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暨陽初中教育共同體2021學年第二學期期中考試七年級社會法治 試卷分值:100分 時間:100分鐘選擇題(共 40 分)讀某國沿 40°N 地形剖面示意圖可知,甲區域“用機械種莊稼”的生產特色,其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地勢低平,土地遼闊 B.經濟發達,科技先進C.地處低緯,熱量充足 D.西高東低,降水豐沛2、城市的發展離不開地形、氣候等自然條件,下列對應正確的是:( ?。?br/>①巴西利亞——平原、熱帶草原氣候②巴黎——平原、溫帶海洋氣候③班加羅爾——高原、熱帶季風氣候④蔚山——山地、溫帶季風氣候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下列關于印第安人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玉米和馬鈴薯是山區印第安人的主要糧食②羊駝是山區居民的主要運輸工具③美利奴羊毛質地輕柔,纖維細長,保暖性強,有“纖維上帝”之美譽④印第安人創造了古老燦爛的印加文明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4、旅游業給瑞士帶來了財富,提高了國民的生活水平,所以瑞士人對以下哪方面厚愛有加( )A. 旅游設施 B. 冰川快車 C. 生態環境 D. 河流湖泊5、水是生命之源,每個人都離不開水。下列國家對水的感謝詞,不貼切的一項是( )A. 日本:“海水”,感謝你!因為你,我們才能發展漁業B. 以色列:“冰川融水”,感謝你!正因豐盈的你,我們才能發展灌溉農業C. 威尼斯:“水”,謝謝你!我們的城市是因水而生、因水而興、因水而美D. 泰國:“水”,感謝你!你為我們種植水稻提供了良好的生產條件6、小明在網上搜索一個國家信息時,出現了以下信息:安第斯山脈縱貫國土南北,西部沿海地區則為干旱的平原,東部又有亞馬孫盆地的熱帶雨林。這個國家很可能是( )A. 泰國 B. 秘魯 C. 以色列 D. 瑞士7、唐朝詩人皮日休作《汴河懷古》:“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詩文中的“此河”應是( )A. 黃河 B.汴河 C. 隋大運河 D. 靈渠8、下列有關唐朝科舉考試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通過分科考試的辦法選拔官員的制度 B.強調以才能作為選官標準的原則C.為士子創造了相對平等的競爭機會 D.對參考者有嚴格的家庭出身年齡的限制9、古代婦女為中華民族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下列關于古代女性的說法正確的有( )①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②文成公主入藏使唐朝和吐蕃“和同為一家”③李清照是中國古代杰出的女詞人 ④金城公主入藏促進了漢藏交融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0、下列歷史史實最能體現宋朝商業繁榮的是( )A.開始使用牛耕B.民間流傳“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C.棉花在兩廣、福建開始種植D.四川地區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11、“在人事權方面,元代地方官吏的選用主要由中書省和吏部負責;行省不能獨立行使軍權,大多數情況下,遵照朝廷的敕命行事?!庇纱丝梢娦惺≈贫龋? )A. 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 B. 有利于地方與中央抗衡C. 地方機構過多,效率低 D. 造成丞相權力威脅皇權12、唐代有男女同服之俗,男女同樣參加騎馬、打球、飲酒、舞蹈等活動。唐代的女服還曾流行由波斯(今伊朗)傳入的胡服。這直接反映出唐代( )A. 經濟繁榮 B. 社會風氣開放 C. 文學藝術興盛 D. 政治清明13、下列朝代中,實現從分裂走向統一的朝代有( )①秦朝 ②東漢 ③西晉 ④隋朝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4、北宋宰相歐陽修曾說: “武臣掌國機密而得軍情,豈是國家之利!”這表明北宋當時的情況是( ) A. 武將地位較高 B. 武將掌握了國家機密C. 注意防范武將 D. 武將不得在朝廷任職15、小明以“繁榮與開放的唐朝”為主題進行探究,下列他整理的內容中不符合史實的是( )A. 已出現世界上最早的商標廣告 B. 唐太宗時出現“貞觀之治”局面C. 筒車和曲轅犁的發明與推廣 D. 都城長安是國際性的大都市16、下列有關我國經濟重心的變遷說法正確的是( )A. 秦漢時期,長江流域是全國的經濟重心B. 經濟重心南移的最主要原因是南方氣候適宜農業發展C. 唐朝初期,經濟重心開始南移D. 南宋時期,經濟重心南移完成17、歷史上的民族交往與交融,促進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第形成。下列古詩詞中的“胡”所指第少數民族分別是( )唐詩 宋詞《出塞》王昌齡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滿江紅》岳飛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A. 匈奴、契丹 B. 匈奴、女真 C. 吐蕃、女真 D. 吐蕃、契丹18、下列哪一官職或機關的職能是主要管理海外貿易的( )A.轉運使 B.市舶司 C.節度使 D.中書省19、學會歸納歷史發展的階段特征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遼、宋、夏、金時期最顯著的階段特征是( ?。?br/>A.開疆拓土的時代 B.繁榮與開放的社會C.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 D.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20、圖示法是我們學習歷史的一種方法。下列示意圖能正確反映北宋與少數民族政權并立的是( )A. B. C. D.二、簡答題(共60分)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3分)(1)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5分)A.________海 B.________灣 C.________洋 D.________(緯線) E.________河(2)圖中________(填序號)所代表的城市被譽為“亞洲的硅谷”,該城市所在的地形區是________(2分)(3)下列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其中最能反映班加羅爾氣候特點的是( ) (2分)A B C D(4)簡要描述班加羅爾信息產業發展的有利條件。