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備考2023】浙江省中考科學一輪復習沖刺重高培優講義專題14:波(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備考2023】浙江省中考科學一輪復習沖刺重高培優講義專題14:波(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一、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現象
1.光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是沿_____傳播的。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說明光的直線傳播。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
小孔成像特點:
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像的大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像的虛實:_____
像的正倒:_____
像的形狀與什么有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像與虛像的區別
實像: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像;倒立;能用光屏承接;眼睛能直接觀察到
虛像:由實際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而成的像,正立,不能用光屏承接但眼睛也能直接觀察到
2.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c=_____米/秒。
光在不同物質里的傳播速度:c>v空氣>v水>v玻璃。
太陽光直接垂直照到離地面高30厘米、水平放置的一張不透明的紙板上,如果紙板上挖有一個邊長為0.5厘米的方形孔,則在地面上產生的光斑形狀是(  )
A.方形 B.圓形 C.長方形 D.不確定
(2022 云南模擬)如圖所示,通過觀察日晷直桿在太陽下影子的位置就可以知道時間,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下列光現象與日晷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水中的倒影 B.放大鏡成像
C.水面“斷筷” D.手影的形成
概念:當光射到物體表面上時,有一部分光會被物體表面反射回來的現象叫光的反射。我們能夠看到本身不發光的物體,是因為物體反射的光進入了我們的眼睛。
(2022 石景山區一模)如圖所示的情景中,屬于光的反射現象的是(  )
A.日晷上呈現針的影子 B.橋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C.用放大鏡把文字放大 D.勺柄好像在水面處折斷
(2022 青秀區校級一模)下列生活實例和對應解釋,正確的是(  )
A.水中的月亮——光的直線傳播
B.路燈下人影相隨——光的反射
C.對著鏡子梳妝——平面鏡成像
D.小孔成像——凸透鏡成像
1.內容:如圖反射光線OB與入射光線AO、法線MN在_______________上,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反射角∠BON_____入射角∠AON。21*cnjy*com
2.注意點:要抓住一面、一點、兩角、三線,即鏡面,入射點,反射角和入射角,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21*cnjy*com
3.反射時光路是可逆的。
當入射光線垂直射向鏡面時,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__________。
溫馨提醒:光路作圖注意事項;
1.實際光線畫實線,不是實際光線(法線和虛像)畫虛線
2.用箭頭標出方向,用垂足表示垂直
(2022 宛城區模擬)如圖為某實驗小組“探究光的反射規律”的實驗裝置,平面鏡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兩塊粘接起來的硬紙板,F板可繞ON轉動。
(1)在紙板前從不同方向可以看到紙板上入射光AO的徑跡,這是因為光在紙板上發生了    反射。
(2)使用可以繞ON轉動的硬紙板,目的是顯示光的傳播路徑,并便于探究    。
(3)多次改變入射角的大小進行實驗可得出結論:反射角    入射角。
(4)某同學在實驗時,紙板E和F在同一平面內,但無法在兩塊紙板上同時呈現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其原因可能是    。
(2022 響水縣一模)如圖所示,畫出由空氣斜射到水面時的反射光線,并標出反射角。
1.鏡面反射
平行光線射到平面鏡或其他表面是光滑的物體上時,反射光線也是_____的。
2.漫反射
平行光線射到凹凸不平的粗糙表面上時,反射光線并不平行,而是向著各個方向反射。漫反射可以使人在各個不同方向都能看到物體。
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_____定律。 
鏡面反射 漫反射
類型 不同點 相同點
反射面 光線特點
鏡面反射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漫反射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 鳳翔縣模擬)2021年9月15日晚,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運動會開幕式在陜西省西安市舉行。期間全場起立,高唱國歌升國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國歌聲只能在空氣中傳播
B.“高唱”中的“高”是指聲音的音調高
C.燈光下的五星紅旗呈現紅色,是因為國旗吸收了紅色的光
D.現場不同位置的人能從各個方向看到國旗,是因為光在國旗上發生了漫反射
(2022 建湖縣一模)小華同學參觀鹽城海鹽博物館,看到一個放在玻璃罩中的展品A(可拍照。小華同學想用相機拍下來回家慢慢研究,展館中的燈光比較暗,下列哪種方式拍照最清晰(  )www.21-cn-jy.com
A.從①處向下拍,且用閃光燈
B.從①處向下拍,不用閃光燈
C.從②處斜向下拍,且用閃光燈
D.從②處斜向下拍,不用閃光燈
1.原理:__________。
平面鏡成像
2.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所成的像是虛像,像與物體_____,像與物體關于鏡面_____,即像到鏡面的距離與物體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像與物體的連線垂直于鏡面。
3.平面鏡的應用
平面鏡可以成像;平面鏡可以改變光的傳播路線,如可用平面鏡制成潛望鏡。
(2022春 上城區校級期中)如圖為玩具鳥在平面鏡中的成像示意圖。下列能改變像位置的是(  )
A.像與鏡間放一擋板 B.豎直上移平面鏡
C.人遠離平面鏡 D.豎直下移玩具鳥
(2022 江海區一模)如圖所示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進行實驗,是為了便于    。實驗時在白紙上畫一條直線,將玻璃板    放在白紙上并與直線重合。
(2)在玻璃板前點燃蠟燭A,拿未點燃的蠟燭B在玻璃板后面移動,人眼在    (選填“A”或“B”)側觀察,直至看到蠟燭B與蠟燭A的像重合。
(3)實驗時,將蠟燭A逐漸遠離玻璃板時,它的像的大小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4)實驗中若用物理書本擋在玻璃板的后面,   看到蠟燭A的像;若移走蠟燭B,在其位置上放置一塊光屏,光屏上    成蠟燭的像。(選填“能”或“不能”)
光從一種透明介質斜射入另一種透明介質時,在兩種介質的界面上傳播方向會發生改變的現象。
(2021·浙江杭州·中考真題)一束光從空氣中斜射向玻璃磚并穿過,其光路如圖所示。關于四個角的大小關系正確的是( )
A.α1>γ1 B.α2>γ2 C.α1=α2 D.γ1>γ2
(2021·浙江衢州·中考真題)標有甲、乙兩點的筷子放在空碗中如圖1所示,向碗中加水至虛線處,觀察到如圖2所示場景,此時看到筷子上的甲點或乙點,光的傳播路徑正確的是(  )
