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性質活潑的氧氣 ( http: / / www.lspjy.com / thread-218355-1-1.html )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認識氧氣的主要物理性質、化學性質。2、通過認識物質在空氣中與氧氣中燃燒現象的不同,培養辯證觀點和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3、認識化合反應、氧化反應,會分辨并準確地區分它們。4、、了解氧化反應與緩慢氧化的區別和聯系。(2)過程與方法觀察并說出木炭、鐵絲、硫、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現象,從中歸納出氧氣的化學性質。(3)情感態度與價值1、初步養成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和良好的實驗習慣。2、、初步學會“觀察現象——分析現象——獲得結論”的科學思維方法。二、教學重點、難點、疑點重點:認識氧氣主要的化學性質、化合反應、氧化反應概念的建立。難點:通過實驗探究歸納出氧氣的化學性質疑點:氧化反應的定義中為什么不包括氧氣三、教具準備氧氣7瓶,分別用玻璃片蓋好。燃燒匙,酒精燈,火柴,坩堝鉗,木炭,紅磷,硫,鐵絲,澄清石灰水四、教學策略1、創設教學情景,激發學習2、學習氧氣性質應始終以學生為主體以“動手實驗——觀察現象——說出現象——分析現象——獲得結論”的形式開展學習。以小組討論和合作探究為培養學生學習氧氣性質的主要途徑。3、學習過程要聯系生活、生產實際,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在促進人類和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五、教學過程設計[導入新課]創設情景,視頻播放我國“嫦娥一號”探月衛星發射升空的視頻,引入主題——氧氣的性質[學生進行驗證實驗] 將一根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發現木條復燃。[結論] 集氣瓶中裝的是氧氣。[展示] 一瓶氧氣、由學生觀察并按照認識物理性質的順序敘述氧氣的物理性質。[說明] 認識物質物理性質的順序:顏色、氣味、狀態、密度、溶解性、熔點、沸點等。[學生討論、回答][提出問題] 生活中有沒有見過氧氣溶于水的情況?[學生討論回答][講述] 所有動植物的生存離不開氧氣,水生動植物也不例外,水中動植物的生存說明自然界水中溶有氧氣,氧氣在水中溶解多還是少呢?我們知道,地球上水很多,空氣中仍有大量氧氣,說明氧氣在水中溶解較少,所以說氧氣不易溶于水。【提出問題】你可以設計實驗證明水中溶解有氧氣嗎?學生進行思考、交流、敘述自己或小組設計的實驗方案。【老師】點評學生的設計方案【視頻展示】驗證氧氣不易溶于水關于氧氣儲運的小知識[師生共同小結] 通常情況下,氧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在標準狀況下,氧氣密度是1.429g/L,比空氣略大,氧氣不易溶于水。在一定條件下,氧氣可以液化成淡藍色液體或固化成淡藍色固體。[設疑] 氧氣除了物理性質外,它的化學性質又如何呢?[老師] 下面我們來做幾個關于氧氣化學性質的實驗。【指導學生分小組完成探究氧氣化學性質的實驗】【學生活動】小組成員間交流討論,依據實驗現象分析歸納氧氣的化學性質。【老師】參與學生的交流討論。【學生活動】各小組選派代表敘述本小組實驗過程產生的現象,小組成員歸納整理得出的結論。【老師】參與學生討論。【學生活動】對各小組的結論進行分析整理,得出氧氣的化學性質。【老師演示補充實驗】硫在空氣中、氧氣中的反應,學生觀察并敘述現象,通過老師的講解,增加學生環境保護意識。【學生活動】讓兩個學生上黑板寫出四個反應的文字表達式,討論以上四個文字表達式有什么共同點?[教師活動] 引導學生通過對比,總結出化合反應的概念。[小結] 化合反應: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的反應。特點:“由多變一” A+B→AB[提問] 在前面我們已對蠟燭及其燃燒進行實驗探究過,哪位同學能寫出它反應的文字表達式。[學生活動] 請一名學生在黑板上寫出文字表達式。氧氣+石蠟二氧化碳+水[討論] 以上五個文字表達式有什么共同點?[教師活動] 引導學生通過對比,總結出氧化反應的概念。[小結] 氧化反應:物質跟氧發生的化學反應。[講述] 氧化反應概念中的“氧”包括“氧氣”也包括“含氧的物質”。[討論] 化合反應與氧化反應有什么區別?什么情況下一個反應既是氧化反應,又是化合反應?[小結] 判別某化學反應是不是化合反應,要著眼于生成物是否只有一種,判別某化學反應是不是氧化反應,要著眼于參加化學反應是物質有沒有跟氧發生反應?;戏磻?、氧化反應是從兩個不同的側面描述化學反應類型的方法。有氧參加的反應,且生成物只有一種物質的反應既是氧化反應又是化合反應。[提問] 是不是所有的氧化反應都進行得很劇烈?[教師活動] 引導學生閱讀課本36頁相關內容,指導學生通過列表比較區別氧化反應與緩慢氧化。[學生活動] 閱讀并列表比較區別氧化反應與緩慢氧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