一:法律的特征整治電動車亂象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軍隊警察法庭監獄這是法律區別于道德等行為規范的最主要特征。國家強制力落馬的高級官員周永康,中共十七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涉嫌受賄、濫用職權、故意泄露國家秘密一案,一審被判無期。蘇榮,曾任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受賄、濫用職權、巨額財產來源不明,以受賄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濫用職權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年,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年。落馬的高級官員徐厚才,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涉嫌受賄犯罪令計劃,中央統戰部部長,賄罪、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濫用職權罪郭伯雄,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涉嫌受賄犯罪探究:法律的特征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大反腐力度,“老虎”“蒼蠅”一起打。近年來,我國開展“天網行動”抓捕外逃貪官。思考:以上說明法律具有什么特征?③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2.法律的特征①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②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③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下面三幅漫畫什么告訴了什么?在法治社會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每個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護,平等地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任何人不論職務高低,功勞大小,只要觸犯國家法律,都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進一步說明了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3.如何理解法律對全體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①在法治社會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②每個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護,平等地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 (權利平等、義務平等)③任何人不論職位高低、功勞大小,只要觸犯國家法律,都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法律適用平等)Part 02二、法律的作用探究:法律的作用法律的規范作用:①法律規范著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對比兩幅圖片,你認為法律的作用?判斷:下列行為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探究:法律的作用第四十三條 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權利:(一)參加教育教學計劃安排的各種活動,使用教育教學設施、設備、圖書資料;(二)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獲得獎學金、貸學金、助學金;第四十四條 受教育者應當履行下列義務:(一)遵守法律、法規;(二)遵守學生行為規范,尊敬師長,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法律的規范作用:②法律規定我們應該享有的權利,應該履行的義務。法律也為我們評判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提供了準繩,指引、教育人向善。七年級學生小云父親買了一輛中巴,從事客運。為節省開支,小云父親一直想讓小云輟學幫他售票,但小云始終不同意。在父親執意要求下,小云被迫輟學。學校得知此事后,會同社區、鎮政府工作人員,多次做小云父親的思想工作,宣講法律知識,最終小云返回學校讀書。思考:在這一事件中會用到哪些法律知識,這體現了法律的什么作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③法律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1.法律的作用(1)法律的規范作用:①法律規范著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保護著我們的生活,為我們的成長和發展創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會環境。②法律規定我們應該享有的權利,應該履行的義務。法律也為我們評判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提供了準繩,指引、教育人向善。(2)法律的保護作用:法律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是我們的“保護神”。〈英雄烈士保護法〉第二十二條 禁止歪曲、丑化、褻瀆、否定英雄烈士事跡和精神。 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在公共場所、互聯網或者利用廣播電視、電影、出版物等,以侮辱、誹謗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將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用于或者變相用于商標、商業廣告,損害英雄烈士的名譽、榮譽。公安、文化、新聞出版、廣播電視、電影、網信、市場監督管理、負責英雄烈士保護工作的部門發現前款規定行為的,應當依法及時處理。思考:(1)《英雄烈士保護法》對我們有什么作用?(2)對英烈又有什么作用?(2)對英烈來說,維護了英烈們的合法權益。——法律的保護作用(1)《英烈法》規定了我們可以做什么,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應該怎樣做,不應該怎樣做。也為我們評判、預測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提供準繩,指引、教育人向善。 ——法律的規范作用有人認為,現代社會中的一切事情都可以通過法律來解決。對此觀點,你的看法是什么?此觀點錯誤。社會中,不是只有法律這一種行為規范,還包括道德紀律等。在不同的事件和社會環境中有恰當的行為規范。如在排隊時插隊并不違法,只能用道德規范來譴責此行為。觀點辨析拓展空間現代社會中的一切事情都可以通過法律來解決,法律是萬能的。觀點錯誤。法律具有局限性,它只負責調節一小部分社會關系,還需要道德、規章制度進行補充。法律具有滯后性,這個觀點夸大了法律的作用,與現代法治精神背道而馳。法律保障生活法律的特征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規范作用保護作用法律的作用最主要特征1.近日,山東濟南打掉一個銷售偽劣疫情防控物資的犯罪團伙,抓獲16名嫌犯,繳獲假冒偽劣口罩32萬只,追繳贓款15萬余元。這最主要體現我國法律的特征是( ?。?br/>A.法律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B.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C.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的約束力D.法律的調整范圍比道德大A2.為了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村全面發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于2021年4月29日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材料表明( )①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②國家通過立法保障鄉村振興③法律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④國家通過執法推進依法治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2.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煙酒。杭州某商店因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煙,受到罰款一萬元的行政處罰。這表明( )①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 ②任何違法行為都要受到刑罰處罰③未成年人受特殊關愛和保護 ④法律規范著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3.我國旅游法規定,旅游者應當遵守旅游文明行為規范。我國各地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對行人闖紅燈行為處五元至五十元不等的罰款。這表明 ( )A.法律維護我們所有權利B法律指引和教育人向善C.法律維護我們一切權益D解決糾紛是法律的作用B4.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加強了反腐力度。一大批違法亂紀的領導干部受到黨紀國法的處罰。這充分說明( )A.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B.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C.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D.法律是針對高層人物制定的C5.下列對法律的理解,正確的一組是( )①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科學完備的法律體系是實行法治的關鍵②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這一特征體現法律的權威性③德治是人們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④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這是法律區別于道德等行為規范的最主要特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6.中學生劉某,出于好奇,撥打火警電話“119”慌稱學校失火。當消防人員開著消防車到達學校后,發現是騙局。后來公安機關依法追究了劉某的法律責任。這一案例說明了( )A、法律維護了人們的合法權益B、公共場所有規章制度C、人們不能按自己的規則辦事D、法律對人們的行為有規范作用D7.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對關乎人民切身利益的食品安全問題,加大了犯罪懲處力度,最高可判處死刑。這體現出我國法律 ( )A.通過解決公民之間的權利義務糾紛來維護公民合法權益B.只具有制裁功能,制裁是維護公民合法權益最有效的方法C.通過制裁違法犯罪行為來維護公民合法權益D.通過規定權利和義務來規范人們的行為C8.人們期待住有所居,民法典創設居住權加以保護;人們希望天更藍、水更綠,民法典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強化生態環境保護;人們希望生活得更有尊嚴,人格權獨立成編,將“私人生活安寧”納入隱私權……民法典對民眾心愿和呼聲的回應,體現了法律( )A.具有規范作用,規定我們應該享有的權利,應該履行的義務B.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伸張正義C.為我們評判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提供了準繩,指引、教育人向善D.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D9. 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報告指出,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以來,審結涉黑涉惡犯罪案件33 053件226 495人。這表明法律的最主要特征是( )A.由國家制定或認可B.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C.懲治犯罪,維護秩序D.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D10.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的教育法修正案,加大了對考試作弊行為處罰的力度,規定考生在國家教育考試中存在抄襲、代考等作弊行為的,可以取消考試資格或成績,情節嚴重的可以“禁考”一到三年,甚至追究刑事責任。請續寫下表,使材料內容與其體現的法律特征一一對應。材料內容 法律特征①由國家制定或認可該規定適用于任何參加國家教育考試的考生 ②③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教育法修正案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在國家教育考試中存在作弊行為的要受到一定處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9.2法律保障生活(41張PPT).pptx 整治電動車亂象.mp4 表決通過《反食品浪費法》.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