A. B. C. D.
折射光線OB與入射光線AO、法線在_______________上,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____________________。光由空氣斜射入水、玻璃等透明介質時,折射角r小于入射角i。
光由水、玻璃等透明介質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r大于入射角i。
光垂直射到兩種介質的界面上時,傳播方向不發生改變,折射角等于0。
折射的兩種情況
(1)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
(2)光在密度不均勻的同種介質中傳播,也會發生折射
與光的折射有關的幾個概念:一點:入射光線AO:照射到兩介質分界面的光線
三線:折射光線OC:光進入另一種介質被折射后的光線,法線NN′:過入射點O且垂直于兩介質分界面的直線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兩角:折射角β:折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
 1)光發生折射的條件是光必須斜射入介質中,當光從一種介質垂直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不發生改變;21教育網
(2)光的折射是在兩種介質的分界面處發生的;
(3)發生光的折射時,光在兩種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
(2022 貴陽模擬)某小組同學在探究光的折射規律時,意外發現:當光沿某方向從半圓玻璃磚射向空氣時,折射光消失而反射光卻變得更亮,如圖所示,老師告訴他們這是光的全反射現象。課后,他們查到光從玻璃射向空氣時的一些數據如表。
入射角α 0° 10° 20° 30° 40° 41.2° 41.8° 42°
折射角β 0° 15.2° 30.9° 48.6° 74.6° 81° 90°
反射能量 5% 7% 26% 43% 77% 84% 100% 100%
(1)分析上表中的光從玻璃斜射向空氣時,反射能量與入射角大小的關系可知:光從玻璃斜射向空氣時,入射角越大,折射角越    ,反射能量越    ,當入射角≥   °時,就發生了全反射現象。
(2)根據光的折射規律,請猜想當光從空氣斜射向玻璃時,   (選填“能”或“不能”)發生全反射現象,理由是    。
(2022 南海區模擬)如圖所示,小華同學用激光筆照射水面,在水槽壁上出現兩個紅點A和B。
(1)若保持入射點O的位置不變,欲使A點下移至A1,應使入射光線MO繞著點O沿    (選填“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轉動;同時觀察到另一亮點B點會移動到點    (選填“B1”或“B2”)。
(2)若保持入射光線不變,欲使B點上移至B1,應使水面    (選填“上升”、“下降“或“不變”),在水面變化過程中,折射角大小    。
二、人眼球的作用
1.凸透鏡和凹透鏡
名稱 形狀 性質 特點
凸透鏡 中間厚,邊緣薄 對光起_____作用,有實焦點 能成實像和虛像
凹透鏡 中間薄,邊緣厚 對光起_____作用,有虛焦點 只能成虛像
2.眼球折光系統
眼球的折光系統其作用相當于凸透鏡,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__,視網膜相當于光屏。
3.人眼球的成像特點
因為觀察的物體在二倍焦距以外,所以在視網膜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a.若成像于視網膜_____,就是__________,近視眼應當用__________來矯正。
b.若折射后,成像于視網膜_____,就是__________,遠視眼應當用__________來矯正。
(2022春 永嘉縣期中)全國中學生體質健康調研表明:中學生近視發生率急劇上升,且低齡化,甲、乙兩眼晴的成像示意圖如圖,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甲是近視眼,應配戴凹透鏡制成的眼鏡矯正
B.甲是遠視眼,應配戴凹透鏡制成的眼鏡矯正
C.乙是近視眼,應配戴凹透鏡制成的眼鏡矯正
D.乙是遠視眼,應配戴凹透鏡制成的眼鏡矯正
(2022 蓬江區校級模擬)清晨,當我們剛剛看見太陽時,其實它還在地平線以下這是光的    形成的:在陽光下行走的人,出現“人影相隨”,屬于光的    現象。小明發現自己看遠處的景物總是模糊不清,此時他應該要佩戴一個    (選填“凸透鏡”或“凹透鏡”)的眼鏡來矯正視力。
透鏡類型:
1.實驗裝置圖
保證蠟燭的像始終能成在光屏上:調節蠟燭、透鏡、光屏的 中心,使它們的三心在同一高度上,為了使燭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凸透鏡成像規律
物距(u) 像距(v) 正倒 大小 虛實 應用
u>2f __________ 倒立 縮小 實像 照相機
u=2f __________ 倒立 等大 實像 測焦距
fu=f - - - 不成像 平行光源,測焦距
u口訣:一倍焦距分虛實;二倍焦距分大小;二倍焦點物像等;實像總是異側倒;
虛像總是同側正;物近像遠像變大;物遠像近像變小;像的大小像距定;
像兒跟著物體跑。
(2022 滑縣模擬)小虎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此時光屏上恰好出現清晰的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來源:21cnj*y.co*m】
A.光屏上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
B.利用此時的成像規律可以制成投影儀
C.生活中利用這種透鏡可以矯正近視眼
D.透鏡不動,蠟燭和光屏同時適當向左移動,光屏能成清晰放大的實像
(2022 濮陽一模)如圖所示,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當蠟燭、凸透鏡和光屏位于圖中位置時,在光屏上恰好得到了一個清晰的實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照相機就是根據此時的成像原理工作的
B.只將蠟燭和光屏互換,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縮小的實像
C.只將凸透鏡向左移,可以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實像
D.讓蠟燭適當靠近凸透鏡,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在凸透鏡前放一凸透鏡
1.(2021 鏡湖區校級自主招生)玻璃中有一個球形氣泡。一束平行光射入氣泡,下列光路圖中正確的是(  )
A.B.C.D.
2.(2021 黃州區校級自主招生)如圖所示一條光線由空氣射到半圓玻璃磚表面的圓心處,玻璃磚的半圓表面上鍍有銀反射面,則圖中幾個光路圖中,正確、完整表示光線行進過程的是(  )
A.B.C.D.
3.(2021 惠城區校級自主招生)如圖所示,MN為凸透鏡的主光軸,A為蠟燭,A′為蠟燭通過凸透鏡成的像,請根據凸透鏡成像原理在圖中畫出凸透鏡并標出它的焦點。
1.(2022 深圳模擬)如圖甲所示,2021年4月17日晚,我國部分地區觀察并拍攝到了罕見的“月掩火星”天象,即月亮轉到地球與火星之間時的現象。選項圖中所示的光現象中與“月掩火星”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墻上影子 B.海市蜃樓 C.鉛筆“彎折” D.杯弓蛇影
2.(2022 響水縣一模)小明下自習到樓下后發現教室的燈還亮著,下列光路圖能正確表示小明所觀察到的實際情況的是(  )
A.B.C.D.