(4分)2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1)根據圖1,描述曼谷的氣候特征:________(2分)據此判斷湄南河水量的季節變化特點:________(2分)(2)讀圖2可知,中南半島主要河流的流向是________(2分)據此可以判斷中南半島的地勢特征________(2分)(3)該地區農業發達,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是________(1分)結合材料分析圖示區域種植該作物的有利自然條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23、我國江南地區的經濟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閱讀下列相關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9分)材料一 朝廷在故都(東京開封)時,實仰東南財賦,而吳(江蘇)中又為東南根柢。語曰:“蘇湖熟,天下足”。材料二 漢朝以后長江流域開發進程加快,至南朝后期,贛江一帶已開發成重要的稻米產地。從東晉、南北朝到隋、唐、宋時期的幾百年間,北方戰亂頻繁,人口大量南徙(遷移)。南宋政府獎勵州、縣官員興修陂塘堤堰等水利灌溉工程。當時蘇湖地區種植的優良水稻的品種是什么?(2分)材料一、二反映了我國古代經濟格局呈現怎樣的變化趨勢?(2分)這種趨勢最終在什么時候完成?(2分)依據材料二,概括中國古代經濟格局出現以上變化的原因(3分)2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3分)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唐太宗材料二:貞觀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贊干布親自到柏海迎接公主?;氐酵罗?,他對親近的人說:“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國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為幸實多。”材料一體現了唐太宗的為君之道是以民為本,他的哪些統治措施體現了這一思想?(2分)唐朝經濟繁榮,農業生產工具有很大改進。結合所學知識,舉出兩件當時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產工具。 (2分)材料二中公主指的是誰?此史料反映了什么歷史事件?該事件產生了哪些歷史影響?它體現了唐朝和吐蕃之間實行什么民族交往政策?(5分)根據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請你概括兩點唐朝前期繁榮發展的原因。(4分)2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3分)材料一:1005年,北宋和遼雙方訂立和議,遼朝撤軍,宋給遼歲幣,此后很長時間雙方保持著和平局面;1044年北宋和西夏訂立“宋夏和議”,西夏元昊向北宋稱臣,宋給西夏歲幣,宋夏邊境貿易興旺;1141年南宋和金達成和議,南宋向金稱臣,并給金歲幣,宋金對峙局面形成。材料二:(元朝疆域)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漢唐極盛之際,有不及焉——《元史·地理志》材料三:夫人臣之侵其主也,如地形焉,即漸以往,使人主失端,東西易面而不自知。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故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為惠于法之內。——《韓非子·有度》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北宋和遼訂立的合約指的是什么?(1分)北宋與遼、西夏訂立和約,南宋與金“紹興和議”對于中華民族的發展有何積極作用?(2分)據材料二,元朝為實現對廣大疆域的管轄實行了怎樣的行政區劃管理制度?(2分)又分別設置了什么機構專門管理臺灣和西北西域地區?(4分)(3)材料三所說科技發明指什么?請再舉一例宋元時期促進世界文化傳播的科技發明成就及其影響(4分)1 4 7 10(月)4003002001000降水量(毫米)403020100平均氣溫(℃)圖1 曼谷的氣候和降水城市河流曼谷金邊伊萬象河內洛瓦底江湄南河湄公河印度洋南海中華人民共和國圖2 中南半島內比都泰國灣七年級歷史與社會參考答案一、選擇題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C D C B B C D B D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B B C A D B B D C二、綜合題(本題有3小題,共30分)21、(1)A阿拉伯海 B孟加拉灣 C印度洋 D北回歸線或23.5°N E恒河 (5分)(2)③;德干高原 (2分) (3)B (2分)(4)優越的地理環境;政府的大力支持;高校云集,人口素質高;古代印度文明在數字和邏輯方面的深厚積淀;英語是印度的官方語言之一,沒有語言障礙;擁有完善的基礎設施,龐大的地面衛星站,與世界交流暢通無阻(任答四點即可,4分)22、(1)全年高溫,有明顯的旱雨季 (2分)夏季流量大,冬季流量小 (2分)(2)自北向南 (2分) 北高南低(2分)(3)水稻(1分)自然條件:熱帶季風氣候區,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雨熱同期,利于水稻生長;位于平原,地勢平坦;河網密布,灌溉便利;土壤肥沃(可從氣候、地形、水文、土壤角度分析,任意三點即可,3分)(1)占城稻(2分)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2分) 南宋(2分)北方的連年戰亂,對北方的經濟造成巨大的破壞;北方人口的南遷,給南方帶去了充足的勞動力和先進生產技術;南宋政府積極采取措施發展生產。(3分)(1)減輕人民的勞役負擔,鼓勵發展農業生產(2分)曲轅犁 筒車(2分)公主:文成公主(1分)事件:文成公主入藏(1分)影響:促進了吐蕃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也增進了漢藏兩族的友好關系(2分)政策:和親政策(1分)國家統一、強盛,交通發達,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比較暢通;統治者推行輕徭薄賦、勸課農桑的政策;國內各民族交往密切,互通有無;唐政府對外采取較為開放的政策,中外經濟交往頻繁(任答兩點即可,4分)(1)澶淵之盟(1分)積極作用:議和使彼此獲得了一個較長時間相對和平的局面,這有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民族交融(2分)行省制度(2分)臺灣:澎湖巡檢司 西北:北庭都元帥府(4分)(3)指南針(2分)北宋時期,匠人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大大促進了文化的傳播,對人類文明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年級社會期中卷.doc 七年級社會期中卷答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