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質量守恒定律教學設計一、教學內容分析1.課標中的內容認識質量守恒定律,能說明常見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用微粒的觀點對質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釋。2.教材中的內容教材不是從定義出發,把質量守恒定律強加給學生,而是首先提出在化學反應中反應物的質量與生成物的質量之間存在什么關系的問題,讓學生思考,然后通過作出假設、實驗探究,交流討論,得出結論等科學探究方法,設計并實施一些實驗方案,教材先讓學生親自動手做方案一和方案二中的兩個實驗,指導學生觀察、思索,使學生從自己親身觀察到的事實中,經過思考,得到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這一規律,然后學生繼續探究實方案三和方案四這兩個實驗,讓學生比較前后質量變化情況,并分析發生變化的原因,進而較深刻地認識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二、教學對象分析初三剛開設化學課,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較高,通過學習,也掌握了一定的實驗技能,針對這些情況,我們采用實驗探究的方法,鼓勵學生動手、動腦,在實驗中觀察,在觀察中討論,在討論中形成共識,不僅使學生學到新的化學知識,也可使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內在聯系有更深的理解。培養學生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喜歡探索新問題,能主動與他人合作,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三、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目標1、知道質量守恒定律的含義,能用微粒觀點說明質量守恒的本質原因2、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常見的化學反應中質量關系3、通過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動手實驗,使學生能用實驗定量研究化學問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歸納、總結和實踐能力。(二)過程與方法目標1、通過學生的猜想,并用自己設計的實驗進行驗證,使學生會進行初步的探究活動。2、通過實驗、匯報等,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取信息,初步學會運用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3、通過討論、交流,使學生能表達自己的觀點,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實驗探究,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發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實踐、樂于創新的科學精神。2、培養學生“物質是永恒存在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四、重點,難點1、重點:質量守恒定律的形成過程以及它的含義和應用2、難點:質量守恒定律的形成過程以及微觀含義的理解五、教法、學法本節課主要采用“實驗探究”的教學模式,在整個探究過程中實現以觀生趣、以趣激疑、以疑導思、以思求知、以知增能。按“提出問題—做出假設—設計方案—實驗驗證—得出結論—解釋反思—交流應用”的程序來探究。整個設計不僅注重了科學知識的獲取,更注重了學生參與獲取知識的過程。在教學中以實驗探究為主,多次采用討論交流的方式,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過程,讓課堂教學煥發生命活力。本節課主要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主動參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學習方式使每位學生以“探索者”的身份融入到課堂中,體驗化學的再發現過程,學習化學家發現真理的途徑和方法,真正做到把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六、教學準備:1、PPT課件;2、學生實驗:分8組(每四組相同)用品分別為:(1、2、3、4組):(1)白磷、鑷子、濾紙、燒杯(中) 試管(中號加膠塞) 酒精燈、火柴、托盤天平一:(2)碳酸鈉Na2CO溶液、稀鹽酸HC、 燒杯、小試管(綁細繩)、鑰匙、托盤天平各一(5、6、7、8組)(1):細鐵絲、硫酸銅溶液、、小錐形瓶(加膠塞)、細線、托盤天平各一個;(2)銅絲、酒精燈、坩堝鉗、精密天平各一個。七、設計思路八、教學過程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一、情景設置情景設置:同學之間聊天對話:這些物質火柴、蠟燭、酒精燃燒最后留下什么?化學反應前后質量是否有變化? 學生積極回答 創設情境,激發求知欲二、實驗探究1、提出問題:化學反應的特征是生成了其他物質,例如:磷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了五氧化二磷,那么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質量與反應物磷和氧氣的質量有什么時候關系呢?2、猜想與假設:參加化學反應的物質的總質量與生成的物質的總質量是否相等呢? 產生猜想,出現不同的想法回答三種可能:1、大于。2、小于。3、相等。 引導學生從量的方面來進行探討,了解科學探究的方法3、制定計劃、進行實驗方案1:白磷P在錐形瓶中燃燒反應前后物質質量測定方案2:鐵釘與硫酸銅CuSO4溶液反應前后物質質量的測定 學生分組實驗:(1)方案一、由--1、2、3、4小組完成(2)方案二、由、5、6、7、8小組完成觀察實驗現象進行討論、歸納、完成表格(表格見后) 通過小組合作,既鍛煉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也培養他們實事求是的科學實驗態度4、收集證據根據現象進行討論、歸納,然后請各小組長代表本組對所做實驗做小結,從而自然地得出結論,通過學生小結發言,教師歸納、評價,得出質量守恒定律。