3.(2022 廬陽區校級一模)芯片(如圖甲所示)是電子設備的心臟和大腦,光刻機是制造芯片的核心裝備。某種光刻機的原理如圖乙所示,先在硅片表面涂一層光刻膠,再用紫外線光束透過事先設計好集成電路圖的鏤空掩模,經過凸透鏡去照射下面的硅片,被光線照射到的光刻膠會發生反應,硅片上就會出現縮小的電路圖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掩膜在硅片上的像是正立縮小的實像
B.掩膜位于凸透鏡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
C.要想硅片上的像變小,需將掩膜和硅片向上移動
D.將掩膜和硅片向下移動相同距離,硅片上還能成清晰的像
4.(2022春 甌海區期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共同呵護好孩子的眼睛,讓他們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作為青少年要愛眼護眼,科學用眼。下列關于近視的成因及矯正方法正確的是(  )
A.甲和乙 B.甲和丁 C.丙和乙 D.丙和丁
5.(2022 哈爾濱模擬)小文測凸透鏡焦距,信息如圖甲所示,則該凸透鏡焦距為    cm;利用此凸透鏡做成像實驗,某次實驗的部分信息如乙圖所示,則此時凸透鏡的成像性質是    。
1.(2022 廣東模擬)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中,老師把一塊平面鏡CD豎立在講臺上,坐在A點的乙同學通過平面鏡看到了坐在B點的甲同學的眼睛,坐在B點的甲同學通過平面鏡同樣看到了坐在A點的乙同學的眼睛(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光的反射現象說明了光路是可逆的
B.甲同學通過平面鏡看到的是乙同學等大的虛像
C.B點的甲同學看到A點的乙同學,光線的反射角是∠1
D.A點的乙同學看到B點的甲同學,光線的入射角是∠2
2.(2022 湘鄉市模擬)下列光現象中屬于光的折射現象的是(  )
A.丹頂鶴在水中的“倒影”
B.古老的民間藝術“皮影戲”
C.鋼勺好像在水面處折斷了
D.陽光在樹蔭下形成光斑
3.(2022 叢臺區校級模擬)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時,根據實驗數據作出了如圖所示的像距v與物距u的關系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所用的凸透鏡的焦距等于 20 cm
B.當物距為 15 cm 時,燭焰在光屏上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像
C.物距為 60 cm 時的成像特點與投影儀相同
D.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時,將一近視眼鏡片放在蠟燭和透鏡之間,光屏遠離透鏡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4.(2021秋 金平區校級期末)“超級月亮”比正常時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愛好者為了研究這一現象,于是架設一臺天文望遠鏡做進一步觀察,關于該望遠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它的物鏡相當于幻燈機的鏡頭,作用是使遠處的物體成放大的實像
B.它的物鏡相當于放大鏡,用來把像放大
C.它的物鏡的作用是使遠處的物體成虛像
D.靠近眼睛的為目鏡,作用相當于放大鏡
5.(2022春 下城區校級期中)在學習了光學知識后,某興趣小組同學用玻璃杯和筆做了一些有趣的實驗。小金先把筆放在空杯子后一定距離處(如圖甲),然后向杯中注入水,看到了如圖乙的現象。小樂看到后很感興趣,也進行了小金的實驗,他把筆放到注水玻璃杯后,卻看到了如圖丙現象,小樂思考后經過某一操作,終于看到了如小金圖乙的實驗效果。
(1)小金實驗中,出現圖乙的現象是因為注水的玻璃杯相當于    ,從而形成了一個“倒”像。
(2)請分析小樂進行的操作是    ,從而也達到了與小金相同的實驗效果。
(3)若將該注水的無蓋玻璃杯移到固定在墻上的綠色環保標志“”的正前方,則站立時透過玻璃杯觀察,下列圖像中可能看到的是    。
6.(2022 高要區一模)小明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時,選擇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實驗器材有:一塊茶色玻璃板、支架、兩根相同的蠟燭、火柴、白紙、刻度尺、鉛筆。
(1)實驗中小明將玻璃板    放在水平放置的大白紙中央。
(2)把點燃的“A”蠟燭放在玻璃板前某位置,透過玻璃板看到了兩個“A”蠟燭的像,原因是    。仔細辨認兩個像發現    (選填“靠近”或“遠離”)玻璃板的像更亮。
(3)為探究平面鏡所成的像是實像還是虛像,小明拿走蠟燭B,將一個光屏放到蠟燭A像的位置,   (選填“透過”或“不透過”)玻璃板觀察,發現光屏上沒有像,這說明平面鏡成的是    (選填“實”或“虛”)像。
(4)小明把四個模型按如圖所示擺放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與物左右位置的關系,其中能夠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 。
A. B. C. D.
7.(2022春 嵊州市期中)檢查視力的時候,視力表放在被測者頭部的后上方,被測者識別對面墻上鏡子里的像是正立的  像,如圖所示,視力表在鏡中的像與被測者相距  m。
8.(2022 房山區一模)如圖甲所示,戰國時期墨子在《墨經》中對小孔成像有記載。為了驗證小孔成像的特點,小昕同學進行了如圖乙所示的實驗。當物距AB為20cm時,蠟燭火焰像的高度為4.5cm;當物距AB為15cm時,蠟燭火焰像的高度為6.2cm。請你根據實驗步驟及現象,寫出她所探究的科學問題:   。
9.(2022 鹽都區模擬)小明用凸透鏡、蠟燭、光屏和光具座(帶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序號 物距u/cm 像距v/cm A
1 40.0 17.0
(1)調整燭焰和光屏的中心在透鏡的    上;
(2)圖中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該像的性質是倒立、   (放大/縮小等大)的實像,該凸透鏡的焦距為   cm;
(3)完成實驗后,他將另一透鏡放在圖中45.0cm刻度線位置,發現光屏上的像由清晰變模糊,向左移動光屏又發現清晰的像,說明該透鏡對光有    作用,可以矯正的視力缺陷是    (近視眼/遠視眼);
(4)上表是小明設計的表格和實驗數據,表中A處內容是    ;表中所記錄數據存在的問題是    。
10.(2021秋 西城區期末)如圖所示是小麗利用盛有液體的燒瓶、凸透鏡和光源,模擬光射入眼睛的情景。由此可以判斷:模擬的視力類型是    (選填“近視眼”或“遠視眼”),應配戴由    (選填“凸”或“凹”)透鏡制成的眼鏡進行矯正。
專題14波
課題1思維導圖 自主學習區
課題2考點管理 明確考點分布
歸類探究1、知道光在同一種均勻物質中沿直線傳播 悟透各類題型
例題選講1
變式演練1
歸類探究2、舉例說出光的反射現象 悟透各類題型
例題選講2
變式演練2
歸類探究3、描述光的反射定律 悟透各類題型
例題選講3
變式演練3
歸類探究4、辨別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悟透各類題型
例題選講4
變式演練4
歸類探究5、知道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悟透各類題型
例題選講5
變式演練5
歸類探究6、 列舉說出光的折射現象 悟透各類題型
例題選講6
變式演練6
歸類探究7、 描述光的折射規律  用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規律解釋簡單的現象 悟透各類題型
例題選講7
變式演練7
歸類探究8、 知道人眼球對光的作用相當于凸透鏡 悟透各類題型
例題選講8
變式演練8
歸類探究9、 認識凸透鏡成像規律,應用凸透鏡成像規律,解釋人眼球的成像特點 悟透各類題型
例題選講9
變式演練9
課題3.走進重高 命題規律分析
課題4.課堂練習 提升解題能力
課題5.限時集訓 點拔拓展延伸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一、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現象
1.光在同一種均勻物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說明光的直線傳播。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
小孔成像特點:
原理:光的直線傳播
像的大小:①當物距u>像距v時,縮小;②當u=v時,等大;③當u像的虛實:實像
像的正倒:倒立
像的形狀與什么有關:和物體的形狀相同
實像與虛像的區別
實像: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像;倒立;能用光屏承接;眼睛能直接觀察到
