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1氧氣的性質與用途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1)使學生了解氧氣的物理性質;(2)使學生掌握氧氣的化學性質;(3)培養學生觀察和描述實驗現象的能力2、 過程與方法。(1)通過化學實驗使學生學習通過實驗來研究物質的性質及其變化的科學方法。(2)體會實驗中的觀察、比較、分析和歸納的學習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養成細致的觀察習慣和嚴謹的學習風氣。教學重難點:重點:氧氣化學性質的掌握難點:觀察和分析實驗的綜合能力教學方法:講授法、實驗演示法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儀器:集氣瓶、燃燒匙、酒精燈、玻璃片藥品:硫磺、鐵絲、蠟燭、澄清石灰水、氧氣其他:火柴、小木條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導入:【情景引入】同學們喜歡看魔術表演嗎?(學生:喜歡)今天老師也給大家表演一個小魔術。教師演示,學生觀看。提問:大家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學生回答:集氣瓶中盛放的是氧氣。過渡: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三章維持生命之氣------氧氣。(板書)。師:化學研究的對象是物質,要研究物質的哪些方面呢?(學生回答)今天我們先來探究氧氣的性質和用途。(板書)講授新課(一)、氧氣的物理性質出示一瓶氧氣師:這兒有一瓶收集好的氧氣,大家觀察一下它的顏色,它有什么氣味呢?我們來聞一聞它的氣味。生:無色、無味。師:它的密度有多大,是否能溶于水呢?接下來大家帶著這兩個問題閱讀教材68頁氧氣的物理性質的資料,提取出氧氣的物理性質。生:閱讀教材。總結氧氣的物理性質。(二)、氧氣的檢驗師:這兒有一瓶氧氣,怎樣用簡單的方法證明它是氧氣呢?生:用帶火星的木條。師:有什么現象呢,能得出什么結論?生:木條復燃,說明氣體是氧氣。總結檢驗方法。(三)、氧氣的化學性質過渡:研究物質的性質要從兩個方面去進行,既要研究物理性質又研究化學性質,了解了氧氣的物理性質以后,大家肯定很想知道氧氣的化學性質吧。那么,氧氣能與哪些物質發生反應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探究氧氣的化學性質。師:化學性質是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現在我們通過化學實驗來探究氧氣的化學性質,首先來看木炭與氧氣的反應。課件出示表格。演示實驗3-1學生觀察實驗,并總結實驗現象,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實驗現象的方法。完成木炭與氧氣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提問:大家見過鐵絲燃燒嗎?(學生:沒有)今天,老師讓大家看看鐵絲的燃燒。課件出示表格。演示實驗3-2.師:鐵絲在空氣中不能燃燒,只會紅熱。思考:鐵絲在氧氣中會有什么現象呢,大家拭目以待。師:這兒有一根用砂紙打磨過的光亮的鐵絲,現在,將它繞成螺旋狀系在一根火柴上,火柴在這兒起到引燃鐵絲的作用,將鐵絲繞成螺旋狀可以增大它的受熱面積。出示一瓶氧氣。提問:大家發現這瓶氧氣與前面幾瓶氧氣有什么不同?生:集氣瓶底部有少量水。師:追問,這些水師有什么作用呢?大家邊觀察實驗邊思考。師:將火柴放在酒精燈火焰上點燃,等到火柴即將熄滅時再慢慢伸入到盛氧氣的集氣瓶中,這樣可以防止火柴燃燒消耗過多的氧氣而使鐵絲不能順利燃燒。生:聽老師的講解,認真觀察實驗現象。總結實驗現象,完成文字表達式。師:這個實驗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課件展示注意事項。師:硫磺是一種淡黃色的固體,它既可以在空氣中燃燒,又可以在氧氣中燃燒,但是燃燒生成的物質會污染空氣,這個實驗就不演示了,大家來觀看硫燃燒的視頻,然后總結現象。生:觀看視頻。總結現象,完成文字表達式。過渡:蠟燭大家再熟悉不過了,它在空氣中燃燒與在氧氣中燃燒有什么不同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探究蠟燭與氧氣的反應。出示表格。演示實驗3-3。學生觀察實驗,總結現象。完成文字表達式。思考:通過這幾個探究實驗,小組討論氧氣的化學性質。出示物質在空氣中與氧氣中反應的統計表。學生討論,完成表格。總結得出氧氣的化學性質。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在一定條件下能與許多物質發生反應。課堂小結本節課主要了解了氧氣的物理性質,學會了檢驗氧氣及描述實驗現象的方法。通過實驗探究得出氧氣是一種比較活潑的氣體,在一定條件下能與許多物質發生反應。課堂練習作業布置板書設計:第三章 維持生命之氣------氧氣3.1 氧氣的性質和用途一、氧氣的物理性質二、氧氣的檢驗三、氧氣的化學性質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