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道德與法治重點基礎知識中考復習資料八年級上冊基礎知識1、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恪守道德、遵守法律。P192、犯罪的基本特征:P53①嚴重社會危害性;②刑事違法性;③應受刑罰處罰性。3、為什么要講誠信:(意義)P41①誠信是核心價值觀的一個價值準則,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一項民法原則。②誠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③誠信是企業的無形資產。④誠信促進社會文明、國家興旺。4、如何做一個誠信的人?P43①樹立誠信意識,信守承諾。②運用誠信智慧,做到恪守誠實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隱私。③珍惜個人的誠信記錄。5、怎樣做負責任的人?①不言代價與回報。②自覺承擔應盡的責任。③努力提升自身素質,增強履行責任的能力,勇于承擔責任。6、承擔責任對自己負責有何意義:①我們學會感恩、主動關心、幫助和服務他人,在辛苦付出中體驗到對他人負責的快樂和幸福。②只有對自己負責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潛能得到充分挖掘和發揮,才有資格、有能力、有信心承擔起時代和國家所賦予的使命。7、如何評價我們周圍的先進人物?不言代價與回報有什么意義?在我們的周圍,有許許多多履行社會責任卻不計代價和回報的人。正是因為他們敢于承擔責任,敢于擔當,我們的生活才能更加安全、更加溫暖,更加充滿陽關和希望。8、服務社會有何意義:①只有積極為社會做貢獻,才能得到人們的尊重和認可,實現我們自身的價值②在服務社會的過程中,我們的視野不斷拓展,知識不斷豐富,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人際交往能力不斷提升,道德境界不斷提高。9、怎樣服務和奉獻社會?(途徑)P83①需要我們青年擔當責任。②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③熱愛勞動,愛崗敬業。10、尊重他人的原因:P32①尊重他人是一個人內在修養的外在表現。②每個人都是有尊嚴的個體。③尊重使社會生活和諧融洽。11、怎樣尊重他人:P35①積極關注、重視他人。②要學會換位思考。③要學會欣賞他人。④我們應該與人為善,幫助他人。⑤要平等待人。12、禮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主要表現在語言文明、儀表端莊、舉止文明等方面。P3713、為什么要做到文明有禮?(文明有禮的重要性):P37①文明有禮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②文明有禮促進社會和諧。③文明有禮體現國家形象。14、怎樣做一個文明有禮的人:P39①要態度謙和,用語文明。②要儀表整潔、舉止端莊。③要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15、為什么要關愛他人:P76①關愛傳遞著美好情感,給人帶來溫暖和希望,是維系友好關系的橋梁。②關愛是社會和諧穩定的潤滑劑和正能量。③關愛他人,收獲幸福。16、如何關愛他人:P78①關愛他人,要心懷善意。②關愛他人,要盡己所能。③關愛他人,要講究策略。④要講究哪些策。17、國家核心利益:P88國家主權、國家安全、領土完整、國家統一、憲法確立的國家政治制度和社會大局穩定、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18、總體國家安全觀:P98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八年級下冊基礎知識1.憲法的基本原則: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憲法原則:尊重和保障人權2.國家性質:社會主義國家。根本制度:社會主義制度3.我國經濟制度的基礎:生產資料的公有制。4、堅持黨的領導的原因:P4①中國革命的勝利和事業的成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戰勝艱難險阻取得的;②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③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④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⑤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大優勢。堅持黨的領導的要求:P4必須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健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國家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在治治建設中怎樣落實(體現)黨的領導:P4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制度憲法法律,領導人民實施憲法法律,做到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著守法。6、人權的實質內容和目標: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發展。人權的主體:在我國,人權的主體非常廣泛,既包括我國公民,也包括外國人。不僅保護個人,也保護群體。內容:憲法保護的人權內容也很廣泛, 既包括平等權和人身權利、政治權利,也包括財產權、勞動權、受教育權等經濟、社會、文化、政治方面的權利7、國家權力的機關:人民代表大會8、我國國家機構組織原則:民主集中制原則。9、我國國家機構組織原則:民主集中制原則。10、憲法的重要性、地位:①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②憲法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③憲法集中體現了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④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在國家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和法律效力。11、如何增強憲法意識:①學習憲法。著重領會憲法的原則和精神。②認同憲法。理解并認同憲法的價值。③踐行憲法。將憲法原則轉化為自覺的行為準則。12、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政治權利,行使這項權利是公民參與管理國家和管理社會的基礎。13、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人身自由14、我國公民維護權利的方式有哪些:(1)和解;(2)調解;(3)仲裁;(4)訴訟。15、公民的某些權利也是義務:勞動和受教育16、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經濟制度的基礎:生產資料公有制。組成部分:國有經濟、集體經濟、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17、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19、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人民代表大會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最高行政機關:國務院(中央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國家的審判機關。人民檢察院: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監察委員會:國家的監察機關20、全國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體現:我國憲法和法律。21、公民參與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監督權的具體體現:民主監督。22、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3、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現:國家利益。24、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教育。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國家安全。25、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教育九年級上冊基礎知識1.創新: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2.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3.教育: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4.創新的目的:增進人類福祉,讓生活更美好。5. 人口基本特點:人口基數大,人口素質偏低6.資源現狀、國情:我國自然資源豐富,總量大,種類多,但人均資源占有量少,開發難度大,總體上資源緊缺7.環境現狀、國情:當前我國生態環境雖總體有所改善,但生態環境形勢仍不容樂觀;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類環境問題時有發生。8.我國經濟發展還面臨的挑戰(經濟方面的國情):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鎮化水平不高,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9.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10.科技方面的國情:從整體上看,仍然面臨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總體水平不高、科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低于發達國家水平等問題。11.國際競爭的實質: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12.人民當家作主: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13.人民民主的形式:①選舉民主、②協商民主行使民主權利的途徑: ①民主選舉 ②民主決策 ③民主監督14.依法行政的核心:規范政府的行政權。15.依法法國的基本要求或方針: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16.偉大民族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中國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建黨精神: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17.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新型民族關系:平等團結互助和諧。18.“和平統一、一國兩制”: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也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政治基礎:一個中國原則19、怎樣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 ①第一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②第二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20.怎樣實現中國夢:①必須堅持黨的領導,貫徹“五大”發展理念,統籌推進“五位一體”建設,協調推進“四個全面” ②必須走中國道路。 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 ④必須凝聚中國力量21.四個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五大發展理念(新發展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位一體(五大建設):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四個尊重”: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四個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22.中國自信、民族自信的來源是什么?(根本原因):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23.自信中國人的表現:①國家有認同。②對文化有底氣。③對發展有信心。24.基本國策: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計劃生育;對外開放。發展戰略:創新驅動發展;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可持續發展;健康中國;鄉村振興。治國方略:依法治國各種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主創新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綠色發展道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和平發展道路各種理念:綠色發展理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25.發展的根本途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展的根本目的:增進民生福祉;發展思想:人民為中心26.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觀點或原因:①黨的奮斗目標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②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③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也是政府的宗旨。27.國有經濟的地位: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28.國家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國家安全。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公平。29.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特點: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30.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人民當家作主。31.愛國主義的本質: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32.中國夢的內容: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33.中華文化的特點:源遠流長 、博大精深、薪火相傳、歷久彌新34.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本質: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35.民族精神的核心:愛國主義。時代精神的核心: 改革創新36.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共同富裕。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