虛像:由實際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而成的像,正立,不能用光屏承接但眼睛也能直接觀察到
2.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c=3×108米/秒。
光在不同物質里的傳播速度:c>v空氣>v水>v玻璃。
太陽光直接垂直照到離地面高30厘米、水平放置的一張不透明的紙板上,如果紙板上挖有一個邊長為0.5厘米的方形孔,則在地面上產生的光斑形狀是(  )
A.方形 B.圓形 C.長方形 D.不確定
【答案】B
【解答】解:太陽光在空氣中沿直線傳播,當陽光通過小孔后,在地面上形成太陽的像(小孔成像),因為太陽是圓的,所以在地面上產生的光斑形狀是圓形的。
故選:B。
(2022 云南模擬)如圖所示,通過觀察日晷直桿在太陽下影子的位置就可以知道時間,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下列光現象與日晷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水中的倒影 B.放大鏡成像
C.水面“斷筷” D.手影的形成
【答案】D
【解答】解:由于光在同種均勻物質中沿直線傳播,當光遇到不透光障礙物后,被障礙物擋住,于是在障礙物后面就形成影子;日晷就是利用光沿直線傳播。
A、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現象,故A錯誤;
B、放大鏡成像是光的折射現象,故B錯誤;
C、水面“斷筷”是光的折射現象,故C錯誤;
D、手影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線傳播,故D正確。
故選:D。
概念:當光射到物體表面上時,有一部分光會被物體表面反射回來的現象叫光的反射。我們能夠看到本身不發光的物體,是因為物體反射的光進入了我們的眼睛。
(2022 石景山區一模)如圖所示的情景中,屬于光的反射現象的是(  )
A.日晷上呈現針的影子 B.橋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C.用放大鏡把文字放大 D.勺柄好像在水面處折斷
【答案】B
【解答】解:A、日晷上呈現針的影子的形成說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由于光的直線傳播,被物體擋住后,物體后面就會呈現出陰影區域,就是影子,故A不符合題意;
B、平靜水面上橋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符合題意;
C、用放大鏡把文字放大,屬于凸透鏡成像,凸透鏡成像是光的折射,故C不符合題意;
D、勺柄好像在水面處折斷了,是由于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時發生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2022 青秀區校級一模)下列生活實例和對應解釋,正確的是(  )
A.水中的月亮——光的直線傳播
B.路燈下人影相隨——光的反射
C.對著鏡子梳妝——平面鏡成像
D.小孔成像——凸透鏡成像
【答案】C
【解答】解:A、我們看到水中的月亮屬于平面鏡成像,是水面對光發生了反射,故A錯誤;
B、路燈下人影相隨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故B錯誤;
C、對著鏡子梳妝利用了平面鏡成像,故C正確;
D、小孔成像屬于光的直線傳播,凸透鏡成像屬于光的折射,故D錯誤。
故選:C。
1.內容:如圖反射光線OB與入射光線AO、法線MN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反射角∠BON等于入射角∠AON。21*cnjy*com
2.注意點:要抓住一面、一點、兩角、三線,即鏡面,入射點,反射角和入射角,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21*cnjy*com
3.反射時光路是可逆的。
當入射光線垂直射向鏡面時,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重合。
溫馨提醒:光路作圖注意事項;
1.實際光線畫實線,不是實際光線(法線和虛像)畫虛線
2.用箭頭標出方向,用垂足表示垂直
(2022 宛城區模擬)如圖為某實驗小組“探究光的反射規律”的實驗裝置,平面鏡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兩塊粘接起來的硬紙板,F板可繞ON轉動。
(1)在紙板前從不同方向可以看到紙板上入射光AO的徑跡,這是因為光在紙板上發生了    反射。
(2)使用可以繞ON轉動的硬紙板,目的是顯示光的傳播路徑,并便于探究    。
(3)多次改變入射角的大小進行實驗可得出結論:反射角    入射角。
(4)某同學在實驗時,紙板E和F在同一平面內,但無法在兩塊紙板上同時呈現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其原因可能是    。
【答案】(1)漫;(2)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及法線在同一平面內;(3)等于;(4)硬紙板沒有垂直立在平面鏡上。
凹凸不平,光在這里發生了漫反射的緣故;
(2)實驗需要觀察光的傳播路徑和探究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和法線的關系,硬紙板可以呈現光路,因為能夠旋轉,還可以驗證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及法線在同一平面內;
(3)多次改變入射角的大小進行實驗可得出結論: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如果在實驗中將紙板F翻折到與紙板E在同一平面時,在紙板F上卻看不見反射光束,其原因可能是紙板與平面鏡不垂直。
故答案為:(1)漫;(2)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及法線在同一平面內;(3)等于;(4)硬紙板沒有垂直立在平面鏡上。21cnjy.com
(2022 響水縣一模)如圖所示,畫出由空氣斜射到水面時的反射光線,并標出反射角。
【答案】
【解答】解:已知入射光線與水面的夾角為30°,則入射角為90°﹣30°=60°,
過入射點做出法線,在法線右側畫出反射光線,反射光線與法線之間的夾角為反射角,度數等于入射角為60°,如圖所示:21·世紀*教育網
1.鏡面反射
平行光線射到平面鏡或其他表面是光滑的物體上時,反射光線也是平行 的。
2.漫反射
平行光線射到凹凸不平的粗糙表面上時,反射光線并不平行,而是向著各個方向反射。漫反射可以使人在各個不同方向都能看到物體。
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鏡面反射 漫反射
類型 不同點 相同點
反射面 光線特點
鏡面反射 平整光滑 如果入射光線平行,則反射光線也平行 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漫反射 粗糙 入射光線平行,反射光線雜亂反射
(2022 鳳翔縣模擬)2021年9月15日晚,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運動會開幕式在陜西省西安市舉行。期間全場起立,高唱國歌升國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國歌聲只能在空氣中傳播
B.“高唱”中的“高”是指聲音的音調高
C.燈光下的五星紅旗呈現紅色,是因為國旗吸收了紅色的光
D.現場不同位置的人能從各個方向看到國旗,是因為光在國旗上發生了漫反射
【答案】D
【解答】解:A、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故A錯誤;
B、全場觀眾高唱《我和我的祖國》,這里的“高”指聲音的響度大,故B錯誤;
C、紅旗呈現紅色,是因為紅旗反射紅色的光,進入人眼,故C錯誤;
D、國旗是凹凸不平的,平行光線入射到國旗上,反射光線射向四面八方,進入不同方向的人的眼睛,不同方向的人們都能看到,因此光在國旗上發生漫反射,故D正確。
故選D。
(2022 建湖縣一模)小華同學參觀鹽城海鹽博物館,看到一個放在玻璃罩中的展品A(可拍照。小華同學想用相機拍下來回家慢慢研究,展館中的燈光比較暗,下列哪種方式拍照最清晰(  )www.21-cn-jy.com
A.從①處向下拍,且用閃光燈
B.從①處向下拍,不用閃光燈
C.從②處斜向下拍,且用閃光燈
D.從②處斜向下拍,不用閃光燈
【答案】C
【解答】解:展館中的燈光比較暗,展品反射的光線很少,要想拍攝出清晰的展品圖片,需要用閃光燈;
玻璃罩上表面很平,當從①位置用閃光燈拍攝時,光線因發生鏡面反射而沿垂直方向反射回去,照相機發生逆光無法得到清晰的圖片,所以只能從②處斜向下拍。
故選:C。
1.原理:光的反射。
平面鏡成像
2.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所成的像是虛像,像與物體等大,像與物體關于鏡面對稱,即像到鏡面的距離與物體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像與物體的連線垂直于鏡面。
