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第三章維持生命之氣----氧氣主備人 授課教師 崔明 授課班級課型 新授課 授課節數 1 授課時間教 學 目 標 知 識 技 能 1.了解氧氣的物理性質,知道氧氣的重要用途 2.掌握氧氣的化學性質 3.學習觀察實驗的方法 4.會寫碳、鐵和石蠟分別在氧氣中燃燒的文字表達式 5. 初步了解氧化反應的概念,理解化合反應的定義 6、認識氧氣能跟許多物質發生氧化反應。情感 態度 價值 觀 1、通過氧氣的性質實驗,體驗到科學探究是人們獲取科學知識、認識客觀世界的重要途徑,發展學習化學的興趣。 2.發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過程 與 方法 1、學習從具體到抽象、從個別到一般的歸納方法。由淺入深,逐步學會一個認識物質的模式 2、通過對物質在空氣中和氧氣中燃燒的一系列的有目的的思維性觀察,培養學生觀察能力、訓練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 3、初步學會用觀察、實驗、閱讀的方法獲取信息,并從實驗信息中得出科學的結論。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和歸納總結的能力。 4、通過實驗,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并學習儀器的規范操作。教學重點 1.氧氣的化學性質 2.化合反應和氧化反應概念的教學難點 化合反應和氧化反應的區別與聯系教師準備 實驗儀器、課件學生準備 筆記本教學流程 (情境引入:觀看本章彩圖,回答:人在水中怎么呼吸?魚呢?呼吸需什么?) (通過學生已有的知識,引出課題,讓學生感受化學就在身邊。)教學內容和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學生觀看本章彩圖,回答問題) (學生回答:) (將學生從已知引入未知,激起學生求知的欲望。) (問題引入 :氧氣能看的見嗎?有哪些性質呢?認識氧氣從哪些方面入手呢?) (學生的閱讀總結氧氣的物理性質) (學會用閱讀的方法獲取信息,并能對信息進行加工,提高學生的歸納總結和語言表達能力。) (氧氣的物理性質:讓學生閱讀課本66頁,放幻燈片) (看幻燈片,對比結論,記筆記) (氧氣的化學性質:演示實驗:木炭、鐵絲、蠟燭分別在空氣中和氧氣中燃燒強調:觀察順序。埴表:課本67頁討論:物質在空氣中燃燒與氧氣中的不同) (培養觀察能力描述能力,規范操作訓練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 (學生觀察實驗并填表) (通過對比,規范學生的語言) (學生看幻燈片) (培養總結、歸納的能力。讓學生加深對氧氣化學性質的認識) (總結出氧氣的化學性質,看幻燈片,并寫出文字表達式) (化合反應和氧化反應:) (認識兩種反應類型,突破難點) (對比文字表達式找出異同,得出兩反應的概念) (討論:兩反應的區別和聯系) (學會識圖總結) (氧氣的用途) (觀看圖片,總結), (課堂練習小結, 布置作業) (練習冊學生說出收獲) (強化本節課的目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