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0.1正確行使訴訟權利學習目標必備知識:當事人的訴訟權利;我國的法律援助制度關鍵能力:明確如何保障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全面認識法律援助制度的作用核心素養1.政治認同:認同國家依法維護公民在訴訟中享有的基本權利,國家尊重人權,人民民主具有真實性。2.科學精神:理解委托訴訟代理人或辯護人的權利,理解當事人的訴訟權利。3.法治意識:通過學習,了解正確行使訴訟權利的要求,理解法律援助制度的運用4.公共參與:通過合作探究,了解公民的基本訴訟權利,樹立權利意識基礎梳理1.正確行使訴訟權利委托訴訟代理人或辯護人的權利 當事人因身陷糾紛而參與訴訟時,很可能面臨缺乏法律知識與技能、無暇參加訴訟活動等問題。此時,當事人可以委托訴訟代理人或辯護人,幫助其進行訴訟申請回避的權利 在訴訟中,當審判人員和其他有關人員具有法律規定不宜參加案件審理或有關訴訟活動的情形時,當事人有權要求其退出,這就是訴訟法中規定的回避制度上訴的權利 當事人如果不服一審裁判,可以在規定期限內提出上訴2.正確認識法律援助制度具體 內容 國家建立法律援助制度,設置法律援助機構,指派或安排律師、公證員、法律工作者等為經濟困難的公民和特殊案件的當事人無償提供法律咨詢、代理、辯護等法律服務具體 情況 ①在民事和行政糾紛中,經濟困難的公民可以就依法請求國家賠償、請求支付勞動報酬、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等事項,申請法律援助,獲得法律咨詢或代理服務 ②未成年人申請法律援助的,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提出 ③在刑事訴訟活動中,因經濟困難而沒有委托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或部分特殊案件的當事人,也可以經法定程序,獲得法律援助機構指派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或代理易錯提示1.只有經濟困難者才能進行法律援助申請。答案:×解析:受援對象為經濟困難者、殘疾者、弱者,或者經人民法院指定的特殊對象。2.對于罪大惡極的犯罪分子,律師不必為其辯護。答案:×解析:我國憲法規定,被告人有獲得辯護的權利。3.公民對一審判決不服的任何時期都可以提起上訴。答案:×解析:上訴并不是任何時候都可以提起的,如果不及時提起,一審裁判就會生效,當事人就會失去上訴權。在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中,不服判決和不服裁定的上訴期限分別為15日和10日;在刑事訴訟中,不服判決和不服裁定的上訴期限分別為10日和5日。4.只有在案件當事人申請的情況下,有關辦案人員才有必要回避。答案:×解析:我國回避的方式包括三種情況,分別是自行回避、申請回避和指令回避。除當事人申請有關辦案人員進行回避外,辦案人員也可以自行回避,此外,有回避決定權的機關或負責人也可以直接作出決定,告知或責令有關辦案人員回避。深化探究1.村民甲用一塊石頭向乙家的狗打去,該狗立即撲向甲,甲因跑得快未被狗咬,狗咬傷了甲旁邊的行人丙。丙因躲避,將路邊游客丁的照相機損壞。丙因治傷支付醫藥費2000元。丁的照相機價值16000元。丙一家人陷入經濟糾紛之中。丙是殘疾人,家庭收入人均1000元。(1)若丙要解決糾紛,能不能申請法律援助?(2)對于申請人的申請,法律援助機構該怎么做?2.湖南省懷化市A公司女青年向某年輕漂亮,能力又強,深得一些男同事的喜愛和總經理的器重,這引起了女同事馬某的嫉妒和不滿。一天向某和馬某發生爭執,向某將此事匯報給總經理,總經理對馬某進行了批評。下班后,馬某將向某攔在公司門口并大罵向某是“狐貍精”,引來圍觀群眾近百人,向某的精神受到嚴重刺激,于是向某請張律師向人民法院起訴馬某。開庭后,向某發現法官是馬某的舅舅,于是要求換法官,法院同意了向某的要求。案例中,向某行使了哪些基本訴訟權利 隨堂訓練1.小張與小王因口角大打出手,結果小張失手將小王的左眼打成重傷,雖然花費巨額醫療費用,最終小王左眼還是摘除眼球,失明了。小王維權可以選擇的正確方式是( )①委托訴訟代理人進行訴訟②委托辯護人進行訴訟③由公訴機關進行訴訟④主張賠償醫療費,并由對方舉證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王某被一大貨車撞致重傷,花去醫療費7萬元,可肇事者僅付5000元后就說王某詐傷,之后就不付一分錢,王某無奈之下聘請趙律師起訴到法院。在此,王某享有的權利是( )A.委托辯護人的權利 B.委托訴訟代理人的權利C.申請回避的權利 D.上訴的權利3.小飛今年15歲,涉嫌故意殺人被提起公訴,小飛沒有委托辯護人,其父母也未為其聘請。對此( )A.小飛可以自行辯護,不必請辯護人 B.小飛無需聘請辯護人,自己也無權辯護C.法院應當為小飛指定辯護人 D.法院可以為小飛指定辯護人4.我國建立了法律援助制度,下列符合我國法律援助條件的對象是( )A.在校大學生 B.失去父母的當事人C.法盲 D.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當事人5.張某與李某因承包魚塘發生糾紛訴至法院。法院很快作出了判決。張某對法院一審判決不服,他可以( )A.上訴 B.經一審法院同意后上訴C.經訴訟代理人同意后上訴 D.要求撤訴,改為仲裁參考答案深化探究1.答案:(1)法律援助是國家為保護和促進人權而建立的一種無償法律服務制度。主要是為經濟困難的公民和特殊案件的當事人無償提供法律咨詢、代理、辯護等法律服務。丙家庭經濟困難,符合援助條件,可申請法律援助。(2)法律援助機構收到法律援助申請后,應當進行審查。符合條件的,要及時決定提供法律援助;不符合條件的,要書面告知理由。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的人員,應當遵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不2.答案:向某行使了委托訴訟代理人的權利、申請回避的權利。解析:案例中向某因為馬某的辱罵,精神受到嚴重刺激,于是請張律師向人民法院起訴馬某,向某行使了委托訴訟代理人的權利;開庭后,向某發現法官是馬某的舅舅,于是要求換法官,向某行使了申請回避的權利。隨堂訓練1.答案:A解析:本題以小張與小王的矛盾為背景,考查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本案中小王左眼失明、眼球摘除,其傷殘情況已構成刑事案件立案標準,小王作為被害人,幫助其進行訴訟的為訴訟代理人,①正確。在刑事訴訟中,幫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進行訴訟活動的人,稱為辯護人,②錯誤。我國絕大多數刑事案件由檢察機關提起公訴,③正確。賠償醫療費屬于附帶民事訴訟,根據民事訴訟“誰主張,誰舉證”的舉證原則,應由小王舉證,④排除。故選A。2.答案:B解析:在訴訟中,當事人可以委托其他人幫助自己進行訴訟,這就是訴訟代理,故選B項;本案例是民事案件,不是刑事案件,故A項不選;C、D兩項與題干不符。3.答案:C解析:依刑事訴訟法,小飛為未成年人,法院應當為其指定辯護人。故選C。4.答案:D解析: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工作者等法律服務人員,都要在國家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的指導和協調下,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當事人給予減、免收費的法律幫助,據此規定選D項。5.答案:A解析:當事人和其他相關訴訟主體如果不服一審判決或裁定,可以在規定期限內上訴,A項正確;當事人有獨立的上訴權,無須經法院或其他人同意,故排除B、C兩項。訴訟是解決糾紛的最后途徑,D項錯誤。故選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