3.平面鏡的應用
平面鏡可以成像;平面鏡可以改變光的傳播路線,如可用平面鏡制成潛望鏡。
(2022春 上城區校級期中)如圖為玩具鳥在平面鏡中的成像示意圖。下列能改變像位置的是(  )
A.像與鏡間放一擋板 B.豎直上移平面鏡
C.人遠離平面鏡 D.豎直下移玩具鳥
【答案】D
【解答】解:A、像與鏡間放一木板,成像位置相對原成像位置不發生變化,故A錯誤;
B、豎直上移平面鏡,玩具鳥成像位置相對原成像位置不發生變化,故B錯誤;
C、人遠離平面鏡,玩具鳥成像位置相對原成像位置不發生變化,故C錯誤。
D、豎直下移玩具鳥,成像位置相對原成像位置發生變化,故D正確。
故選:D。
(2022 江海區一模)如圖所示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進行實驗,是為了便于    。實驗時在白紙上畫一條直線,將玻璃板    放在白紙上并與直線重合。
(2)在玻璃板前點燃蠟燭A,拿未點燃的蠟燭B在玻璃板后面移動,人眼在    (選填“A”或“B”)側觀察,直至看到蠟燭B與蠟燭A的像重合。
(3)實驗時,將蠟燭A逐漸遠離玻璃板時,它的像的大小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4)實驗中若用物理書本擋在玻璃板的后面,   看到蠟燭A的像;若移走蠟燭B,在其位置上放置一塊光屏,光屏上    成蠟燭的像。(選填“能”或“不能”)
【答案】(1)確定像的位置;豎直;(2)A;(3)不變;(4)能;不能。
【解答】解:(1)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時,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是 玻璃板不但反射光成像,還能透光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蠟燭,便于觀察到所成的像的位置;
實驗時在白紙上畫一條直線,將玻璃板豎直放在白紙上并與直線重合;
(2)點燃蠟燭,蠟燭在玻璃板中成像,觀察蠟燭的像時,眼睛要在蠟燭的一側,才能通過玻璃板看到蠟燭的像,故應該在A側;
(3)實驗時,將蠟燭A逐漸遠離玻璃板時,由于像的大小始終與物體等大,所以像的大小不變;
(4)通過玻璃板觀察像,看到的是光照射到玻璃板,玻璃板反射光線形成的虛像,若用物理書擋在玻璃板的后面,對觀察無影響;
因為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不會出現在光屏上,所以,移去蠟燭B,在其原來位置上放置一塊光屏,光屏上無法呈現蠟燭的像。
故答案為:(1)確定像的位置;豎直;(2)A;(3)不變;(4)能;不能。
光從一種透明介質斜射入另一種透明介質時,在兩種介質的界面上傳播方向會發生改變的現象。
(2021·浙江杭州·中考真題)一束光從空氣中斜射向玻璃磚并穿過,其光路如圖所示。關于四個角的大小關系正確的是( )
A.α1>γ1 B.α2>γ2 C.α1=α2 D.γ1>γ2
【答案】A
【詳解】
A.光線從空氣中斜射入玻璃磚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則α1>γ1,故A正確;
B.光線從玻璃磚中斜射入空氣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則α2<γ2,故B錯誤;
CD.因兩條法線是平行的,則由幾何知識可知γ1=α2,所以α1>α2,γ1<γ2,故CD錯誤。
故選A。
(2021·浙江衢州·中考真題)標有甲、乙兩點的筷子放在空碗中如圖1所示,向碗中加水至虛線處,觀察到如圖2所示場景,此時看到筷子上的甲點或乙點,光的傳播路徑正確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詳解】
光線是由筷子反射的,所以光線的傳播方向從水中到眼睛,空氣中折射角大于水中的入射角。
故選D。
折射光線OB與入射光線AO、法線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光由空氣斜射入水、玻璃等透明介質時,折射角r小于入射角i。
光由水、玻璃等透明介質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r大于入射角i。
光垂直射到兩種介質的界面上時,傳播方向不發生改變,折射角等于0。
折射的兩種情況
(1)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
(2)光在密度不均勻的同種介質中傳播,也會發生折射
與光的折射有關的幾個概念:一點:入射光線AO:照射到兩介質分界面的光線
三線:折射光線OC:光進入另一種介質被折射后的光線,法線NN′:過入射點O且垂直于兩介質分界面的直線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兩角:折射角β:折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
 1)光發生折射的條件是光必須斜射入介質中,當光從一種介質垂直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不發生改變;21教育網
(2)光的折射是在兩種介質的分界面處發生的;
(3)發生光的折射時,光在兩種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
(2022 貴陽模擬)某小組同學在探究光的折射規律時,意外發現:當光沿某方向從半圓玻璃磚射向空氣時,折射光消失而反射光卻變得更亮,如圖所示,老師告訴他們這是光的全反射現象。課后,他們查到光從玻璃射向空氣時的一些數據如表。
入射角α 0° 10° 20° 30° 40° 41.2° 41.8° 42°
折射角β 0° 15.2° 30.9° 48.6° 74.6° 81° 90°
反射能量 5% 7% 26% 43% 77% 84% 100% 100%
(1)分析上表中的光從玻璃斜射向空氣時,反射能量與入射角大小的關系可知:光從玻璃斜射向空氣時,入射角越大,折射角越    ,反射能量越    ,當入射角≥   °時,就發生了全反射現象。
(2)根據光的折射規律,請猜想當光從空氣斜射向玻璃時,   (選填“能”或“不能”)發生全反射現象,理由是    。
【答案】(1)大;多;41.8°;(2)不能;入射角大于折射角,折射角小于90°。
【解答】解:(1)由表中的數據知:光從玻璃斜射向空氣時,反射能量隨著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光從玻璃斜射向空氣時,入射角越大,折射角越 大,反射能量越多;
當入射角達到41.8°時,反射能量達到100%,就發生了全反射現象;
(2)根據光路可逆,當光從空氣斜射向玻璃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角小于90°,因此折射光線不能消失,則不能發生全反射現象。【版權所有:21教育】
故答案為:(1)大;多;41.8°;(2)不能;入射角大于折射角,折射角小于90°。
(2022 南海區模擬)如圖所示,小華同學用激光筆照射水面,在水槽壁上出現兩個紅點A和B。
(1)若保持入射點O的位置不變,欲使A點下移至A1,應使入射光線MO繞著點O沿    (選填“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轉動;同時觀察到另一亮點B點會移動到點    (選填“B1”或“B2”)。
(2)若保持入射光線不變,欲使B點上移至B1,應使水面    (選填“上升”、“下降“或“不變”),在水面變化過程中,折射角大小    。
【答案】(1)順時針;B1;(2)下降;不變。
【解答】解:(1)當光從空氣斜射到水面時,同時會發生反射和折射現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圖所示:
現保持入射點O的位置不變,欲使光點A下移至A1處,則反射光線偏離法線,反射角增大,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則入射角也需增大,故使入射光線繞著O點沿順時針方向轉動。同時,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會相應增大,因此,會觀察到另一亮點B 點會移動到點B1,如圖所示。
(2)在水面變化過程中,由于入射光線不變,即入射角不變,則折射也不發生改變,保持入射光線不變,使B點上移至B1,應使水面下降,如圖所示,顯然入射光線不變,使B點上移至B1。在水面變化過程中,入射角大小不變,折射角不變。
故答案為:(1)順時針;B1;(2)下降;不變。
二、人眼球的作用
1.凸透鏡和凹透鏡
名稱 形狀 性質 特點
凸透鏡 中間厚,邊緣薄 對光起會聚作用,有實焦點 能成實像和虛像
凹透鏡 中間薄,邊緣厚 對光起發散作用,有虛焦點 只能成虛像
2.眼球折光系統
眼球的折光系統其作用相當于凸透鏡,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晶狀體,視網膜相當于光屏。
3.人眼球的成像特點
因為觀察的物體在二倍焦距以外,所以在視網膜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a.若成像于視網膜前,就是近視眼,近視眼應當用凹透鏡來矯正。