請一個學生用簡潔語言敘述5、解釋與結論組織與適時點撥,進一步歸納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突出重點。板書:課題及質量守恒定律內容。(見PPT略)6、反思與評價:有沒有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不相等呢? 方案3:碳酸鈉Na2CO3與稀鹽酸HCl溶液敞口反應前后物質質量測定方案4:銅絲加熱前后物質質量測定。[小結]所有的化學反應都符合質量守恒定律。 先由1、2、3、4中的其中一組展示實驗,敘述實驗現象和實驗數據,找一名學生試著總結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的變化規律。學生一起讀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學生代表展示本組實驗,敘述實驗現象和實驗數據。師生歸納小結:在不是封閉的體系中分析數據時,不要忽略參加反應和生成的氣體 培養學生總結、歸納的能力。同時培養了學生實事求是、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初步記住定律通過反思與交流,討論使問題得到逐步明晰和解決三、鞏固與升華為什么物質在發生化學反應前后,質量會守恒呢?質量守恒定律是否有理論依據呢?動畫視屏:電解水過程微觀示意圖:引導學生回憶:化學反應的實質,進而分析,化學反應前后:原子個數不變、原子種類不變、原子質量不變;元素種類不變、元素質量不變。所以物質的總質量不變。討論:“水變含碳元素的高價的汽油、柴油,經濟收入驚人,技術轉讓,請有識之士加盟。”同學們,假如你是老板,你是否會加盟呢?為什么? 學生回憶舊知識、討論、分析、推導出新結論。 激發學生溫故知新用理論揭示偽科學使學生從理論高度認識變化的本質。四、聯系實際、學以致用(練習)1.化學反應前后肯定沒有改變的是( ) ,肯定改變的是( ),可能改變的是( )①物質的種類②原子的種類③分子的種類④原子的數目⑤各物質的質量總和⑥元素的種類⑦原子的質量⑧.分子的數目⑨元素的化合價教師小結:(見PPT略)下列現象不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的( )A、蠟燭燃燒時慢慢變短 B、白磷在密閉容器中燃燒質量變大C、鐵釘生銹后質量增加 D、水結冰質量不變3、請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能否點石成金? 小組合作討論獨立完成。 加深對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用簡潔、流暢的語言表述,便于學生記憶和使用。及時反饋,使學生掌握質量守恒定律及運用五、布置作業1、在A+B→C+D的反應中,5克A和一定的B恰好完全反應,生成3克C和10克D,則B的質量是( )(A)18克 (B)7克 (C)8克 (D)6克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10g水蒸發成水蒸氣后仍是10g,符合質量守恒定律 B. 蠟燭燃燒后,越來越少,不遵守質量守恒定律 C.高錳酸鉀加熱分解后,試管內固體藥品 減少的質量等于生成氧氣的質量 D.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2L氫氣和1L氧氣反應能生成3L水, 3、蠟燭在空氣中燃燒后,生成CO2和H2O,試推斷蠟燭中一定含有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元素。4..下列現象不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的是( )A.鐵釘生銹后質量增加 B.煤燃燒后質量減輕C.雙氧水分解后質量減少 D.10克的冰融化后變為10克的水5、下列對化學反應前后質量變化的解釋,不符合質量守恒定律的是( ) A.高錳酸鉀受熱分解后固體剩余物的質量減小,是因為放出了氧氣 B.蠟燭燃燒后質量變小,是因為蠟燭受熱形成了石蠟蒸氣 C.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后,質量增大,是因為生成物中含有氧的質量 D.白磷在密閉容器中燃燒,反應前后總質量不變,是因為生成物都沒有逸散6.從圖水分子分解示意圖中獲得以下信息,其中不正確的是( )A.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B.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C.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 D.1個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板書設計課題1.質量守恒定律質量守恒定律① 定義②守恒原因原子的種類、數目、質量不變(微觀)元素的種類、質量不變(宏觀)教學反思本節課設計了許多化學實驗探究活動,由于學生們的參與,使得課堂氣氛活躍,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興趣,在獲得化學知識的同時,受到了科學方法的訓練,體驗了探究的樂趣,同時使學生認識到了定量研究的重要性,形成和發展了學生的科學素養.由化學反應的實質的分析,在理論依據上支持了質量守恒定律。給學生理論結合實際的科學體驗。這樣的教學,增強了本節課的色彩,教學效果明顯。情景設置 提出問題情景設置:同學之間聊天對話:這些物質火柴、蠟燭、酒精燃燒最后留下什么?化學反應前后質量是否有變化?猜想與假設反應物質量總和大于、等于、小于生成物質量總和制定方案 進行實驗方案1:白磷P在試管中燃燒反應前后物質質量測定方案2:鐵釘與硫酸銅CuSO4溶液反應前后物質質量的測定方案3:碳酸鈉Na2CO3與稀鹽酸HCl溶液敞口反應前后物質質量測定方案4:銅絲加熱前后物質質量測定大理石CaCO3與稀鹽酸HCl溶液敞口反應前后物質質量測定收集證據 發現規律根據現象進行討論、歸納,然后請各小組長代表本組對所做實驗做小結,從而自然地得出結論,通過學生小結發言,教師歸納、評價,得出質量守恒定律。請一個學生用簡潔語言敘述解釋討論 反思評價讓學生化學反應的實質:化學反應前后:原子個數不變、原子種類不變、原子質量不變;元素種類不變、元素質量不變。討論得出宏觀物質的質量總和之所以不變原因。使學生從理論高度認識變化的本質。強調深化 遷移應用對質量守恒定律的易混、易錯點進行強調與反饋遷移:給出一組由易到難的題目進行反饋應用:用質量守恒定律來解釋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化學現象體驗成功 談談收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