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節 免疫【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描述人體的免疫功能2.區別人體的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3.說明計劃免疫的意義能力目標1.培養運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問題的能力2.提高資料的收集、分析及處理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懂得如何健康的生活、珍愛生命2.關心他人的情感,樹立遠大志向【教學重點】1.描述人體的免疫功能2.說明計劃免疫的意義【教學難點】舉例說出人體的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的區別【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導入】在流感高發的季節,有人容易被傳染,而有的人卻始終不會被傳染,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暢所欲言】對免疫的理解1.自身穩定(清除體內損傷或衰老的細胞)2.防御感染(防御病原體的侵害)3.免疫監視(及時發現并清除體內出現的異常細胞,包括腫瘤細胞或移植器官的細胞)【自主學習】1.琴納是如何戰勝天花的?2.人體的三道防線是什么?3.人體內的免疫防線可以劃分為哪兩類?4.什么是計劃免疫?計劃免疫的意義是什么?【資料分析】1.有人曾做過這樣的實驗:把一種致病的鏈球菌涂在健康人的清潔皮膚上,2小時以后再檢查,發現90%以上的鏈球菌都被消滅了。為什么涂在清潔皮膚上的病菌會很快死亡?2.呼吸道氣管上的纖毛不斷的擺動把吸入體內的灰塵與細菌,還有黏膜分泌的粘液,送到咽部,通過咳嗽排出體外,這就是痰的形成。纖毛起了什么作用?3. 削鉛筆時,不慎劃破了手指,引起受傷部位皮膚紅腫發炎,幾天后痊愈。你知道為什么嗎?【師生互動】一、人體內的免疫防線1.第一道免疫防線⑴構成:皮膚、黏膜⑵功能:①皮膚的保護作用;②皮膚分泌物的殺菌作用;③黏膜上纖毛的清掃作用2.第二道免疫防線⑴構成:殺菌物質(如:溶菌酶)、(如:白細胞)⑵功能:①溶菌酶的殺菌作用;②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3.第三道免疫防線⑴構成:免疫器官、免疫細胞⑵免疫器官:扁桃體、胸腺、脾、淋巴結⑶免疫細胞: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淋巴細胞(主要)二、抗原和抗體1.抗體⑴概念:病原體侵入人體,受到刺激的淋巴細胞會產生抵抗這種病原體的一類特殊蛋白質。⑵分布: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于組織液及外分泌液中,如乳汁中,所以新生兒在一定時間內可由于獲得母體乳汁內的抗體而獲得免疫。2.抗原⑴概念:引起人體產生抗體的病原體或異物等⑵范圍:病原體、異體組織細胞、外來異物等【小組合作】根據免疫防線的形成時間,將免疫防線進行分類,并比較其不同。防線 組成 作用 特點 所屬類型第一道 皮膚 阻擋、殺菌和清掃 生來就有的,對多種病原體都起作用 (沒有專一性) 非特異性免疫(先天性免疫)黏膜第二道 吞噬細胞(如白細胞) 吞噬和殺菌殺菌物質(溶菌酶)第三道 免疫器官 (扁桃體、胸腺、脾、淋巴結) 產生抗體,殺滅特定的抗原 出生后才產生的,只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 (有專一性) 特異性免疫 (后天性免疫)免疫細胞 (主要是淋巴細胞)【鞏固升華】利用所學免疫知識解答以下問題:1.小狗受傷后會用舌舔傷口,這是為什么?屬于什么免疫類型?( 唾液中的溶菌酶能殺滅病菌 屬于非特異性免疫 )2.當人被狗咬傷后,為什么要及時注射狂犬疫苗?這屬于什么免疫類型?( 產生抗體,獲得免疫力。 屬于特異性免疫 )【師生互動】三、計劃免疫1.概念:有計劃進行的預防接種。2.意義可以提高人體對相關傳染病的抵抗力,是預防、控制、消滅傳染病最經濟和有效的措施3.“四苗免疫”我國規定,1歲以內兒童接種卡介苗(預防結核病)、脊髓灰質炎活疫苗(預防脊髓灰質炎)、百白破三聯疫苗(預防百日咳、白喉、破傷風)、麻疹活疫苗(預防麻疹)4.宣傳預防4月25日定為“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課后練習】【教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