b.若折射后,成像于視網膜后,就是遠視眼,遠視眼應當用凸透鏡來矯正。
(2022春 永嘉縣期中)全國中學生體質健康調研表明:中學生近視發生率急劇上升,且低齡化,甲、乙兩眼晴的成像示意圖如圖,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甲是近視眼,應配戴凹透鏡制成的眼鏡矯正
B.甲是遠視眼,應配戴凹透鏡制成的眼鏡矯正
C.乙是近視眼,應配戴凹透鏡制成的眼鏡矯正
D.乙是遠視眼,應配戴凹透鏡制成的眼鏡矯正
【答案】C
【解答】解:遠視眼成因:眼球晶狀體的曲度過小,近處物體反射來的光線通過晶狀體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會落在視網膜的后方造成的,則甲是遠視眼的成因。遠視矯正方法,需配戴凸透鏡。2·1·c·n·j·y
近視眼成因:眼球晶狀體的曲度過大,遠處物體反射來的光線通過晶狀體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會落在視網膜的前方造成近視眼。由圖可知,乙是近視眼的成因;近視矯正方法,需配戴凹透鏡。故只有選項C正確。
故選:C。
(2022 蓬江區校級模擬)清晨,當我們剛剛看見太陽時,其實它還在地平線以下這是光的    形成的:在陽光下行走的人,出現“人影相隨”,屬于光的    現象。小明發現自己看遠處的景物總是模糊不清,此時他應該要佩戴一個    (選填“凸透鏡”或“凹透鏡”)的眼鏡來矯正視力。
【答案】折射;直線傳播;凹透鏡
【解答】解:①太陽光從太空進入大氣層時,由于大氣層的密度是不均勻的,會發生折射,折射光線靠近法線,我們逆著折射光線的方向看,看到初升的太陽比實際位置變高了,所以當我們看到太陽剛升起時,比實際位置變高了,所以當我們看到太陽剛升起時,它的實際位置還在地平線以下,如下圖所示。
②在陽光下行走的人,出現人影相隨是由于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
③由題可知,小明看不清楚遠處的景物,這是因為他眼睛的晶狀體的折光能力太強,遠處物體的像成在視網膜之前,則小明為近視眼,應佩戴對光有發散作用的凹透鏡進行矯正。
故答案為:折射;直線傳播;凹透鏡。
透鏡類型:
1.實驗裝置圖
保證蠟燭的像始終能成在光屏上:調節蠟燭、透鏡、光屏的 中心,使它們的三心在同一高度上,為了使燭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凸透鏡成像規律
物距(u) 像距(v) 正倒 大小 虛實 應用
u>2f f<v<2f 倒立 縮小 實像 照相機
u=2f v=2f 倒立 等大 實像 測焦距
f2f 倒立 放大 實像 投影儀;幻燈機
u=f - - - 不成像 平行光源,測焦距
u口訣:一倍焦距分虛實;二倍焦距分大小;二倍焦點物像等;實像總是異側倒;
虛像總是同側正;物近像遠像變大;物遠像近像變小;像的大小像距定;
像兒跟著物體跑。
(2022 滑縣模擬)小虎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此時光屏上恰好出現清晰的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來源:21cnj*y.co*m】
A.光屏上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
B.利用此時的成像規律可以制成投影儀
C.生活中利用這種透鏡可以矯正近視眼
D.透鏡不動,蠟燭和光屏同時適當向左移動,光屏能成清晰放大的實像
【答案】B
【解答】解:A、由圖可知,物距小于像距,光屏上成實像,因此可知此時凸透鏡成像規律為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故A錯誤;
B、利用此時的成像規律: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制成投影儀,故B正確;
C、近視眼成像在視網膜前,應將成像推后,故應佩戴具有發散作用的凹透鏡,故C錯誤;
D、透鏡不動,蠟燭和光屏同時適當向左移動的過程中,物距增大,像距減小,當物距等于移動之前的像距時,還可以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D錯誤。
故選:B。
(2022 濮陽一模)如圖所示,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當蠟燭、凸透鏡和光屏位于圖中位置時,在光屏上恰好得到了一個清晰的實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照相機就是根據此時的成像原理工作的
B.只將蠟燭和光屏互換,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縮小的實像
C.只將凸透鏡向左移,可以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實像
D.讓蠟燭適當靠近凸透鏡,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在凸透鏡前放一凸透鏡
【答案】B
【解答】解:A、由圖可知,此時的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其應用是照相機,故A正確;
B、只將蠟燭和光屏互換,根據光路可逆可知,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實像,故B錯誤;
C、只將凸透鏡向左移,根據光路的可逆性,此時的物距等于原來的像距時,光屏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實像,故C正確;21·cn·jy·com
D、讓蠟燭適當靠近凸透鏡,物距減小,像距變大,像會成在光屏的后方,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在凸透鏡前放一個凸透鏡,使像提前會聚,故D正確。
故選:B。
1.(2021 鏡湖區校級自主招生)玻璃中有一個球形氣泡。一束平行光射入氣泡,下列光路圖中正確的是(  )
A.B.C.D.
【解答】解:三條光線中上、下兩條光線首先是從玻璃斜射入空氣中,發生折射,折射光線偏離法線,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之后是從空氣中斜射入玻璃中,發生折射,折射光線偏離法線,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兩次折射都是將光線發散;2-1-c-n-j-y
中間的入射光線先從玻璃垂直射入空氣,傳播方向不變;再從空氣垂直射入玻璃,傳播方向不變,由圖可知,ACD錯誤,B正確。
故選:B。
2.(2021 黃州區校級自主招生)如圖所示一條光線由空氣射到半圓玻璃磚表面的圓心處,玻璃磚的半圓表面上鍍有銀反射面,則圖中幾個光路圖中,正確、完整表示光線行進過程的是(  )
A.B.C.D.
【解答】解:光線在圓心處發生折射和反射,由反射定律知,反射光線在法線右側的空氣中,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由折射規律知,進入玻璃的折射光線在法線右側的玻璃中,由于光是圓心處折射的,折射光線垂直于射到鍍有銀反射面切線,所以再次發生反射,且原路返回到圓心O;
返回到圓心O的光線再次發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線在法線左側的玻璃中,且又將被鍍銀反射面原路返回到O點,最后從O點折射后與射向O點時發生反射的反射光線重合。
故ABC錯誤,D正確。
故選:D。
3.(2021 惠城區校級自主招生)如圖所示,MN為凸透鏡的主光軸,A為蠟燭,A′為蠟燭通過凸透鏡成的像,請根據凸透鏡成像原理在圖中畫出凸透鏡并標出它的焦點。
【解答】解:(1)在燭焰上取一點S,在所成的像上找出其對應的像點S′,連接SS′,其與主光軸的交點O就是凸透鏡的光心,由此可以確定凸透鏡的位置;
(2)過S點作平行于主光軸的入射光線,經過凸透鏡折射后要過S′,折射光線與主光軸的交點就是凸透鏡焦點F的位置(因為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過凸透鏡折射后過焦點);如圖所示:
1.(2022 深圳模擬)如圖甲所示,2021年4月17日晚,我國部分地區觀察并拍攝到了罕見的“月掩火星”天象,即月亮轉到地球與火星之間時的現象。選項圖中所示的光現象中與“月掩火星”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墻上影子 B.海市蜃樓 C.鉛筆“彎折” D.杯弓蛇影
【解答】解:A.“月掩火星”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墻上影子也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A符合題意;
B.海市蜃樓是一種由光的折射產生的現象,是由于空氣的密度不均勻而引起的,故B不符合題意;
C.水中的鉛筆“彎折”是光從水斜射入空氣中時發生折射而形成的虛像,故C不符合題意;
D.“杯弓蛇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2.(2022 響水縣一模)小明下自習到樓下后發現教室的燈還亮著,下列光路圖能正確表示小明所觀察到的實際情況的是(  )
A.B.C.D.
