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上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光合作用》。首先,我對本課題進行分析。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光合作用》是浙教版科學八年級下冊第2章第5節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們已經了綠色植物能合成有機物的意識,這為過渡到本節內容的學習起到鋪墊作用。本節內容前面承接本教材的生物的呼吸作用的內容,后面是氧和碳循環內容,因此它在整章內容中起著承上啟下的的作用。此外,光合作用作為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為今后高中、大學更深層學習打下基礎。說教學目標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八年級學生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 學習完本節課后,能順利的說出光合作用的條件、原料、產物。 能正確的寫出光合作用的反應方程式。 2、過程和方法目標: 通過實驗探究光合作用,培養實驗觀察和分析能力。 通過自主設計實驗,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學習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光合作用,體會光合作用對大自然的重要性,樹立保護植被、保護環境的環保意識。說教學重、難點根據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將光合作用的條件、原料、產物的實驗探究作為本節課的重點,將理解光合作用的實質作為難點。為了突破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節內容設定的教學目標,我采用了如下教法和學法。說教法學法我們都知道,科學是一門培養人的思維能力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知其然”,還要讓學生“知其所以然”。在充分發揮以學生為主體的的原則下,考慮到光合作用過程的抽象性,我采用了實驗演示的教學方法,通過觀察實驗、分析實驗現象的過程使學生“知其所以然”。并且為調動學生積極性,我采取集體討論的方法,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我主要采用:分析歸納法、自主探究法、師生互動來指導學生學習。說教學過程 為了切實完成所定的教學目標,發揮學生主體性,我將整個教學流程分為4步。導入新課。由上節課所學的知識點: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氣,生成了二氧化碳,提問“氧氣會不會被消耗完呢?”引入光合作用的概念。溫故而知新,使學習能夠知道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并明確本節課主要內容。講授新課。本節課主要通過實驗探究來驗證光合作用的條件、原料和產物。我會通過親自演示,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和分析現象,組織學生之間的討論得出結論。在講授新課的過程中,我為了突出教學重點,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難點,我將采用多媒體輔助工具,展示一些實驗過程和現象,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生動化、趣味化。此外,為了切實突破教學難點,我先讓學生進行自主分析,再引導學生討論光合作用物質、能量變化,最后讓學生自己總結理解光合作用實質。在掌握知識的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很好的體現了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課堂小結,強化知識。課堂小結,學生能快速的回憶光合作用過程,并能盡快地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布置作業。課后及時鞏固知識,有利于學生及時消化、吸收新知。說板書設計 光合作用探究過程反應過程 實質 制造有機物,儲存能量意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