【解答】解:第一次折射:先過入射點O垂直玻璃上表面作出法線,再在玻璃內部法線的另一側作出折射光線,注意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來源:21·世紀·教育·網】
第二次折射:先過O′點垂直玻璃下表面作出法線,再在玻璃的下側空氣中作出折射光線,注意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線與玻璃上表面的入射光線平行,如圖所示。
由此可知,ACD錯誤,B正確。
故選B。
3.(2022 廬陽區校級一模)芯片(如圖甲所示)是電子設備的心臟和大腦,光刻機是制造芯片的核心裝備。某種光刻機的原理如圖乙所示,先在硅片表面涂一層光刻膠,再用紫外線光束透過事先設計好集成電路圖的鏤空掩模,經過凸透鏡去照射下面的硅片,被光線照射到的光刻膠會發生反應,硅片上就會出現縮小的電路圖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掩膜在硅片上的像是正立縮小的實像
B.掩膜位于凸透鏡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
C.要想硅片上的像變小,需將掩膜和硅片向上移動
D.將掩膜和硅片向下移動相同距離,硅片上還能成清晰的像
【解答】解:A、要制造出含有眾多元件的集成電路,由圖可知通過凸透鏡,掩膜上的電路在硅片上的像變小,所以可知該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A錯誤;
B、結合凸透鏡成縮小實像的條件可知,物距應大于凸透鏡二倍焦距,所以掩膜位于凸透鏡二倍焦距之外,故B錯誤;
C、要想硅片上的像變小應增大物距,所以需將掩膜和硅片向上移動,故C正確;
D、由于此時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將掩膜和硅片向下移動相同距離,只有當物距等于移動之前的像距時才能成倒立放大的清晰實像,其他時候都不能成清晰的像,故D錯誤。【出處:21教育名師】
故選:C。
4.(2022春 甌海區期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共同呵護好孩子的眼睛,讓他們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作為青少年要愛眼護眼,科學用眼。下列關于近視的成因及矯正方法正確的是(  )
A.甲和乙 B.甲和丁 C.丙和乙 D.丙和丁
【解答】解:
近視眼的成因:眼球晶狀體的曲度過大,遠處物體反射來的光線通過晶狀體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會落在視網膜的前方造成近視眼,由圖可知,甲為近視眼的成像示意圖,因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所以近視眼應該配戴凹透鏡才能看清遠處的物體,故乙是近視眼的矯正做法示意圖。www-2-1-cnjy-com
故選:A。
5.(2022 哈爾濱模擬)小文測凸透鏡焦距,信息如圖甲所示,則該凸透鏡焦距為    cm;利用此凸透鏡做成像實驗,某次實驗的部分信息如乙圖所示,則此時凸透鏡的成像性質是    。
【解答】解:(1)由圖甲知,焦點到凸透鏡的距離為30.0cm﹣20.0cm=10.0cm,所以凸透鏡的焦距為f=10.0cm;
(2)由圖乙可知,此時物距為30cm,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故答案為:10.0;倒立、縮小的實像。
1.(2022 廣東模擬)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中,老師把一塊平面鏡CD豎立在講臺上,坐在A點的乙同學通過平面鏡看到了坐在B點的甲同學的眼睛,坐在B點的甲同學通過平面鏡同樣看到了坐在A點的乙同學的眼睛(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光的反射現象說明了光路是可逆的
B.甲同學通過平面鏡看到的是乙同學等大的虛像
C.B點的甲同學看到A點的乙同學,光線的反射角是∠1
D.A點的乙同學看到B點的甲同學,光線的入射角是∠2
【解答】解:A、由光的反射現象可知,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故A正確;
B、平面鏡成像成的是等大的虛像,因此,甲同學通過平面鏡看到的是乙同學等大的虛像,故B正確;
C、由圖可知,B點的甲同學看到A點的乙同學,光線的反射角是OB與法線的夾角,即∠2,故C錯誤;
D、由圖可知,A點的乙同學看到B點的甲同學,光線由B點發出,所以入射角是OB與法線的夾角,即∠2,故D正確。
故選:C。
2.(2022 湘鄉市模擬)下列光現象中屬于光的折射現象的是(  )
A.丹頂鶴在水中的“倒影”
B.古老的民間藝術“皮影戲”
C.鋼勺好像在水面處折斷了
D.陽光在樹蔭下形成光斑
【解答】解:A、丹頂鶴在水中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題意;
B、“皮影”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題意;
C、鋼勺好像在水面處折斷了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虛像,故C符合題意;
D、陽光在樹蔭下形成光斑屬于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3.(2022 叢臺區校級模擬)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時,根據實驗數據作出了如圖所示的像距v與物距u的關系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所用的凸透鏡的焦距等于 20 cm
B.當物距為 15 cm 時,燭焰在光屏上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像
C.物距為 60 cm 時的成像特點與投影儀相同
D.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時,將一近視眼鏡片放在蠟燭和透鏡之間,光屏遠離透鏡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解答】解:
A、據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當u=v=2f,凸透鏡成倒立、等大的實像;由圖可知,u=v=2f=20cm,所以f=10cm,故A錯誤;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
B、當物距u=15cm時,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故B錯誤;
C、物距為60cm時,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成像特點與照相機相同,故C錯誤;
D、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時,將一近視眼鏡片放在蠟燭和透鏡之間,近視眼鏡是凹透鏡,對光線具有發散作用,光屏遠離透鏡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故D正確。
故選:D。
4.(2021秋 金平區校級期末)“超級月亮”比正常時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愛好者為了研究這一現象,于是架設一臺天文望遠鏡做進一步觀察,關于該望遠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它的物鏡相當于幻燈機的鏡頭,作用是使遠處的物體成放大的實像
B.它的物鏡相當于放大鏡,用來把像放大
C.它的物鏡的作用是使遠處的物體成虛像
D.靠近眼睛的為目鏡,作用相當于放大鏡
【解答】解:ABC、望遠鏡的物鏡相當于照相機的鏡頭,使遠處的物體成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故ABC錯誤;
D、遠處的物體經物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該實像在望遠鏡目鏡的焦點以內,經目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目鏡的作用相當于放大鏡,故D正確。
故選:D。
5.(2022春 下城區校級期中)在學習了光學知識后,某興趣小組同學用玻璃杯和筆做了一些有趣的實驗。小金先把筆放在空杯子后一定距離處(如圖甲),然后向杯中注入水,看到了如圖乙的現象。小樂看到后很感興趣,也進行了小金的實驗,他把筆放到注水玻璃杯后,卻看到了如圖丙現象,小樂思考后經過某一操作,終于看到了如小金圖乙的實驗效果。
(1)小金實驗中,出現圖乙的現象是因為注水的玻璃杯相當于    ,從而形成了一個“倒”像。
(2)請分析小樂進行的操作是    ,從而也達到了與小金相同的實驗效果。
(3)若將該注水的無蓋玻璃杯移到固定在墻上的綠色環保標志“”的正前方,則站立時透過玻璃杯觀察,下列圖像中可能看到的是    。
【解答】解:(1)注水的玻璃杯相當于凸透鏡,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
(2)由圖丙可知,此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為了成倒立的實像,應該增大物距,即將筆遠離玻璃杯;
(3)因為裝有水的玻璃杯,左右中間厚邊緣薄,上下厚度幾乎一樣,所以成的實像是左右顛倒,上下不顛倒;
當物距小于焦距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如圖C;
當物距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如圖B;
當物體大于二倍焦距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如圖A,故選ABC。
故答案為:(1)凸透鏡;(2)將筆遠離玻璃杯;(3)ABC。
6.(2022 高要區一模)小明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時,選擇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實驗器材有:一塊茶色玻璃板、支架、兩根相同的蠟燭、火柴、白紙、刻度尺、鉛筆。
(1)實驗中小明將玻璃板    放在水平放置的大白紙中央。
(2)把點燃的“A”蠟燭放在玻璃板前某位置,透過玻璃板看到了兩個“A”蠟燭的像,原因是    。仔細辨認兩個像發現    (選填“靠近”或“遠離”)玻璃板的像更亮。
(3)為探究平面鏡所成的像是實像還是虛像,小明拿走蠟燭B,將一個光屏放到蠟燭A像的位置,   (選填“透過”或“不透過”)玻璃板觀察,發現光屏上沒有像,這說明平面鏡成的是    (選填“實”或“虛”)像。
(4)小明把四個模型按如圖所示擺放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與物左右位置的關系,其中能夠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 。
A. B. C. D.
【解答】解:(1)實驗中小明將玻璃板豎直放在水平放置的大白紙中央;
(2)把“A“蠟燭放在玻璃板前某位置,透過玻璃板看到了兩個“A“蠟燭的像,是由于玻璃板較厚,靠近反射面的反射的光多,玻璃板的像更亮;
(3)拿走蠟燭B,將一塊紙板放到蠟燭A像的位置,不透過玻璃板觀察,發現紙板上沒有像,這說明平面鏡成的是虛像;
(4)由圖可知,四個模型分別為C、A、T、V,從模型上看,只有C左右不同,而A、T、V,左右相同,所以當小明把四個模型分別面對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模型A、T、V不能達到實驗目的,只有C左右不同,所以能夠達到實驗目的。
故答案為:(1)豎直;(2)玻璃板較厚;靠近;(3)不透過;虛;(4)A。
7.(2022春 嵊州市期中)檢查視力的時候,視力表放在被測者頭部的后上方,被測者識別對面墻上鏡子里的像是正立的  像,如圖所示,視力表在鏡中的像與被測者相距  m。
【解答】解:平面鏡成正立等大的虛像,因此視力表在鏡中成的是虛像,
已知視力表與平面鏡相距3m,根據物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可知,視力表的像到平面鏡的距離是3m,
人距離平面鏡為3m﹣1m=2m,則視力表在鏡中的像與被測者相距3m+2m=5m。
故答案為:虛;5。
8.(2022 房山區一模)如圖甲所示,戰國時期墨子在《墨經》中對小孔成像有記載。為了驗證小孔成像的特點,小昕同學進行了如圖乙所示的實驗。當物距AB為20cm時,蠟燭火焰像的高度為4.5cm;當物距AB為15cm時,蠟燭火焰像的高度為6.2cm。請你根據實驗步驟及現象,寫出她所探究的科學問題:   。
【解答】解:根據題意可知,當物距AB為20cm時,蠟燭火焰像的高度為4.5cm;當物距AB為15cm時,蠟燭火焰像的高度為6.2cm,實驗中改變了物距,火焰像的高度發生了變化,所以探究的是在小孔成像中,蠟燭火焰像的高度與物距是否有關。
故答案為:在小孔成像中,蠟燭火焰像的高度與物距是否有關。
9.(2022 鹽都區模擬)小明用凸透鏡、蠟燭、光屏和光具座(帶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序號 物距u/cm 像距v/cm A
1 40.0 17.0
(1)調整燭焰和光屏的中心在透鏡的    上;
(2)圖中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該像的性質是倒立、   (放大/縮小等大)的實像,該凸透鏡的焦距為   cm;
(3)完成實驗后,他將另一透鏡放在圖中45.0cm刻度線位置,發現光屏上的像由清晰變模糊,向左移動光屏又發現清晰的像,說明該透鏡對光有    作用,可以矯正的視力缺陷是    (近視眼/遠視眼);
(4)上表是小明設計的表格和實驗數據,表中A處內容是    ;表中所記錄數據存在的問題是    。
【解答】解:(1)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應使燭焰和光屏的中心在透鏡的主光軸上;
(2)由圖可知,此時的物距等于像距:u=v=2f=30.0cm,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實像,焦距為f=15.0cm;
(3)向左移動光屏又發觀清晰的像,說明透鏡對光線起了會聚作用,則該透鏡為凸透鏡;遠視眼的成因是像成在了視網膜的后方,需要配戴凸透鏡來矯正,所以該透鏡常用來矯正遠視眼;
(4)探究凸透鏡成像實驗時,在實驗過程中,需要測量物距、像距的大小和光屏上像的特點,所以A處為:光屏上像的特點;
實驗中為了獲得普遍的規律,應多次測量,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可知,實驗次數過少。
故答案為:(1)主光軸;(2)等大;15.0;(3)會聚;遠視眼;(4)光屏上像的特點;實驗次數過少。
10.(2021秋 西城區期末)如圖所示是小麗利用盛有液體的燒瓶、凸透鏡和光源,模擬光射入眼睛的情景。由此可以判斷:模擬的視力類型是    (選填“近視眼”或“遠視眼”),應配戴由    (選填“凸”或“凹”)透鏡制成的眼鏡進行矯正。
【解答】解:由圖中可知:像成在視網膜的前方,故該眼睛是近視眼,近視眼是晶狀體曲度變大,會聚能力增強,即折光能力增強,應佩戴發散的凹透鏡,使光線推遲會聚;
故答案為:近視眼;凹。
專題14波
課題1思維導圖 自主學習區
課題2考點管理 明確考點分布
歸類探究1、知道光在同一種均勻物質中沿直線傳播 悟透各類題型
例題選講1
變式演練1
歸類探究2、舉例說出光的反射現象 悟透各類題型
例題選講2
變式演練2
歸類探究3、描述光的反射定律 悟透各類題型
例題選講3
變式演練3
歸類探究4、辨別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悟透各類題型
例題選講4
變式演練4
歸類探究5、知道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悟透各類題型
例題選講5
變式演練5
歸類探究6、 列舉說出光的折射現象 悟透各類題型
例題選講6
變式演練6
歸類探究7、 描述光的折射規律  用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規律解釋簡單的現象 悟透各類題型
例題選講7
變式演練7
歸類探究8、 知道人眼球對光的作用相當于凸透鏡 悟透各類題型
例題選講8
變式演練8
歸類探究9、 認識凸透鏡成像規律,應用凸透鏡成像規律,解釋人眼球的成像特點 悟透各類題型
例題選講9
變式演練9
課題3.走進重高 命題規律分析
課題4.課堂練習 提升解題能力
課題5.限時集訓 點拔拓展延伸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获嘉县| 扶风县| 荆州市| 海南省| 东光县| 南漳县| 五河县| 弋阳县| 民丰县| 永春县| 垦利县| 新郑市| 襄垣县| 北流市| 大同县| 松溪县| 安西县| 修武县| 甘肃省| 凉山| 石狮市| 上高县| 乐昌市| 安塞县| 大港区| 仪征市| 东乌珠穆沁旗| 台东县| 武安市| 江川县| 田林县| 博野县| 平凉市| 逊克县| 勃利县| 马鞍山市| 彭州市| 阿合奇县| 驻马店市| 镇平县| 通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